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德育”校本特色课程建设苏州大学附属中学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87774727 上传时间:2024-02-0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文德育”校本特色课程建设苏州大学附属中学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人文德育”校本特色课程建设苏州大学附属中学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人文德育”校本特色课程建设苏州大学附属中学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人文德育”校本特色课程建设苏州大学附属中学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人文德育”校本特色课程建设苏州大学附属中学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文德育”校本特色课程建设苏州大学附属中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文德育”校本特色课程建设苏州大学附属中学(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苏大附中“人文德育”特色课程体系建设五年规划 (征求意见稿)目录“人文德育”特色课程的核心理念及目标一、苏大附中“爱与智慧”的学校文化二、“人文教育”的思想(一)人文精神的的特点。(二)人文方法的特点。(三)人文思维的特点。三、“人文德育”课程的特点(一)学生观:顺天致性。(二)教师观:生命的牧者。(三)课程观:以学生为本,教皈依学。(四)评价观:评价的以内部自身(学生自己)为主,外部评价为辅。(五)“人文德育”课程基本策略是熏陶、沉浸、训练、体验、感悟、内化。四、“人文德育”特色课程建设目标(一)把德育作为一门综合性课程进行规划,开发、整合、优化德育资源,形成体系,建成苏大附中的特色课程,成

2、为江苏省德育课程基地,走在全省的前列。(二)培养“人格健全有智慧、全面发展有特长”的成功高中生。(三)成功一批教师,以“人文德育”为指导,在学校的课程建设上和学科教学上培养一批教有特色的老师。(四)发展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用五年的时间把苏大附中建成市内一流,特色鲜明,省内闻名的学校。学校核心竞争力居于苏州市前10名。“人文德育”特色课程体系一、“人文校园”环境课程(一)学校环境文化(二)教室环境文化(三)宿舍环境文化(四)禁毒教育基地二“湖畔大讲堂”讲习课程(一)名家序列(二)家长序列(优秀家长讲堂)(三)学生序列(每周三十分钟早演讲)(四)国旗下讲话。(五)班主任沙龙。(六

3、)党、团校课程。(七)主题班会。三、活动体验课程(一)自主社团活动(二)文化修学课程(三)体教结合一校一品以篮球精神为内涵的人格教育课程(四)校园四节(五)军训及衔接教育活动(六)课间跑四、心理健康行动课程五、“经典阅读”课程(一)教师读书系列(二)学生读书系列(三)家庭读书系列(四)“经典阅读行动”的资源支撑六、校本教材开发(一)礼仪课程(高一)(二)健康教育课程(高一)(三)生涯规划课程(高一)(四)科学精神教育课程(高二)(五)相约星期一(高二)(六)千年烟云(高三) “人文德育”课程评价一、评价宗旨二、评价依据三、评价原则四、苏大附中学生各项评比基础要求五、评奖(评价)的类别(一)期初

4、评比(二)期中评比(三)期末评比(四)毕业评比(五)苏大附中“费孝通奖(助)学金”(六)苏州市、江苏省“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园区优秀品德生。六、奖励办法:(一)期初评奖(二)期中评奖(三)期末评奖(四)毕业评奖七、本评价方案实施后,原校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评选条例,不再执行。校级以上的各类荣誉称号,以相关部门规定为准。八、推行“人文德育”成长档案袋自我管理办法。 附录一、苏州大学附属中学学生自主社团章程二、苏大附中经典阅读推荐书目100部三、苏大附中“智仁勇成功高中生”奖评选办法四、苏大附中“智仁勇假日明星”评选的方案苏大附中“人文德育”特色课程体系建设规划“人文德育”特

5、色课程的核心理念一、苏大附中“爱与智慧”的学校文化校训:智、仁、勇:智以利群、仁以乐群、勇以超群。办学理念:实践爱与智慧的教育。愿景:实践爱与智慧的教育,建设一所正气、朝气、大气的现代名校。使命:人文情怀,科学态度,世界眼光,做一个思想者、实践者、领跑者。育人目标:培养“人格健全有智慧,全面发展有特长”的成功高中生。二、“人文教育”的理想(一)人文精神的的特点:最重要的思想是“以人为本”,其基本内涵分为三个层次,即,一,人性,对人的幸福和尊严的追求,是广义的人道主义精神;二,理性,对真理的追求,是广义的科学精神;三,灵性,对生活实践智慧的追求。人文精神的基本涵义就是:尊重人的价值,尊重精神的价

6、值。它以追求真善美等崇高的价值理想为核心,以人的全面发展、自由、解放和幸福为终极目的。(二)人文方法的特点:自主的,体验的,感悟的,内化的。强调自主体验,在体验过程中更多的使用意义、价值、理想、意志、情感、人性、人格、善恶、美丑等概念,去理解体验人类的精神生活、宗教信仰和文化世界。许多时候,更强调借助个人的精神体验、生活积累、靠心性的领悟与知觉等许多诗性的手段。(三)人文思维的特点:在思维过程中强调形象、想象、直觉和整体性。从维柯的观点来看,想象是人文教育的开端,也是人至关重要的认识能力。“想象力是创造力的眼睛,正如判断力就是理智的眼睛一样。”同时,还要以情感的方式、艺术的方式、形象的方式、直

7、觉的方式、顿悟的方式、灵感的方式来开显价值世界,抉发创造潜力,提升文明质量,贞定人生方向。三、“人文德育”课程的特点(一)学生观:顺天致性,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还德育以本来面目。“人文德育”课程主要任务是陶冶人性教育,它以完善人的心性、心智和灵魂为最高目标,把个人与众人,个人与社会,人类与自然协调发展融为一体的教育价值观与人生价值观,是塑造人们道德情操和道德价值观的教育抽象。(二)教师观:教师的职责就是要像牧者一样。教师是学生的服务者、帮助者、保护者,唯独不是他们的代替者。(三)课程观:以学生为本,教皈依学。以学情定德育,以学情评德育,以学情促德育,让学生处于美好的德育生

8、活中。(四)评价观:评价的以内部自身(学生自己)为主,外部评价为辅。(五)“人文德育”课程基本策略是熏陶、沉浸、训练、体验、感悟、内化。将德育的主体置于教育生活中,从而进行知识体验、情感体验、审美体验和道德体验。四、“人文德育”特色课程建设目标(一)把德育作为一门综合性课程进行规划,开发、整合、优化德育资源,形成体系,建成苏大附中的特色课程,成为江苏省德育课程基地,走在全省的前列。(二)培养“人格健全有智慧、全面发展有特长”的成功高中生。(三)成功一批教师,以“人文德育”为指导,在学校的课程建设上和学科教学上培养一批教有特色的老师。(四)发展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用五年的时间把

9、苏大附中建成市内一流,特色鲜明,省内闻名的学校。学校核心竞争力居于苏州市前10名。“人文德育”特色课程体系一、“人文校园”环境课程(2011年开始启动)1.学校环境文化高一楼以“智”为主题:世界名画序列。高二楼以“仁”为主题:世界名人序列。高三楼以“勇”为主题:世界名校序列。办公楼以“爱与智慧”为主题:教育名家及教育名言序列。创造力中心以“爱与智慧”为主题,集中展现苏大附中优秀学生。原实验楼以“自主、创业”为主题:主要为苏大附中学生社团营地。2.教室环境文化班训,班级LOG.班训(教室门前)教室内:生涯规划(人生目标及高中目标)3.宿舍环境文化包括:室名、规约、共同的座右铭。4禁毒教育基地二“

10、湖畔大讲堂”行动课程开发“网上湖畔大讲堂”资源库,可供校内外使用。每一个苏大附中高中生听满十个大讲堂序列课程。(1)名家序列(2)家长序列(优秀家长讲堂)(3)学生序列(每周三十分钟早演讲)(4)国旗下讲话。(5)班主任沙龙。(6)党、团校课程。(7)主题班会。三、活动体验课程(一)自主社团活动:(1)成立苏大附中社团活动管理中心。由德育处、团委、学生会,共同负责。(2)举办苏大附中社团活动营地,使之成为社团活动展示场所和活动空间。(3)苏大附中学生自主社团名录:绘画社、湖畔文学社、中国象棋社、围棋社、乒乓社、羽毛球爱好者社、篮球爱好者、播音主持影视编导社、舒达俱乐部、足球社、街舞社、跆拳道、

11、动漫社、中学生领导力课程开发班、机器人创新工作室、科技小发明社团、话剧社。(4)制定苏大附中学生自主社团章程(四)校园四节1.体育节、2.科普节、3.艺术节、4.成人节(五)军训及衔接教育活动(六)课间跑课间跑常规:提高课间跑步附加值。每天2000米,锻炼身体,磨练毅力,调节心理,培养集体主义精神,磨砺积极进取的人格品质。每跑一圈要呼两次口号,班与班距离5米,年级与年级距离10米,(方阵中)排与排、列与列半臂的距离。(二)文化修学课程1园区多元文化修学课程(园林文化、外企文化、吴文化、宗教文化、高科技文化、高校文化、湿地文化)(高一第一学期)2上海科技馆(高一第二学期)3常州恐龙园(高二第一学

12、期)4太湖文化修学(高二第二学期)5越文化修学(绍兴,高三第一学期)6越文化修学(乌镇,高三第二学期)7暑期文化修学(国内外著名高校)(三)体教结合一校一品以篮球精神为内涵的人格教育课程1拓展篮球精神教育。通过体验篮球运动,有意识地提高其教育附加值,那就是篮球精神的培养。我们分析,篮球运动有很多精神正是与苏大附中的人文教育紧密关连的。篮球精神教育的精髓就在于:健康其体魄,文明其精神。(1)篮球精神教育下的人生态度:智以利群,仁以乐群,勇以超群。(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为社会、为团队服务;用仁爱宽厚的胸怀在社会中与人和谐相处,发扬金牌精神用自己的勇力做一个优秀的人,出类拔萃的人)(2)篮球精神教育下审

13、美情趣:崇尚自然健康。(3)篮球精神教育的公民素养:规则意识,文明守纪。(4)篮球精神教育下与同学相处:和而不同。(和谐相处,“做事多计算,为人少算计”篮球人的胸怀;独立的人格,个性的思考)(5)篮球精神教育下的成功准则:一专多能(全面发展有特长)(6)篮球精神教育下的生活与学习:全力以赴,金牌精神。可以挖掘出很多很多。再比如,篮球教练对教师教育教学的启示,教育需要爱与智慧。 2篮球项目的普及目标。学校有男女篮球运动队,有教工篮球队协会,学生篮球爱好者自主社团。每年组织全校班级篮球联赛,参加市,区篮球比赛,参加省中学生举行的篮球比赛。95以上的男生,75以上的女生参加篮球运动。形成苏大附中学生

14、篮球考级办法,最高为6级,要求每一位男生都能过3级,女生能过2级。3开设篮球课程。2004年我们曾组织编写了校本教材苏大附中学生篮球教程,主要侧重于技术性。还应该组织编写篮球考级教程、篮球的精神、篮球名人堂。苏大附中体育课除完成国家规定的常规教学任务外,还要以篮球运动为主体、课外活动也以篮球运动以抓手。鲜明体现苏大附中体育课程的篮球特色。4竞赛出成绩,运动员高水平。保持苏大附中在苏州市乃至省内男女篮球队进入一流水平。每年能够为高校输送一批高水平篮球运动员。四、心理健康教育行动课程,打造苏大附中心理健康教育的特色:以励志教育为主线的心理教育。充满人文精神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建设。打造苏大附中心理教

15、育健康教育特色。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准备,组建“苏大附中健康指导中心”。架构心理自助网络,建设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确立一个思想:“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强化两个理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人文精神。依托三座桥梁:心理档案;心理网络组织;每学期一次心理节。做好四个保障:班级心理教育常规化;心理辅导手段现代化;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化、教材校本化;心理教育队伍的专业化和普及化。完善五项结合: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建设相结合;学生心理联络员工作和心理辅导中心工作相结合;面上的发展性辅导和个别的障碍性辅导相结合;专职心理教师和任课教师学科心理辅导相结合;学校心理教育和家庭教育相结合。以励志教育为主线的心理教育建设,形成序列化。利用班会时间,每月举行一次,班主任与心理教师合作。五、“经典阅读”课程教师读书系列1学校每学期根据教育教学工作和教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