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浩的教学设计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87826522 上传时间:2022-09-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鲁浩的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鲁浩的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鲁浩的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鲁浩的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鲁浩的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鲁浩的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鲁浩的教学设计(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基本信息课题人教版数学第十一册第四单元圆的第一节内容圆的认识作者及工作单位鲁浩 德阳市实验小学教材分析课标对圆的认识要求:通过观察、操作,认识圆,会用圆规画圆。本单元有圆的认识、圆的周长和圆的面积。在六年级下学期,我们还将学习圆柱和圆锥的知识。圆的学习拓展了小学生的几何知识空间,也为以后初中几何知识的学习打下了基础。“圆的认识”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等平面图形和初步认识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也是小学阶段认识的最后一种常见的平面图形。低年级教学中虽然也出现过圆,但只是直观认识。这是学生研究曲线图形的开始,是学生认识发展的又一次飞跃。教材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2、和知识背景出发,结合具体情境和操作活动激活已经存在于学生头脑中的经验,促使学生逐步归纳内化,上升到数学层面来认识圆,体会到圆的本质特征:圆是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定点”“定长”)。考虑到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教材并没有给出圆的本质特征的描述,但教材通过观察与思考、画一画等活动帮助学生逐步对此加以体会,为学生到中学学习圆的定义提供了感性认识和直观经验。教材通过对圆的研究,渗透了曲线图形与直线图形的内在联系,体现了“化圆为方”、“化曲为直”的转化思想。另外,还加强了动手操作,为学生的自主探索留下了很大的空间。 学情分析圆是在学生学过了直线图形以及圆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圆这一平面上

3、的曲线图形,学生在生活中经常看到,它到底有什么特征呢?是本节课学生学习的重点,在学习圆的认识时,学生通过观察、操作,自己获取一些有关圆的特征的知识,这样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学生在低年级已经对圆有了初步认识,加之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缘故,已经有了一定的感性积累,只是在概念上尚不具体化,同时已经学过了几种常见图形认识,如: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小学五年级的学生思维处于经验性的逻辑思维,思维的形成与发展需要依赖具体形象的经验材料来理解和抽象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前学的几种常见图形是由线段围成的,而圆则是由曲线围成的图形,无论从内容本身,还是研究问题的方

4、法,都有所变化。故此,在教学中要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列举出日常生活、生产中所见到的圆形物体,引出圆的概念,了解圆的特征。圆的相关知识与特征,学生通过自己的操作、探索都能获得,“学”数学就是“做”数学;而学生的心理特点,决定了应当重视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因此我借助多媒体课件为自己的探索所得提供科学验证和知识深化、运用的机会。通过认识圆、画圆过程,体验数学的乐趣。圆的基本概念,尤其是圆周率的意义,是学生学习圆的周长和面积这部分知识的关键和障碍点。学生在学习时,对圆的基本特征,通过直观教具的演示和操作,比较容易理解。但对圆周率的意义往往不能很好地从特殊推至一般,所以这是教学

5、中的一个难点。另外,像圆这样的曲边图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学生还是第一次接触到。引导学生运用转化的思想,通过自主探索推导出计算公式,对于学生来说是有很大难度的,因此一定要重视操作体验。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圆的相关概念,知道“圆的直径=2*圆的半径”这一数量关系,会利用工具画出指定的圆,能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教师带领学生动手实践,学生能提高在自我探索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能学到知识;师生互动间,提高师生间、生生间的合作交流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用圆的知识去解释生活中的简单现象,能说出“为什么车轮是圆”的原因。 教学

6、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掌握圆的基本特征,能正确地计算圆的周长与面积教学难点:理解圆周率的意义,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行为设计意图1.讨论圆“大家回忆一下我们以前都学习过哪些图形?” “你在生活中见到的哪些东西是圆呢?学生大胆地回答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圆形东西圆的知识较为抽象,抛出一个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带动课堂气氛,由生活的知识慢慢引入课程主题。2.动手画圆,看看有哪些方法?让学生大胆地分小组画圆,并在小组和班级展示学生可能通过三角板中间的圆”、“饮料瓶的瓶底”、“茶杯盖”等画圆。在还没有正式学习圆的知识的时候,让学生动手画圆。 3.剪纸

7、圆,对折纸圆,观察让学生把画好的圆用剪子剪出来学生剪出圆并将圆不断的对折,让学生分小组观察有什么现象出现由这一发现引出圆的定义、圆心、直径、半径等概念,在实践中动手学习,印象深刻。4、再次举例,说一说生活中的圆再次说一说生活中哪些是圆,学生现在能准确地说出有关圆的物品在认真了解了圆的概念的基础上,再说一说生活中哪些是圆,并与刚才对比一下,如果刚刚有说“椭圆”的,那现在就可以将其排除掉了,这是一个再确认的过程。5.正规画圆教师用多媒体演示学生按要求画出给定半径、给定直径的圆,学生通过演示后能准确地画出圆教学生认识圆规,学会利用圆规来画给定数据的圆。这也是教学的难点。6、观察纸圆,学习“轴对称图形

8、”通过学生的抓痕,认识“轴对称图形”学生可能得出的对称轴无法确定无数条 回忆折纸圆,引出圆的对称性,从而引出“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在学生理解了“轴对称图形”的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反思考:如何找到一个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7、练习 留一个问题“为什么粉笔要做成圆(柱体)的呢?”学生能准确地完成练习练习课后题;留一个问题“为什么粉笔要做成圆(柱体)的呢?”给学生思考的空间,既引导学生将数学与生活练习起来,又不会忘记这节课学过的知识。8、小结同学们,这节课你们学得开心吗?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自己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我们来看看,在这节课的评比中第一组得了*颗星,(回顾评价),老师觉得所有的

9、孩子表现都很出色,给孩子准确评价,激励孩子学习的兴趣和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板书设计(需要一直留在黑板上主板书)在同一圆 半径- -相等、无数条- 决定圆的大小或等圆中 直径- 相等、无数条- 通过圆心 d=2r r=d/2 圆心 -决定圆的位置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一)对导入环节的评价:课始,我要求同学们说出生活周围的圆,目的在于让同学们建立联想,提高学习兴趣,而后进行了激励评价,提出了更高的学习要求,导入了新课。(二)对探究新知环节的评价设计:乘着大家的情绪高涨,兴趣浓厚,我及时进入了第二环节探究新知。由于是一个全新的知识,与以前的知识没有联系,因此我采用了出示预习题纲,让大家自主学习。学生在充

10、分的读文本、动手操作、比较理解的基础上,初步形成了对圆的感知与认识,而后采用小组交流汇报的方式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从而得出结论:有无数条半径,有无数条直径。(在同圆或等圆中)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所有的直径都相等。半径是直径的二分之一,直径是半径的二倍,及时对每小组的成员进行星级奖励评价。而后课件演示,进一步强化认知,形成感性认识。(三)画圆和随堂练习环节的评价;这两个环节,采用了学生自主动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画圆,刘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回答问题,并且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简介与看法,及时对学生进行表扬性评价,课堂气氛再掀高潮,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潜在意识,效果良好,受到了听课老师的肯定与认可。(四)应用

11、环节的评价:本环节,我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了动物运动会,课件演示了小猫、小熊、小狗分别驾驶圆形轮子、椭圆形轮子、正方形轮子的汽车赛跑,最后小猫先到了终点站,说明圆在我们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而且不可或缺,是其他图形不可替代的。教学反思设计思路:设计圆的认识这节课,我力求做到:每一个学习活动都能让学生积极参与,让每个学生都能通过有效的学习方式学到知识,进一步激发探索精神。具体从这几方面来落实(一)、在考虑学生已有认知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从回忆比较圆和其他平面图形的不同,以及找生活中的圆出发,让学生初步感知圆的特征,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体会数学学习的价值,增强学习的兴趣。(二)通过画圆进

12、一步丰富认知,并结合自己画的圆,通过自学、同桌交流来认识圆各部分名称。(三)在探究圆的特征时,让学生在小组内动手折一折,画一画,量一量,比一比等操作中感受。汇报时,每组请一名代表交流:你们发现了什么?是怎样发现的?通过学生的操作、论证、归纳出圆的特征。特别是当观点一致方法不一样时候,其他组的学生再进行补充完善的过程,又让同学们对这一结论的认识更进一步。这样有效的合作学习促进了学生对问题的理解。用操作支撑对圆的圆心、半径和直径等特征的深入探索。让学生经历猜想、实验、发现、归纳等数学过程,参与探索知识的形成过程,积累探索学习的经验。(四)重视对学生有效学习效果的检测,课中对各部分名称的认识之后,让

13、学生画指定半径的圆,以及认识圆的特征时让学生计算半径和直径等,都注重对学生有效学习效果的检测、评价。教学存在不足:1、本节课学生动手操作活动较多,课堂调控欠佳。2、教学经验不足,几个关于圆的概念没有板书,导致学生对圆的部分知识掌握不牢,含糊不清。3、师生之间的互动少,没有辅导到部分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值得思考和改进的地方:1、关于在同一个圆里直径、半径的特征以及两者间关系的教学。这应是本课的重点,要通过多种形式的数学活动,使学生清晰的理解掌握概念、帮助其提升思维水平。如:在同一个圆中有多少条半径,多少条直径,它们的长度都相等吗?在同一个圆中半径和直径的关系。学生在圆形纸片上通过画、量、折、比等操作活动中;怎样证明直径和半径的关系的讨论过程中。这里的教学还不够细致,有待改进。2、加强课堂调控能力的培养,平时多与学生交流,增长师生之间的感情。3、加强多与有经验的教师交流,了解六年级的知识结构,多看有关书籍资料,充实知识内容。4、加强与后进生的交往,关爱、了解后进生的学习与生活,培养他们对学习的兴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