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二 研究与探索教学设计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87817008 上传时间:2022-07-1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活动二 研究与探索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活动二 研究与探索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活动二 研究与探索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活动二 研究与探索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活动二 研究与探索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活动二 研究与探索教学设计(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活动二 研究与探索教学设计(一)设计思路1.根据本单元活动二,结合学生实际,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和学校的实际环境,引导学生观察学校环境,发现存有的校园环境中不和谐和不完备的因素。思考怎样在现有的条件下为校园添光彩,在更好地满足学生学习与校园生活的需要、表达学校特色的基础上,提出具体可行的设计方案。2.学生分组合作,通过研讨,提出自己的设想,各组以制作小报的形式书写建议书。大胆提出改造设想,在小组内采用分工合作形式,具体实施设想中每一步骤,用美术的知识与技能最终表达出来。3.在最后的作品展示时,由学生自我阐述所设计作品的构思,创意。对思考与实践的过程实行描绘,与全体同学共享活动中的体验,从而

2、建构新的实用与审美的设计观。教学目标1.显性内容与目标让学生初步体验研究式的学习方式,提升调查研究、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水平。2.隐性内容与目标通过“我为校园添色彩”课程的实践活动,使学生注重学校的形象与建设,增强主人翁意识和荣誉感。通过调查、研讨、设计、展示、使用美术知识,对校园设计的理念、校园环境的改造等问题实行探究,提升环境艺术的审美水平,培养美术综合实践水平,为学生今后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教学重点审美观的培养。通过学生自己理解与实践,在他们的思想意识中构建美丽的校园,激发学生对美的理解、对美的追求。用时代的审美观重新设计。教学难点设计稿的绘制与模型的制作。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

3、动说明组织教学导入讲新课学生考察校园知识学习与思考学生实践小结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检查学具。二、导入出示很多家庭居室设计图和模型,并请学生谈自己的家居环境、谈自己家的温馨之处。因为这些小小的“家”融入了设计者和居住者很多的爱,教师顺势引导学生:学校也是我们的家,我们大多数时间在这里学习、生活,这里有爱我们、教育我们、伴我们成长的老师,同时还有很多同学陪伴一起成长,所以,家无论大小,温馨就好,我们要用我们的爱心装扮她,注重校园环境,用我们的双手和智慧为我们的校园添光彩。出示课题:我为校园添光彩 活动二 欣赏与评述三、讲授新课(一)体验感受1.提出思考:同学们对我校有多少理解?2.教师简述学校的

4、发展历史,建校以来的校园建设的改变,号召学生爱校、建校。(出示校园环境的图片)3.考察校园提出思考题:(1)我们学校在校园环境和校园文化建设上有哪些成功的地方?(2)不成功的地方和需要完善的地方有哪些?教师带着学生实行校园考察:要求学生带书和本作记录,列出成功与需要改善的地方。要求学生观察学校的校园户外的文化墙、宣传栏、公共设施(如:亭、信件箱、卫生间、自行车棚、洗手池、垃圾箱、室外的休闲区、路灯等)绿化、教学楼或房间室内环境的装饰等。4.组织学生讨论(二)学习环境设计知识1.校园建设的新理念教师启发学生思考:什么是新时代校园文化和校园环境?从哪些方面表达出来?在校园设计中表达文化特色、人文特

5、色、绿色特点,突出校园设计的审美功能和使用功能。利用图片、多媒体展示现代化校园的范例。提出思考:我们的校园形象应给人什么样的感觉? 2.校园环境设计分类教师安排小竞赛,比一比看谁想得多?以下几种设计分类均可采用这样的活动。提出问题:校园文化宣传类都有哪些?教师请学生写出来。教师PPT出示相关图片文化宣传类:表达校园文化特色的系列标准色,表达学校理念的标准字体设计,用于规范统一设计:如学校标志、校训、校旗、学校吉祥物、校名章、校徽、校园雕塑、花坛、文化墙、橱窗、宣传栏、展板、宣传册、信封、信纸、听课本、会议记录本、手提袋等。提出问题:校园公共设施类都有哪些?公共设施类:停车场(自行车、轿车)、标

6、志牌(设在校园内的路口、楼内的楼道口的指路牌、在草坪中和卫生间中提示节水、节点的警示牌、楼内和专业教室内提醒学生规范行为的警示牌等)、校园室外的休闲区的桌椅、垃圾箱、购物机、路灯、洗手池、饮水区、信报箱、亭等。学科活动区域类:指建在校园室外,供师生展开各项学科活动和欣赏交流的场所。如:地理园、生物园、天文气象园、艺术园、外语角、科技角、安全角等。3.引导学生分工合作,探究此课题。每个小组选择以上一类主题设计。教师提出要求:各组讨论我们在哪一方面为校园添光彩?展示设计的形式是什么?(手绘效果图、电脑绘图、电子小报、电子演示文稿、材料制作模型等)四、学生实践各组讨论、选题、写出文字的策划方案,学生

7、合作完成。五、展示、评价、小结学生各组代表展示自己的策划方案作品,向全班学生说明创意,并评价小组合作情况,学生互评,教师总评。教师做本节课总结:鼓励学生观察细致,为学校出谋划策的热情,激励学生关心自己的校园环境,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为校园添光彩。1.发放或摆放学习用具2.学生谈自己家居环境的温馨美好之处。3.学生谈谈入校以来,对新的校园环境的感受。4.学生带着问题考察校园的每一角落,仔细观察思考、记录、分析。5.思考自己将对哪一问题实行研究与设计。在纪录本上记录。6.回到教室小组讨论:()校园环境建设成功的方面举例说明。()存有问题的地方举例说明。()自己认为能够为校园添光彩的方面。(一班分为五

8、至六大组、每人1小组)每组讨论并分工,各组代表说出要改造的范围和分配任务情况。(阐明自己对校园环境、学校形象改造、设计方案或意见。)讨论美化校园的设计理念:(表达因素)如:人文理念、文化理念、绿色理念、科学理念等。各组写出书面的改造方案。画出设计草图,为下一节课的设计与制作准备。7.各小组撰写的策划书。8.各组选出代表朗读,其他学生实行补充和评价。从学生身边寻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因素,使学生很快介入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现场考察每一细节,首先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细致的观察水平,对事物存有与变化的敏锐的洞察力,勇于发表个人见解,大胆提出改造的建议。理解到校园建设与学生有重要的联系。学生通过对理想中美丽校园的设计与规划,培养学生对美的追求、对美的理解。学生应用各学科的知识结合美术知识实行设计、制作,体会新理念,综合探索美术领域中的更深审美层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