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东阳马生序》测试题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87823964 上传时间:2023-02-1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送东阳马生序》测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送东阳马生序》测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送东阳马生序》测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送东阳马生序》测试题(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4、送东阳马生序一、通假字: 四支僵劲同舍生皆被绮绣 支:被:二、词类活用: (名词作动词)腰.白玉之环(名词作状语) 手自笔录腰:笔: 三、一词多义:1虽故虽有名马/虽人有百口虽: 虽有千里之能/故余虽愚2、以无从致书以观以中有足乐者 以: 计日以还以衾拥覆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俯身倾耳以请不敢出一言以复不以物喜 以此夸能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3、之走送之益慕圣贤之道之:弗之怠当余之从师也从乡之先达/无鲜肥滋味之享 腰白玉之环/口体之奉 余之勤且艰若此 先天下之忧而忧4、其或遇其叱咄/俟其欣悦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其(代词)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门人弟子填其室 其岸势犬牙差互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指示

2、代词)其真无马也邪其真不知马/其恕乎(语气助词)5. 若烨然若神人 猛浪若奔盖余之勤且艰若此若: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未若柳絮因风起其言兹若人之俦乎6. 或或遇其叱咄/或王命急宣/或置酒而招之或: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7、则然则何时而乐耶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贝 居庙堂之咼则忧其民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四、古今异义1. 媵人持汤沃灌汤:古义:2. 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趋:古义:3. 尝趋百里外尝:古义:4. 卒获有所闻卒:古义:5. 以是人多以书假 余假:古义:6. 主人日再食再:古义:7. 又备容臭臭:古义:五、重点解词:1. 执经叩问2.援疑质理3.俟其欣悦叩援质俟4. 或遇其

3、叱咄5.稍降辞色6.礼愈至叱咄辞色至7.烨然若神人8.负箧曳屣9.缊袍敝衣烨然负曳缊敝六、翻译句子: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2、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3、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4、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5、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七、内容理解:1. 选解释不正确的一项(?C?)A、门人弟子填(塞满)其室??B负(背)箧曳屣C腰(腰间)白玉之环??D同舍生皆被(通“披”,穿“)绮绣2. 下列句子中的“以”与“以中有足乐者”中的“以”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B?)A、无从致书以观???B 以是人多以

4、书假余???C以衾拥覆?D俯身倾耳以请3. 选出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D?)A、本文是一篇书序,是作者给同乡后学的临别赠言。B本文采用夹叙夹议的写法,作者通过现身说法表现了夸耀自己的写作意图。C多用对比手法。例如把“先达德隆望尊”与“门人弟子填其室”进行对比。D注重细节描写。例如对作者执经叩问、同舍生豪华穿戴等的描写,均细致入微。4. 选出下面对文章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B?)A、作者对“同舍生”的豪华生活毫不羡慕,是因为他从读书中得到了精神上的快乐。B作者家贫嗜学,乐以忘忧,在老师面前毕恭毕敬,不敢出言,说明他有害羞的一面。C文章从四个方面叙述了作者青少年时期求学的艰难:抄书之辛,叩问之难,奔走之艰,住 读之苦。D作者最终能够学业有成的原因是刻苦学习、博览群书、虚心求教。5. 选出下面对选文的分析不准确的一项(??C?0A、选文开篇即点出作者“家贫”和“嗜学”的矛盾处境,由此引出求学的艰难。B选文将富家子弟的奢华和作者的贫寒加以对比,表现了作者求学意志的坚定。C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为了向人们展示自己成长之路的曲折与艰辛。D作者通过现身说法表明:知识的积累,精神的充实,是学子读书的必备条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