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二模块测试(九)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87782935 上传时间:2023-08-2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54.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二模块测试(九)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必修二模块测试(九)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必修二模块测试(九)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必修二模块测试(九)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必修二模块测试(九)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必修二模块测试(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二模块测试(九)(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必修二模块测试(九)栏目主编 组编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唐代诗人王维在丁寓田家有赠一诗中写道:“晨鸡呜邻里,群动从所务。农夫行饷田,闺妾起缝素。”对其解读错误的是 A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B以家庭为生产单位 C男女分工明确 D田园生活自然悠闲2. 中国传统工艺如蜀锦某些制作工艺在古代就已失传。究其原因,最有可能是 A官营手工业技术的封闭性 B传统制作工艺难教难学C国家对技术传承重视不够 D传统工艺品市场需求不足3. 某中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小论文中频繁出现“厚来薄往”、“市舶使”、“十三行”等词,此小论文的研究对象应该是A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

2、B古代繁荣的大城市C自古频繁的中外交流 D古代发达的造船业4. 诗经齐风甫田记载:井田由于“民不肯尽力”,到处是“维莠骄骄”、“维莠桀桀”的丛生茂草,一副“公田不治”的景象。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不包括A周王室的衰微 B私田的大量开垦C兼并战争频繁 D土地转让的停滞5. 清同光年间人欧阳昱在见闻琐录中记述:“当茶出时,众夷来买,商定而后答价,丝毫不能增,倘居奇不卖,欲昂其值以俟,则逾七日减十之一,再逾七日减十之二,又逾七日减十之三;俟愈久,价愈减” 这主要表明A外国人操纵中国茶叶价格 B外国人高价购买中国茶叶C中国茶叶深受外国人喜爱 D中国茶叶商人内部不团结6. 徐润是近代中国有名的买办,曾创办同

3、文书局,影印过大量的中国古代典籍和西学图书,广为发行,并与买办唐廷枢一起成功经营洋务企业轮船招商局。下列对近代中国买办阶层的历史影响论述正确的是 A近代中国的买办是西方侵略者的帮凶 B推动了中国工业的近代化 C避免了中国沦为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附庸 D延缓了中国殖民地化的进程7. 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经历了一个曲折发展的过程,导致如下表中国产业结构在1936年急剧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单位:万元合计外国资本本国资本(不包括东北)本国资本中之官僚资本本国资本中之民族资本工矿业429 600292 000137 60020 600117 000交通运输业391 400351 40040 00023 5001

4、6 500合计821 000643 400177 60044 100133 600A国民政府形式上完成统一 B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C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D革命根据地经济建设的贡献8. 下表是中国某一时期不同所有制企业总产值对比表(单位:%)年代全民集体公私合营私营个体手工业开始年415334307206结束年54517127200412表中的统计信息反映了下列哪组年份的经济状况A1949 1952 B1952 1956 C1966 1976 D1978 19829. 有学者认为,1978年中国出现改革开放绝不是偶然的,有着深刻的内外背景。下列选项属于中国走上改革开放道路的国

5、际背景是 A“和平与发展”逐步取代“战争与革命”,成为时代主题 B两极格局结束后,绝大多数国家都实行了市场经济体制 C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进一步促进了各国市场的开放 D苏联解体的教训为中国的改革提供了深刻的借鉴10. “全民所有制企业,正转换经营机制个体经济、私营经济、三资企业也在迅速发展。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经济体制正在加速构建。”这是某年人民日报发表的国庆社论,这篇社论的背景是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C邓小平南方谈话 D中国加入世贸11. 20世纪90年代前,同是发展中国家,中国和印度的国内生产总值相差不大,但是自1992年后,逐渐拉开了差距。依据下图判断出现这种

6、变化的原因是图10 中国和印度利用外资情况对比 A中国比印度更早实行对外开放 B印度依然是国际“资本洼地” C中国在资本市场竞争中超过印度 D中国的计划经济比重比印度更大12. 下表数据的变换表明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集体工业城乡个体工业其他经济类型工业1978年776%224%1980年002%048%1998年285%383%189%199%A多元化经济所有制基本形成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建立C产业结构调整趋向合理化 D公有经济不再占主导地位13. 每一个时代都有一些符号给人留下深刻记忆,下列时代符号对应正确的是A清末符号:租界、洋人、水师、中山装、火轮船、军阀 B民国符号

7、:黄包车、旗袍、长衫、上海滩、黑色礼帽 C文革符号:大字报、绿军装、洋布、红色、语录、买办 D80年代符号:自行车、QQ、录音机、霹雳舞、摇滚乐14. 1933年7月申报月刊掀起中国现代化问题的大讨论。此次讨论共收到10篇短论和16篇专论,最为明显的一个特点就是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倾向,完全赞成走私人资本主义道路的只有1篇,90%的论文赞成、倾向于社会主义和“非资本主义”方式。以下对这种情况的认识正确的是A反映了当时中国人的普遍想法B当时知识界对“非资本主义”前途和社会主义倾向己有明显的增长C反映了当时知识分子对中国国情的深刻认识D这是后来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根本依据15. 小明同学在图书馆查阅

8、资料时发现一张地图,此地图最有可能是那一个年代的A1756年 B1789年 C1492年 D1812年16. 下图是20世纪初欧美国家报刊上的一幅漫画(图中大树意为自由贸易,树底下坐着的是英国,而正在采摘果子的为美、法、俄、荷等国)。下列对这幅漫画的解读,不准确的是A英国仍然坚持传统的自由贸易政策 B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争夺世界市场激烈 C英国在世界贸易中占据绝对优势地位 D英国的“世界工厂”地位受到严重挑战17. “欧洲非常清楚地认识到,航海和发现会比战争和重炮给世界带来更具有决定性的变化,延续了千年的中世纪将画上句号。新的时代遵照新的方式思考和行动的“摩登时代”将来临”。下列选项中不符合“新的

9、时代”特征的是A轮船等新型交通工具大量用于航海 B航海是指新航路的开辟C发现是指美洲等地区的被罚站 D新的思考方式是指以人为中心思考问题18. 下图是世界殖民地占全球陆地(南极洲除外)面积的比例(%)变化示意图,支持至阶段的史实解读,正确的是 A第段:葡萄牙到达好望角 B第段:荷兰建立了遍布世界的商业殖民帝国 C第段:法国成为“日不落”的殖民帝国 D第段:英国为打开中国市场发动了鸦片战争19. 1826年,伦敦大学学院的建立拉开了英国新大学运动的序幕。在这一运动中,曼彻斯特的欧文学院、伯明翰学院、利物浦学院等纷纷成立。它们都由民众办理,注重工业和科学领域,面向中产阶级招收学生,招收学生没有教派

10、及性别限制,采用住宿与走读两种制度。关于这一运动的认识,错误的是A反映了工业革命的需求 B反映了英国工业资产阶级的壮大C体现了自由平等的思想 D说明英国工人运动获得了新发展20. 世界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对右图理解正确的选项是 a处对应的历史时代,石油是英国主要使用的工业能源 a处对应的历史时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b处对应的历史时代,电力作为新能源得到广泛应用 b处对应的历史时代,电话、电报等通讯工具发展迅速 A错误,正确 B正确,错误 C正确,错误 D正确,错误21. 18541856年英国进出口贸易统计表,从表中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英国原材料食品工业制造业

11、出口贸易7%8%85%进口贸易61%33%6% A殖民体系初步形成 B农轻重比例发展失调 C进出口贸易逆差严重D工农业资源严重不足22. 有历史学家把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称为“疯狂的20年代”。其依据应该是,当时美国A摇滚、爵士乐盛行 B经济危机、社会动荡C经济社会盲目发展 D政府强化对经济的干预23. 罗斯福新政时期,大力推行“以工代赈”。由政府出资兴建公共工程,为失业工人提供劳动机会。这一笔钱经过工人的口袋,通过不同渠道和消费,又回到了资本家手中,成为以政府投资刺激私人消费和个人投资的“引动水”。受此影响,当时人们最有可能的体验是A“政府发放紧急救济金,只是排队太难了!” B“越来越多的

12、人都有了工作,还是政府好!” C“政府大兴土木,赋税负担比以前重多了!” D“工人示威、农民骚动,社会越来越乱了!”24. 20世纪5060年代这20年间,美国先后发生了四次经济危机。下列选项对美国官方统计的情况分析正确的是危机起迄年月工业生产下降幅度(%)实业人数最高点(万人)消费物价变化(%)195381954891393041957319584135508+42196021961286500+119691019701181503+66 A经济危机较二战前更具有破坏性 B自由放任政策是导致经济危机的重要原因 C美国经济已从战后初期的繁荣转为萧条 D美国经济已出现“滞胀”趋势25. 克林顿总统在2000年1月的国情咨文中说:“新世纪到来之际,我们已经创造了2000多万个新的就业岗位,出现了30多年来最快速的经济增长,失业率为30年来的最低水平,贫困率降到20年间最低点。”这一经济发展状况主要是源于A“宏观调控、微观自主”的经济政策 B零通货膨胀下的充分就业C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的运行 D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彻底改变26. “不是直接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而是要在许多经济领域退向国家资本主义要保证经济转到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