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缺陷处理施工方案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87810527 上传时间:2022-08-2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6.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混凝土缺陷处理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混凝土缺陷处理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混凝土缺陷处理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混凝土缺陷处理施工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混凝土缺陷处理施工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混凝土缺陷处理施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混凝土缺陷处理施工方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混凝土缺馅修补及防止方案一、工程概况#工程是由#开发,项目位于#。设计单位为#,监理单位为#,施工单位为#,工程建设用地面积约#m,总建筑面积约#m,部分栋楼为二层地下室,地下室建筑面积为约万m2。工程于#年#月开工,工程施工中,砼工程因种种原因,产生一些缺馅,为了避免和防止这些砼工程问题和缺馅的产生,对已存在的砼工程问题和缺馅的修补,特编制混凝土缺馅修补方案。二、混凝土缺陷的防治措施麻面1、现象混凝土局部表面出现缺浆,气孔。2、原因分析1. 模板表面粗糙或粘附水泥浆渣等杂物未清理于净,拆模时混凝土表面被粘坏;2. 模板未浇水湿润或湿润不够,构件表面混凝土的水分被吸去,使混凝土失水过多出现麻面

2、;3. 摸板拼缝不严,局部漏浆;模扳隔离刑涂刷不匀,或局部漏刷或失效混凝土表面与模板粘结造成麻面;4. 混凝土振捣不实,气泡未悱出,停在模板表面形成麻点。3、预防措施1、模板表面应清理干净,不得粘有干硬砂浆等杂物。2脱模剂应涂刷均匀,不得漏刷。3模板拼接时粘贴海绵条,与模板面齐平。4严格执行砼浇筑技术交底,砼应分层浇筑,并严格控制砼下料厚度,振捣要密实,严防漏浆,每层砼应振捣至气泡全部排除为止。4、处理方法将麻面部位用清水刷洗,充分湿润后用水泥素浆或1:2水泥砂浆抹平。露筋1、现象表现为钢筋混凝土构件内钢筋未被混凝土包裹而裸露2、产生的原因1砼浇筑时,垫块移位或垫块数量太少,钢筋紧贴模板,待拆

3、模后露筋。2结构断面小,钢筋密集,或大石子卡在钢筋间,砼中砂浆不能充满钢筋周围,产生露筋。3砼的配合比不当,产生离析,浇筑部位缺浆或模板严重漏浆,造成露筋。4砼振捣时,振捣棒撞击钢筋,造成钢筋位移,引起露筋。5保护层振捣不密实,或过早拆模等,拆模时砼缺楞掉角,造成露筋。3、预防措施1砼在浇筑前,应检查钢筋位置和保护层厚度,注意垫好钢筋垫块和钢筋撑棍。2. 当钢筋密集时,应调整砼中石子粒径,石子最大粒径不超过最小截面的1/4,且不大于钢筋净距的3/4。3. 为防止钢筋产生位移,严禁用振动棒撞击钢筋,严格执行技术交底。4. 控制砼浇筑的自由落差,当自由倾落高度超过2m时,应使用串筒进行下料。5.

4、拆模时间要根据砼试件实验结果正确掌握,防止过早拆模。4、处理方法把外露钢筋上的混凝土残渣和铁锈清理干净,用水冲洗湿润,再用1:2或1:水泥砂浆抹压平整;如果露筋较深,应将薄弱混凝土剔除,冲刷干净湿润,用高一级强度等级的细石混凝土捣实,终凝后养护7天以上。3)疏松、蜂窝1、现象混凝土中存在局部不密实的现象,缺少水泥砂浆而形成蜂窝、疏松或石子外露。2、产生的原因1. 混凝土配合比错误,导致砂浆过少;2. 混凝土运输不当,造成混凝土离析;3. 混凝土浇捣时振捣不密实;4. 模板漏浆,导致混凝土构件局部无胶凝材料。3、预防措施1、认真做好商品混凝土的交接验收,防止超时混凝土进场;2、混凝土浇捣时应严格

5、遵守操作规程,操作振动器应有专人负责;3、混凝土浇捣前应认真检查模板安装质量,模板拼接时粘贴海绵条,与模板面齐平。4、处理方法先剔除杂物、松散混凝土直至坚实的混凝土面层,然后用水冲洗、湿润缺陷面。在一类环境中,对于剔凿深度不超过30m(最大钢筋保护层厚度)的,先涂刷水泥净浆或界面剂后再分层抹1:2的水泥砂浆压实并养护;在二、三类环境中,对于剔凿深度不超过40m(最大钢筋保护层厚度)的,应在修补砂浆中添加防水剂。对于剔凿深度小于100mm勺可采用捻浆法处理;对于剔口的深度大于100mm寸,先支模浇筑细石砼,留出50mm深的空隙,待新浇筑的细石砼强度达到20MPS以上后,再做捻浆处理。处理后12小

6、时之内必须组织浇水养护,保持混凝土面充分湿润不的少于7天。对梁等构件修补时,凿除深度查过钢筋保护层的,应先做好支撑在进行修凿。4)孔洞1、现象钢筋混凝土结构中有较大的孔洞(孔穴深度和长度均超过保护层厚度),钢筋局部或全部裸露。2、原因分析1. 在钢筋密集处或预留孔洞和预埋件处,砼浇筑不畅通,不能冲满模板及钢筋四周而形成孔洞。2未按顺序振捣混凝土,形成露振。3混凝土离析,砂浆分离,石子成堆或严重跑浆。4混凝土浇筑施工组织不力。5混凝土中有泥块和杂物或木料等大件料具打入混凝土内。6混凝土的振捣不到位,振捣半径作用达不到。3、预防措施1在钢筋密集处使用直径30伽振捣棒进行振捣,对预留洞口应加强看模,

7、随时敲打、观察混凝土到位情况。2采用正确的振捣方法振捣混凝土,严防漏浆。3控制混凝土运输和混凝土下料,保证混凝土浇筑时不离析,保证混凝土倾落高度不大于2m。4加强技术管理和质量管理。4、处理方法现浇混凝土梁柱的孔洞处理,首先采取安全措施,在梁底用支撑支牢,然后将孔洞处不密实的混凝土和突出的石子颗粒剔凿掉,要凿成斜形,避免有死角,以便灌筑混凝土。为使新旧混凝土结合良好,应将剔凿好的孔洞用清水冲洗,或用钢丝刷仔细清刷,并充分湿润,保持湿润72h后,浇筑比原混凝土高一级强度等级的细石混凝土。细石混凝土水灰比可控制在以内,并掺水泥用量10%的膨胀剂,采用小振捣棒分层仔细振实,混凝土终凝后养护14天。有

8、的孔洞在浇筑混凝土前要支牢模板,在浇筑混凝土,伸出结构面的混凝土影响装修时,可将伸出部分再剔掉。5) 裂缝1、现象开裂的有很多种楼板上有表面裂缝还有贯穿裂缝,国家现在要求的是表面裂缝只要不超过0.3mm都是可以接受的。2、原因分析1砼水灰比较大容易开裂。2外加剂的原因,外加剂用量较大也容易产生开裂。3夏天因水分散失影响比较大。4砼砂石含泥量过大,也容易产生开裂。5结构因温度、膨胀、收缩、徐变和不均匀沉降等因素由变形变化引起的裂缝。6除此之外还有施工,比如说泵送的时候加水,振动不充分,制模不合理后期养护不够都会导致开裂。7设计方面,设计不合理导致开裂。3、预防措施1控制砼水灰比。2控制外加剂用量

9、。3控制砼砂石含泥量。4砼施工后要注意洒水养护,避免龟裂。5加强施工管理,砼振捣密实。4、处理方法1对于表面裂缝因为其对结构应力、耐久性和安全基本没有影响,一般不作处理。2对于深层裂缝和贯穿裂缝可以采取凿除裂缝,可以用风钻或人工将裂缝凿除,至看不见裂缝为止,凿槽断面为梯形再在上面浇筑混凝土,在处理较深的裂缝时,一般是在混凝土已充分冷却后,在裂缝上铺设12层的钢筋后再继续浇筑新混凝土。3对比较严重的裂缝可以采取水泥灌浆和化学灌浆。水泥灌浆适用于裂缝宽度在0.5mm以上时,对于裂缝宽度小于0.5mn!寸应采取化学灌浆。化学灌浆材料一般使用环氧-糠醛丙酮系等浆材。4. 水泥灌浆法;水泥灌浆适用于裂缝

10、宽度在0.5mm-1mm掺膨胀剂的水泥浆水化时需水量大,比普通混凝土更要加强养护(如浇水、覆盖),使其表面始终处于潮湿条件,只有在充分水份条件下膨胀剂才能充分发挥作用。混凝土养护期为7-14天,养护条件较好时最少也要7天,即使混凝土强度已达拆模条件,也必须保水养护足够时间,在终凝后2小时即可开始浇水养护。5. 树脂灌注法,环氧树脂是最常见的裂缝灌注材料。它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并能抵抗混凝土所遇到的大多数化学侵蚀,树脂可以灌入到伽的裂缝。除某些特殊的环氧树脂之外,当裂缝是活动的、有渗漏的、不能干透的或者裂缝数量极多时,通常不易采用树脂灌注法。6. 聚合物灌注,基于氨基甲酸乙酯或者丙烯酰胺聚合物的

11、灌浆料,和水反应后形成固态沉淀物或泡沫材料,起到封闭裂缝的作用。可在潮湿环境中使用。6)地下室剪力墙渗水1、现象地下室剪力墙渗水。2、原因分析1. 后浇带施工缝处理不好,没有安装止水带。2. 砼浇筑过程中漏振,砼出现蜂窝、麻面、孔洞。3. 砼因种种原因开裂产生渗水。新生砼和原有砼构件因没有钢筋连接,砼收水,产生裂缝,渗水3、预防措施1.后浇带施工缝处安装止水带。2.加强施工管理,砼振捣密实。3. 加强砼养护,防止砼开裂。4. 在新生砼和原有砼构件连接处凿毛,植筋。4、处理方法1.采用高压注浆法。在室内,用冲击钻(配直径8毫米钻头)对准渗漏部位钻孔,孔间距150毫米左右,深度50毫米左右,塞入专

12、用注浆针头(直径8毫米),用套筒扳手将注浆针头拧紧,注浆针头前部的两圈橡胶密封圈会受压膨胀,紧紧胀住钻孔中部,防止注浆外溢。把高压注浆机与针头连接(通过配套高压软管),选择并加入防水液至注浆机内,开动注浆机向钻孔内压防水液,至规定压力(注浆机上有压力表显示)即可。拆除高压软管,针头内有反溢浆装置,防止防水液反流。防水液在高压作用下,渗透至混凝土的裂缝中,然后遇水膨胀,形成胶体,堵塞住裂缝,起到止水的作用。特别适用于混凝土墙,优点可在室内操作,不用在地下室墙外开挖做迎水面防水。23天后,用套筒扳手反向拧松、拔出针头,用防水宝(或水不漏)补平钻孔即可。2.局部附加卷材补强法。在新生砼和原有砼构件连接处,待新生砼混凝土浇筑完毕后,用冷底子油打底,铺SBS防水卷材两布两油,宽度为连接处每边500mm,然后用120mm水泥标砖砌筑保护,再回填500mm粘土保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