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案例分析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87824966 上传时间:2023-12-2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石榴案例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石榴案例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石榴案例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石榴案例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石榴案例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石榴案例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石榴案例分析(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科:小学语文 编号:_16石榴案例分析(第二学时)【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材分析】:石榴是苏教版教材第五册第五单元中的一篇课文,全文以季节的变化,按照抽枝、长叶、开花和成果的顺序描写了石榴的成熟过程,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石榴的爱慕之情。课文共有四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我”的家乡有驰名中外的石榴园;第二自然段写春、夏两季石榴抽枝、长叶、开花的景象,重点写了石榴花的色彩、数量和形状;第三自然段写秋天石榴成熟的过程和石榴熟透后的形态;第四自然段写石榴子儿的形状、颜色与味道,表露出作者对石榴的爱慕之情。全文文笔优美,语言生动形象,记述条理清晰,是学生学习语言和习作的范例。【学情

2、分析】:三年级学生虽然学过了不少课文,但其感悟文字、欣赏语句的能力局限性,因此需要教师借助图片,有效的指引,使其在朗读中仔细体会用词的美妙。同步,三年级也是学生进行习作的核心时期,若能根据文本展开习作、小练笔的指引,将对学生习作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协助。【教学目的】: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体会文中优美的词句,逐渐提高学生的语感。2.理解石榴的生长过程及特点,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陶冶审美情趣。3学习作者的观测措施,根据课文第四自然段的写法,品尝一种水果写一段话。 【教学重点】:通过朗读训练,让学生在读中理解石榴的生长过程及特点,初步理解拟人化写法。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在文

3、中所体现的思想感情;在读懂本文的基本上,学习作者的观测措施,运用本文的写法,写一种水果。 【教学准备】:石榴实物、课件、图片等。【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检读生词。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6课石榴。教师想先检查一下小朋友们对生字的掌握状况。(点击课件)指名认读,齐读。【设计意图:复习词语,检查学生的掌握状况,为接下来的精读课文打好基本。】二、认真读书,自读感悟1.接下来我们继续学习课文。让我们跟随课文的优美文字,一起来走进石榴园,认真读,仔细想(点击课件):你最喜欢石榴的什么?把喜欢的句子多读读,想想为什么喜欢?)自读。(教师巡视、理解)目前把你最喜欢的地方和小构成员分享一下吧。【设计意图:让

4、学生带着问题朗读课文,事倍功半。也给了学生充足的朗读和自主思考的时间。此外,小组交流有助于养成团结合伙的习惯。】三、感悟交流,研读文本(我最喜欢它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是从课文中哪些句子看出来的再读再体会再读) (一)图文结合,感受叶之美。1让我们一方面走进春天的石榴园,(出示春天石榴园图)你看到了什么?指名说。(嫩绿的叶子,郁郁葱葱的叶子。)2.指名读句子。“春天来了,石榴树抽出了新的枝条,长出了嫩绿的叶子。到了夏天,郁郁葱葱。”3.听了你的朗读,教师的眼前仿佛浮现了一大片郁郁葱葱的叶子。通过刚刚的朗读,目前,说说你们看到了如何的叶子?(点击课件)在石榴园,我看到了_叶子。(二)图文结合,感

5、受花之美。你还喜欢石榴的什么?我们接着说。(出示夏天石榴园图)1.石榴的花-你觉得石榴花怎么样?(美、多)-你从哪里读出来的?请你读一读。同窗们听出石榴花的美(多)了吗?从哪些地方听出来的?(你觉得应当如何读?)你能读好吗?指名再读。再美一点、多一点。一起来感受,齐读。你还看到了什么样的石榴花?像小喇叭同样的石榴花。它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书上是怎么写的?请你读读。-(点击课件)认真读读这句话,你还能感觉到这句话中的石榴花怎么样?板书:可爱、活泼)-你是从哪个地方读出来的?-学生自由表演谁来表演表演?从她的表演中你们感受到什么?淘气!-读出石榴花的淘气,谁来试试?3说说你们目前看到了如何的石榴花

6、?在石榴园,我看到了_的石榴花【设计意图:教学中,我由图入手,充足运用插图引导学生结识事物,引导学生认真观测,展开想象,把培养观测、理解能力和口头体现能力结合起来。通过看看、说说、读读等一系列活动读懂石榴花开得很旺、很美。】(三)赏石榴果1.石榴的什么也让你喜欢呢?我们接着说。你看到的是如何的石榴果?一每天长大的石榴果。(1)读句从两个“一每天”你读懂了什么?(石榴是慢慢成熟的)(2)请你找出书上描写石榴果生长顺序的句子。读句。出示:它的外皮先是青绿色,逐渐变得青中带黄,黄中带红,最后变成一半儿红,一半儿黄。(4)自己再读一读这句话,看看是文中哪几种词把这些颜色的变化连接起来的呢?用笔圈一圈。

7、()小结:“先逐渐最后”这几种词形象地把石榴成熟的过程写出来了,可见,作者观测的多么细致,用词多么的精确。(6)仿写练习。你也能用这几种词说说下面事物的变化过程吗? 花儿先打了个花骨朵,逐渐_,最后_。我家门前有一棵树,它先_,逐渐_,最后_。学生自由练说。指名说。【设计意图:学习语言的最后目的在于运用语言。学习课文的写法,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实现课内向课外的延伸。这样的句式让学生直接就说,比较困难,因此,我设计了有坡度的练习。】3.继续交流,你还看到了如何的石榴果?成熟了的石榴果。(1)你觉得这些成熟的石榴果怎么样?(石榴不久乐)你从哪儿读到的?(出示课件)“熟透了的石榴快乐地笑了,有的笑得咧

8、开了嘴,有的甚至笑破了肚皮,露出了满满的子儿。”()你能读出这种快乐吗?谁来试试?我们该如何读这句话呢?要读出快乐的语调。4.再读读课文,你们还看到了如何的石榴果实呢?-着急的石榴。-你是从什么地方读出这个感受的(急切)-淘气的石榴果(扒开,张开)看还能从这句话中感受到石榴的什么呢?(报告丰收的喜讯)多读书,每次都会故意外的惊喜。(很自豪、很兴奋)你来做做石榴果儿,把丰收的喜讯报告给农民伯伯。读句子,读出石榴的急切、淘气、自豪。比较句子,体会拟人句的好处。7还记得我们前面课文中的再现的拟人句吗?你能自己说一种拟人句吗?(蝴蝶在花丛中飞来飞去。小鸟在枝头叫着。).齐读这段话,再次感受一下这些石榴

9、娃娃的可爱、活泼。9.目前你看到了如何的石榴?在石榴园,我看到了_的石榴。【设计意图:以演代讲,角色扮演理解“急切地扒开”、“向外张望”,想象石榴娃娃的“语言”,以此理解“成熟的喜讯”,体会丰收的喜悦,并通过朗读体现。】(四)赏子儿1.石榴尚有什么地方也让你喜欢呢?继续交流。石榴的子儿。(板书:子儿)-你觉得这些石榴子儿怎么样?仔细读读这段文字,看看石榴子儿还能给你什么感觉?(点击课件)你真会读书,这样的石榴子儿让人看了的确是一种美的享有。-懂得什么是玛瑙呢?-教师带来了某些玛瑙的图片,和人们分享。(点击玛瑙图片)怎么样?-这是石榴子儿的图片,作者为什么把石榴子儿比作玛瑙呢?-2.谁来读读,把

10、它的美丽诱人读出来。看着这美丽诱人的石榴子儿你们最想做什么?(吃石榴)(1)请两三名学生上来吃石榴,说说感受。(2)书上是怎么描写的,指名读句子尚有谁想读再读齐读。(3)多美的文字呀,多美的朗读呀,教师的口水都快流下来了。下面尚有要流口水的同窗吗?(品石榴,作为对你们诚实的奖励!)(4)齐读第四自然段。 【设计意图:此段重点是引导学生“看说尝”,引导学生感悟语言的优美、精确。让学生在快乐、轻松的课堂氛围中借助实物理解“紧偎”、“红白相间”、“晶莹透亮”等词语的含义,读出石榴子儿的美。通过品尝读出石榴果的味道好。通过观测和品尝,学生不仅理解了描写石榴样子、颜色和滋味的词语,并且加深了对石榴的爱慕

11、之情。在此基本上的诵读是比较成功的。】四、习作迁移,学习写法1.今天教师带来了好几样水果,要请同窗来吃水果大餐,但是不能白吃。吃完之后要仿照课文最后一小节说一段话。行不行?2.那第四段是用什么措施写石榴的呢?速读后说说:先写看到的(颜色、形状)再写品尝到的(味道)最后写了品尝的感受(出示写作措施指引)3.品水果,说水果。(四人小组一种水果)4.指名毕生上台边演示边说话。(桔子)5再请另一位同窗交流。 【设计意图:学习作者的观测措施,写一种水果。在理解内化语言文字的基本上规定学生运用积累,实现知识的迁移,增强语文实践性与可操作性,把课内学到的观测措施迁移到课外,真正做到了课内外的有机结合。】五、

12、课堂总结今天,我们来到石榴园,理解了石榴的生长过程,品尝了酸甜可口的石榴子儿。立即我们就要离开枣庄,你乐意和人们分享你的收获吗?六、布置作业 自选一题:1.爱画画的你,不妨画出你心中的石榴。 2爱朗读的你,不妨有感情地读出你心中的石榴。 3.爱文学的你,不妨摘录文中优美的语句。 【设计意图:练习的设计提供了自选题,营造民主、宽松的学习氛围,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别,注重学生多方面潜能的发展,这样让学生有亲身体验的机会,自主选择的权利,可充足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学反思】:在这一节课中,我的教学设计的环节是比较紧凑的,重难点突出,特别是体现了中年段的“抓住读写结合、突出段的训练”的阅读教学总目的,例如说我抓住第三自然段来引导学生体会石榴的成熟过程,并引导学生从拟人句中感悟石榴的可爱;特别是在学习第四自然段时,我先让学生朗读课文,学习课文的写法,指引学生仿写,激发她们对水果的爱慕之情。因个人经验局限性,在课堂中也存在某些问题,特别是鼓励性的评价语言少。在这节课中,学生体现好的时候,我只是采用简朴的掌声表扬,或是只是“你真棒!”“你真聪颖!”等某些较为普遍的话来表扬学生,这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且,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也没有,这样,就缺少训练学生口语体现的机会。在后来的教学中,在这方面我会注意改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