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庆会展活动对城市品牌发展的作用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87791766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节庆会展活动对城市品牌发展的作用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节庆会展活动对城市品牌发展的作用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节庆会展活动对城市品牌发展的作用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节庆会展活动对城市品牌发展的作用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节庆会展活动对城市品牌发展的作用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节庆会展活动对城市品牌发展的作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节庆会展活动对城市品牌发展的作用(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浙戸上穿械市学院ZHEJIANG UNIVERSITY CITY COLLEGE社会实践报告ZUcc市t题目节庆会展活动对城市品牌发展的作用姓名魏晓燕学 号31007323专业班级 会展1001所在学院 传媒与人文学院扌旨导教师黄彬二O年九月一日“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因西湖而成就了天堂,成就了杭州“市列珠 玑,门盈罗绮”的繁华。西博会,这个以“西湖”命名的博览盛会,让杭州这座 人间天堂向中国和世界展示了开放的胸怀。早在 1929 年,杭州就曾举办过首届 西湖博览会,创下了当时中国博览会之先河,轰动全国,誉满中外。在时隔 71 个春秋之后, 2000 年,杭州再次重新擦亮七十年前“西湖博览

2、会”这一“金字 招牌”。经过十年的打造, “西湖博览会”已发展成为“西湖国际博览会” ,“金 字招牌”的含金量日益攀高,熠熠生辉。因为西博会, 杭州的文化内涵被诠释得淋漓尽致; 因为西博会, 杭州人和中 外游客享受了节日的盛筵和精神的洗礼。 杭州最具震撼力的会展品牌、 最具吸引 力的注意力经济、最有感召力的城市节庆活动 -“杭州西湖博览会” ,已成为“杭 州发展会展业和招商引资的平台, 杭州精神文明建设的载体, 杭州老百姓和中外 游客的节日”。汽车工业博览会、休闲产业博览会、 网商大会、会展高峰论坛、龙舟文化节、 横渡钱塘江、玫瑰婚典、南宋文化周, 一幕幕会展和节庆活动让金秋十月的杭 州精彩纷

3、呈。 中外嘉宾云集、 四海精品汇聚。 西博会是一个大舞台, 而这一光芒 璀璨舞台的幕后,是一个以“西博办”为核心,组织多层、人员多元、功能多样 为特征,运转顺畅、机制完善的西博复合主体。当今世界, 政治、经济、文化的协调发展特别是经济与文化日益融合, 已成 为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 文化产业发展的程度是经济与文化融合的具体反映, 同 时也成为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节庆文化在城市的发展中具有越来越重 要的地位, 许多城市的节庆文化产业已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之一。 节庆文化产业 的兴起,除可以吸纳大量人才资源外, 对拉动投资和促进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作 用,并将城市形象突现出来, 如何打造节庆文

4、化品牌, 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 是 现代城市面临的新的重大课题。(一)节庆文化对城市发展的推动作用节庆文化是城市经济和城市发展的加速器,文化与经济的彼此联系、相互 促进,已成为现代城市的崭新特征。 办节城市为了营造节庆气氛, 展示城市而投重金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下大力气综合整治市容、 市貌和环境, 城市环境因 此发生了质的变化, 从而提高了城市的规划、 建设和管理水平。 从经济利益来看, 首先表现在节庆文化能极大带动主办城市的投资和消费需求, 尤其对交通、通讯、 旅游、餐饮、会展等第三产业的高速发展拉动作用更大。其次, 节庆文化将带动 主办城市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升级, 使经济更具活力和竞争力

5、。 长沙举办的金鹰节 就是最成功的证明。 通过办节可以整合旅游资源的发展优势, 创立品牌, 扩大办 节城市的影响来提升整体旅游形象,拓展客源市场 , 更新投资环境,扩大了城市 的开放水平。 城市因办节而繁荣, 办节其间国内外游客、商贾云集, 促进了人员 信息文化的国际交流, 提升了主办城市在国内外的知名度与美誉度, 增强了对世 界范围内人才、 资金等各种要素的吸引力。 特别是所有的节庆活动都广邀四方宾 客,在接待了海内外成千上万的游客和客商之后, 市民的视野开阔了, 荣誉感和 自豪感大为增强。 他们自觉保护公共设施、 维护环境卫生、 遵守交通秩序, 有效 地增强向心力和凝聚力, 大大的提高市民

6、的文明意识和文明水平, 使市容、 市貌 整洁有序。(二)经营城市对节庆文化的促进作用城市、城市经济与城市文化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互动和依存关系。首先, 经营城市有利于提升城市文化品位。 文化是社会发展中最为活跃的力量, 它传承 不息, 无处不在地渗透和影响整个社会的各个角落。 从某种意义上讲, 文化是城 市形象的代言人。城市靠文化彰显个性,名扬四方。中国的北京、法国的巴黎、 奥地利的维也纳均以各自的独特文化与风格享誉世界。 文化让历史凝固, 让生命 永存,故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其次,经营城市有利于盘活文化资源, 弘扬 文化精神。 在当代世界, 文化不仅为城市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7、 而且 文化本身也直接成为经济发展的强大助推器, 文化产业也已成为最有前途的阳光 产业。挖掘节庆文化资源可以弘扬优秀文化精神, 保护民族特色文化, 促进地区 经济发展。 再次,经营城市还有利于推动先进文化的发展。 先进文化是社会实践 的理性升华, 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 在城市现代化进程中, 先进文化起着导向 作用并可转化为强大物质力量, 是城市现代化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 经营城 市就可以充分重视先进文化的重要作用,很好地继承和发扬中国优秀文化传统, 吸收借鉴人类一切先进文化成果,发扬先进文化,推进城市现代化。杭州市全年举办世界休闲博览会百城馆杭州馆主题活动、西湖狂欢节、 运河艺术节、 富

8、阳市龙门古镇民俗风情节、 第十二届新安江旅游节、 临安市天目 山国际山地户外运动挑战赛、 桐庐县严子陵钓台中韩国际文化交流节等旅游节庆 会展活动 , 全面展示杭州的魅力,促进杭州旅游品牌的发展。(张文照)【举办2006年茶博会】4月1日21日,杭州市人民政府、浙江省农业厅、 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中国茶叶学会共同主办 2006年中国(杭州)西湖国际 茶文化博览会暨首届杭州国际茶文化旅游节。 该届茶博会以“茶文化提升人类休 闲品质:中国茶都迎来休博盛会”和“茶为国饮、 杭为茶都”为主题, 先后举办 2006年“相约龙井”西湖龙井开茶节、2006年中国茶都茶文化嘉年华清河 坊民间茶会、 2006年

9、(杭州)中华名茶文化博览会、 2006年中国茶馆馆主年会、 龙井茶最佳解说员大赛、 “品龙井茶、 吃农家菜、 住农家院”系列活动、 最佳茶 文化旅游线路设计大赛、 最具人气的茶文化旅游景区评选、 杭州最佳茶村落评选、 2006年世界休闲博览会推荐茶楼评选、中日韩三国茶艺交流、爱茶日纪念活动 和第五届中国茶圣节暨西湖国际茶文化博览会闭幕式等 13个活动,邀请全国 100 多个茶叶、茶具、茶衍生产品企业参加,来自韩国、日本的客商参加了展会,汇 集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黄茶、紧压茶 6 大茶品,充分展示杭州得天独厚 的茶文化资源和“茶为国饮”的魅力, 提升“杭为茶都”的城市品牌。 (张文照 娄火

10、明)【举办百城馆一一杭州馆主题活动】在世界休闲博览会期间,设在休闲博览园内的“百城馆”杭州馆接待海内外参观者 80余万人次,举办主题活动 12 场,成为“百城馆”中最具新意、最有吸引力的场馆之一。在百城展馆评选 中,杭州馆与世界休闲馆、上海世博会馆、澳门馆等 8个展馆获得特别荣誉奖。 上城区的怀古休闲文化, 下城区的时尚购物, 江干区的钱江时代新姿, 拱墅区的 运河风情, 西湖区的特色乡村旅游, 滨江区的动漫产业,余杭区的深厚人文, 桐 庐县的富春山水,淳安县的秀水风景,建德市的民俗风情,富阳市的山水形胜, 临安市的山地休闲带给中外游客别样的参观体验。 杭州馆成为展现大杭州民俗风情特色、宣传大

11、杭州休闲旅游资源、展示演绎休闲文化魅力、突出表现“东方休闲之都”休闲主题的平台和载体,受到游客的欢迎。【杭州诸暨两地同办荷花会】由杭州市旅游委员会、诸暨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06年杭州西湖西施故里荷花会于 6月8月在杭州和西施故里诸暨 两地同时举办。该荷花会是2006年杭州世界休闲博览会的重要项目,也是杭州 和诸暨两地首次联手推出的以荷文化为主题的休闲旅游产品,围绕“识荷”、“赏荷”、“品荷”、“祭荷”设计了一系列清新雅致、趣味高雅的主题活动, 让游客有机会以不同的方式深度体验荷花“迎骄阳而不惧,出淤泥而不染”的气质,以荷花为媒介了解杭州、诸暨两地别具一格的夏季旅游特色。杭州全国历史文化名城

12、和浙江省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具有发展文化产业的优越条件,同时,它又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浙江省文化产业的发展。杭州新时期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建经济强市、 创文化名城,构筑大都市、建设新天堂,率先 基本实现现代化。发展文化产业是杭州建设文化名城的突破口, 是推进经济与文 化协调发展,实现杭州新时期发展目标的重要战略举措。改革开放以来,在与外来文化的不断融合中,杭州文化事业日益繁荣发展, 业已基本形成了以城乡居民文化旅游、文化休闲娱乐及广播电视、报业为主体, 电子传媒、高新尖技术和印刷传媒相结合的核心文化产业;同时,民间传统手工艺术也取得重大发展并组成一条文化产业链,推动了杭州文化产业的迅速发展。发展现

13、状:1文化基础设施日趋完备,为文化发展提供良好平台。旅游产业是杭州文 化产业的主体,近几十年来,杭州市加大对旅游产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对杭州的主要风景名胜区西湖进行了有效的保护措施并进行新的建设,其中至今仅杭州之江国家旅游度假区便已投入基础设施资金 2.3亿元,引进外资项目16个,合 同总投资2.67亿美元和12.7亿元人民币。2005年,“西溪”建设工程正式举 动,这项总耗资高达10个亿的建设工程(其中仅道路改造便达 2.4亿)引起了 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两西”成了杭州最为独特的风景旅游区。另外,杭州旅游综合配套设施日渐完善,综合接待能力也显著提高。一批新的历史文化保护 区和纪念馆、博物馆

14、等也开始进入规划和建设,成为杭州一张闪亮的“文化名 片”。2、文化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文化企业发展迅速。据统计,目前,全市现有 各类旅行社130多家,并均已培养和建立起一支掌握现代化服务意识和较高素质 的旅游业务队伍。1997年,杭州接待境外游客50.43万人次,比1978年增长 8.4倍;创旅游外汇收入2.01亿美元,比1978年增长28倍。在文化传媒方面, 也逐渐形成了以浙江日报业为首的五大传媒集团,并已向全国文化市场进军。 2002年12月7日,杭州文化商城正式开业。作为文化大省的行业旗舰,它开创 了杭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全新的文化经营格局。3、文化消费平稳增长,文化需求潜力巨大。随着经济的

15、发展,杭州居民消费日趋升级。在去年的浙江省电影收益中,杭州占50%上,杭州的电影放映龙头企业一一庆春电影大世界,年放映收入连续三年超1000万元,三年来均名列全国电影放映业前茅。旅游市场依然充满活力,在遭遇 2004年的禽流感后,据 初步统计,全年入境旅游人数仍高达 123.41万人次,增长43.3%;旅游外汇收 入5.97亿美元,同比增长41.5% ;国内旅游人数3016万人次,同比增长8.7%; 国内旅游收入361.18亿,同比增长24.1%;旅游总收入410.7亿元,同比增长26%4、民间文化投资蓬勃兴起,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亮点。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浙江万事利集团的进军文化产业。它代表了

16、浙江和杭州文化产业市场正产生 一种新的经营管理理念。同时,作为杭州旅游产业的顶梁柱,宋城集团一直在文 化投资方面保持了旺盛的势头,其发展总资产已达到了40亿。在杭州体育产业方面,杭州富阳等地的体育用品制造商为其发展供了数额巨大的投资,直接推进了民间资本进入文化市场的热潮。5、以电子科技为主的文体休闲娱乐市场健康发展,新的消费热点逐渐形成。目前杭州已经拥有一批如“阿里巴巴”等以提供电子商务信息服务为主的电子 文化商务产业。2003年杭州市电子信息产业累计完成总产值 596.58亿元,较2002 年同比增长53.36%。实现产品销售收入629.91亿元,同比增长51.7%。而另外一大新兴的文化消费热点会议展览业也在杭州取得了良好的发展机遇,积极开拓会展经济,成了杭州发展现代服务业又一条新路。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