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一中2013届高三文综第三次测试地理试题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87779294 上传时间:2022-08-2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4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淄博一中2013届高三文综第三次测试地理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山东省淄博一中2013届高三文综第三次测试地理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山东省淄博一中2013届高三文综第三次测试地理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山东省淄博一中2013届高三文综第三次测试地理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山东省淄博一中2013届高三文综第三次测试地理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淄博一中2013届高三文综第三次测试地理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淄博一中2013届高三文综第三次测试地理试题(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东省淄博一中文综测试(3)(2013.1)下图为水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 其中分别代表沉积岩、 变质岩、 岩浆岩, 回答 12 题。1关于图中水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Aa 环节使大洋表面的盐度降低B若该地位于欧洲西部,则 c 为西北风C我国东部季风区河流的补给主要靠 d 环节De 环节表示地下径流2若乙处的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则A 汛期时 e 环节输送量减少 B 环节蒸腾加强 fCi 处岩块上升加速 D甲处泥沙淤积增强3.右表是我国几个城市的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 和经度数据,从表中资料可知A至所代表的城市依次是喀什厦门海口兰州B夏至日太阳能热水器的最佳倾角由小到大为C夏至日阳光照进房间的面积

2、由大到小为D.夏至日四地昼长由大到小为2014 年冬奥会计划于当年的 2 月 7 日至 23 日在俄罗斯南部城市索契举行。下图为索契区域示意图和气候资料图,完成 45 题:4索契 1 月气温高于 0的原因有 纬度低,气温高 大高加索山对北方冷空气的阻挡作用 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 受黑海和西风的影响A B C D5 索契作为冬奥会举办地的优势条件主 要是A 河网密布,便于开展水上项目B冬季降水多,北部有高山,积雪量大,有利于开展冰雪项目C黑海冬季结冰,有利于开展有冰雪项目D冬季晴天多,阳光充足,便于开展户外运动读图 1 福建省铁路网远景规划示意图,完成 6-7 题。6福建省工业化水平最高的地区是A

3、东部沿海地区 B北部地区 C西南地区 D西北地区7若铁路线开通,对所经海港发展的主要影响是A改善港口陆域条件 B改善港口水域条件C提高劳动力就业率 D扩大港口的经济腹地8图 13 为网格式地理资料,显示森林火灾蔓延的相关讯息。其中邻近起火点是指位在起火点方格旁(相邻及对角线方格)且位于风向吹拂的方格范围。可能蔓延地区是指位于邻近起火点方格,且位于易燃林木的方格。根据火灾蔓延情形,图 3 中甲乙丙丁的值依次为 ( )A0001 B0101 C0110 D100126拉美地区是指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该地区经济以出口石油、咖啡、可可、牛肉等农矿产品为支柱,经济发展水平还不高。根据下列材料,完成(1)

4、(2)题。材料一 拉美局部区域示意图材料二 拉美地区城市化基本情况(1)简要分析近年来墨西哥大力发展石油加工业的主要原因。(8分)(2)简述拉美地区城市化突出的特点及其可能带来的城市地理环境问题。 (12 分)27根据以下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 料 一 : 图 15为世界某区域图材料二:表 2 为丹麦能源领域相关数据统计料三:图 16 为丹麦 GDP 增长与能耗比较(1)依据材料一,简述丹麦自然地理特征。 (8分)(2) 丹麦是全球将能源问题解决得最好的国家之一, 已走上一条能源可持续发展之路。结合材料二、材料三说明对我国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启示。(8分)32.该图为我国部分地区雨涝分布图,结合所

5、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读图说明我国洪涝区的分布规律。 (2 分)(2)左图中 A 地区为多涝区,试从人为方面分析其原因,并提出解决措施。(8分)答案1-5:CDCDB 6-8:CAD26(1)石油资源丰富,接近原料地;临海,海运便利;靠近美国(北美)的消费市场;石油加工业附加值高,利于提高经济收入。(2)特点:城市化水平高(过度城市化) 、城市人口高度集中(集中在少数大城市)城市环境问题:城市环境污染加剧,如空气质量下降、水质下降、噪声污染等;交通拥堵;居住条件差等;就业困难,造成贫困、社会治安问题27. (1)靠近海洋(领土由半岛和岛屿组成,面积小) ;温带海洋性气候;平原为主;河流短小,水量的季节变化小;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2)优化能源结构(能源消费构成多样化) ;发展可再生能源及新能源;提高能源自给率(减少能源对外依存度或能源安全) ;减少常规能源中化石能源的使用,注意环境保护, 减少 co2 等污染物排放;提高能源利用率(降级单位 GDP 能耗) 。32. (1)由东向西减少,集中分布在东部地区(2)人为原因:上游植被破坏,涵养水源能力降低。中下游围湖造田,对河流流量调节能力降低。城镇工程建设,占用湿地等。措施:恢复植被;退田还湖;建设水库堤坝等水利工程措施;合理利用土地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