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故宫博物院导学案附答案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87781331 上传时间:2023-01-0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4故宫博物院导学案附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14故宫博物院导学案附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14故宫博物院导学案附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14故宫博物院导学案附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14故宫博物院导学案附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4故宫博物院导学案附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4故宫博物院导学案附答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故宫博物院导学案【教师寄语】 紫禁城王朝背影暗金銮,遥对紫微河汉宽。转阁真疑呼万寿,登坛未见走千官。云生殿瓦龙鳞碧,日落宫墙凤尾丹。帝苑雄才今不在,徒遗风景胜长安。【学习目标】 1、整体把握文意,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2、重点研讨太和殿相关段落,体会文章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的写作特色,揣摩语言,理解太和殿里作者描绘多姿多彩的龙的用意.、了解祖国传统的建筑艺术,了解故宫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和伟大成就,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他们进一步发扬民族的创造精神.一、【知识链接】、黄传惕、故宫博物院二、【自主学习】、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矗立( h ) 鳌头( ) 湛蓝( zn) 琉璃(li) 殿檐( yn

2、) 藻井( zo )蟠龙( n ) 击磬(qng )檀木( tn) 额枋(ng ) 肃穆(m ) 奏报( zu)慈禧( ) 妃嫔( ) 金銮殿(l) 中轴线( hu ) 乾清宫( ) 攒(cn )、解释下列词语。 玲珑:精巧细致 湛蓝:深蓝 布局:全面安排 肃穆:严肃而恭敬 幽雅:幽静而雅致 悠扬:形容声音时高时低,和谐动听。 井然有序:形容整齐的样子 迥然不同:形容差别很大 3、故宫博物院最主要的建筑有前三殿: 太和殿、 中和殿 、保和殿 ;以及后三宫:乾清宫 、交泰殿 、坤宁宫 。、加点的词语的感情色彩含贬义的是( D )A弯弯的金水河像一条玉带横贯东西,河上是五座精美的汉白玉石桥。B.站

3、在景山的高处望故宫,重重殿宇,层层楼阁,道道宫墙,错综相连,而井然有序.C中和殿是一个亭子形方殿,殿顶把四道垂脊攒在一起,正中安放着一个大圆鎏金宝顶,轮廓非常优美。D1884年正当帝国主义入侵,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慈禧太后却为自己的生日大肆挥霍.5.从课文中选出三个体现故宫建筑群特点的词语:宏大壮丽 、建筑精美 、 布局统一 。三、【合作探究】(一)初读,感知文意。 、本文说的对象是什么?对象特征是什么?表达的中心是什么?说明对象是故宫博物院的三大殿,着重是太和殿 规模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 这篇解说词按照空间顺序,采用移步换景的方法介绍了故宫的主要建筑及其特色,表达了对故宫的热爱和

4、赞颂,歌颂了中国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智慧和伟大的创造力,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哪些词表行走路线的?北京的中心-天安门从天安门往里走, 到午门的前面 进了太和门,到紫禁城的中心三大殿:太和殿后面, 中和殿后面-保和殿后面太和殿-从保和殿出来,下了石级是小广场广场以南广场北面-乾清宫后面是交泰殿,交泰殿后面是坤宁宫-在西边, 从养心殿往北后三宫往北就是御花园从御花园出顺贞门,就是紫禁城的北门-神武门对面就是景山。 3、前两段介绍什么?是总还是分?第3段到第0段分别介绍了故宫哪几部分结构? 1总说故宫的情况:地理位置,不寻常地位,历史价值,以及规模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的总体特征. 2总

5、说 3故宫的主要建筑:前朝三大殿. 4、两部分结构中,分别又介绍了什么?哪些详?哪些略?最后一段归入故宫中可以吗?为什么?1分别又介绍后三宫和御花园。 2前三殿详写, 3后三宫略写。 4不行,因为不仅交代景山的由来,而且总说在景山高处回望故宫的景象,再次赞叹故宫的宏伟建筑与和谐统一的布局,前呼后应,结构完整。 5、用列出结构示意图。(1)(2)()()(5)()()(8)(9)(10)(11)(2)(13)(1)(15)(16)6、从行走路线看,本文以什么为顺序?说明顺序是沿着中轴线,由南到北。 7、“移步”便会“换景”,实质上“走”的过程是什么在变化?实质上“走”的过程是作者行踪在变化,也是

6、文章说明空间顺序在变化。 、第五自然段,写了些什么?顺序是什么?它与第六段关系是什么?顺序如何?第五自然段主要写太和殿.按照由外到内的空间顺序。它与第六段关系是总体和局部的关系。立足中央的朱漆方台,从上到下的顺序进行说明. 9、“后三宫”写得很简单,但为何给人的印象却很鲜明?用作比较的手法,突出后三宫的气氛不同,以及彩绘图案不同,是以凤凰为主. 0、介绍东西六宫,详写什么?为什么详写?详写后三宫,因为是皇后与皇帝生活居住的地方。是东西六宫的主要后宫。 1、文章在总体安排上有何特点?文章主体部分按照总-分总的顺序,又以小广场为界把故宫分成“前朝和“内廷”两部分,依次介绍。 四、【精读精练】太和殿

7、俗称金銮殿,高2米,面积28多平方米,是故宫最大的殿堂。在湛蓝的天空下,那金黄色的琉璃瓦重檐屋顶,显得格外辉煌。殿檐斗拱、额枋、梁柱,装饰着青蓝点金和贴金彩画。正面是根红色大圆柱,金琐窗,朱漆门,同台基相互衬映,色彩鲜明,雄伟壮丽。大殿正中是一个约两米高的朱漆方台,上面安放着金漆雕龙宝座,背后是雕龙屏。方台两旁有六根高大的蟠龙金柱,每根大柱上盘绕着矫健的金龙.仰望殿顶,中央藻井有一条巨大的雕金蟠龙。从龙口里垂下一颗银白色大圆珠,周围环绕着六颗小珠,龙头、宝珠正对着下面的宝座。梁枋间彩画绚丽,有双龙戏珠、单龙翔舞,有行龙、升龙、降龙,多态多姿,龙身周围还衬托着流云火焰。三大殿建筑在紫禁城的中轴线

8、上,这条线也是北京城的中轴线,向南从午门到天安门延伸到正阳门、永定门,往北从神武门到地安门、鼓楼,全长约八公里.太和殿是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皇帝即位、生日、婚礼和元旦等都在这里受朝贺。每逢大典,殿外的白石台基上下跪满文武百官,中间御道两边排列着仪仗,皇帝端坐在宝座上。大殿廊下,鸣钟击磬,乐声悠扬。台基上的香炉和铜龟、铜鹤里点起檀香或松柏枝,烟雾缭绕。12、课文介绍故宫博物院时,褒什么?贬什么?褒:建筑物的精美,劳动人民的智慧,历史文化价值.贬:故宫是封建统治的中心,它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明清共24个皇帝在此盘踞.作者憎恨、揭露他们. 、第二段在介绍太和殿内景时,用了六个方位词: 正中、背后、两

9、旁、中央、周围、下面 ;由这些词语看该段的立足点是: 以朱漆方台, 雕金蟠龙为立足点 ;说明顺序是: 由上向后,向两旁,向周围,向下。 14、作者为什么要把太和殿作为说明重点?太和殿与中和殿、保和殿,同是紫禁城的中心。而太和殿又是中心之中心,它是皇帝的宝座所在地,是皇帝权力的象征,是举行重大典礼时皇帝受朝贺的地方。 1、三大殿为何太和殿介绍的最详?为什么多次写龙?因为太和殿是三大殿的中心,是紫禁城内体量最大、等级最高的建筑物,建筑规制之高,装饰手法之精,堪列中国古代建筑之首。而且皇帝的宝座在此,是皇威的显示.太和殿最全面体现了故宫的本质特征。 因为故宫的建筑突出龙,所以对故宫的说明也要突出龙。

10、而龙又是皇帝的化身,皇帝自命“真龙天子”,也是皇权的象征,突出龙,也就是突出皇权的威严.而太和殿又是皇帝发号施令,统治封建王朝的中心,所以,这里到处要突出龙的形象。 、强调太和殿建筑在中轴线上,用意是什么?突出皇帝宝座就在这条线上的中心点,突出皇权这个核心. 五、【主题阅读】扬州的个园,是一座独具风格的名园。建于清嘉庆、道光年间,当时园中遍植翠竹,盖取苏东坡“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之意,以示主人不俗。又因竹叶形状很像一个简写的“个”字,故名“个园”。个园以四季假山的堆叠精巧而著名。步入个园大门,便见湖石傍门,修竹繁茂,石笋参差,恰似“雨后春笋”破土而出,此即个园春景。

11、稍前又有十二生肖之假山石,皆在似与不似之间,与整个“春山和竹林相映成趣。“春”去“夏”来,绕过“宜雨轩”,眼前豁然开朗,在浓阴环抱的荷花池畔,一座六七米高的太湖石假山出现在前面,这便是“夏山”。过石桥,进石洞,只觉得藕荷香飘,苍翠生凉。转过“鹤亭,是座“一”字形长廊,循廊而去,“秋中夏雨声中入”,长廊尽头便是“假山。秋山全用黄山石堆叠而成,构思大胆,用石泼辣,相传为大画家石涛杰作.看此山,山势巍峨,峰峦起伏,又见古柏斜伸,红枫遍植,钟乳石挂,石桥俨然,气象果然不同一般。设若晴天薄暮时分,秋山面迎夕照,一红如染,“秋高气爽的诗情画意顿时溢出。步下秋山,过“透风漏月厅”,迎面是一组由白色石英石堆叠而成的“冬景”。一只只“雪狮”似顽皮的孩子用残雪堆就。山脉、山顶“终年积雪”。南面一堵白围墙,墙上开四排风洞,使人不寒而觉寒。7.上文抓住“个园”的什么特征来说明的?四季假山堆叠精巧 8上文在说明顺序上有哪些特点?文章的说明顺序,也就是作者的参观路线,“个园”四季假山的建筑顺序 1。从第一段看,“个园”园名的由来是:“个园”园中遍植翠竹,竹叶形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