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城西中学2013届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测试试题 沪教版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87831374 上传时间:2023-10-2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苏州市城西中学2013届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测试试题 沪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江苏省苏州市城西中学2013届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测试试题 沪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江苏省苏州市城西中学2013届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测试试题 沪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江苏省苏州市城西中学2013届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测试试题 沪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江苏省苏州市城西中学2013届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测试试题 沪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苏州市城西中学2013届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测试试题 沪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苏州市城西中学2013届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测试试题 沪教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苏州市城西中学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测试九年级化学试卷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选择题第1页至第5页,非选择题第6页至第8页;共36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学校、考试号用0.5mm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卷相对应的位置上。2考生答题必须用0.5 mm黑色墨水签字笔做在答题卷指定的位置上,凡不在答题卷上规定的区域内答题、在试卷上答题或用其他笔作答的一律无效。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l C12 N14 O16 Na23 Cl35.5 S32 Fe56 Zn65选择题(共60分)单项选择题(包括30题,每

2、题2分,共6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增设了PM2.5平均浓度限值,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主要来源于直接排放的工业污染物和汽车尾气等,是形成灰霾天气的最大元凶。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A控制大排气量机动车,提高车用燃油品质与机动车排放标准,少开车等 B灰霾天出门戴上口罩等防护用具 C公共场所禁烟,提倡公民不吸或少吸烟 D为了保持国民经济高速增长,增大发电量特别是火力发电量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2下列变化一定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固体碘,容器内充满紫红色气体 B银白色的铁块磨成粉后变成黑色 C在加压、降温

3、条件下二氧化碳变成白色的固体 D敞口久置于空气中的石灰水,其表面“长出”一层白膜3在镁带的燃烧实验中,下列实验用品不需要的是4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调味用的食醋 B医学用的酒精C装饰用的钻石 D炒菜用的铁锅5下列物质名称和对应的化学式都正确的一组是 A贡Hg B硫酸氢H2SO4 C二氧化二氢H2O2 D碳酸钠NaCO36在体育比赛中,举重运动员举重前常用白色的“镁粉”搓手,是因为“镁粉”质轻、吸水性好,可做防滑剂。“镁粉”的有效成分是碱式碳酸镁,它不可燃,300即分解,其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Mg5(OH)2(CO3)45MgOX4CO2,则X的化学式为 AO2 BCO CH2O DMg(O

4、H)27做过滤器的操作中需要将圆形滤纸折叠处理,下列图示中不该出现的情形是8为了防止骨质疏松、畸形,甚至佝偻病,人体应适当补充的元素是 A锌 B铁 C钙 D硒9“归纳与比较”是化学学习的主要方法,下列关于CO2与CO的不同点比较错误的是 A组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比一个一氧化碳分子多一个氧原子 B性质:CO2能溶于水,水溶液呈酸性;CO难溶于水,但能燃烧 C用途:CO2可用于光合作用、灭火等;CO可作气体燃料,还可用于人工降雨 D危害:CO2会造成“温室效应”;CO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10关于下列四种微粒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以上四种微粒分属于三种元素 B上述微粒中有两个是离子,两

5、个是原子 C如果X和Y能形成稳定的化合物,则化学式应为X2Y D质子数相同,电子数不同的微粒可以是同一元素11下列关于水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工业废水处理后可以循环使用 B用明矾可以将硬水软化 C水的污染会引起土壤污染 D水是能溶解多种物质的常用溶剂12世界上每年有上万家庭发生火灾,造成了极大损失,如果掌握一些家庭安全知识和紧急灭火措施,就能避免火灾。下列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A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B睡觉时闻到很重的煤气味,打开电灯检查煤气罐漏气部位 C图书馆内图书起火,立即用泡沫灭火器扑灭 D室内起火时打开门窗通风13下列观点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A某有机物在空气中燃烧只生成CO2和H2O,

6、则该有机物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B一定条件下,SO2和O2生成SO3,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 C在点燃条件下,12g碳与40g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52gCO2 D白磷在密闭的锥形瓶中燃烧,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相等14下列加热装有固体试管的装置(试剂和酒精灯省略)的图示正确的是15右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若O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甲、乙、丙三种物质都是氧化物 B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C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没有改变 D图中甲、乙、丙三种物质均是由分子 构成的16下列是有关仪器连接的描述,其中错误的是 A橡皮塞旋进容器口 B分液漏斗下端玻璃管压进橡皮塞孔中 C玻璃导管口沾水后

7、旋进乳胶管 D玻璃导管沾水后旋进橡皮塞孔中17根据实践经验,你认为下列家庭小实验不能成功的是 A将纸条螺旋式缠绕在玻璃棒上,做烧不坏的“纸”实验 B用塑料饮料瓶收集满CO2,再向其中注入一半水,振荡。做CO2能溶于水的实验 C用活性炭吸收冰箱中的异味 D用冷碟子放在蜡烛火焰上方制取炭黑18下列图标中属于消防安全标志的是 A B C D192010年诺贝尔物理奖授予发现石墨烯的开创性研究者。以石墨为原料,先制备氧化石墨,再经过热还原制备石墨烯。石墨烯硬度大,导电性能好,有韧性,可弯曲。下列关于金刚石、石墨、C60和石墨烯四种单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将石墨变成石墨烯发生了化学变化 B四种物质碳原子的

8、排列方式不同 C四种物质完全燃烧后的产物都是CO2 D四种物质的物理性质相似20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合理的是(括号内的物质为杂质所选试剂均足量)21下列化学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A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吸热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C分别蘸有浓盐酸与浓氨水的玻璃棒靠近产生白烟 D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22工业酒精中常含有甲醇,甲醇有剧毒,不能食用,其分子结构可能如图所示的模型表示,下列有关甲醇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甲醇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4:1 B甲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 C甲醇的化学式为CH4O D甲醇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

9、0%23下列现象和事实,可用金属活动性作出合理解释的是 金属镁粉在空气中比铝片更易点燃,说明镁的金属活动性比铝强 配制硫酸铜溶液不宜用铁制容器 金属铝比金属锌更耐腐蚀,说明锌比铝活动性强 金属锌粒与稀硫酸反应速率适中,更适于实验室制取氢气 A B C D24将家庭中常用的四种调味品分别放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黄酒 B蔗糖 C花生油 D味精25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同一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中的溶质多 B向20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钾,若溶液质量不变,则原溶液是饱和溶液 C不同溶质的饱和溶液混合,依然是饱和溶液 D一定温度下的氯化钠饱和溶液,一定不能继续溶解硝酸钾26

10、用氯化钠固体配制50g质量分数为5%氯化钠溶液,下列仪器中需要用到的是 A B C D27右图为A、B、C三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t1时,三种物质中B的溶解度最大 Bt2时,取三种物质各ag分别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 只有C物质能形成饱和溶液 C将等质量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由t2降温到t1, A溶液中析出的晶体质量最大 D可用增加溶剂的方法使接近饱和的C溶液变为饱和溶液2820时,向20%NaCl溶液中,再加入1.5 gNaCl和6g水,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 A等于20% B大于20% C小于20% D无法判断29为完成下列调查题而选择的调查对象或渠

11、道其中较不合理的是30有0.4g铁的氧化物,用足量的CO在高温下与其充分反应,把生成的C02全部通入过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得到0.75g固体沉淀物,这种铁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AFeO BFe2O3 CFe3O4 DFeO Fe2O3非选择题(共40分)31(5分)在下表栏目空格内,填写正确的名称、化学式和加点元素的化合价。32(11分)完成下列变化的化学方程式,并按要求填空。 (1)二氧化碳转化为一氧化碳的反应: :反应类型是 。 (2)镁和稀盐酸反应: ,该反应属于 (选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3)高炉内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_ ,高炉的产品是 (写物质的名称)。 (4)用纳米级的某种

12、氧化物作催化剂,使汽车尾气中的CO和NO迅速反应转化为两种气体,其中一种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请写出该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33(5分)查阅资料可知:浓硫酸能吸水,且不与CO2反应:CO2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某同学为了测定某石灰石矿样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按下列过程进行实验:用过量稀盐酸溶解矿样(杂质不与盐酸反应)用浓硫酸干燥所得气体用过量NaOH溶液吸收CO2根据NaOH溶液的增重计算矿样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1)其中A为溶解矿样的实验装置,若已准备了分液漏斗、双孔橡胶塞、试管,为完成溶解并将产生的气体通入B中至少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是 。 (2)在装置气密

13、性良好的情况下,某同学将经过准确称量的矿样加入试管后,通过分液漏斗加入过量稀盐酸进行实验。当A中产生大量气泡时,发现B中没有气泡,为准确测定该石灰石矿样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该同学应该 。 (3)下列情况一定不会使实验结果产生偏差的是 (填序号): A实验开始前用纯净的氮气除去实验系统内残留的空气 B让气体快速通过盛有浓硫酸和NaOH溶液的洗气瓶 C装置C右端导管口连接一个能吸收CO2和H2O的装置 D实验结束时,整个实验系统内保留少量二氧化碳气体 E用经过准确称量的呈块状的石灰石试样直接进行实验 (4)将插入NaOH溶液下端的导管改成多孔球泡(如图中的D),能让NaOH溶液更好地吸收二氧化碳,其理由是 。34(7分)A、B、C、D、E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C为金属单质,E为非金属单质,X溶液显蓝色,下图是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已知氧化铜能跟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请回答:(1)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C的化学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