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87826260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循化县深化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工作责任书七月八日 为保证全面完毕青海省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重要工作安排(青政办117号)各项工作任务,根据中共青海省委、青海省人民政府有关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实行意见(青发9号)和地委行署有关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工作安排以及我县与海东地区签订的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重要工作任务责任书,县人民政府与各乡镇人民政府、县卫生和食品药物监督管理局签订本责任书。 一、加快推动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1、城乡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如下简称职工医保)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如下简称城乡居民医保)参保率提高到0以上。积极推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从业人员、灵活就业人

2、员和农民工参与职工医保。增进失业人员参保。贯彻灵活就业人员、未建立劳动关系的农民工等人员选择性参保政策。新型农村合伙医疗(如下简称新农合)参合率继续稳定在6%以上。2、新农合筹资原则提高到每人每年300元,政府补贴原则提高到每人每年6元。城乡居民医保筹资原则按不同年龄段提高到每人每年2320元,政府补贴原则提高到每人每年20260元。、普遍开展城乡居民医保、新农合门诊统筹,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使用的医保目录内药物和收取的一般诊断费按规定纳入支付范畴。积极摸索职工医保门诊统筹。4、城乡居民医保和新农合政策范畴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力求达到70左右。保证所有统筹地区职工医保、城乡居民医保和新农合政策范畴

3、内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分别达到本地职工年平均工资、本地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倍以上,且不低于万元。5、积极开展提高重大疾病医疗保障水平试点,提高小朋友白血病、先天性心脏病保障水平。贯彻贯彻新农合对农村艾滋病病人机会感染治疗予以必要支持的政策措施。6、资助困难人群参保,将资助范畴从低保对象、五保户扩大到低收入重病患者、重度残疾人、低收入家庭老年人等特殊困难群体。开展门诊救济。逐渐减少、取消医疗救济起付线,政策范畴内住院自付费用救济比例原则上不低于50%。摸索开展特重大疾病救济试点。鼓励社会力量向医疗救济慈善捐款,拓宽筹资渠道。7、继续推广就医“一卡通”等措施,基本实现参保人员统筹

4、区域内医疗费用即时结算(或结报,下同)。加强异地就医结算能力建设。开展省内异地就医即时结算,摸索以异地安顿的退休人员为重点的就地就医、就地即时结算。做好农民工等流动就业人员基本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工作。8、加强医疗保险基金收支预算管理,建立基金运营分析和风险预警制度,控制基金结余,提高使用效率。职工医保和城乡居民医保基金结余控制在合理水平,新农合统筹基金当年结余率控制在1%以内,合计结余不超过当年统筹基金的2%。基金当期收不抵支的要采用切实措施保证基金平稳运营。、发挥医疗保障对医疗服务供需双方的引导和对医药费用的制约作用。对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的,在医保支付比例上予以倾斜。改革医疗保险支付方

5、式,大力履行按人头付费、按病种付费、总额预付。积极摸索建立医保经办机构与医疗机构、药物供应商的谈判机制。10、加强对医疗服务的监管。加强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零售药店动态管理,建立完善医疗保险信用级别评价制度,履行定点医疗机构分级管理,进一步规范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药店的服务行为。将医保对医疗机构服务的监管延伸到对医务人员行为的监管。依法加大对欺诈骗保行为的惩罚力度。11、职工医保、城乡居民医保、新农合实现地级统筹,城乡居民医保、新农合实现城乡一体化。做好各项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政策和管理的衔接,实现信息共享。避免反复参保。二、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1、所有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6、并在所有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实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行药物零差率销售。同步贯彻基本药物医保支付政策。2、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按照合同及时向采购机构提出基本药物用药需求筹划,并按合同商定及时付款,原则上从交货验收合格到付款不得超过30日。3、制定完善基本药物基层配备使用政策,保证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所有配备使用基本药物。加强基本药物监管,加快信息化体系建设。4、通过以奖代补的措施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和综合改革予以奖励补贴。5、认真贯彻国务院办公厅有关建立和规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采购机制的指引意见和青海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集中采购措施(试行),进一步规范基本药物采

7、购机制。、建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长效稳定的多渠道补偿机制,贯彻政府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专项补贴以及常常性收支差额的补贴。7、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完善编制管理,尽快完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编制原则的制定工作。创新机构编制管理方式,实行人员编制总量控制、统筹安排、动态调节。8、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实行定编定岗,全面建立人员聘任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实行按需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聘任、合同管理,建立绩效考核、优胜劣汰、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完毕基层医务人员竞聘上岗,妥善分流安顿未聘人员,保证社会稳定。9、健全绩效考核机制,根据工作数量、质量和服务对象满意度、居民健康状况改善、人员总额控制状况等指标,对

8、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及医务人员进行综合量化考核,考核成果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贴和医务人员收入水平挂钩。10、完善分派鼓励机制,全面贯彻绩效工资,保障基层医务人员合理收入水平不减少。坚持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合适拉开医务人员收入差距,并向核心岗位、业务骨干和作出突出奉献的人员重点倾斜,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11、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将非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纳入基本药物制度实行范畴,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进行合理补偿。贯彻对村医的补贴和扶持政策。三、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1、完毕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建设任务。认真组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规划项目,贯彻地方配套资金,保证及时足额到位,准时完毕项目建设任务

9、,使每个行政村均有卫生室。到年终,我县3所中心卫生院达到原则化水平。、开展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完善和贯彻鼓励全科医生长期在基层服务的政策,从体制机制上解决基层人才局限性的问题。 3、根据卫生厅的安排,定向、免费招收医学院校本科生。、鼓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积极服务、上门服务和巡回医疗。鼓励建立全科医生团队,推动家庭签约医生,为辖区居民提供以便、持续的健康管理服务。鼓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中藏医药等合适技术和服务。、大力履行院长负责制,贯彻管理责任,提高管理效率。结合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建设,履行规范化、精细化管理,运用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和处方集,规范基层用药和医疗行为,控制基层门诊输液和抗生素

10、、激素使用。6、明显提高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门诊量占医疗机构门诊总量的比例。四、增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渐均等化、拓展和深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内容,扩大服务人群,增长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原则提高到25元。2、完善并严格执行10类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服务原则、操作规范和考核措施,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城乡居民健康档案规范化电子建档率达到7%。进一步提高小朋友保健、孕产妇保健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质量。做好农民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为6岁及以上老年人每年进行健康危险因素调查和体格检查。加大高血压、糖尿病人规范化管理力度,发现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所有纳入管理范畴。3、开设

11、网络健康宣教,采用多种方式宣传普及健康知识。进一步完善基层健康宣传网络。积极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全民健康素质。4、认真贯彻国家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贴政策,对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进行补贴,住院分娩补贴到位率10%,住院分娩率比上年有所提高;继续开展农村生育妇女免费增补叶酸补服任务。、启动卫生监督体系建设和发展规划,支持县级卫生监督机构建设。按照国家下达的投资筹划,认真组织实行,保证地方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准时竣工投入使用。6、依托县人民医院建立县域内农村院前急救体系,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的投资筹划,配备必要的救护车和指挥系统,同步建立体现公益性的运营机制,认真组织实行,保证地方资金及时足额到位

12、,准时完毕项目任务。、贯彻从事传染病、鼠防和其她疾病避免控制高风险岗位工作人员的待遇政策。五、积极稳妥地推动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着力提高县人民医院服务能力,使县人民医院成为县域内医疗卫生中心,带动乡村共同提高服务水平。加快推动综合改革,鼓励在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和非营利分开等重点难点问题上大胆摸索。摸索建立高效的公立医院管理体制,形成规范化的公立医院法人治理构造,积极推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深化人事分派制度改革,健全聘任和岗位管理制度,形成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完善以服务质量和效率为核心、能充足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的绩效考核和分派鼓励机制。改革公立医院补偿机制,贯彻政府投入政策

13、,完善医药价格机制。2、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县人民医院对口增援乡镇卫生院长期合伙帮扶机制。安排8名县级医院医务骨干人员到乡镇卫生院进行帮扶。3、引导有资历的医师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执业活动,逐渐形成基层首诊、分级医疗、双向转诊的服务模式。组建医疗小分队,为边远地区提供巡回医疗服务。4、优化门诊诊断流程,全面推广叫号服务,合并挂号、收费、取药等服务窗口,简化就医手续,缩短群众等待时间。履行双休日和节假日门诊。广泛开展优质护理服务。5、制定并贯彻控制医疗费用过快增长的政策措施。规范公立医院临床检查、诊断、治疗、使用药物和植(介)入类医疗器械行为,对医疗、用药行为全过程追踪管制,鼓励公立医院优先使用基

14、本药物和合适技术。加强公立医院财务管理和成本核算。完善医用设备和医用耗材管理、采购和价格等政策,政府投资购买的公立医院大型设备按扣除折旧后的成本制定检查价格,减少检查费用;逐渐推开植(介)入类医用耗材实行集中招标采购。加大对开“大处方”的查处力度。合理调节医疗技术服务价格,开展按病种等收费方式改革试点。6、试点改革公立医院加快临床途径管理,扩大实行医院范畴,增长实行病种数量。县人民医院至少选择5个病种实行临床途径管理,研究制定适应基本医疗需求的临床途径。履行电子病历,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医疗行为管理。7、加强和完善医疗服务监督机制。发挥卫生和食品药物监督管理局全行业监管职能,加强对医疗服务行为和

15、质量的监管。强化行业自律和医德医风建设,坚决治理医疗领域的商业贿赂,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惩处力度。健全多方参与的社会监督机制。、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开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积极开展执业医师多点执业试点。鼓励卫生技术人才在公立和非公立医疗机构间合理流动。保障医疗卫生人员合理待遇。六、保障措施1、建立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体系,将医改纳入政绩考核体系。7月底前要完毕各项任务分解贯彻和工作部署。2、要根据今年医改任务,将所需资金纳入财政预算,保证准时足额拨付到位。要建立政府投入长效机制,贯彻三年新增投入筹划的承诺。重点贯彻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政策,保证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综合改革顺利推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专项经费要按拟定的任务和进度尽早拨付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完善政府投入方式,提高资金使用的效益。3、进一步加强对医改实行进展状况和效果的监测评估,严格执行按月通报、按季考核、全年评估的绩效考核机制。4、要坚持对的的舆论导向,及时发布医改善展,积极接受各界对医改工作的监督。继续加强医改政策培训。七、本责任书一式叁份,县人民政府、各乡镇政府、县卫生和食品药物监督管理局各存一份。 乡政府(盖章)签字:循化县人民政府(盖章) 签字:循化县卫生和食品药物监督管理局 (盖章) 签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