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爸爸妈妈 (2)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87820769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亲爱的爸爸妈妈 (2)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亲爱的爸爸妈妈 (2)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亲爱的爸爸妈妈 (2)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亲爱的爸爸妈妈 (2)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亲爱的爸爸妈妈 (2)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亲爱的爸爸妈妈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亲爱的爸爸妈妈 (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亲爱的爸爸妈妈课堂实录及课后反思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执教:沁园中学李会娟 师:走到家中,一声呼唤,爸爸,我们的心变得踏实;妈妈,我们的心变得温暖。可是,当南斯拉夫的孩子深情的呼唤出“亲爱的爸爸妈妈”时,等待他们的会是什么呢?请大家翻到课文:亲爱的爸爸妈妈。板书课题,亲爱的爸爸妈妈。作者,聂华苓。(导入还是比较深情的)师:这篇课文很长,请同学们用最快的速度把文章阅读一遍,读完后思考老师黑板上提出的问题。要求:不能动唇,不能指读,看看谁快速阅读的能力最强。(这句话纯属多余,因为后面没有落实。)白板出示:思考:1、本文共四个片段,请您概括每个片段的内容。2、正文前的引文中,萨特说他的“记忆”既是

2、“沉重”的,又是“美丽”的,这该怎么理解?3、面对屠杀,西德作家和日本作家有怎样不同的表现,人们对他们的态度如何?4、你认为本文表达了一个什么样的主题?书写完后,教师走到学生中间,不时低头询问学生阅读的进度。师:看到时候如果发现不认识的字词,可以勾画出来,等一会儿拿出来和大家交流。师:看完了没有?刚才问了一部分同学,都说读完了,大家读的怎么样了?生:读完了。师:有没有不认识的字呀?生:没有。师:那好,大家现在来看一下黑板。(太仓促了,让学生速读的时候都给学生提要求了,说要看看谁快速阅读的能力最强,结果直接开始讲课了,布置的任务没有落实,这种现象后边还出现一次。)师:读白板上的问题。师:你们平时

3、分小组吗?生:分。师:四人组还是八人组?生:四人组。师:那好,现在我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黑板上提出的四个问题,看哪一组做的最快最好!(这里又开了一张空头支票,因为后来并没有评哪个小组最快最好,学生积极性可能会受到打击。)学生先在四人小组内自由讨论、探究,交流研讨结果,气氛热烈。教师在各个小组间走动,不时停下来和学生交流。师:怎么样,这些问题大家解决完了吗?生:完了。师:很好,现在请大家看到黑板,回答第一道题,概括四个片段的内容。谁来?把手举高,举高。真好,同学们的热情呀,就像这窗外的阳光一样,把冬日的寒冷都驱散了。这个女生,你来。生:第一个片段,来到纪念地。第二个片段,看纪念演出。第三个片段,参

4、加座谈会。第四个片段,观看纪念馆。师:观看。换个词语是不是更好一点?生:参观。师:对,“参观”比“观看”更准确一点。生:第四个片段是“参观纪念馆”。师:这位同学说的好不好?生:好。师:很好,概括的极为简练。谁来回答第二个问题,为什么萨特的“记忆”既是“沉重”的,又是“美丽”的?(其实老师不需要每个问题都重复一遍,黑板上都写有。)生:“沉重”是因为纳粹残杀了七千名南斯拉夫人民,“美丽”是因为南斯拉夫人民面对死亡毫不畏惧,大义凛然,对祖国的热爱,所以说是“美丽”的。师:很好,“沉重”的是屠杀,为面对着屠杀人们表现出来的英勇无畏而感到“美丽”。第三个问题,谁来说一说?(第二个问题挖掘不深,应该引导学

5、生走进课本,把相关的句子都找出来,学生会理解的更透彻,停留表面。)生:西德作家对罪行深感愧疚,他能够正视历史,也能够得到人们的宽容和谅解。日本作家对罪行百般狡辩,不能正视历史,这要受到人们的谴责。师:说的很好,现在我们具体在文中找到西德作家明赫白的表现,看看在哪里。学生寻找。生:38页。师:对,38页,大家看看明赫白有怎样的语言,怎样的动作。找到的同学说一说。生:西德作家明赫白缓缓地站起来师:注意这个动作“站”,有一个形容“站”的词语是生:缓缓生:西德作家明赫白缓缓地站起来,他沉重地说:“我有犯罪感,感到是我杀害了那些孩子。我们简直就是禽兽!所有集中营都必须粉碎!你们允许我和你们在一起,我非常

6、感激”他说不下去了,坐下来掩面哭泣。师:读的好不好?生:好。师:那你们看一下,明赫白“站”是怎样“站”?(这个问题前面都提到过了,重复)生:缓缓师:那你们说这“缓缓”的动作其实是什么心情最直接的表现?生:沉重师:沉重的心情。西德作家在真诚的忏悔。大家继续看,他有这样一个语言。那他还有怎样的一个动作呢?生:掩面哭泣师:那人们对他怎么样?生:宽容师:那人们有什么具体的表现?生:我和安格尔走过去和他握手。许多人走过去和他握手。师:那我们再来看看日本作家,日本作家怎么说。把日本作家的语言找出来,谁来读一下。生:南京大屠杀是事实。但是,请不要忘记:我们也有广岛原子弹,也有一片沉寂。师:他在进行生:狡辩师

7、:狡辩,对。对他的狡辩,安格尔有反驳,安格尔怎么说。生:安格尔低声对我说:“我要问他三个问题:中国人侵略过日本吗?中国人屠杀过日本老百姓吗?美国在日本进攻珍珠港之前扔过炸弹吗?他们先发动战争!他们先杀人!”师:很好,请坐。那么对于日本作家的表现,人们,想一想,什么态度?生:不屑一顾师:不屑一顾。对这个人,对这种狡辩,人们不屑一顾,甚至满怀鄙视。人们原谅了西德作家,但人们不能原谅日本作家。说到这,我想起一个历史事件,但是同学们请原谅我记得不太准确了,看咱们班同学知不知道这件事。有一年,德国首相,还是总理。(此处联系历史很好,但教师积累不多,自己都不记得了。)生:首相师:那就首相吧。他去哪一个国家

8、了生:不知道师:那咱们知道他去一个国家访问,这个国家也是二战受害国,这时候,这个德国首相有一个什么举动呢?生:不知道师:他在被纳粹杀害的人们的坟墓前,真诚的跪了下来,请求人们的原谅。但是,我们来看日本人,日本人今天还在对自己的罪行进行狡辩,他们篡改历史教科书,他们参拜靖国神社。(相关事件:1970年12月7日。就在那一天,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在华沙犹太人起义英雄纪念碑前跪拜请罪,形成了化解波德民族仇恨的历史瞬间。)短暂的沉默。师:我们继续进行第四个问题:你认为本文的主题是什么?生:要和平,消灭战争,提醒人们正确认识历史。师:对,要正确的认识历史,要和平,不要战争。来,我们一起高声的把这个主题读一

9、遍。师、生:要和平,不要战争。师:阿拉法特说:我是带着枪来的,也是带着橄榄枝来的,请不要让橄榄枝从我的手中滑落。阿拉法特的话是什么意思呀?生:要和平,不要战争。师:人类历史的天空应该有和平鸽飞过,世界的每个角落,应该种满橄榄树,我们不想听到枪声,我们更不想看到屠杀。师:大家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非常的好。我不知道大家读课文的时候有怎样的感受,而我自己在看这篇文章的时候,有很多的句子,有很多的语言,我想把它读出来,读一遍,我想再读一遍,你有没有这种感觉呢?现在,请大家从课文里找自己最喜欢读的、最想读的、你觉得最能读出你的感情的句子、词语等等,然后认真的、细心的、深情的读一读,一个也可以,几个也可以,用

10、心的读一读,品一品,如果你还能说出你对这个句子或者词语的理解,那就更好了。(教师为什么就不能说一说自己的感受呢?)生:自己读、划、写理解、写感受师:鼓励大家勇敢的读,并不时的同学交流感受。准备好了吗?生:好了师:谁先发表自己的意见。生:37页师:这位同学是个有心人,因为文章很长,所以,她事先告诉我们页码,找起来方便,请大家向她学习。(教师及时评价,鼓励性的语言很与感染力。)生:一首首诗,一段段合唱,一幕幕短歌剧,在两小时之内,将半个世纪前的残酷历史呈现在我们眼前。孩子们对未来的憧憬,对生命的喜悦,对死亡的恐惧,对亲人的呼唤,父母失子的哀伤和控诉,塞尔维亚人对暴力的反抗和对自由的执著世世代代“人

11、”的声音,在诗和音乐的韵律中,响彻云霄,响遍山谷。回音在倾泻的雨中缭绕不绝。天地亦与人同哀。南斯拉夫的塞尔维亚人就那样年年不间断地表达他们的历史感:没有仇恨,没有愤怒;只有悲哀,只有记忆,只有警告世间永远不能再有战争和屠杀了。 师:大家说这位同学读的好不好?生:好。师:非常深情。生:这段话警示人们世界再也不能再有战争和屠杀,而且这段话也强烈的表达了文章的主题:要消灭战争和屠杀,世界永远需要和平。师:读的好,分析的也很到位,总而言之一个字:好。(生笑)大家看到这段话有两个排比句,找出来。这两个排比句也是这位女生读的最精彩的地方,咱们也来读一读,体会一下。生:孩子们对未来的憧憬,对生命的喜悦,对死

12、亡的恐惧,对亲人的呼唤,父母失子的哀伤和控诉,塞尔维亚人对暴力的反抗和对自由的执著世世代代“人”的声音,在诗和音乐的韵律中,响彻云霄,响遍山谷。没有仇恨,没有愤怒;只有悲哀,只有记忆,只有警告世间永远不能再有战争和屠杀了。 师:读的非常深情,谁再来与大家共同欣赏你找出来的句子。生:一方面,是罪恶的枪声,是血腥的屠杀,另一方面,是孩子们“亲爱的爸爸妈妈”的亲切呼唤,正是罪恶的战争,破坏了一切美好的生活和情感。强烈的对比,突出了法西斯的罪恶。师:能够找到对比的手法,很好,说明这位同学抓住了要点。生:人,是健忘的。不记仇,很对;但是,不能忘记。 作者想强调不能忘记历史,只有记住历史,吸取历史教训,才

13、能保证世间永远不再有战争和屠杀。 师:如果声音高一点,再高一点,效果会好的多。生又读一遍,声音高了许多。师:你看,这不很好吗?中气十足。以后,就这么读书。继续。生:历史,现实,在雨中融合了-融成一幅悲哀而美丽、真实而荒谬的画面。成千上万的人来纪念当年被残杀的人,特别是两位生还者来到这里,半个世纪前残酷的历史呈现在人们眼前,在凄风苦雨的悲哀气氛中,历史和现实融合了。残酷的历史令人悲哀;南斯拉夫人民没有忘记历史,成千上万人来到这里纪念死者,这又是美丽的。这一切都是真实的;四十七年前纳粹竟然认为种族有优劣,要消灭劣等种族,这又是何等荒谬。 生:我找的句子和前面同学的一样,可以不可以?师:可以。生:一

14、方面,是罪恶的枪声,是血腥的屠杀,另一方面,是孩子们“亲爱的爸爸妈妈”的亲切呼唤,正是罪恶的战争,破坏了一切美好的生活和情感。这句话既有对法西斯罪行的控诉,又有孩子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渴望。师:这位同学用了既有又有的句式,从另个方面对这个句子进行分析,很好。生:明赫白仍然师:别忙着读,把书拿起来,身体站直。好,继续读。生:明赫白仍然双手撑着头流泪,我和安格尔走过去和他握手。许多人走过去和他握手。明赫白反省本国的侵略罪行,认识非常深刻,感情非常真挚,态度非常诚恳。半个世纪前的罪行是纳粹强盗犯下的,明赫白是没有责任的,他却代上一代人受过,所以人们宽恕他,尊重他。(学生说的很好,和学生学过课文有很大

15、关系。教师引导点拨的不到位。应该对学生品析语言有方法指导。) 师:你用的词语很好,如:感情真挚,态度诚恳,说明这位同学的语文素养还是很好的。时间关系,大家的回答到此结束。我在看课文的时候,有一句话,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凄风。苦雨。天昏。地暗。”我说不出来它好在哪里,大家读一读,想一想。生读课文,研讨。师:大家想想,为什么不说成一句连贯的话,“凄风苦雨,天昏地暗。”而要每个词语都顿开,还是句号?生:通过对四个环境师:场景生:通过对四个场景的描写,描写人们心中的悲哀和无限的伤痛。师:这位同学语言组织能力很强。生:句式很整齐,读出来给人一种悲哀和肃穆的感觉。师:渲染了一种庄严的、悲哀的、肃穆的气氛。说到这,我们来理解一下,为什么每个句子,就两个字,还圈一个句号。举个例子,(指着一位同学)“你站起来。”“你,站起来。”大家读读有什么不一样。生:品读这两个句子。生:有一种强调的作用,强调了叫的那个人。师:是,强调。凄风。苦雨。天昏。地暗。把悲哀的,肃穆的气氛都强调出来了。这里不仅是描写天气,而且在渲染气氛,“天地亦与人同哀”。连用四个句号,成为四个短句,使每个字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表意功能。读者的阅读速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