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西师大下学期语文古诗阅读专项易考题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87829733 上传时间:2023-02-2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六年级西师大下学期语文古诗阅读专项易考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小学六年级西师大下学期语文古诗阅读专项易考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小学六年级西师大下学期语文古诗阅读专项易考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小学六年级西师大下学期语文古诗阅读专项易考题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小学六年级西师大下学期语文古诗阅读专项易考题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六年级西师大下学期语文古诗阅读专项易考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六年级西师大下学期语文古诗阅读专项易考题(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六年级西师大下学期语文古诗阅读专项易考题班级:_ 姓名:_ 时间:_1. 默写山行,按要求完成练习。_1默写山行2解释下列词语意思。(1)坐:_(2)红于:_3这首诗的作者是代诗人,他观察的顺序是从到。4这首诗为我们展示了一幅迷人的_(季节)图画,诗中描绘了寒山、石径、人家、枫林、霜叶等景物,特别是那一抹红色,使秋天的山林呈现出一片_。5诗中后两句的意思是:_。2.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泊船瓜洲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1诗人借助山、水、_抒发了_的感情。2传说“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王安石在作诗时曾改过很多次,最后才用了“绿”。那么他为何

2、要用“绿”字?_3.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送柴侍御唐王昌龄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注释:侍御:官职名。通波:四处水路相通。武冈:县名,在今湖南省西部。离伤:离别的伤感。两乡:作者与柴侍御分处的两地。1下列对古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点出了友人要去的地方,诗人通过写沅水连接着武冈,给人一种两地比邻之感B.“送君不觉有离伤”说明作者心胸豁达,送别友人之时并没有离愁别绪C.第三、四两句用青山同享、云雨相同、明月共睹轻快地写出两人分别后的情景,巧妙地化远为近,化“两乡”为“一乡”,写出了人分两地、情同一心的情谊D.“同”字表面上写与朋友风雨同行,实际

3、上突显了对朋友的牵挂2有人认为,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是“正说”,而本诗“明月何曾是两乡”则是“反说”。结合全诗,说说你对“反说”的理解。_4.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练习。咏柳(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1填空。(1)“咏柳”中“咏”的意思是_。(2)“丝绦”一词本义是_,在本诗中指的是_。(3)诗人把“二月春风”比作_。2你最喜欢诗中的哪一句?写下来,并写出意思。诗句:_意思:_5. 古诗鉴赏。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1这首词的作者是_朝的杜牧。2下列表述中,有误的一项是( )A.读这首诗

4、,我们既能感受到江南春景的丰富多彩,也能感受到它的广阔、深邃和迷离。B.首句“千里莺啼绿映红”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有声有色、生机勃勃的江南特有的美景。C.“水村山郭酒旗风”一句中,临水有村庄,依山有城郭,在春天的和风中,酒旗在轻轻地招展。这是多么明丽的江南啊!D.“南朝四百八十寺”中的南朝是指先后与北朝对峙的陈,宋、齐、梁四个政权。6.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中秋月苏轼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1解释词语:银汉:_玉盘:_2对诗句的赏析有误的一组是( )。A.第一句没有写月光,而是写“暮云”。B.第二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C.这首词从月色的美好写到“人月圆”的

5、愉快,又从今年此夜推想明年中秋。D.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与亲人聚后不久又得分手的哀伤与感慨。3翻译诗句。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_4写一首你知道的描写中秋的古诗吧。_7. 阅读练习。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1)解释加下划线字的意思,并翻译诗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啼:风:意思:(2)本诗的作者是,他是晚唐一位著名诗人。与李商隐合称为,以区别于李白和杜甫的。著有。8. 读诗句,完成练习。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1解释词语。护田:_。送青来:_。2判断对错。(1)这两句诗采用了对偶,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了山水人的感情,显得既生

6、机勃勃又清新幽雅。(_)(2)“两山排闼送青来”可以改为“主人开门见青山”,意思的主人打开了门,就会看见青翠的山峰。(_)(3)诗人写出了山水对湖阴先生的深情,山水主动与人相亲,表现了人的高洁。(_)9. 课内阅读。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1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的作者是_代的_。体裁是_,“卜算子”_,“送鲍浩然之浙东”是_。2“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抒写了词人_。这句既写送_,又送_,表达了词人对_的留恋,对_的深情。3“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这两句写出了词人_溢于言表,对友人鲍浩然

7、的_也隐藏在词句中。4“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几句中,词人把水比作_, 把山比喻为_,巧妙形象地描绘出眼前这幅_。10. 朗读古诗泊船瓜洲,完成练习。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1请在正确的读音后打“”。京口瓜洲一水间(jinjin),钟山只隔数(shsh)重(chnzhn)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hunhi)。2泊船瓜洲是_代诗人_写的。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停船在瓜洲之后,望着仅仅一江之隔的_,想到离京口并不是很远的_,不禁勾起了浓浓的_之情。其中“绿”的意思是_,还”的意思是_。3选择正确的解释。(1)诗中一水指的是

8、:(_)。A、珠江;B大运河;C黄河;D长江。(2)诗人还乡所经过的方向、路线是:(_)。A、从北到南,先经京口,再到瓜洲。B、从南到北,先经瓜洲,再到京口。C、从北到南,先经瓜洲,再到京口。D、从南到北,先经南京,再到北京。4我能用自己的话讲出泊船瓜洲的诗意:_5分析并理解句子。(1)“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可以换成哪些字?诗中用“绿”字好在哪里?_(2)读下面的语句,你各想到了那一个成语?山一程,水一程(_);风一更,雪一更(_)。(3)写几句表达作者思乡之情的诗句。_6像“明月何时照我还”这样借月亮表达思乡之情的诗句还有很多。请把下列与月亮有关的诗句连一连。举头望明月 清泉石上流露从

9、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明月松间照 低头思故乡11.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兰溪棹歌(唐)戴叔伦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1)结合语境给划线词语选择合适的意思。凉月如眉挂柳湾。( )A圆圆的月亮。 B新月。越中山色镜中看。( )A越过中间。 B周代诸侯国名。兰溪三日桃花雨。( )A桃花瓣落下来,像下雨一样。B江南春天桃花盛开时下的雨。(2)根据下面的画面,写出合适的诗句。一弯新月挂在柳湾的上空,月光清朗,凉爽宜人。_鱼群在夜半人静之时纷纷涌上溪头浅滩。_(3)判断下列对这首诗歌的赏析的正误。这是一首富有民歌风味的船歌。全诗清新灵妙地写出了兰溪的山水之美及渔家的欢

10、乐之情。( )首句写行舟看见的江岸边的景色,因为是雨后的春夜,因此皎洁的月色显得更加清澄。( )古诗描写的是江南春天的景色,从“桃花雨”一词可以判断出来。( )“越中山色镜中看”,描绘出越中一带水清如镜,两岸秀色尽映水底的美丽图景。( )12.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东栏梨花 苏轼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1诗歌写“柳深青”有什么目的?_2看到雪白的梨花,诗人为什么会产生“惆怅”的心情?(请用原诗回答)_3本诗的诗眼是哪个词?_13. 阅读下面两首宋词,完成问题。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辛弃疾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鹊桥仙夜闻杜鹃陆游茅檐人静,蓬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宇。催成清泪,惊残孤梦,又拣深枝飞去。故山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1这两首词都写了夜闻鸟鸣,请结合词人所处的时代,简析其中寄寓的思想感情。_2这两首词在对“夜闻鸟鸣”的具体表现上又各有特点。你更喜欢哪一首的写法?请简述理由。_14. 课内精彩回放。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