汉语史期末复习资料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87833644 上传时间:2024-02-0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汉语史期末复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汉语史期末复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汉语史期末复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汉语史期末复习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汉语史期末复习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汉语史期末复习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汉语史期末复习资料(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节 绪论(填空、简答)一、研究汉语史的原则(填)1.注意语言发展的时代特点2.区分通例和特例3.重视语言内部各要素的联系二、研究汉语史的依据1.历代保存下来的书面语言(分为韵文(音韵)和散文(词汇和语法)两部分)2.前人的研究成果属于词汇词义研究的,有尔雅类,方言类,释名类等属于字形字义研究,有说文玉篇等书属于字音研究的,有切韵广韵中原音韵等韵书3.外语借词和亲属语言外语借词包括外语里借汉语的词和汉语里借外语的词两种情况4.现代汉语方言三、研究汉语史的方法1.归纳2.比较3.统一4.证实5.探源6.转换7.推演8.系联四、汉语史的分期1. 高本汉的分期中国音韵学研究a) 太古汉语:诗经以前

2、b) 上古汉语:诗经以后到东汉c) 中古汉语:六朝到唐朝d) 近古汉语:宋代e) 老官话:元朝2. 王力先生汉语史稿的分期里程碑式意义a) 上古期:三世纪以前(五胡乱华以前)三、四世纪为过渡阶段b) 中古期:公元四世纪到十二世纪(南宋前半)十二、十三世纪为过渡阶段c) 近古期:公元十三世纪到十九世纪(鸦片战争)自1840年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为过渡阶段d) 公元二十世纪(五四运动以后)3. 吕叔湘先生的分期近代汉语指代词序a) 古代汉语b) 近代汉语五、向熹简明汉语史的分期简答题a) 上古期 从公元前十八世纪到公元三世纪,即商周秦汉时期,其中商为上古前期,周秦是上古中期,两汉是上古后期。特点:(

3、1)语音上,没有轻唇音;没有舌上音;前期和中期没有庄组声母;阴、阳、入三类韵母配合整齐;声调分平、入两大类,两类之中又各按音高和音长分为两类,没有去声。(2)词汇上,以单音词为主,也有一定数量的复音词。(3)语法上,判断句一般不用系词;否定句和疑问句的代词宾语通常要放在动词前面;被动句通常用“于”“见”等虚词表示;实词缺乏一定的词类标志。b)中古期 从公元四世纪到公元十二世纪左右,即六朝唐宋时期,其中唐为中古中期,宋为中古后期。特点:(1)语音上,以切韵音系为代表的中古语音系统形成;平、上、去、入四声形成;轻唇音产生;舌上音产生;庄组声母和章组声母合并;大量古入字变为阴声。(2)词汇上,四声别

4、义现象普遍加强;复音词大量增加;由于对外文化交流和佛教在中国广泛传播,汉语词汇中增加了相当数量的外语借词和有关新词。(3)语法上,第三人称代词“他”产生;动词实体系统开始出现;结构助词“底”、“地”出现;系词“是”和新的判断句广泛应用;否定句、疑问句的代词宾语普遍移到动词后面;用“被”表示的被动句出现;用“将”和“把”表示的处置式出现;带“得”的补语结构有了多种形式的发展。c) 近代期 从公元十三世纪到公元二十世纪初,即元明清时期。元为近代前期,明清为近代中期,鸦片战争至五四为近代后期。特点:(1)语音上,浊音声母清化;舌上音和正齿音合并,并变为卷舌声母。后期尖圆音逐渐相混;韵部系统简化,-m

5、尾消失,并入-n尾;入声消失,并入平,上,去三声;平声分阴阳两类。(2)词汇上,由于白话文学普遍传播,口语词汇(包括方言词汇)大量进入文学语言;前期书面语言里出现了不少蒙语借词;中期以后,受西方文化影响,吸收了大量外来词,并根据外来的概念创造了大量新词。(3)语法上,时体助词系统进一步完善。“着”“了”的用法分工明确;开始貌、继续貌、短时貌先后产生;结构助词“的”普遍使用;新的语气词系统形成。 d) 现代期 五四以后到现在。以北京音为标准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最后形成且进一步发展。注:研究汉语史发展的作家、作品高本汉:中国音韵学研究古汉语字

6、典王力:同源字典汉语史稿古代汉语蒋绍愚:古汉语词汇纲要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近代汉语研究概况郭锡良:古代汉语汉字古音手册汉字知识汉语史论集唐怍藩汉语音韵学学识上古音手册第二节 词汇(大量的选择题、名词解释和简答题)一、词义研究的工具和方法(名解)a.组合关系:也称句段关系,前后相续的词在语义上是相互适应、彼此协调的关系; b.聚合关系:可以在同类语句组织的相同位置出现的词,在语义上它们所表示的概念具有类属关系的关系二、研究汉语史词义发展的几个术语(名解)a.语义场:(存疑)是由语义系统中的一组有关联的义位组成的、具有一定共同语义特征的聚合体。“语义场理论”是由德国学者特雷尔最先提出。语义场是含有某个

7、共同义素的义位构成的语义系列,是基于词义和词义之间的共同点或相互之间的某种关系形成的词义类聚。同一语义场内的义位因为共同义素的存在彼此连接在一起,同时又因为不同义素的存在互相区别。依据对共同义素的分析角度不同,义位之间形成的关系不同,语义场相应的区分为不同的类别。包括同义义场、反义义场、分类义场、关系义场等。b.义位:词的理性意义的单位,又称义项c.义素:是以义位所概括的对象范围和对象特点为依据,而从义位中分析出的语义构成成分或词义的区别特征,义素所体现的是该类对象与相关对象在不同层面上的区别6.词义发展的几种方式 a.引申 a)链条式引申 要腰中间的 b)辐射式引申 清水清、清静、清亮、清平

8、 b.相因生义(名解):因为词语之间的相互关系引起的词义变化 a)聚合关系引起的词义变化 涕、泪 b)组合关系引起的词义变化 吉、祥 ; 审、问三、词汇小结1、什么叫词汇化(名解):一个短语或句法决定的其他语言单位在经历了一段时间之后,其自身变成一个稳固的词项,并且进入基本词汇或一般词汇,人们称这一过程或现象为词汇化。简而言之,词汇化就是一种句法单位成词的凝固化。2、词汇化的动因 双音组成成分的意义脱落,如窗户、首饰、后悔等; 认知因素引起的意义的变化,一些短语因意义上发生了隐喻或转喻,而一个专门的词。如爪牙、体面、耳目、要领等; 句法变化的原因,如“所”字结构、“者”字结构; 其他原因,如恨

9、不得3、判断标准语义是否融合语法功能的完整性4、词汇化的本质词汇化是一种动态的语言演变过程,受利于语言演变基本规律和制约条件词汇化研究的主要对象是语义成分整合成词的过程及结果,重点就是过程,目的是探索语言演变的本质和规律。词汇化是造词过程,而不是用词过程,但它产生存在和发展于语言使用之中。词汇化前的语义成分组合结构较为松散。词汇化的主要结果是词,但不排斥其他词汇化语言单位。四、汉语词汇发展的历史主要特点(简答题)1.基本持有很大的稳定性。如:单音词“天”、“山”、“水”、“人”等在甲骨时期就有,一直沿用到现在。2.词汇发展中,新陈代谢不断产生,且新词产生数量多,旧词死亡的数量少。如:上古儒家的

10、兴起,“仁、义、忠、孝、信”等随之产生唐代实行科举制度,“举人、进士、科目”等词随之产生3.词的多义化和词的分化两者辩证统一的发展。如:音同形异的“禽”与“擒”,“兽”与“狩”等。4.词汇复音化是汉语词汇发展的主要方向。5.适当吸收外来成分是丰富汉语词汇的重要手段之一。如:logic逻辑;beer啤酒6.此外,汉语词汇发展的特点还表现在同义词和成语特别丰富上。它们的大量存在,标志着汉语词汇发展达到了非常成熟的程度。第三节 语法(选择题、简单题、分析题)一、人称代词的发展1.第一人称的发展 上古:我、吾、余、予、朕、卬、合中古:我、吾、余、予、身、奴、侬、鄙、民、下官近代:我、俺、俺们、咱、咱家

11、、咱们、洒家现代:我、我们、俺、俺们、咱、咱们上古、中古第一人称复杂的原因a)来源不同 不同方言、不同系统 b)语法功能不同 “我”充当各种成分 “吾”中用作主语和定语,只在否定句中作宾语 “朕”多作定语,少作主语c)语用功能不同 尊敬、谦称d)使用文献范围不同2.第二人称的发展上古:汝、女、尔、乃、而、若、子、君中古:汝、尔(你)、卿、官、仁、尊近代:你、您、恁现代:你、你们、您们从上古到现代,第二人称逐步简化3.第三人称代词的发展上古:上古无专门的第三人称代词,“厥、其、之、彼”均为指示代词中古:“其”继续扩大用法,产生新的代词“渠、伊、他”近代:他、伊、伊家现代汉语:第三人称代词突出的是

12、对性的区分二、量词“个”的发展三、副词“很”的发展 本义“违逆、不听从”,引申为“险恶、凶暴”,近代虚化为副词四、结构助词的发展(一)上古结构助词“之”1.的2.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使之成为句子成分或复句中的分句3.用在介宾词组前面,有提示和强调的作用4.用在中心语和定语之间5.用在中心语和补语之间6.用在补语后面(二)中古结构助词“底”“地”“得”1.用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表示修饰关系2.用在形容词或副词后面3.动词+得五、形态成分的发展1.单复数词尾“们”的发展(加在指人的名词代词后面;不能加在表动植物和无生命事物的后面)a.先秦两汉时期用“侪、辈、属、曹”等字表示;b.

13、“们”产生于唐代,还有“弥”“弭”“伟”表群体;c.宋代“们”的写法用“满、懑、瞒、们、门、每”;d.元代“每”;e.明代“们”“每”并用宋元以后出现“们”一统天下六、时体词尾“了”“着”“过”的发展;时体语法范畴的产生在中古(下册书P492)(一)了(用在动词之后,表动作的完成)上古有三义:(1)明白,懂得(2)不整齐,杂乱(3)乐曲的最后一章,辞赋最后一段总括的话 汉以后继承了(3)的意思,为“终了”“完毕”之意;从宋代开始,已经出现了时体词尾“了”与语气词“了”的分工(二)着(用在动词之后,表示动作的持续或正在进行)汉代以后,“着”开始用在动词后面,有两种情况:一作补语,表示动作所达到的

14、目的或结果;二是用在兼语中“着”充当第二个动词(三)过 用在动词之后,表示动作已经过去或曾经经历,由动词“过”虚化而来。唐开始,“过”进一步虚化为时体词尾七、判断句的发展(一)上古判断式 下册P2411、A惟(维)B 惟本是表示强调的语气副词,在判断句里起系词的作用厥土惟白壤2、A,B也郑卫之音,乱世之音也。3、A者B也国者,天下之大器也。4、A者B兵者,不祥之器。5、A,B农,天下之本;窈窕淑女,君子好逑6、A为B尔是尔,我是我;夫执舆者为谁?7、B,A是也“是”是谓语,代词,复指前文,“是这样”的意思水由地中行,江淮河汉是也。禹汤文武是也。8、A是B 用系词“是”构成判断句,先秦萌芽,汉代正式产生,后面多带语气词“也”“耳”谓彼是是也,不可。巫妪弟子是女子也。固曰:“此是家人言耳。”9、A乃(即)B副词,加强语气,表事实正是如此 10、A非(匪)B我心匪石,不可转也。八、“是”字句 下册P7661.上古时期:(1)B,A是也“是”是谓语,代词,复指前文,“是这样”的意思水由地中行,江淮河汉是也。禹汤文武是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