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实验迈克尔逊干涉仪实验误差分析及结果讨论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87781878 上传时间:2023-06-1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理实验迈克尔逊干涉仪实验误差分析及结果讨论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物理实验迈克尔逊干涉仪实验误差分析及结果讨论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物理实验迈克尔逊干涉仪实验误差分析及结果讨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理实验迈克尔逊干涉仪实验误差分析及结果讨论(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实验总结:1在实际测量中,出现了一下情况:随测量次数的增多,圆心位置发生了变化,这种现象是与理论相悖的,原因是由于Ml与M2未达到完全平行或调整仪器时未调整好,而且圆心偏移速度越快越说明Ml与M2平行度越差。2在测量完第一组数据后,反向旋转时会在旋转相当多圈后才会出现中心圆环的由吞吐变吐,这个转变不是立即就完成的,这是因为仪器右侧的旋钮为微调旋钮,使用它对干涉仪的性质改变影响较小,故有吞变吐需要旋转相当一段时间,此时应旋转中部大旋钮,再使用微调,但不要忘记刻度盘调零。3两组数据所测得的结果相差较大,这可能是由于测量过程的误差或操作失误所引起的,应尽量避免。4. 实验中还观察到许多现象,如Ml上

2、出现很多光斑,其中有亮有暗,同心圆的粗细和疏密变化等等。但由于理论知识的缺乏,我们尚无法给出上述问题的完美解释,需要我们进一步的学习与探索。一进行分析讨论。从数据表格可以看到,在误差允许范围内,测量波长与理论波长一致,验证了这种测试方法的可行性。误差分析:实验中空程没能完全消除;实验对每一百条条纹的开始计数点和计数结束点的判定存在误差;实验中读数时存在随机误差;实验器材受环境中的振动等因素的干扰产生偏差。3)实验结果:经分析,当顺时针转动旋钮时,“吐”出圆环,此时测得一波长,当逆时针转动旋钮时,“吞”出圆环,此时亦测得一波长。将二者取平均值得测得光的波长:,P=0.95。5. 一个迈克尔逊实验

3、,不但让我领悟到迈克尔逊设计干涉仪的巧妙和智慧,也更让我知道了做实验要有耐心和恒心,哪怕实验再麻烦,也必须坚持不懈,注重细节,这样才能真正地把实验做2.1、为什么白光干涉不易观察到?答:两光束能产生干涉现象除满足同频、同向、相位差恒定三个条件外,其光程差还必须小于其相干长度。而白光的相干长度只有微米量级,所以只能在零光程附近才能观察到白光干涉。2.3、讨论干涉条纹吐出或吞入时的光程差变化情况。答:吞入时,光程差变小。而吐出时,光程差则变大。2.9、试总结迈克尔逊尔涉仪的调整要点及规律答:调整要点:1、粗调时,尽量使两像点重合在一起,为后面的细调节省时间。2、细调时,朝吞吐减少的方向调,需耐心及细心。3、鼓轮测量前须调零,且朝同一方向调节,以免产生空回误差。4、做白光干涉实验,调粗调鼓轮,使干涉条件不断地在吞,此时即为向零光程位置调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