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课题申报立项:5962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87793959 上传时间:2022-08-30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3.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研课题申报立项:5962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科研课题申报立项:5962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科研课题申报立项:5962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科研课题申报立项:5962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科研课题申报立项:596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研课题申报立项:596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核心素养引领下高中生地理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培养的行动研究一、问题的提出1. 地理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是高中生必备的地理品格和关键能力。地理实践力是高中生地理核心素养的重要维度。学生具备地理实践力,有助于提高地理知识 和方法的应用能力、环境适应能力、发现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好奇 心、自信心、责任感、团结协作等品质。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要求高中生能通过学习,自 觉将书本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在各项地理实践活动中,积极思考,勇于探索,并具备从实践 活动主题的确定、方案的策划,到具体行动等一系列较强的执行力。由此亦可见,地理创新 能力与地理实践力密不可分。在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过程中,通过

2、各项地理实践活动, 让学生充分接触生产生活中的地理现象与地理问题,并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探 究能力,打破“教知识”形成的思维常规和思维定式,逐渐培养学生的地理创新能力。因此 在核心素养引领下,必须重视地理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确定本课题,是尝试从行动 出发,开展一系列地理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2. 当前高中地理教育现状下关于地理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薄弱。在目前高中的课程操作中,传统教育理念仍占主导,学校办学目标、课时、安排、教学评价 等主要以升学选拔为导向,升学的压力加之学校实践性活动场所缺乏,地理教师往往仅利用 图片或现有视频资料替代地理事物进行认知活

3、动,远不能达到知识获得、技能训练的目标。 地理实践活动也局限于一些易组织、不受场所限制的实践活动。课堂教学的局限导致教学仅 限于教会知识以及在反复的训练中培养学生地理逻辑思维能力、读图解题能力等,学生实践 能力不足。学生实践能力不足也限制了地理创新能力的发展,如此不仅不符合高中地理核心 素养的要求,还影响到学生在高考选拔中只习惯于用固定思维模式和套路思考问题,无法灵 活调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本课题的确定,尝试从学校及地理教师做起,增强地理实践能力 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意识,并从行动入手,开展一系列地理实践活动。二、课题界定1. “地理实践力”:是在运用地图工具、地理模拟实验和演示、地理观察和测量、

4、地理野外 考察和社会调查、生活中定位和出行等活动中,实践能力与品质的综合表现。2. “地理创新能力”:是指学生在学习和实践中,能提出新颖、独特的地理观点、建议和设 想的能力。3. “行动研究”:本课题通过课堂教学行动及开展系列地理实践活动,研究如何培养学生地 理实践力和创新能力,并进行评价。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1. 国外研究现状日本1999年颁布的小学、初中、高中学校活动纲要规定中小学必须实施“综合实践学 习时间”,要求设计和实施“基于地理课题的探究学习活动”和“体验性学习活动”;美国 的中小学在地理教学中都实施了 “应用学习”的方式;法国在中小学地理教学中实施了 “动 手做(hands-o

5、n)”教育理念;由此可见,在地理学科中开展地理实践活动教学,培养学生 的实践能力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地理教育改革的共同趋势。此外,为了适应地理改革的需要,各国都将地理实践活动纳入正常的地理教学计划中。如: 在爱尔兰,新的地理计划增加了野外考察内容;法国和丹麦还建有专门的地理野营学校; 意大利、瑞士、比利时的学校有野外地理研究基地;在英国,规定高年级野外活动时间不少 于一个月,此外,地理考试时也大量引用野外工作的资料和成果;日本在乡土地理教材中还 向学生介绍附近地域的调查方法等。由此可见,其他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对地理实践活动的研究已经深入,并且得到了良好的落 实和应用,这对于我国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理

6、论研究和实践具有借鉴和指导意义。2. 国内研究现状 关于地理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目前国内关于地理实践能力的研究成果较多,但比较零散,系统的针对地理实践能力培养的 研究很少。刘辛田在地理实践能力培养的现实困境透析一一第三届国际地理奥赛引发的思 考中深入分析了我国学生地理实践能力普遍薄弱的原因。北京教科院基础教育教研中心的 郭正权在其加强对中学生地理实践能力的培养(上、下篇)中具体介绍了地理观察能力, 地理调查能力,地理制作能力,地理实验能力的培养方法。 地理实践活动的组织模式和实施策略南京师范大学赵媛的文章地理野外实践教学模式初探从实践教学与地理课程联系的程度、 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及地理实践教学的

7、开展形式等方面论述了地理实践教学如何促进学生能 力的培养,探讨了地理野外实践教学的基本模式以及主要模式的特点及应用。上海师范大学付贵云在论文实践活动渗入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研究中总结了地理实践活 动的五种基本特征,同时也指出我国地理实践活动开展中的三个严重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 了实践活动渗入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教学策略。从以上研究可以看出,很多学者都以案例的形式对实践活动进行了深入研究,尤其是对地理 活动教学的组织模式和实施策略的探索,对本课题的研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四、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本课题立足在已有文献资料和理论指导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地理核心素养引领下高中生地 理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内涵、特

8、征、构成要素,探索出高中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这些研究结果对高中地理教学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1. 有利于转变地理教师教学观念随着新课标的确立和课程改革的推进,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教学也随之应用于各科教学中, 地理核心素养的提出更是改变了过去地理教师仅注重学生地理知识的积累,忽略学生实践能 力锻炼的观念,强调教师一定要重视学生地理实践能力的培养。2. 有利于改进高中地理教学方式地理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这一学科特点要求教师改进地理教学方式,以适应新时 期对学生地理实践力的要求。基于地理活动的学生地理实践力策略培养研究需要充裕的时间 和必要的场所,其实施过程要求提供活动探究所需的可利用信

9、息资源和可操作工具等条件, 这就要求教师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最大限度运用现代信息工具、手段来促进学生地理实 践力的获得。3. 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基于地理活动的学生地理实践力策略培养研究能使不同个性的学生从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发 挥自己的特长和优势,以“做自己愿意做的事”的方式主动参与到活动中,促进学生可持续 发展的学习和创新。五、课题理论依据1. 哲学基础实践论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该理论认为认识的根本目的就是实践。地理教学 既是认识过程,也是实践过程、活动过程,地理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鼓励学生积极动手实践,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实践中学习和检验地理知识。2. 教育心理学

10、基础(1) 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美国认知心理学家布鲁纳主张学习的本质是主动获取知识,并把新获得的知识与已有的认知 结构结合起来,从而达到积极地建构自身知识体系的目的。因此,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应通 过创设独立的探究情境推动学生进行探究,在亲身参与的实践活动中习得地理实践能力,建 构和完善自身的认知结构。(2) 建构主义建构主义认为个体的知识是由人建构起来的,不同的人对同一种事物有不同的理解。该理论 主张学生的学习要与情境化的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主张教学要以学生为基础,重视学生 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建构主义理论提倡的情境化教学对于学生地理实践力的培养有着积 极的作用,因此在具体的地理教学

11、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通过设置相应 的情境促使地理活动更具生动性和开放性,帮助学生形成地理实践能力。3. 地理学科基础地理学主要研究地理环境的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地理学科所 具备的实践性特点强调学生的动手实践过程,要求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增长知识和发展能力。 地理学科所培养的地理实践能力要求地理教学紧密联系生活,结合生活实践设置活动内容, 吸引学生参与,在参与中培养锻炼地理学习的基本能力和技能。六、研究目标和内容1. 地理核心素养引领下地理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定义和构成。2. 目前国内的地理实践能力教学现状及问题。3. 针对学生地理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地

12、理实验、地理观察与观测、地理调查与考 察、地理制作与绘图、地理问题分析与决策)。4. 高中地理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评价研究。七、创新之处1. 从地理实验地理观察与观测、地理调查与考察、地理制作与绘图、地理问题分析与决策五 个方面进行地理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培养研究。2. 进行高中地理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评价研究。八、研究思路本课题研究从高中地理教学的实际出发,计划通过课内与课外结合,教学与活动结合,理论 与实践相结合等多种方式,组织实施课题研究,提出有效培养学生地理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的策略,并进行评价。九、研究方法1. 文献资料法:搜集并整理相关研究著作,学位论文以及期刊论文等,对搜集的资料进

13、行研 读,发现以往研究中的不足,对于不足之处进行研究,并借助以往研究的思路和方法,找出 地理实践能力培养的理论支持,培养策略和方法。2. 问卷调查法:分别涉及针对教师和学生的关于地理实践活动组织开展现状和地理实践能力 现状的问卷,进行调查,为实践活动中地理实践能力培养策略的提出提供实践依据。3. 案例分析法:根据高中地理实践力培养的开展现状从而分析得出目前所存在的问题,并以 此提出地理实践力培养的理论措施,最后再遵循从一般到个体的方法逐步归纳出如何结合不 同类型的地理活动教学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并结合具体的案例分别进行阐述。4. 对照实验法:分别设置实验班级和对照班级,实验班开展各种地理实践活动,对照班级采 用传统教学手段,学期末对两个班级的教学效果分别进行评价并做横向对比。十、技术线路(为结构框图,无法粘贴,转成图片也粘贴不了,这个申报平台这么不智能,我也没办法)十一、实施步骤申报阶段:2018.5-2018.6准备阶段:2018.7-2018.9深入研究阶段:2018.10-2019.5巩固成果阶段:2019.6-2019.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