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水、临电施工方案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87786342 上传时间:2022-11-0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临水、临电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临水、临电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临水、临电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临水、临电施工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临水、临电施工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临水、临电施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水、临电施工方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工程概况;本工程为清水湾公寓北块工程1#3#为小高层,48#为47层的多层,5#为半地下室自行车库,半地下室为外墙为剪力墙,小高层为框架结构,其余部分为砖混结构35936m22、临时施工用水布置2.1施工水源情况现场施工用水及消防用水,有市政消防DN100管径的水源,我方设一根DN100消防水管,现场周围设消火栓(详见施工总平面布置图)。根据施工进度,各座号每施工层分别设四个施工用水源,每层再设两个消火栓。2.2施工用水情况用水项目用水量备注混凝土全部用水1700-2400L/m3临道施工时使用混凝土养护200-400L/m3对焊机2400L/台台班消防用水15L/S施工现场生活用水20-

2、60L/S按1200人计2.2.1计算现场施工用水q1K1=1.05 K2=1.5q1=K1Q1N1/T1TK2/83600 1.05* * =3.31(L/S)式中:q1施工用水量(L/s);K1未预计的施工用水系数(1.05-1.15);Q1季度工程量,砼为3855m3;N1施工用水定额;T每天工作班数(班);K2用水不均衡系数,现场施工用水K21.5;2.2.2施工机械用水量(对焊机)q2/K2=1.10 K3=2.0q2=K2Q2N2K3/83600 1.1024002/836000.18(L/s)式中:q2施工机械用水量;Q2同一种机械台数N2施工机械台班用水定额K2施工机械用水不均

3、衡系数施工现场生活用水量q3:K3=1.5 N3=20-60L/人.班q3 = 1.25(L/s)式中:K3施工现场生活用水不均衡系数;q3施工现场生活用水量;N3施工现场生活用水定额取30L/s;P1施工现场高峰人数;b每天工作班数。施工现场消防用水:(q4)因为现场面积A2.5ha(2500) q4=10-15(L/S)因为q1+ q 2+q34.37L/sq4 总用水量计算取Qq4+ (q1+q2+q3)=15+ 4.3717.19(L/S)2.3管径选择:d= = =0.094m100根据上述计算,主干管选用DN100。 3、临时用水管布置及越冬防冻,保温措施:3.1根据施工现场临时用

4、水管布置图,合理布置管线,一般沿道路边或水沟边埋设。3.2埋设深度:考虑到本工程施工工期较长,防止越冬阶段,管内有余水冻胀,一般埋设深度要超过0.8m厚冻土层,外露管道,包括楼层施工用水管及消防用水管。冬季时期必须采取防冻保温措施,竖立管底端设置放水阀门,在不使用水时,把管内余水放尽,这样也能起到保护水管不受冻胀措施。3.3随楼层布设的施工用水管及消防用水管的固定,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同建筑物固定好,一般设置位置随施工电梯位置布置,便于装拆用水方便,竖管安装一般距墙面不少于300,便于外墙面装修不妨碍。4、节约用水施工用水源要合理使用,特别楼层混凝土的保养工作要少浇勤次,保证混凝土上表面湿润

5、即可,不能一次性放水太大,造成水资源流失。5.临时施工用电布置5.1整体布局本现场临时供电系统采用TN-S方式。电源由业主提供。电缆埋地敷设至各二级配电箱,埋地深度大于600mm,穿越路基处加套管保护。电缆的首末端做重复接地。 负荷中心附近设总配电箱一台,在现场负荷相对集中的区域设置6台二级配电箱(现场布置见附图)。现场实行三级配电、二级保护,对机械设备做到一机一闸一保护,总配电箱和开关箱均设置漏电保护器,且两级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和额定漏电动作时间作合理配合,使之具有分级保护的功能。用于主干线的漏电保护器,选择动作电流大于主干线实测泄漏电流2倍的漏电保护器,在分支路中选用动作电流大于

6、实测泄漏电流的2.5倍,同时满足大于其中泄漏电流最大的一台用电设备的实测泄漏电流4倍的漏电保护器。开关箱内的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电流不大于30mA,动作时间小于0.1秒。5.2负荷计算主要机械设备用电量统计表 序号机械名称数量(台)用电量(KW)备注160型塔吊25720.2=22.83提升井架67.560.2=94钢筋调直机25.520.7=7.75钢筋切断机25.520.7=7.76钢筋弯曲机23.020.7=4.27闪光对焊机221000.45=908交流电焊机4422.80.45=41.049交流电焊机22410.45=36.910插入式振捣器101.1100.6=6.611砼搅拌机2

7、5.520.6=6.612砂浆搅拌机43.040.6=7.213木工电锯22.220.7=3.114木工压刨23.020.7=4.215木工压刨23.7520.7=5.316离心管道泵41140.6=26.417生产照明5018生活用电80合计408.745.3安全用电措施1、安全用电技术措施电气设备的设置符合下列要求:a、动力配电箱与照明配电箱分别设置,如合置在同一配电箱内,动力和照明线路分路设置,照明线路接线接在动力开关的上侧。b、开关箱由末级分配电箱配电。开关箱内一机一闸。每台用电设备有自己的开关箱,严禁用一个开关电器直接控制两台及以上的用电设备。c、总配电箱设在靠近电源的地方,分配电箱

8、装设在用电设备或负荷相对集中的地区。分配电箱与开关箱的距离不得超过30米,开关箱与其控制的固定式用电设备的水平距离不宜超过3米。d、配电箱、开关箱装设在干燥、通风及常温场所,周围有足够两人同时工作的空间。且不得堆放任何有碍操作、维修的物品。e、配电箱、开关箱安装端正、牢固,移动式的箱体装设在坚固的支架上。固定式配电箱、开关箱的下端与地面的垂直距离大于1.3米,小于1.5米。移动式分配电箱、开关箱的下端与地面的垂直距离为0.6至1.5米。配电箱、开关箱采用铁板或优质绝缘材料制作,铁板的厚度大于1.5mm。f、配电箱、开关箱中导线的进线口和出线口设在箱体底面,严禁设在箱体的上顶面、侧面、后面或箱门

9、处。、电气设备的安装符合以下要求 a、配电箱内的电器首先安装在金属或非木质的绝缘电器安装板上,然后整体紧固在配电箱箱体内,金属板与配电箱体作电气连接;b、配电箱、开关箱内的各种电器按规定的位置坚固在安装板上,不得歪斜和松动。并且电器设备之间、设备与板四周的距离符合有关工艺标准的要求;c、配电箱、开关箱内的工作零线通过接线端子板连接,并与保护零线接线端子板分设;d、配电箱、开关箱内的连接线采用绝缘导线,导线的型号及截面严格执行临电图纸的标示截面。各种仪表之间的连接线使用截面不小于2.5mm2的绝缘铜芯导线。导线接头不得松动,不得有外露带电部分;e、各种箱体的金属构架、金属箱体、金属电器安装板以及

10、箱内电器的正常不带电的金属底座、外壳等必须做保护接零,保护零线经过接线端子板连接;f、配电箱后面的排线需排列整齐,绑扎成束,并用卡钉固定在盘板上,盘后引出及引入的导线留出适当余度,以便检修;电气设备的操作与维修人员必须符合以下要求:a、施工现场内临时用电的施工和维修必须由经过培训后取得上岗证书的专业电工完成,电工的等级同工程的难易程度和技术复杂性相适应,初级电工不允许进行中、高级电工的作业。b、各类用电人员做到:掌握安全用电基本知识和所用设备的性能;使用设备前必须按规定穿戴和配备好相应的劳动防护用品,并检查电气装置和保护设施是否完好。严禁设备带“病”运转;停用的设备必须拉闸断电,锁好开关箱;负

11、责保护所有设备的负荷线、保护零线和开关箱,发现问题,及时报告解决;搬迁或移动用电设备,必须经电工切断电源并作妥善处理后进行。电气设备的使用与维护a、施工现场的所有配电箱、开关箱每月进行一次检查和维修。检查、维修人员必须是专业电工。工作时必须穿戴好绝缘用品,必须使用电工绝缘工具。b、检查、维修配电箱、开关箱时,必须将其前一级相应的电源开关分闸断电,并悬挂停电标示牌,严禁带电作业。c、配电箱内盘面上标明各回路的名称、用途,同时要作出分路标记。总、分配电箱门配锁,配电箱和开关箱指定专人负责。施工现场停止作业1小时以上时,将动力开关箱上锁。d、各种电气箱内不允许放置任何杂物,并保持清洁。箱内不得挂接其

12、它临时用电设备。e、熔断器的熔体更换时,严禁用不符合原规格的熔体代替。、室内导线的敷设及照明装置:a、室内配线必须采用绝缘铜线或绝缘铝线,采用瓷瓶、瓷夹或塑料夹敷设,距地面高度不得小于2.5m。b、进户线在室外处要用绝缘子固定,进户线过墙穿套管,距地面大于2.5m,室外要做防水弯头。c、室内配线所有导线截面按图纸要求施工,但铝线截面最小不得小于2.5mm2,铜线截面不得小于1.5mm2。d、金属外壳的灯具外壳必须作保护接零,所用配件均使用镀锌件;e、室外灯具距地面不得小于3米,室内灯具不得低于2.4m,插座接线时符合规范要求;f、螺口灯头及接线符合下列要求:相线接在与中心角头相连的一端,零线接

13、在与螺纹口相连的一端。灯头的绝缘外壳不得有损伤和漏电。g、各种用电设备、灯具的相线必须经开关控制,不得将相线直接引入灯具。h、临设内的照明灯具优先选用拉线开关。拉线开关距地面高度为2至3米,与门口的水平距离为0.1至0.2米,拉线出口向下。2、安全用电组织措施建立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和安全用电技术措施的编制、审批制度,并建立相应的技术档案。建立技术交底制度。向专业电工、各类用电人员介绍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和安全用电技术措施的总体意图、技术内容和注意事项,并在技术交底文字资料上履行交底人员和被交底人的签字手续,注明交底日期。建立安全检测制度。从临时用电工程竣工开始,定期对临时用电工程进行检测,主

14、要内容是:接地电阻值,电气设备绝缘电阻值,漏电保护器动作参数等,以监视临时用电工程是否安全可靠,并做好检测记录。建立电气维修制度。加强日常和定期维修工作,及时发现和消除隐患,并建立维修工作记录,记载维修时间、地点、设备、内容、技术措施、处理结果、维修人员、验收人员等。建立工程拆除制度。建筑工程竣工后,临时用电工程的拆除有统一的组织和指挥,并须规定拆除时间、人员、程序、方法、注意事项和防护措施等。建立安全检查和评估制度。施工管理部门和企业要按照JGJ59-99建筑施工安全检查评分标准定期对现场用电安全情况进行检查评估。建立安全用电责任制,对临时用电工程各部位的操作、监护、维修分片、分块、分机落实到人,并辅以必要的奖惩。存放易燃气体、易燃物仓库内的照明装置一定要采用防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