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总复习历史练习:第三单元第5讲课时跟踪练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87809534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总复习历史练习:第三单元第5讲课时跟踪练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考总复习历史练习:第三单元第5讲课时跟踪练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考总复习历史练习:第三单元第5讲课时跟踪练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考总复习历史练习:第三单元第5讲课时跟踪练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考总复习历史练习:第三单元第5讲课时跟踪练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总复习历史练习:第三单元第5讲课时跟踪练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总复习历史练习:第三单元第5讲课时跟踪练 Word版含解析(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5讲 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课时跟踪练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7四川四市模拟)1838年6月,大臣黄爵滋上奏道光帝严禁鸦片。道光帝将此奏折下发各地将军督抚,令其“各抒己见,妥议章程,迅速具奏”。不久,收到29份议复奏折。检视这些奏折,基本上没有提到英国,对禁烟可能导致英国的反应亦未提及。这反映了()A官场中结党营私现象严重B鸦片走私与英国政府无关C地方大员都反对严禁鸦片D“夷夏之辨”观念根深蒂固解析:材料中官员不重视英国与走私鸦片的关系,故D项正确;材料中未提及官员关系,故A项错误;鸦片走私与英国相关,故B项错误;材料未提及地方大员对鸦片的态度,故C项错误。

2、答案:D2(2018凉山模拟)治外法权在道光时代的人的目光中,不过是让夷人管夷人,他们想那是最方便,最省事的办法。负责交涉条约的人洋洋得意,以为他们的外交成功。这反映了当时()A维护了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B国人不懂国际公法和国际形势C改变了天朝上国的传统观念D寻找到了解决华夷矛盾的方法解析:材料中司法主权的丧失被国人认为是外交的成功,说明国人不懂国际公法和国际形势,故B项正确;治外法权损害了中国的司法主权,故A项错误;材料中国人懒得与外国人打交道体现了天朝上国的观念,故C项错误;治外法权不能解决华夷矛盾,故D项错误。答案:B3(2017太原模拟)根据南京条约文本,五口通商后,中方认为英人可在各口

3、岸的港区居停,不得入城;英方则坚持要到城内活动。咸丰帝认为夷人入城事关中外大防,有损天朝体面。广州官府默许士绅煽动排外情绪,引发1849年反入城风潮。这反映出()A清政府被动实行开放政策B广州官民合理维护主权C清政府抗拒接纳条约体系D列强曲解条约扩大侵略解析:中方反对外国人入城,以致引发反入城风潮,说明清政府消极抗拒南京条约,故C项正确;材料是针对外国人能否入城的问题,与对外开放无关,故A项错误;外国人能否入城与国家主权无关,故B项错误;根据南京条约,在通商的五口外国人要求入城符合条约规定,故D项错误。答案:C4(2017长沙模拟)中美望厦条约明确规定鸦片为违禁货物,禁止美国商人及他国悬挂美国

4、国旗从事鸦片贸易。这主要是因为()A鸦片贸易违背国际道义B美国人民和传教士反对C忙于西进运动侵华受限D美国商业利益原则制约解析:鸦片贸易在美国正常商业贸易中是明令禁止的,这也是望厦条约将其列为违禁物品的根本原因,故D项正确;A项与史实不符,排除;B项材料无涉及,排除;C项与题意无关,排除。答案:D5(2017湛江模拟)1850 年,上海英商林塞洋行的走私规模不如别家大,该行老板上书英国领事说:“(我行)要和任何人一样大肆走私了。”英国领事答复道:“他们(清朝官员)对海外强国,不敢有任何公开冲突。”这说明中国()A海关职权逐渐丧失B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C自然经济快速解体D清政府成为列强傀儡解析:海

5、关职权逐渐丧失,并非材料主旨,故A项错误;依据材料中“他们(清朝官员)对海外强国,不敢有任何公开冲突”可知是半殖民地程度加深,故B项正确;材料未反映经济方面,故C项错误;清政府成为列强的傀儡是辛丑条约签订后,故D项错误。答案:B6(2018邯郸模拟)光绪六年,中德续修条约规定:“德国允,中国如有与他国之益,彼此立有如何施行专章,德国既欲援他国之益,使其人民同沾,亦允于所议专章一体遵守。”这表明清政府()A外交的屈辱地位明显改变B以条约建成完善的涉外经济制度C奉行互利互惠的外交政策D对最惠国待遇作了有条件的限定解析:根据材料“德国既欲援他国之益,使其人民同沾,亦允于所议专章一体遵守”得出清政府对

6、最惠国待遇作了有条件的限定,故D项正确;A、B、C三项与史实不符,排除。答案:D7(2017厦门模拟)下表为晚清派驻使臣部分情况表。由此可见,当时中国外交()国家设馆时间派驻使臣情况英国1877年1月1878年兼使法国,1880年兼使法国与俄国德国1877年11月1881年兼使意大利、奥匈和荷兰日本1877年12月专使美国1878年9月兼使西班牙和秘鲁A.艰难开启近代转型B半殖民地色彩明显C重视睦邻友好关系 D华夷观念没有改变解析:根据题目中的表格得出,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出现了驻外使臣,这是中国外交近代化的表现,故A项正确;表格中出现的是中国使馆设立情况和使臣的情况,并未牵涉其职能,其半殖民地

7、色彩,故B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中国外交的近代化是被动近代化,故C项错误;外交使臣的设立即是华夷观念的改变,故D项错误。答案:A8(2017衡阳调研)剑桥中国晚清史中写道:“当中国和日本之间的(甲午)战争爆发时,大多数西方人士认为中国有优势。”此观点主要是依据()A清政府得到了西方国家大力支持B清政府已经完成了军事近代化C西方国家反对日本发动对华战争D洋务运动造成的中国强大假象解析:甲午中日战争发生时,西方国家持观望态度,并未大力支持,故A项错误;洋务运动中清政府创建新式军队与海军舰队,开始军事近代化,未并完成军事近代化,故B项错误;C项与史实不符,故C项错误;洋务运动中中国经济与军事的近代化

8、,造成中国强大的假象,因而出现材料中看法,故D项正确。答案:D9(2017衡水模拟)石约翰对清季外交史料中的“主权”二字进行统计,发现从1875年至1894年间,“主权”二字仅在每百页出现“一次”,而从1895年起,“主权”二字的出现频率显著增加。这反映出()A晚清政府坚持“天朝上国”思想B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华民族意识逐渐觉醒C甲午中日战争是近代中国分水岭D西方的“主权”思想已引入中国解析:清王朝在甲午中日战争中的失败,致使近代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刺激了广大中国人民族意识的觉醒,爱国救亡运动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故B项正确;A、D两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C项说法错误,排除。答

9、案:B10(2017山西三校联考)有学者在论胶人仇德事一文中指出:“中国兵力孱弱,远逊于欧西。自与日本交战而畏蒽惟怯之情形不觉和盘托出,致欧西各国渐渐群起狎侮,无不欲鲸吞我疆土,瓜分我版图。”该言论反映了当时()A德国和日本争夺胶州湾B中国是洋人的中国C日本长期占据中国胶州D我弱敌强的困境解析:根据材料“自与日本交战欧西各国渐渐群起狎侮瓜分我版图”,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故D项正确;A、B、C三项与材料不符。答案:D11(2017武汉模拟)津京陷落后,西方列强虽没有把慈禧太后列为“首祸”,却以另一种方式“惩办”了她,把她赶出了深宫,使她在仓皇“西狩”途中亲尝了颠沛流离之苦的滋味,几乎丧尽了皇

10、太后昔日的威严。给慈禧太后造成此影响的事件是()A太平天国运动的北伐B英法联军进入北京C义和团在北京的发展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解析:“把她赶出了深宫,使她在仓皇西狩途中亲尝了颠沛流离之苦的滋味,几乎丧尽了皇太后昔日的威严”可知外国侵略者占领了北京,并把太后赶出了北京,故D项正确。答案:D12(2017广西二市模拟)1907年8月26日时报刊登了漫画中国现形记,漫画揭露的“中国现形”是(注:图中器具:坛、提勺、漏斗、壶)()A清廷成为洋人朝廷 B政府统治岌岌可危C清末新政收效甚微 D官府搜刮民脂民膏解析:漫画体现的是长柄勺代表官员,他们从代表民众的坛子里舀出资源,再将它经过政府这一漏斗,注入外国人

11、的茶壶中去,说明清政府只不过是个程序,是个摆设,所以这主要说明了清政府已成为列强侵华工具,故A项正确;B、C、D三项材料无涉及,排除。答案:A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其中,第13题25分,14题12分,共37分)13(25分)(2017大庆质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政府规定:凡外国商船只允许在广州一地通商贸易。凡外国商人来广州贸易,只能同商行打交道。外国商人买卖货物、交纳商税皆为行商代为办理;凡外国商人一切居住行动,皆由行商负责管束、担保;凡清政府有所宣示或外国商人有所陈请,皆由行商居间传达。此外,清政府又有许多条例和章程,如外国商人到广州,必须住在洋行

12、附近的商馆(或称夷馆)内,不得擅自外出。又外国商人不得携带妇女居住商馆,不得在广州过冬,不得在广州乘轿子;不得雇用中国人服役,不得雇人传递消息等;清政府还规定,凡出海商船装载不得超过五百石,如有打造装载五百石以上的船出海者,一律发到边境充军。又规定船上一切人员都必须详细登记姓名、年貌、履历、籍贯等,以供官府稽查。百度百科材料二1842年签订的中英南京条约第二条规定:自今以后,大皇帝恩准大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且大英君主派驻领事、管事等官住该五处城邑,专理商贾事宜,与各该地方官公文往来;今英人按照下条开叙之列,清楚交纳货税、钞饷等

13、费。南京条约第五条规定:“凡大英商民在粤贸易,向例全归额设行商,亦称公行者承办,今大皇帝准以嗣后不必仍照向例,乃凡有英商等赴各该口贸易者,勿论与何商交易,均听其便”中英南京条约(1)根据材料一,概括清政府对外交往的相关信息并指出其政策。(10分)(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中英南京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对外交往的变化之处。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的角度分析该条约对中国的影响。(15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信息”,根据材料一归纳即可。第二小问“政策”,根据材料中清政府严格限制外商与中国的交往能够得出清朝实行“闭关锁国”的外交政策。第(2)问,第一小问“变化”,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主要

14、内容归纳即可。第二小问“影响”,可从中国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联系、近代中国社会转型、近代中国遭受外来侵略带来的严重后果等角度进行分析。答案:(1)信息:限定一口通商;严格约束外商活动;限制中国商民出海;公行垄断;政府不与外商直接通商。政策:“闭关锁国”或“海禁”政策(或限制与外国往来等)。(2)变化:由开放广州一口通商到开放五口;由自主开放到被迫开埠;由官设公行管理到自由贸易;由西方居民居住受限到自由居住;由存在索贿到明确税费;由与公行接触到与官府打交道。影响:五口通商后,中国被逐步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之中,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组成部分(或答出中国逐步成为资本主义国家原料产地和产品输出国;从

15、分散孤立到形成一个整体世界市场);促进了中国从传统农耕文明向近代工业文明的转型。14(12分)(2017南昌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美国汉学家史景迁认为,讲述中国近代历史的时候,总是从19世纪中国受的屈辱和侵略开始切入。40年前他在开始教授中国历史时就觉得这非常不合理,如果要更好地研究中国历史,我们应该从十七世纪的中国开始研究。因为当时的中国在世界上表现出一种更自信的姿态。我们应该研究是哪些因素促成了中国在明朝之前的这种蓬勃发展和增长。在这些因素的基础上,怎样导致了中国在19世纪末的衰落,我想这可能是更好的一种研究方法。时代周报结合材料并运用所学相关史实,你认为史景迁的观点是否合理,并对此进行探讨。(说明:可以就材料的观点进行认证;也可以对观点进行修改、补充或提出新认识,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解析:首先提炼材料观点,材料中史景迁否定传统中认为中国近代史开端于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