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检测试题(附答案)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87817100 上传时间:2023-12-03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92.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检测试题(附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检测试题(附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检测试题(附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检测试题(附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检测试题(附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检测试题(附答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检测试题(附答案)一、单选题(共13题;共26分)1.“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一定要搞出自己的争气弹!”“两弹一星”元勋们靠着这种远大志向和坚强决心成就了震惊世界的伟业。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 A.梦想是前进的动力B.所有梦想都会变为现实C.杰出人物的梦想才有价值D.个人能否成功取决于理想是否远大2.在央视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总决赛上,中学生武亦姝勇夺冠军。专家估计她至少有2000首诗歌词储备量。她对古诗词的“喜欢”超乎常人,常感叹古诗词里有太多“现代人完全给不了的感受”。武亦姝的成长启示我们()用中华文化涵养心灵 情趣源于兴趣,要培养高雅情趣享受学习,发掘潜能 善于学

2、习外来文化的长处、优点 A.B.C.D.3.田忌通删下等马对上等马,中等马对下等马,上等马对中等马的方式来弥补自身马匹的不足,从而赢得胜利。这启示我们,做更好的自己需要( ) A.扬长避短B.善待他人C.发展自己D.接纳自己4.友谊不是一成不变的。自己变了,对方变了,或者环境变了在这些改变中,有些友谊逐渐淡出。对于淡出的友谊,我们应该( ) A.要学会接受一段友谊的淡出,坦然接受新的友谊B.要继续千方百计维持原来的友谊C.坚信友谊天长地久,不对原来的友谊失望D.忘记这段友谊5.以下朋友圈信息你认为值得转发的有:( ) 测测你还能活多久,特别准!”“出大事了,上访村民猛砸政府大院,大快人心”“八

3、旬老人走失,朋友图寻人爱心大接力经公安机关认定,该信息属实”“花海盛景现邵阳,诚邀八方宾朋”A.B.C.D.6.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也是教师节设立35周年。2019年9月10日,全国31个省份积极响应教育部的号召,向教师“亮灯”致敬。这样做( ) 是因为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传承者之一是因为教师是一种专门的职业有利于营造尊师的浓厚氛围是因为教师都能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A.B.C.D.7.八年级学生小刚的数学成绩很好。 老师也很喜欢他。可是,由于在一场误会中老师错怪了他,小刚便对老师产生了既怕又怨的心理。于是小刚对同学说:“没老师的指导,我照样能学好,我才不稀罕听他讲课呢!”小刚

4、的这种想法()A.表明他缺乏与老师沟通的能力,这不利于他提高学习成绩和身心健康成长B.意味着他已经能够告别对老师的依赖,走上自主求学的道路C.表明他没有认识到师生关系的好坏对他的学习起着决定性作用D.是自尊自信的表现8.下图常回家看看从法律上告诉我们孝亲敬长是( ) A.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B.中国公民的法律义务C.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要求D.中国家庭文化的重要精神内涵9.“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这句歌词主要说明( )A.基于血缘关系的爱是人间最真挚最纯洁的爱B.爱是双向的、互动的、有利于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C.爱是无私的,不需要任何回报D.爱就是想方设法满足他人的要求

5、10.下边漫画启示我们( )A.应拒绝汉堡等高热量食品B.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C.要适量运动,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D.怎么运动都不为过11.下列对网络认识正确的有(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有利也有弊 网络交往是现实交往的延伸网络交往的对象具有虚拟性,直接性,开放性 我们要善于利用网络技术,做对他人和社会有用的事情A.B.C.D.12.“超级工程”凝聚“中国智慧”,“匠心精神”浇筑“大国重器”。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2018年10月24日,我国一项世界级工程_正式建成通车。这是一座圆梦桥、自信桥、复兴桥,体现了我国综合国力、自主创新能力,被称为“现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 A.青岛胶州湾大桥

6、 B.杭州湾跨海大桥 C.粤港澳大桥 D.港珠澳大桥(2)孟凡超,是这一超级工程的总设计师。从工程的可行性研究到主体工程的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时到配合施工,为了大桥,他经历了长达15年的耕耘与坚守。谈起大桥开通,他说:“一辈子干这个,为的就是这一天。”孟凡超的事迹告诉我们( ) 生命的重要意义在于满足他人的需求应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民族复兴和人类命运结合起来应该活出自己的人生,实现自我价值生命充满了不可预知,应尽情享受当下A. B. C. D.13.下列古诗文名句中,可以提醒我们正确对待困境的是( )A.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B.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C.月落乌啼霜满天,江

7、风渔火对愁眠D.不经一番寒窗苦,哪得梅花放清香二、非选择题(共5题;共34分)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我就是我。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像我。有些人某些地方像我,但没有一个人和我一模一样。我所做的一切,都真实地代表我自己,因为那是我做出的选择。”材料二:“万事万物都处在连续不断的变化发展中,人的成长也是持续终生的。”(1)材料一告诉我们怎样接纳自我? (2)材料二告诉我们怎样做更好的自己? 15.阅读下面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2018年我国政府工作报告中强张调,在空气质量,环境卫生,食品药品安全和住房、教育,医疗、就业、养老等方面,群众还有不少不满意的地方。要在发展基础

8、上多办利民实事,多解民生难事,兜牢民生底线,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材料二: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必须坚持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特、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材料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1)材料一说明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什么?结合材料二谈谈对我国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9、的认识。 (2)结合材料三说说:为实现中国梦,新时代的青少年应该怎样做? 16.材料一: 友小人,只能做出小事;友大人,小者也能成其大。哥德材料二:友情在我过去的生活里,就像一盏明灯照彻了我的灵魂,使我的生命有了一点点光彩。巴金材料三:“君子无所争,必有射手!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孔子(1)材料一、材料二启示我们朋友对我们有什么影响? (2)材料三有助于我们澄清对友谊的哪项错误认识? 17.【分享交友的智慧】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伙伴、同学、朋友,成为我们生命中越来越重要的部分。步入初中,你一定也迎来了新的友谊,那么接下来请你与同学们一起分享交友的智慧。建立友谊 学生“苦恼的我”在校园

10、网发帖子说:在班里,我一个朋友也没有,每当看到其他同学在一起谈笑风生,自己却无人理睬时,我的内心感到十分孤独。呵护友谊 “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是2016年主流社交网络上比较流行的网络流行语。“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其实就是两个朋友之间,委婉的说出:“哼,我不想跟你玩了。”寓意友谊经不起考验,说变就变。(1)真挚的友谊对我们的成长有什么重要作用? (2)为防止“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你有哪些锦囊妙计? 18.2017年12月19日晚,一张云南民警在寒冷的冬夜脱下警服,用自己的体温温暖婴儿的图片在朋友圈热传,上万名网友点赞,时值寒冬,树林里非常湿冷,面对快要冻僵的婴儿,民警吴宇来不及思索,火

11、速将自己身穿的毛衣及警服全部脱下,小心翼翼地将婴儿严实包好,用自己的体温温暖着可怜的宝宝,由战友驱车赶赴楚雄州人民医院新生儿科救治。网友们也纷纷为民警吴宇点赞:食左饭未:冬日的一抹暖阳,因为一些人,暖了一座城。卫成林:一腔热血温暖整个社会,唤醒人们对生命的敬畏,但能唤醒遗弃者的良知!遂鹿中原:再寒冷的天也抵不过生命的温暖!闫忠文:脱下了衣裳,穿上了善良,为民警点赞!(1)寒冷冬夜,他的胸膛不止温暖了婴儿,也温暖了整个网络,民警吴字的行为体现了怎样的生命观? (2)当你看到这暖心的一幕,你对敬畏生命有了怎样的认识? (3)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生命的守护神,你在生活中是如何以实际行动守护自我的? 答

12、案一、单选题1. A 2. A 3. A 4. A 5. C 6. C 7. A 8. B 9. B 10. C 11. B 12. (1)D(2)C 13. D 二、非选择题14. (1)接纳自己,需要接纳自己的全部。既要接纳自己的优点,也接纳自己的不完美,既要接纳自己的性格,也接纳自己的身材、相貌;既接纳自己的现在,也接纳自己的过去。接纳自己,需要乐观的心态,更需要勇气和智慧。(2)做更好的自己,就要扬长避短,要善于利用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最大限度地展现自己的才华;做更好的自己,需要主动改正缺点,我们要有决心、有信心、有勇气、有毅力来改正缺点完善自我;做更好的自己,需要不断激发自己的潜能。 15. (1)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