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第一学期语文第一单元复习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87815073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7.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第一学期语文第一单元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六年级第一学期语文第一单元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六年级第一学期语文第一单元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六年级第一学期语文第一单元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六年级第一学期语文第一单元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第一学期语文第一单元复习(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1-2012(一)六年级语文第一单元复习检测一 选择题(6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吟诵(sng) 清脆(ci) B.蕴含(yun) 勤勉(min)C.凝聚( j ) 抚养(f ) D.俏丽(qo ) 恶劣(li)2下列各组词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奇妙无比 左冲又撞 B.狂风怒号 惹人讥笑C.德高望众 庞然大物 D.形色匆匆 不拘一格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我国再也不是任意被列强欺侮的国家了。B做好生产救灾工作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干部是否深入基层。C双休日里,大家去郊游时一定要注意交通安全,防止发生意外事故。D既然你来接班了,我也该走了。4

2、下列各句修辞手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看看天上弯着的半边月,像那母亲的侧影一样美。(比喻)B.走进这片树林,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拟人)C.父亲的腰像背着一座山,弯了。(比喻)D.甲虫音乐家门全神贯注地振着翅膀,优美的音韵,像灵泉一般流了出来。(拟人)5根据句子的内容在横线上填入的最恰当的一项是( )(1分) 每逢春节等中华传统节日,“舞龙”都是一个备受欢迎的节目。_。可以说,不论天涯海角,凡是华人聚集的地方,都能看到“龙”的身影。 A中华儿女都是“龙的传人”,中国人在海外被称为唐人 B“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中华儿女都是“龙的传人” C“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中华儿女都

3、是炎黄的子孙 D中国人都是“龙的传人”,中国皇帝都称“真龙天子”6下列句子与作者不一致的一句是( )A.造物无情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张维屏) B.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 白)C.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陶渊明)D.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二判断题(4分)1. 草虫的村落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将一个草虫世界真实的地展现在大家面前。( )2“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在这涧水上站了几百年了吧?”这句话用拟人化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老桥的敬佩和赞美之情。 ( )3“甲虫音乐家们全神贯注地振动翅膀,优美的音乐像灵泉一般流了出来。”句中“灵泉”在文中

4、指的是灵动的泉水。 ( )4“它们散聚在两颗大树下面这是两簇野灌丛”中破折号表示解释说明。 ( )二按要求回答问题。(20分)1.标出下列句中的错别字并将正确的字写在相应的括号内。(4分)(1)你好,清凉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重新梳装吗? ( )(2)我真想和他们寒喧一下,可惜我不懂他们的语言。 ( )(3)我的目光顺着辟静的小路探索,我看到“村民们”的劳动生活了。( )(4)你弓着腰,府身凝望水中的人影、鱼影、月影( )2.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写在相应的括号内。(4分)(1)拾起一片落叶,细数精致的纹理,我看到了他 (包含 蕴含)的生命的奥秘。(2)我忽忽悠悠地 (游历 漫游)了

5、一个下午,直至夕阳亲吻着西山的时候,红鸠鸟的歌声才把我的心灵唤回来。(3)我躺在田野里,在无限的_(静谧 静寂)中,忘了世界,也忘了自己。(4)你天生的金嗓子,_(雄浑 雄伟)的男高音多么有气势。3. 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空。(5分) 不仅 还 并且 才 因此 文章是用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的,( ),阅读一篇文章,( )要弄清事物的来龙去脉,( )要读懂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从中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这样,( )算是真正读懂了一篇文章。4按要求写出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近义词。(2分)(1)你吟诵着一首小诗,是邀我与你唱和吗? ( )(2)是什么力量使它们这么勤勉地奔忙呢? ( )5将

6、下面的反问句改写成陈述句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谁能说这不是天地给我的恩泽?_6.本单元是围绕“亲近自然”展开的,请你用一句话对自然中的某一种风声及由此产生的联想或想象进行描写,字数40字以内。(3分)三 阅读理解。(3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14分)海啸 海啸,通常是由海底地震引起的。海啸所掀起的狂涛巨澜,是破坏力极强的水文气象灾难,如不及时躲避,人们很难在它的魔爪下逃生。 海啸可分为自然型与人为型两类。自然型海啸又可分为气象变化引起的风暴潮与火山爆发、地震、水下地陷(也称海底滑坡)引起的海啸。海啸大多来自海底地震,有破坏性的地震海啸,其震源深度在20公里以上,里氏震

7、级达6.5级以上。在现代,水下核试验也常常会造成一种人为的海啸。二战结束不久,美国在北太平洋比基尼岛开始长达20多年的核试验,其中一次水下氢弹爆炸试验引发的海啸,大浪横扫海面,不少正在附近航行的舰船被巨浪掀翻。 海啸波是一种频率介于潮波和涌浪之间的重力长波。海啸浪的波长达几十公里至几百公里,周期范围比较大,为2-200分钟,因此海啸发生时,往往第一个浪头涌来时,海面上升了,过了一段时间,潮水出现回降,又过了一段时间,第二个浪头涌来。海啸常见的周期为40分钟以内。据科学家推算,当大洋深度为4000米时所发生的海啸,其大浪的周期为40分钟。海啸波的传播速度为713公里/小时,波长为475公里。海啸

8、震源的水面最初升高幅度为1-2米。因此,海啸在深海大洋传播时,由于波高与波长之比很小,周期较长,往往一时难以察觉到。只有快接近岸时,才会形成有破坏力的巨浪。因而,有经验的船长在遇到海啸时,都会把船迅速驶离海岸,离岸越远越好。太平洋地区是世界上发生海啸最多的地区,占80%。西北太平洋海域,更是地震海啸的集中发生区域。就全球而言,海啸主要出现在日本太平洋沿岸,太平洋的西部、西南部和南部,夏威夷群岛和阿留申群岛沿岸。我国虽然是一个多地震国家,但海啸却不多见。近两年来,中国沿海有确切记录的地震海啸为数很少。1. 海啸,通常是由_引起的。海啸所掀起的狂涛巨澜,是破坏力极强的_灾难。(2分)2.海啸波的波

9、长为_,传播速度为_。(2分)3.海啸大多来自海底地震,有破坏性的地震海啸,其震源深度在_,里氏震级达6.5级以上。(1分)4.海啸只有_时,才会形成有破坏力的巨浪。因而,有经验的船长在遇到海啸时,都会把船_,离岸越远越好。(2分)5.文中的两个划线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依次是_和_。(2分)6.从第段分析,海啸具有哪些特征?(简要概括出三点即可)(3分) _ _7.本文主要从海啸的_、特征、_三方面对海啸进行了介绍。(2分)(二)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6分)大地的耳朵(1)小时候,讨厌冬菇,嫌它丑。黑黑的一朵,像巫婆身上诡谲(音:ju,诡谲:离奇,奇怪。)的袍子,每每在饭桌上见到它,筷子总绕道

10、而逃。弟弟受我影响,也把冬菇当作敌人。 (2)妈妈的拿手好菜是冬菇焖鸡,我一见便(zhu mi),觉得大好的鸡肉被那可憎的冬菇白白糟蹋了,感觉上就好似香喷喷的一锅白粥,无端掉入了黑漆漆的老鼠屎。 (3)聪明的妈妈,察觉了我和弟弟的异状。有一回,刻意用筷子夹起一朵冬菇,微笑地问:“你们看,这像什么?” (4)我闷声闷气地应道:“黑色的鬼。” (5)弟弟鹦鹉学舌,也说:“像鬼,黑色的鬼。” (6)妈妈好脾气地应道:“冬菇不是鬼啦,它是大地的耳朵。” (7)嘿,大地的耳朵?这个新鲜的比喻霎时把我和弟弟的好奇心全撩起来了,我俩齐齐竖起耳朵来听。 (8)妈妈饶有兴味地说道:“人间每天都有许多有趣的事情发

11、生,大地好奇,便把长长的耳朵伸出地面来听。”经妈妈这么一形容,那朵圆圆的冬菇落在眼里,果然像一只铆足全劲来偷听的耳朵。妈妈继续说道:“大地的耳朵,听觉敏锐,你们吃了它,同样可以拥有耳听千里的能力!” (9)耳听千里?呜哇,太棒了呀!我和弟弟的筷子,都不约而同伸向盘子里那一只只“大地 的耳朵” (10)万万没有料到,这一吃,便上瘾了。品质上好的冬菇,硕大肥厚,一触及嘴唇,便有一种绵密温厚的感觉。在与鸡肉长时间焖煮的过程中,它吸尽了肉的精华,吃起来像是一块嫩滑的黑色油膏,但又绝对没有脂肪那种油腻感,这种绚烂的风采是独树一帜的。 (11)盲目地相信冬菇有助听觉,吃着吃着,果然便养成了“耳听八面”的能

12、力。然而,有时,不小心听到了一些飞短流长的谣言,听到了一些令人义愤填膺的负面消息,听到了一些叫人恶心的言谈,我便衷心希望,自己不曾吃过那么多的冬菇。 (12)小小一道冬菇焖鸡,盛满了童年的快乐回忆,还有温馨的伦常亲情。每回闻到那一股熟悉的味道,母亲慧黠的笑容,便(qng x)浮现。我们在无数无数半真半假的故事中成长,我们在一则一则美丽的谎言里接受了许许多多原本为我们所抗拒的东西,那样的一个成长过程,幸福而美好。而全心全意的相信冬菇是“大地的耳朵”的那些岁月,是人生的无尘岁月,澄净明洁。 (13)一日,我刻意用筷子夹起一朵冬菇,微笑地问:“看,这像什么?” (14)孩子缺乏我天马行空的想像力,老老实实地应道:“像冬菇。” (15)我说:“不是啦,它们是大地的耳朵” 1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表示。(2分)可憎(zng zng) 当作(dng dng)2写出文中音节对应的词语。(2分)(zhu mi)_ (qng x)_3“黑黑的一朵,像巫婆身上诡谲的袍子”使用了_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冬菇_的特点,表达了作者_的感情。(3分)4文章开头写作者对冬菇的印象,其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