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巨人贝多芬》教学设计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87800766 上传时间:2022-09-1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音乐巨人贝多芬》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音乐巨人贝多芬》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音乐巨人贝多芬》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音乐巨人贝多芬》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音乐巨人贝多芬》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音乐巨人贝多芬》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音乐巨人贝多芬》教学设计(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音乐巨人贝多芬教材分析:本课是在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中,学习本课探寻贝多芬的生命足迹,学习他的顽强精神,更要引导学生学习本文塑造人物的方法。学情分析:本学期是七年级下学期,学生在经过上学期的学习后,掌握了初步的学习方法,能自行解决生词,能合作探讨质疑解难。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1.了解贝多芬及其音乐作品2查字典,自行解决生词的音与意义3.探究几个难句的含义,把握 课文内容4.体会文中出色的肖像描写,学习从肖像描写中展示人物的生活遭遇,个性气质和精神风貌的写作方法。(二)过程与方法1. 通过教师的指导,搜集整理资料,以便进一步了解人物2. 通过对文中疑难问题的探究,理解课文,体会出色

2、的肖像描写3. 通过人物的速写练习,学习塑造人物的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欣赏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提高学生对音乐美的感受能力,激发学生对贝多芬的热爱。2.学习贝多芬与命运抗争的顽强精神,形成坚强乐观的人生态度。教 学重点: 把握课文内容,学习运用勾勒外貌刻画人物的方法,学习贝多芬与苦难命运抗争的顽强不屈的精神。教学难点:在具体的环境中理解难句的含义教学方法:朗读,讨论课前准备:查字典看注释,预习课文并查阅贝多芬的有关资料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 情境导入(师说:上课,同学们好。生答:老师好。)刚才我们的互相问候是在我的语言提示下开始的,并且我们也是用语言来交流的

3、,那如果不用语言,而是用口型和心灵能完成吗?有兴趣我们来做个游戏吧。同学们请看我的口型,你们猜猜看,我说了什么。游戏做完了,我们来想想,如果不是游戏,而是真的听不见,那还好玩吗?如果不是我们,而是一位终身与音符相伴的音乐大师,就如贝多芬,那会怎么样呢?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心灵去寻找答案吧。二 信息交流,了解大师学生把自己搜集的有关资料互相交流,初步感知,教师可把部分资料打在大屏幕上:贝多芬,德国音乐家,作曲家,28岁起听觉渐衰,50岁两耳失聪,仍坚持创作。代表作有命运交响曲,田园交响曲,歌剧费黛里奥。名言“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使我屈服”。三 朗读,整体感知,走进大师1. 学生朗读课文

4、,并思考:文中用哪些笔墨描写贝多芬的,从中可看出他是怎么样的一个人?(教师根据学生的描述给以总结归纳并提示屏显) 衣着.整 体 头发蓬乱 形:外貌.头部,眼睛(深邃不可逼视) 嘴(紧闭,坚忍无比)神:独立而傲慢,沉郁而坚强,严肃而善良,热爱自然,追求自由,献身音乐。师小结:成功的外貌描写,往往最能表现人物的个性特征,这也是我们写作人物时很好的借鉴。四 合作探究,局部回味,触摸大师1. 身高只有五英尺左右的贝多芬,却被称为“音乐巨人”,你认为原因是什么?学生谈论并回答,教师可提示巨人的几种含义让学生结合贝多芬的有关资料去参考。2. 文中贝多芬的哪些话深深触动了你,你对这些话是怎样理解的?学生交流

5、并回答,各抒己见结合自己的旧有资料与自己的生活体验。 师小结:贝多芬 伟大的人格魅力征服了很多人,许多名人也给予很高的评价,在出示名人评价后在命运交响曲中让学生再次感受他的音乐。(屏显名人评价)一个不幸的人,贫穷,残废,孤独,由痛苦造成的人,世界不给他欢乐,他却创造了欢乐来给予世界!他用他的苦难来铸成欢乐。- -罗曼罗兰贝多芬也许是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作曲家。他的作品的深度是无人能够企及的。因为他的内心所拥抱的是整个宇宙。 -智利钢琴家克劳迪奥阿劳五 写一写,猜一猜三分钟人物速写:学习本文人物肖像描写的方法,三五十字即可,不得提及姓名,写完让大家猜一猜是谁。学生写完后交流猜测,教师提示:成功的

6、外貌描写往往能抓住人物个性特点,做到以形传神。六 链接生活贝多芬不屈的信念深深震撼了我们,然而以顽强的意志搏击风浪险滩的又何止他一个,那请同学们说说敢于直面人生苦难的人物还有哪些?提示屏显:海伦凯勒:美国著名女作家。一岁半时突患急性脑充血病,连日的高烧夺去了她的视觉和听觉,从此,她坠入了一个黑暗而沉寂的世界,陷入了痛苦的深渊。 年3月3日,对海伦来说是她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天。这天,家里为她请来了一位教师安妮莎莉文。安妮教会她写字、手语。然而,一个人在无声、无光的世界里,要想与他人进行有声语言的交流几乎不可能,但是,海伦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夜以继日地刻苦学习,从未放弃努力。奥斯特洛夫斯基H(

7、19041936),苏联作家。出生在乌克兰一个贫困的工人家庭,11岁便开始当童工。1919年加入共青团,随即参加国内战争。1923年到1924年担任乌克兰边境地区共青团的领导工作,1924年加入共产党。由于他长期参加艰苦斗争,健康受到严重损害,到1927年,健康情况急剧恶化,但他毫不屈服,以惊人的毅力同病魔作斗争。同年底,他着手创作一篇关于科托夫斯基师团的“历史抒情英雄故事”(即暴风雨所诞生的)。不幸的是,唯一一份手稿在寄给朋友们审读时被邮局弄丢了。这一残酷的打击并没有挫败他的坚强意志,反而使他更加顽强地同疾病作斗争。 1929年,他全身瘫痪,双目失明。1930年,他用自己的战斗经历作素材,以

8、顽强的意志开始创作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小说获得了巨大成功,受到同时代人的真诚而热烈的称赞。1934年,奥斯特洛夫斯基被吸收为苏联作家协会会员。1935年底,苏联政府授予他列宁勋章,以表彰他在文学方面的创造性劳动和卓越的贡献。1936年12月22日,由于重病复发,奥斯特洛夫斯基在莫斯科逝世。阿炳():原名华彦钧,民间音乐家,江苏无锡人。在他那年,双目相继失明,因生活所迫,流浪街头,卖艺为生。年夏,中央音乐学院杨荫浏、曹安和教授专程来无锡为阿炳演奏录音,此时阿炳已完全荒弃音乐达三年之久,经过三天的练习,分两次录音,共留下二泉映月听松寒春风曲三首二胡作品和大浪淘沙龙船昭君出塞三首琵琶作品。后二泉映月、大浪淘沙获二十世纪华人经典音乐作品奖。七 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一起感受了音乐巨人贝多芬不屈的信念,人生路上难免凄风苦雨,险滩急流,但我相信:只要我们用信念做桨,意志做帆,一定会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八作业布置1.课外听贝多芬的交响乐,感受其不屈于命运的精神2.阅读约翰.克里斯多夫九板书设计音乐巨人贝多芬内心孤独 遭受苦难 神态 语言 善良可爱 坦荡真诚 (描写) 生活简单 充满希望 外貌 衣着 热爱生活 不屈不挠 大写的人巨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