杠杆平衡条件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87815768 上传时间:2023-04-0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1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杠杆平衡条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杠杆平衡条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杠杆平衡条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杠杆平衡条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杠杆平衡条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杠杆平衡条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杠杆平衡条件(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1赤峰)8如图是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要想使杠杆平衡,A处钩码应挂A1个 B2个 C3个 D6个答案:C(11上海)23(2)在“探究杠杆的平衡的条件”实验中为得出实验绪论,需多次改变杠杆受到的作用力 、方向和作用点,使杠杆始终在 位置保持平衡。答案: 大小 水平(11福州)26(3)如图所示,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时,为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_(选填“左”或“右”)调节。答案:右(11连云港)26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1)在没有挂钩码时杠杆的平衡位置如图(甲)所示。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杠杆左端螺母向_边旋一些(选填“左“或“右”)。(2)调好

2、后,第一组按图(乙)进行实验,第二组按图(丙)进行实验你认为第_组实验更好,理由是_。答案:(1)右 (2)二 便于从杠杆上直接读取力臂(11舟山、嘉兴)31在科学研究中,实验设计的严密性和操作的规范性都是确保获得正确结论的前提。(1)如图甲所示,在一空集气瓶的上面,倒扣一个装有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集气瓶,两个瓶口 之间用一块玻璃片隔开。抽去玻璃片后,看到空集气瓶中慢慢有红棕色气体进入。用该实验验证“气体分子在不停地运动”不够严密,因为出现这一实验现象的原因,也可能是二氧化氮气体的 大于空气。(2)如图乙所示,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每个钩码重为0.5 N,弹簧测力计拉着杠杆并使之在水平

3、位置平衡。读数并计算后发现结果与杠杆平衡条件不符。该实验操作的不规范之处是 。答案:(1)密度 (2)弹簧秤没有沿竖直方向拉(弹簧秤没有与杠杆垂直)(11桂林)26如图甲所示,小明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杠杆、支架、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细线和质量相同的钩码若干个。(1)实验前,将杠杆中点置于支架上,当杠杆静止时,发现杠杆右端下沉。此时,应把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杠杆在不挂钩码时,保持并静止,达到平衡状态。这样做的好处是:便于在杠杆上直接测量。(2)杠杆调节平衡后,小明在杠杆上A点处挂4个钩码,在B点处挂6个钩码杠杆恰好在原位置平衡。于是小明便

4、得出了杠杆的平衡条件为:。他这样得出的结论是否合理?;为什么?。(3)实验结束后,小明提出了新的探究问题:“若支点不在杠杆的中点时,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否仍然成立?”于是小组同学利用如图乙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发现在杠杆左端的不同位置,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使杠杆处于平衡状态时,测出的拉力大小都与杠杆平衡条件不相符。其原因是:。答案:(1)左;水平;力臂(2)F1 l1= F2 l2;不合理;结论具有偶然性(结论没有普遍性)(3)杠杆自重的影响。(11广州)25用细线拴住一端粗、一端细的实心胡萝卜并悬挂起来,静止后胡萝卜的轴线水平,如图16所示;在拴线处沿竖直方向将胡萝卜切成A、B两段A、B哪段重些呢

5、?甲、乙、丙三个同学提出各自的猜想:甲: A较重;乙: B较重;丙: A、B一样重(1)请设计一个简易实验,判断A、B的轻重所用器材: 操作方法: 现象及结论: (2)为进一步研究类似A、B轻重的问题,某同学在一根有等间距刻度的均匀杠杆两侧挂上每个质量都相等的钩码进行实验杠杆静止于水平状态的三次实验情境如图17所示。根据图17的实验,可以判断 同学的猜想是正确的(填“甲”、“乙”或“丙”)根据图17的实验,该同学得出结论:只要满足“阻力阻力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动力动力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杠杆就能平衡a这个结论是否正确?b用图18所示的装置,怎样通过实验来说明该结论是否正确答案:(1)所用器材

6、: 天平 操作方法: 将天平调节平衡,把A、B两段萝卜分别放入天平的左右两盘中 现象及结论: 天平的指针向哪边偏转,哪段萝卜就重 (2)甲 a不正确b1.将弹簧测力计斜向右(或斜向左)拉,保持杠杆水平平衡。2.读出动力:测力计的示数F;量出动力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L3. 用测力计测出三个钩码的重力即阻力大小,量出阻力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 4.计算FL的值与FL的值,再进行比较,可以得出上述结论不正确(11兰州)30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1)某同学将杠杆悬挂起来,发现杠杆的右端低,左端高,他应该将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_调节,使杠杆在_位置平衡。(2)在杠杆两端挂钩码,不断改变动力或动力臂

7、的大小,调节阻力或阻力臂的大小,使杠杆在原来的位置重新平衡,记录数据如下表:实验次序动力F1/N动力臂L1/cm阻力F2/N阻力臂L2/cm12.051.01022.0102.01033.0102.015根据表中的数据你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是:_。(3)根据第2次实验数据有同学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他得出此错误结论的原因是:_。答案:(1)左(1分) 水平位置(2)F1L1=F2L2(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3)将不同的物理量进行了加法运算(11河池)23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1)小丽把杠杆支在支架上,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 位置平衡。(2)如左图所示

8、,在杠杆右边B处挂两个相同的钩码,要使杠杆仍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在杠杆左边A处挂 个相同的钩码。(3)如右图所示,用弹簧测力计在C处竖直向上拉,当弹簧测力计逐渐向右倾斜时,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 (填“变大” 、“不变” 或“变小”),原因是 。答案:(1)水平 (2)三 (3)变大 拉力F的力臂变小(11莆田)26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1)如图所示,若杠杆在使用前左端低,右端高,要使它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杠杆右端的螺母向(填“左”或“右”)调节至平衡。杠杆平衡后,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填“可以”或“不可以”)再旋动两侧的螺母。(2)下列实验步骤中A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

9、在水平位置平衡。B计算每次实验中F1L1和F2L2的大小,根据计算结果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C改变钩码的个数和位置,重复实验。D记下动力F1、动力臂L1、阻力F2和阻力臂L2的大小,将数据填入表格中。E将钩码挂职在杠杆的支上点两边,先改变动力或动力臂的大小,然后调节阻力或阻力臂的大小,使杠杆在水平位置重新平衡。正确的顺序是 (3)每个钩码重1N,杠杆上每格长度是4cm。下表是某同学记录的实验数据。次数F1/NL1/cmF2/NL2/ cm11824228116321238分析上述数据,可得出的杠杆的平衡条件是: (4)上图中,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如果这时在两侧钩码下各增加一个相同的钩码,杠杆的

10、端将下沉。答案:(1)右 不可以 (2)AEDCB (3)F1l1=F2l2(或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11长春)16如图是“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1)实验前,发现杠杆左端略高于右端,应将螺母向_调节,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2)在图甲中的A处挂2个相同的钩码,要使杠杆水平平衡,在B处应挂_个同样的钩码。(3)在图乙中的C处施加竖直向下的拉力F,使杠杆水平平衡。当拉力F向右倾斜时,仍要保持杠杆水平平衡,拉力F的大小将_,原因是_。答案:(1)左 (2)3 (3)变大 阻力和阻力臂不变时,动力臂变小(11漳州)35这是一架应用杠杆平衡条件制作的只需要一个砝码的天平,所用砝码是实验室

11、里常见的质量为50g的钩码,用细线挂在右侧横梁上,调节天平至水平位置平衡(如图甲所示)。测量时只需移动细线在横梁上的位置使横梁平衡,由细线在横梁上的位置对应的刻度值直接表示物体的质量。(1)将下列测量物体质量的几个主要步骤按正确的顺序写出来(只填写序号)_ _ _a将悬挂钩码的细线移到0刻线。b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c将待测物体放在天平的置物盘上。d调整横梁右侧的平衡螺母使横梁上悬挂的重锤线对准底座上的标记。e移动悬挂钩码的细线使横梁上悬挂的重锤线对准底座上的标记。(2)为了确定横梁上的刻度,在置物盘中放置一个50g的砝码,移动悬挂钩码的细线使横梁平衡(如图乙所示)。请在图甲的横梁标尺上标出5

12、0g、150g二个刻度。(3)将一石块放在置物盘上,移动悬挂钩码的细线使横梁平衡(如图丙所示)。这个矿石的质量是_g 答案:(1)b a d c e(2)如图(3)100(11哈尔滨)51同学们利用图1装置验证“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记录的数据如下: (1)写出分析处理实验数据的具体过程及验证的结果(2)杠杆在生活中有很多应用如图2所示,现欲使静止的跷跷板发生转动,可采取的做法是 ,并说出能驱使跷跷板发生转动的条件 答案:(1)过程:分别计算出动力动力臂(或F1L1)分别计算出阻力阻力臂(或F2L2)第一组 1N15cm=15Ncm 15N10cm=15Ncm第二组 2N25cm=50Ncm 25N20cm=50Ncm第三组 3N20cm=60Ncm 4 N15cm=60Ncm经过比较每一组的动力和动力臂乘积与阻力和阻力臂乘积都相等验证的结果:经验证可得出杠杆平衡时满足: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2)做法:甲不动,乙向远离支点方向移动 (或乙不动,甲向靠近支点方向移动) (或乙不动,甲蹬地,减小甲对跷跷板的压力)条件:使跷跷板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转动的力和力臂的乘积不相等(11鸡西、黑河)29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过程中,我们把支点放在质地均匀的杠杆中间,这样做的目的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