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高安四中七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人教新课标版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87810701 上传时间:2023-02-1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2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高安四中七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人教新课标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江西省高安四中七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人教新课标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江西省高安四中七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人教新课标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江西省高安四中七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人教新课标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江西省高安四中七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人教新课标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西省高安四中七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人教新课标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高安四中七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人教新课标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一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1下边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2分)A.啜泣(chu)一堵墙(d)峭壁(qio)耸立(sn)B伫立(zh) 迸裂(bng)颤抖(zhn)嶙峋(xn)C.凝视(nn)嘲笑(cho) 头晕(yn)目眩(xun)D. 报酬(chu) 奢望(sh) 具体而微(wi) 丰硕(shu)2选出书写有误的一项()(2分)洗濯玷污碌碌终生绝处逢身稀疏雏形红灯绿酒回味无穷嬉戏厄运情不自禁异国他乡固执喧腾 猝然长逝问心无愧3、根据词义填上相应的词语。(2分)()只能远远看见而不能接近。 ( )() 形容很大很笨的东西。 ( )() 比喻稀奇少见的美味。 ( )()得到很多的益处。 (

2、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2分)A难道能否认我们的意见是不正确的吗?B由于老师对我耐心的说服教育,使我有了明确的前进方向。C为了搞好工作,我们要虚心接受、广泛征求群众意见。D万众一心的士气,人道主义的情怀,这是战胜灾难的精神资源。5将下列4个句子依次填入文中的横线处,使上下文语意衔接连贯。(2分) 几十年来,霍金的身体禁锢在轮椅中, , , , 。他以极度残疾之身,取得极其辉煌的科学成就,成为自爱因斯坦以来引力物理学领域最大的权威。 他执著地寻求着“我们从何处来,我们往何处去”的答案 震动了整个理论物理学界 发现了一个又一个宇宙运动的重大奥秘 思维却遨游于广袤的太空正确顺序是(只

3、填序号): 6仿写句子。(2分)时间好象一把尺子,它能衡量奋斗者前进的进程;时间如同 ,它能 ;时间就像 ,它能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18分)(一)古诗词默写 7填补下列名句的空缺处或按要求填空。(10分,每空1分)(1) ,志在千里;烈士暮年, 。(2)己所不欲, 。 (3) ,不亦君子乎?(4) , ,是知也。(5)如何看待学习与思考的关系,孔子有句精辟的论述,他说: , 。(6)过故人庄中描写了农村优美的自然景色的语句是: , 。(二)文言文阅读(8分)楚人有习操舟者,其始折旋疾徐,惟舟师之是听。于是小试洲渚之间,所向莫不如意,遂以为尽操舟之术。遽谢舟师,椎鼓径进,亟犯大险,乃四顾胆

4、落,坠桨失柁。注释楚:古国名。折:掉头。旋:转弯。椎:用椎敲。古代作战,前进时以击鼓为号。亟:突然。犯:碰到柁:同“舵”。8 用“/”线标出下面句子朗读时的停顿处。(1分 )于 是 小 试 洲 渚 之间9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2分)(1)徐( ) (2)径( ) 10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语句。(2分) 遂以为尽操舟之术。 11楚人“以为尽操舟之术”之依据是 (用原文语句回答)(1分)12本文告诉人们的道理是: 。(2分)三、现代文阅读(3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13-17题。(16分)没钓到的大鱼() 他家在岛上有所美丽的小房子。 () 在鲈鱼钓猎开禁前一天傍晚,他和妈妈早早又来钓鱼。安

5、好诱饵后,他将鱼线一次次甩向湖心,在落日的余辉下泛起一圈圈色彩斑斓的涟猗。当月升中天的时候,那波纹又变成了银白色的,景象十分美丽动人。 () 忽然,钓杆的另一头倍感沉重起来。他知道一定有大家伙上钓,急忙收到鱼线。母亲在一旁静静地看着儿子熟练的操作,十分惬意欣慰。 () 终于,孩子小心翼翼地把一条竭力挣扎的大鱼拉出水面。好大的鱼啊!在此之前他还见过这么大的鱼呢!它是一条鲈鱼。 () 母亲和儿子紧盯着这条漂亮的大鱼看呆了。月光下,美丽的鱼鳃一吐一纳的翕动着。妈妈揿亮小电筒看看表,已是晚上10点但距允许钓猎鲈鱼的时间还差两个小时。 ()“ ”母亲说。()“不!妈妈!”孩子哭了。 ()“还会有别的鱼的

6、。”母亲安慰他。()“再没有这样大的鱼了。”孩子仍然伤感不已。 (10)他环视了湖的四周,月光下,也看不到一个鱼艇或钓鱼人。他又看看母亲。虽然没人看见他们,也没有人知道这事,但他从母亲那平时温和慈祥而现在却十分坚决的脸色中知道决定是不可更改的。只好慢慢解开大鱼嘴上的鱼钓,把它放了生。(11)暗夜中,那鲈鱼抖动笨大的身躯慢慢扎向黑色的湖水深处,渐渐消失。 (12)孩子回想刚才钓大鱼时兴高采烈的情景,就像做了一场梦。 (13) 这是34年前的事了。今天那孩子已经是纽约市一个很有成就的建筑师了。母亲的小房子还在那个湖心小岛上,他还是常到那里钓鱼。 (14) 他说得对,他再也没有能钓到很久前那一夜晚钓

7、上的那样漂亮的大鱼。但他却为此终身感谢母亲。以后的生活中他碰到过许多类似于那一夜晚的问题,但从未因无人知道而放松自律,有损公德。他通过自己的诚实,勤奋,守法,仍然能猎取到生活中的大鱼事业上成绩斐然。他至今仍怀念母亲那一夜对他的教诲,并常常对的儿子和女儿讲述起这件平常而又动人的小事。 13鲈鱼钓猎还没有开禁,他和他妈妈为什么还到湖上钓鱼?(分) 答: 14他依据什么知道一定有大家伙上钩的?(分) 答: 15下面两句话中选出最恰当的一句放在原文上,并简要说明理由(3分) 孩子,你得把它放回去孩子,你把它放回去好吗? 答:应选( ),理由是: 16“他环视了湖的四周,月光下,也看不到一个鱼艇或钓鱼人

8、”这句话有什么表达作用?(分) 答: 17文中“没有钓到大鱼”和“依然能钓到生活中的大鱼”中的“大鱼”各指什么?(2分) 答: (二)阅读下文,完成18-22题。(14分)地平线小时候,我才从秦岭来到渭北平原,最喜欢骑自行车在路上无拘无束地奔驰。庄稼收割了,又没有多少行人,空旷的原野上稀落着一些树丛和矮矮的屋。差不多一抬头,就看见远远的地方,天和地已不再平行。天和地相接了,在相接处是一道很亮的灰白色的线,有树丛在那里伏着。“啊,天到尽头了!” 我拼命向那树丛骑去,好长时间,赶到树下,但天地依然平行;在远远的地方,又有一片矮屋,天地相接了,又出现那道很亮的灰白色的线。一个老人迎面走来,胡子飘在胸

9、前,如同仙翁。“老爷子,你是从天边来的吗?”“天边?”“就是那道很亮的灰白线的地方。去那儿远吗?”“孩子,那是永远走不到的地平线呢。”“地平线是什么?”“是个谜吧。”我不太懂了,以为他骗我,我又对准那道很亮的灰白色线上的矮屋奔去。但我失败了;那里天地平行,又在远远的地方出现了一道地平线。我咀嚼着老人的话,想这地平线,真是个谜了。正因为是谜,我才要去解,跑了这么一程。它为了永远吸引着我和与我有一样兴趣的人去解,才永远是个谜吗?从那以后,我一天天长大起来,踏上社会,生命之舟驶进了生活的大海。但我却记住了这一个地平线,没有在生活中沉沦下来,虽然时有艰苦、寂寞。命运和理想是地和天的平行,但又总有相接的时候。那个高度融合统一的很亮的灰白的线,总是在前面吸引着你。永远去追求地平线,去解这个谜,人生就充满了新鲜、乐趣、奋斗和无穷无尽的精力。18本文从下列角度描述“地平线”,请从文中摘录相关语句回答问题。(3分)形态: (10字以内)颜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