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府阅读答案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87797619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宿府阅读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宿府阅读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宿府阅读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宿府阅读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宿府阅读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宿府阅读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宿府阅读答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宿府阅读答案宿府是杜甫的诗,那么相关的阅读答案是怎样的呢?下面是WTT分享给大家的,有帮助。宿府杜甫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风尘荏苒音书绝,关塞萧条行路难。已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宿府 杜甫阅读答案:1一二两联是如何来写清秋之景的,试从表达技巧的角度作简要分析p 。答:视听结合,选取视觉形象寒桐、残烛、月色与听觉形象角声,组成一幅“清秋图”。以动衬静,以彻夜回荡的角声来反衬四周的清寂。 拟人,将吹角当人写,角声在悲切地自言自语。2结合三四两联,简要分析p 作者为何发出“中天月色好谁看”的慨叹。答:饱经战乱,与亲朋音信断绝。飘零辗转,因关塞战争频发

2、,萧条荒凉,归路困难。苦捱十年,无奈暂依幕府,也只是求得暂时安居,政治抱负仍难实现。宿府 杜甫翻译:深秋时节,幕府井边梧桐严寒;独宿江城,更深人静残烛暗淡。长夜里,号角声有如人的悲语;中天月色虽好,谁有心情仰看?乱中四处漂泊,亲朋音书皆断,关塞零落萧条,行路非常困难。忍受困苦,我颠沛流离了十年;勉强栖息一枝,暂借幕府偷安。宿府 杜甫字词解释:府:幕府。古代将军的府署。杜甫当时在严武幕府中。井梧:梧桐。叶有黄纹如井,又称金井梧桐。永夜:整夜。自语:自言自语。中天:半空之中。风尘荏苒:指战乱已久。荏苒,指时间推移。伶俜png:流离失所。十年事:杜甫饱经丧乱,从755年天宝十四年安史之乱爆发至作者写

3、诗之时,正是十年。强移:勉强移就。一枝安:指他在幕府中任参谋一职。杜甫此次入幕府,出于为一家生活而勉强任职,虽是应严武盛情邀请,但也只是求暂时安居。宿府 杜甫背景:此诗作于764年唐代宗广德二年秋,当时作者在严武幕府中任节度参谋。诗中抒发的感情还是伤时感事,表达出作者对于国事动乱的忧虑和他飘泊流离的愁闷。正是始终压在诗人身上的愁苦使诗人无心赏看中天美妙的月色。前六句详细写出了诗人对风尘荏苒、关塞萧条的动乱时代的忧伤。宿府 杜甫中心大意:全诗表达了作者悲凉深沉的情感,流露了怀才不遇的心绪。宿府 杜甫简析:这首诗是依人作客,抒写旅愁,有一种百无聊赖之情。前四句写景,后四名抒情。首联写独宿江城,环境

4、清寒;颔联写“独宿”的所闻所见;颈联写战乱未息,处世困难;末联写漂泊十年,如今暂且栖安。宿府 杜甫赏析:此诗作于764年唐代宗广德二年秋,当时作者在严武幕府中任节度参谋。诗中抒发的感情还是伤时感事,表达出作者对于国事动乱的忧虑和他飘泊流离的愁闷。正是始终压在诗人身上的愁苦使诗人无心赏看中天美妙的月色。前六句详细写出了诗人对风尘荏苒、关塞萧条的动乱时代的忧伤。最后两句虽写“栖息一枝安”,但仍然是为他辗转流离苦闷。总之,诗人当时境遇凄凉,十年飘泊辗转,诗风沉郁。首联倒装。按顺序说,第二句应在前。其中的“独宿”二字,是一诗之眼。“独宿”幕府,眼睁睁地看着“蜡炬残”,其夜不能寐的苦衷,已见于言外。而第

5、一句“清秋幕府井梧寒”,那么通过环境的“清”、“寒”,衬托心境的悲凉。未写“独宿”而先写“独宿”的气氛、感受和心情,意在笔先,起势峻耸。颔联写“独宿”的所闻所见,清代方东树指出:“景中有情,万古奇警。”而造句之新颖,也非同一般。七言律句,一般是上四下三,这一联却是四、一、二的句式,每句读起来有三个停顿。翻译一下,就是:“长夜的角声啊,多悲凉!但只是自言自语地倾诉乱世的悲凉,没有人听;中天的明月啊,多美妙!但尽管美妙,在漫漫长夜里,又有谁看呢?!”诗人就这样化百炼钢为绕指柔,以顿挫的句法,吞吐的语气,活托出一个看月听角、独宿不寐的人物形象,恰切地表现了无人共语、沉郁悲抑的复杂心情。前两联写“独宿

6、”之景,而情含景中。后两联那么就“独宿”之景,直抒“独宿”之情。“风尘”句紧承“永夜”句。“永夜角声”,意味着战乱未息。那悲凉的、自言自语的“永夜角声”,引起诗人许多感慨。“风尘荏苒音书绝”,就是那许多感慨的中心内容。“风尘荏苒”,指战乱延续的时间很长。诗人时常想回到故土洛阳,却由于“风尘荏苒”,连故土的音信都得不到。“关塞”句紧承“中天”句。诗人早在恨别一诗里写道:“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草木变衰行剑外,兵戈阻绝老江边。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好几年又过去了,诗人却仍然流落剑外,一个人在这凄清的幕府里长夜不眠,仰望中天明月,不由得心事重重。“关塞萧条行路难”,就是那重重心

7、事之一。思家、忆弟之情有增无已,因为他还是没有方法回到洛阳。这一联直抒“宿府”之情。但“宿府”时的心情很复杂,用两句诗无法写完。于是用“伶俜十年事”加以概括,给读者留下了结合诗人的经历去驰骋想象的空间。尾联照应首联。作为幕府的参谋而感到“幕府井梧寒”,诗人联想到庄子逍遥游中所说的那个鹪鹩鸟来。“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他从安史之乱以来,“支离东北风尘际,飘泊西南天地间”,那饱含辛酸的“伶俜十年事”都已经忍受过来了,如今却又要到这幕府里来忍受“井梧寒”。用“强移”二字,说明他并不愿意来占这幕府中的“一枝”,而是严武拉来的。用一个“安”字,不过是诗人自我解嘲。诗人一夜彷徨徬徨、展转反侧,心中并不安宁。第 页 共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