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暑期疫情防控及12岁—17岁学生新冠接种疫苗倡议书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87821735 上传时间:2022-12-2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暑期疫情防控及12岁—17岁学生新冠接种疫苗倡议书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学校暑期疫情防控及12岁—17岁学生新冠接种疫苗倡议书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学校暑期疫情防控及12岁—17岁学生新冠接种疫苗倡议书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学校暑期疫情防控及12岁—17岁学生新冠接种疫苗倡议书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学校暑期疫情防控及12岁—17岁学生新冠接种疫苗倡议书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校暑期疫情防控及12岁—17岁学生新冠接种疫苗倡议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暑期疫情防控及12岁—17岁学生新冠接种疫苗倡议书(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校暑期疫情防控及12岁一17岁学生接种疫苗倡议书全体师生,家长朋友们:大家好!近期,国内新冠疫情形势又发生了新的变化,南京、成都、张家界等多地相继报告确诊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疫情防控形式严峻,为科学有效地抵御新冠疫情,保证全体师生及其家人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特向全体师生、家长提出以下要求及倡议。请大家高度重视,绝不麻痹松懈,按要求做好疫情防控。一、非必要不外出密切注重国内中、高风险地区的动态变化和病例的行动轨迹,如有轨迹重叠的情况,应第一时间上报社区和学校。如非必要,不跨区旅行,更不要前往有疫情的地区。确需前往,请务必提前向各班主任申报,经审批同意后方可出行;返陕后,主动向所在社区和学校报

2、备,并主动配合疫情防控部门开展核酸检测和健康监测等疫情防控措施。二、落实个人防护措施继续保持“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少聚集、用公筷、多锻炼、勤消毒、1米线社交距离”等良好习惯,进入公共交通工具、电梯或超市等人员密集场所,请按要求正确佩戴口罩。凡进入公共场所配合扫码,测量体温。密切观察家庭成员和个人健康状况,一旦出现发热、咳嗽等不适症状,立即前往发热门诊或定点医疗机构就诊。三、保持健康心态面对疫情反弹,不恐慌、不焦虑。主动注重疫情动态信息及政府与权威机构和专家的指导,不听,不传。继续保持正常的生活规律,做好暑期学习安排。四、积极接种疫苗疫苗接种是预防病毒感染、阻断疫情传播最有效的办法。截至7月

3、28日,全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疫苗超16亿剂次。当前,国家己逐步开展12岁一17岁年龄组新冠疫苗接种工作。请同学们积极响应根据学校的具体安排积极主动完成疫苗全程接种,做到“不漏一人、应接尽接”。接种完成当天及时向班主任上报疫苗接种情况,因禁忌症未能完成接种的务必向班主任报告。五、科学防疫注意食品卫生安全,合理膳食。持续注重国内外疫情动态和国内中高风险地区变化,注重政府权威发布,不造谣、不传谣、不信谣!关爱家人,共同战疫,防疫从我做起,让我们做负责任的XX中人。中小学生“双减”工作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升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

4、式改革的指导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和全国、全省教育大会有关精神,根据教育部等九部门中小学生减负措施的通知(减负三十条)(教基201826号),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方案。_、总体思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为工作目标,坚守教育初心,牢记教育使命,强化政府、部门、学校、家庭、社会各方责任,政府主导、各方协同、标本兼治,破除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和过于功利化的教育观,引导全社会树立科学教育质量观和人才培养观,切实减轻违背教育教学规律、

5、有损中小学生身心健康的过重学业负担,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二工作原则一是宣教结合推动双减O”宣就是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媒体广泛宣传国家和省里政策,在吉林省教育厅网站设立专区,在吉林教育电视台开辟专栏,在学校和校外培训机构实现制度上墙、进宣传窗等。教就是通过专题教育、主题班队会、载体性活动、签订教师承诺书、致家长一封信等,营造家校协同育人良好氛围。二是疏堵结合推动双减。”疏”就是校内提质减负,进一步提升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坚持零起点教学,严禁削减或挪用体育、音乐、美术等课程课时和随意提高教学难度、加快教学进度,严控书面作业总量,全面开展课后

6、服务,强化学校的育人功能。堵就是规范校外培训机构,持续开展专项治理,严禁超标超前培训,整治培训机构唯利是图、超范围经营、错误言论、虚假广告等不良行为,构建培训机构规范有序发展的长效机制。三是放改结合推动双减O放就是把教育教学的自主权还给学校,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科学的教育观,坚决克服评价标准中的唯升学唯分数”倾向。重点加强对学校落实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规范办学行为等方面的监督管理,确保正确办学方向。改就是推进考试招生改革,全面实施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公民同招,不得以各类考试、竞赛、培训成绩或证书证明等作为招生依据,不得以面试、评测等名义选拔学生。实施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

7、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模式,进一步完善优质普通高中招生指标到校政策,确保名额分配比例不低于75%。四是监管结合推动双减。监”就是强化监督,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都设立公开举报电话和监督平台,畅通社会监督,受理减负举报。吉林省教育厅研发中小学作业、睡眠、手机、体质管理监测平台,时时监控和评估双减成效。管就是重拳治乱,将双减工作作为督导一号工程,纳入对县级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评价和责任督学日常监管的重要内容。继续实施教育厅领导包保市(州)制度,充分使用通报、约谈、挂牌督办等手段,持续深入各地开展检查指导。同时,强化教育、市场监管、民政、人社等多部门综合治理合力,多部门联动抓双减,切

8、实提升人民群众的教育获得感和幸福感。三、重点举措(一)落实好学校教育教学常规1. 严格按课程标准和进度要求教学。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规定课程,全面实施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落实各学科课程标准和教学基本要求,不拔高教学要求,不赶超教学进度,增强各学科教学基本要求的执行力。小学一年级严格按课程标准零起点教学。因学期长短确需跨学期适当调整教学进度的,须由当地教育部门统一明确。2. 严格按课程表上课和活动。科学编制中小学课程计划,课程表、作息时间表要公布在教室门口。不随意增减课时,除正常调课外,不得挤占思政、音乐、体育、美术、劳动实践等课程和活动的课时。坚决制止阴阳”课表。3. 提高作业质量,统筹控制

9、作业总量。各中小学要制定学校作业管理制度,建立以校长为第一责任人的工作机制。加强对作业来源、设计、布置、批改、反馈、讲评、辅导等各环节的统筹管理。各学科家庭作业总量和作业时间由学校年级组统筹调控,根据课标要求,家庭作业时长把握以班内中等程度学生为参照。凡布置学生做的作业教师必须精选、先做、分层、全批,促进学生完成基础性作业,强化实践性作业,探索弹性作业和跨学科作业,不得布置惩罚性作业。校内由班级建立、面向全体家长的家长群,由班主任统一管理,每班不超过一个。不得在家长群里布置作业,不得要求家长检查扌比改作业,不得要求家长通过打卡提交文化学科作业,不得将学生作业变成家长作业。加强对学校作业管理的日

10、常检查,将作业管理情况纳入学校绩效考核范围。4. 规范学生在校作息时间。全面实施小学放学后校内托管服务,解决放学早、接送难问题。小学生早上上学时间推迟至8:00以后,小学、初中早上上课时间分别不早于8:30和8:00,寄宿制小学、初中、高中学校晚熄灯作息时间分别不迟于21:00、21:30、22:00,并严格按规定的睡眠时间设定起床时间。各地各校根据季节变化等因素确定具体作息时间。加强学校课间、午间管理,引导学生走出教室休息、活动。5. 禁止利用周末和节假日集中补习。中小学生寒假、暑假假期分别为34周和7_8周,具体放假、开学时间由各地教育行政部门统一明确并向社会公布。中小学校各年级一律不得利

11、用周末、寒暑假和法定节假日在校内外组织或变相组织集中补习。6. 确保学生锻炼时间。锻炼时间包括晨跑、大课间活动、体育课、课外活动等时间。确保中小学生在校期间每天锻炼时间很多于1小时。鼓励中小学生每天参加户外运动。各地要合理安排体育中考时间和项目,防止应试化倾向。(二)规范区域和学校组织的考试评价(责任单位:省教育厅,各市、县市区教育部门)7.控制文化学科统一考试频次。小学一二年级不得以纸笔测试为主要评价方式,每学期统一考查不超过1次;小学三至六年级可安排语文、数学等学科考试和其他学科考查,每学期统一考试或考查不超过2次。初中文化学科可组织期中、期末考试,不得组织月考和周周清考试。县(市、区)教

12、育部门不得对小学组织统测。8科学控制考试难度。坚持教考一致原则,各级考试命题严格依据课程标准和教学基本要求确定考试内容,控制考试难度。初中各学科期中、期末试卷整卷难度系数控制在0.70以上,中考难度系数控制在0.70-0.75,单个题型难度系数不宜低于0.40。2020年开始,省教育厅有关部门建立基于原数据库的中考试卷质量分析系统,真实掌握评判各地试卷难度情况。9. 改革考试命题内容和形式。中小学校和教研部门要创新试题形式,增加综合性、开放性、应用性、探究性试题,不得出现脱离实际的偏题怪题,扭转靠机械刷题取胜的命题倾向。10. 不对外公开考试成绩和排名。中学生个人考试成绩及位次允许家长获知,但

13、学校不得以任何方式在校内外公开发布。学校不得举行或变相举行过度强化应试教育的中考、高考“誓师大会,不得发布或以家委会等名义发布中考、高考喜报,不得标榜或变相标榜学霸和中考、高考状元。11. 实施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推行小学学科分项等级评价,完善学生成长记录和综合素质评价,强化评价的激励、诊断与改进功能,淡化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12. 深化中考招生改革。全面实施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模式。13. 促进普通高中教学考相一致。强化高考育人导向,深化考试内容改革,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高考命题要以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和高校人才选拔要求为依据。(三)深化育人方

14、式改革(责任单位:省教育厅,各市、县市区教育部门)14. 推动义务教育减负增效。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升义务教育质量。坚持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完善义务教育学校拓展性课程建设和社团活动,积极有序扩大初中基础性课程分层走班教学。实施精准教学、精准学习试点,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效能。实施提升中小学课程领导力行动计划,聚焦学校课程、学科教学、教师教研,整体提升中小学校长和教师的课程领导力。15. 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完善走班选课制,探索建立培养核心素养的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16. 实施普通高中分类办学试点。试点先行,错位定位,分类办学,改

15、变普通高中千校一面格局,逐步培育一批人文、科技、体艺、综合等不同类型的普通高中学校,促进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发展。(四)规范中小学校招生(责任单位:省教育厅,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及教育部门)17. 严格执行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规定。推进公办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免试就近入学全覆盖。严禁以各类考试、竞赛、培训成绩或证书证明等作为招生依据,不得以面试、评测等名义选拔学生。出台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实施细则。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的,实行电脑随机派位方式录取。18. 实施公办民办学校同步招生。公办民办学校一视同仁,公平发展,互不享有招生特权。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纳入审批地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管理

16、,按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的招生时间,与公办义务教育学校同步招生,严禁任何形式的提前招生。公办、民办普通高中按审批机关统一批准的招生计划、时间、范围、标准和方式招生,不得采用衔接班、预录班、新生军训等方式变相提前招生。19. 严禁跨区域争抢优质生源。禁止公办高中以集团化办学名义联手民办学校跨区域招生,或以转学等名义变相招生。坚决防止各区域间中小学校招生相互挖墙脚020. 提高优质高中招生名额分配比例。各地优质示范普通高中学校招生名额分配到区域内初中学校的比例,2021年始不低于学校招生计划数的60%,招生名额分配向农村初中学校和不选择生源的初中学校倾斜。2L均衡编班配置师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严禁以任何名义设立重点班、快慢班、实验班,规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