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佳校长先进事迹1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87827076 上传时间:2022-08-1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7.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十佳校长先进事迹1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十佳校长先进事迹1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十佳校长先进事迹1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十佳校长先进事迹1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十佳校长先进事迹1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十佳校长先进事迹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佳校长先进事迹1(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以坚定的信念开创事业 以先进的理念导航人生十佳校长先进事迹报告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我出生在 60 年代,求学于70年代,毕业于80 年代,当过教师, 干过中层,担任校长也整整 20 个年头。体会到了创业之艰辛、成功 之不易,在座的各位或许与我有相同的体会。但面对人生与事业,每 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态度和期望,今天我想结合自身经历跟大家分享自 己的一点看法,那就是用坚定的信念开创事业,用先进的理念导航人 生。追求进步,用勤奋成就卓越我是恢复高考制度后第一届本科毕业生,1981 年毕业于湖南师 大生物专业,1982 年分到衡阳县一中,成为一名生物教师兼初中毕 业班班主任。初为人师,心有忐

2、忑,更有坚定。因为我知道,为师之 途满荆棘,教育之路多艰辛,唯有用坚定的信念、先进的理念来引领 自己,孜孜不倦、勤奋进取,才有可能拥抱成功。我总是在教中学, 在学中思,不断摸索总结,不断创新优化。我率先在学校改进导入方 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改革教学方法,优化生物教学过程。运用碰 壁法、演示法、辩论法开展教学。由于我始终坚定当好一名教师、一 位班主任的信念,不遗余力追求进步,不断注重理念创新,为学生创 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取得了非常突出的教学成绩: 1985 年我带的高 三(130班)有 61 位参加高考,其中47 位学生考取了大中专院校, 创造了衡阳县教育的历史记录;我所任教的班级(126 班

3、、127 班、 128班和130 班)的生物成绩,无论是平均分、优秀率、及格率还是上 大中专院校的比率,均居全县第一。当年荣立三等功一次。1987 年我带 的高三(148 班)又一次在高考中取胜,其中有位学生叫肖应庭,高考 成绩超出本科 60 多分,大学毕业后,他参加了我国载人航天“神州五 号”、“神州六号”的设计,现在他是中国卫星对外出口的重要负责人。在衡阳县一中,我当了7 年班主任,带了4 届毕业班,年年被评 为优秀班主任。由于我业务功底厚实,教学方法先进,教学业绩突出, 组内的老教师、中年教师和同龄人一致推荐我担任衡阳县一中生物组 组长,从此引领着县一中生物教学教研,从此县一中的生物学科

4、成绩 始终名列全县第一。由于教学成绩得到社会的广泛赞誉,教学研究得 到同行的充分肯定,我的工作也得到了上级领导和一中领导的高度评 价。1989 年国内爆发了学生运动,当时组织原则上是不发展党员的, 但由于我坚定的政治信念和突出的教学业绩,组织决定接纳我,发展 我成为一名共产党员。同年12 月,我被任命为政教处副主任,从此 走上了教育管理这条布满荆棘却富有挑战性的道路,完成了我人生中 的第一次飞跃,这一干就是 23 个春秋。攻坚克难,用双手筹建培训中心1993 年 8 月,衡阳县教育局决定委派我去筹办、组建衡阳县教 育培训中心。要组建一所学校,就要解决经费、场地、师资和生源问 题。困难之大,是难

5、以想象的。但我没有在困难面前退却,心中想到 的是组织的信任和重托,我一上任,就坚定了一个信念:一定要完成 组织交代的任务,排除万难也要成功筹建衡阳县培训中心。正是在这种坚定的信念支撑下,我带领同事们多方筹集资金,反 复与政府部门和当地群众协商,终于在英陂乡买下了30 多亩山地。 亲自动手,和几位同事用肩膀挑、用板车拖,把红砖、水泥、河沙等 建筑物资从公路边搬到工地上,有时一天要挑、拖几十趟。肩膀磨肿 了,鞋子走破了,建起了一栋教学楼、一栋学生宿舍。学校又没有操 场、又没有跑道,我就带领教职员工利用暑假自己挖,挑卵石填。有 时,我一天要挑 150 多担,终于在 1994 年挖出了一块大操坪。解决

6、 了办学的场地问题。当时,县属各高中学校都在招收复读生,其中包括省属重点中 学和市属重点中学都办有复读班,这对于一所新创办的本来就没有多 少学生信服的培训中心来说,自然是雪上加霜,根本就招不到学生。 如何解决招不到学生的问题呢?我绞尽脑汁,发动全体教师到一些想 复读的学生家里去做耐心细致的工作,用诚心去感动学生。总算招收 到了 160 来人,组建了三个教学班。招到了学生,如何管理好、教育好这批学生,以期达到广告的效 果,迅速发展壮大培训中心?就成了摆在面前的一道难题。那个时候, 公办学校的教师教育行政部门不允许他们外出任教,社会上的教师不 愿意来,因为没什么待遇。没有办法,我只好和几位同事每人

7、都上三 班,白天上课,晚上研究教法、批改作业、制订规章制度,有时一忙 时间就到了后半夜。汗水催生硕果,辛劳不会白费。1994 年高考,162 人参加考试, 129 人考取了大中专院校,高考升学率超过80%,在社会上轰动一时。 第二年,培训中心由3 个班每班50 多人扩展到6 个班每班70 多人, 第三年,又从6 个班发展到12个班,将近1000 人。每年的高考成绩 持续辉煌,每年的高考升学率都超过80%。现在培训中心已发展成为 湘南地区规模最大、影响深远的培训中心之一。殚精竭虑,搬迁衡阳县三中衡阳县三中本来位于衡阳县红色革命边区的井头镇,但学校办学 十分艰难。校舍破败,人心涣散。教师要求调离,

8、学生要求转校。全 校高中三个年级的学生加起来还不足一百人。1996 年 8 月,局党委 针对这一局面,决定合理配置教育资源,调整教育布局。按照“一个 校址,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的要求,搬迁三中到培训中心,任命我 为衡阳县三中校长兼支部书记。走马上任,作为新三中的校长,如何安排原三中教师的工作,如 何做好原三中学生的稳定工作,如何安置老师和学生,如何凝聚人心, 增强斗志?这都是我必须及时解决的难题。为了解决这些难题,我主 要做了这些工作:一是嘘寒问暖,关心教师,想方设法跟老师们沟通,千方百计地 解决教师们的后顾之忧。遇到学校的教职工生病住院,我都亲自前去 看望,并送去慰问品。对已故的教工或教工父

9、母,我不管远近都会前 去吊唁慰问,给家属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二鼓励创新,用制度催人进 步。我根据不同教师的不同特点,实行不同的管理方式。努力让每一 个人都能乐其位,尽其才。为了让教师的创造得到学校的大力支持, 我带领行政人员研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鼓励教师创新。三是关爱 学生,建立温馨校园。我平常在各种会议多个场合,总在不断强调要 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严禁打骂、体罚学生。我把学生看 成自己的子女,关心爱护学生。1997 年,学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 没有宿舍,我就带头把房子让给学生住。通过短短三年时间的努力,衡阳县三中已顺利完成新老更替。在 一个新的位置,拥有新的校舍,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

10、衡阳县人民面前, 焕发出新的活力。锐意创新,重现名校辉煌一、从长远着眼,实施校园改造工程1999 年 8 月,我被组织委派到衡阳县六中任校长。这是一所市属 重点中学,正科级单位,办学历史悠久。县委决定让我担任六中校长, 希望将六中办成衡阳县东大门的一所窗口学校。我刚到六中时,看到 那条晴天让你一身尘、雨天让你一身泥的土路,看到那一排排低矮潮 湿的教室、破败陈旧的办公室,简陋落后的仪器设施,虽然当时的教 学成绩还不错,但它给我的印象与我心目中的重点中学的形象相去甚 远,心中很不是滋味。我意识到这些将严重影响学校未来的发展。于 是,我召集全体行政人员开会研究,统一认识,决定根据学校长远发 展的需要

11、,抢抓高中教育发展的大好机遇,多渠道筹集资金,实施校 园改造工程。实现将教学区、办公区、运动区、生活区功能划分开来 的目标。短短几年时间,新建了 1 栋面积 3200 平方米的办公楼;新建了 2 栋面积 7400 平方米的教学楼;扩建食堂面积至4900 平方米;新建 学生宿舍 2 栋,装修学生宿舍 2 栋,使学生宿舍面积达 15000 平方米; 新建教工宿舍 4 栋;新建了标准田径场、水泥篮球场、水塔、学生热 水供应系统等其它设施;改建了学校大门,改写了汽车进六中只能走 侧门的历史;修筑了至呆鹰岭镇的水泥路,开通了102 路公交车;扩 宽了教工食堂,提高了师生食堂饭菜质量;今年暑假我们又利用社

12、会 资金,在所有教室、寝室和办公室新装了空调。彻底改善了学校的办 学条件和教工的生活条件。大力实施校园绿化工程,美化校园环境。学校先后获得了“湖 南省文明卫生单位”、“湖南省园林式单位”和“全国绿化模范单位” 等荣誉。学校建起了独立的科技楼,内设多间理化生实验室和音体美劳 教室。建起了2 幢独立的图书楼,内有藏书5 万余册的图书室2 间, 有面积 300 平方米的学生阅览室1 间,面积80 平方米的教工阅览室 1 间,藏书总量达到1 类标准。在实施教学设备现代化方面,学校建 起了 100 兆的宽带校园网络系统、电子监控系统、广播系统,高标准 装备了课件制作室、语音室、计算机室,在每间教室配备了

13、多媒体设 备。几年来,学校旧貌换新颜,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许多回校考 察的校友都惊呼六中的变化,在校友们的记忆中,只有那棵百年桂树 依然苍翠遒劲。二、从自身做起,不断更新教育理念 初任校长时,我就意识到:校长是一所学校的灵魂,一个好校长 就是一所好学校,校长的思想观念、品德风貌和管理水平对学校的影 响极大,办好学校的关键在校长。所以在校长岗位 20 年,我始终保 持谦虚谨慎的作风、勤学上进的本色。为了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管理经验,我利用各种学习机会,走访 了国内外、省内外几十所名校,拜师取经,不断更新自己的管理理念 和管理方法。结合学校实情,我在全校积极倡导以“科学办学,依法 治校,育人为先,

14、质量为本”为理念,以“培养合格加特长的学生, 创建规范加特色的学校”为目标,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艰苦创业, 无私奉献,德育为首,全面发展”的新民精神。灌输“没有教不会的 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的思想。在各种场合,反复强调以质量求 生存、以质量求发展的观念。在繁忙的管理工作中,我一直注重随堂听课和课题研究。不管工 作有多忙,我都坚持每天听课不少于一节,每天找不少于一位教师谈 心,每天都到教师办公室坐坐,了解教学进度,参与组内教研。我现 在是当代教育论坛校长学科教育研究委员会的理事,湖南省新 时期农村高中学生思想政治内容、方式、途径改革和创新研究课题 的主持人,衡阳市五环导学法课题的主持人,衡阳

15、市生物学科带 头人。我撰写的四个善于高中校长的治校之本、新时期农村 高中学生思想政治的内涵、三湘名校的新追求、八秩名校踏新途 等论文发表在高中生等刊物上。研究给我带来了成就感,带来了 幸福感,也带来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同时更带来了教师 发展自己的引掣,激发了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欲望。三、从实际出发,关注师资队伍培养 作为学校管理者,我深知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紧要关 口,一支高素质的专业教师队伍,一支高素质的班主任队伍,一套高 效能的行政领导班子,才能撑起教育的天空。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离不 开校长带头示范的学术研究行为的影响,更需要校长博大的胸怀、坦 诚的态度以及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

16、感。有人认为,我们培养教师专业成长是替他人做嫁衣,这些年本 土成长起来的数十名优秀骨干教师被省市名校调走便是一个有力的 佐证。于是,有的学校对培养青年教师工作产生消极懈怠的心理,而 我的观点是,学校要发展教师固然是关键,但优秀的教师队伍并非一 批名师的简单堆积,而是不同层次教师在专业研训过程形成师徒共生 的最佳组合,成长一批走了,可以培养另一批,在这个不断培养的过 程中可以推动学校的进步。而且进入名校的教师可以随时传回名校先 进的教学教研信息,学校在不经意间获取了优质资源。在培养模式上,以“以老带新,师徒结对”的方式进行多梯度培 养,形成多层次的人才结构,使学校的名师年龄结构更趋合理。以老 带新,师徒结对,就是让他们在工作中学习,在工作中成长;既给一 定的担子又给予及时、适当的指导。如历史组的王光宇老师,在“师傅”黄灵芝老师的带领下,迅速 成长。教学成绩非常突出,在2009年、2010 年的高二学考中所带年 级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