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上第3章认识电路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87767917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4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9上第3章认识电路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9上第3章认识电路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9上第3章认识电路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9上第3章认识电路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9上第3章认识电路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9上第3章认识电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9上第3章认识电路(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 认识电路 第一节 电现象一、学习目标:1. 认识摩擦起电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2. 认识电流及电流的方向二、知识点巩固与理解:1.带电体的基本性质:摩擦过的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2.摩擦起电:用 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原因: ,实质: 解析:失去电子的物体因 而带 ,得到电子的物体因而带 。摩擦起电并不是,只是,使正负电荷分开能量的转化: 3.两种电荷:正电荷:规定: 所带的电. 实质:物质中的原子 电子负电荷:规定: 所带的电. 实质:物质中的原子 电子4.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5.验电器:作用: . 原理: .6.电流:(1)形成: 形成电流.注:该处电荷是自由电荷.对金属来

2、讲是 定向移动形成电流;对酸、碱、盐的水溶液来讲, 定向移动形成电流.(2)方向的规定:把 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注: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从电源的 到 ,电源内部, 到 电流的方向与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 ,即 7.伏打电池的原理:8. 用干燥的手将撕成条状的塑料膜摩擦几下,有什么现象?请用刚学过的知识解释。9.用带电体去吸引轻小纸屑,纸屑会飞向带电体,有的接触后又很快弹开。动手做一做,并解释被吸到带电体上的纸屑为什么会很快弹开。10.如图是闪电电流通过避雷针的示意图请标出该电流的方向。三、课堂考点练习1.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靠近甲、乙两个轻小物体,结果甲被排斥、乙被吸引。由此我们可

3、以判定 ( ) A.甲一定带正电,乙一定带负电 B.甲一定带负电,乙一定带正电 C.甲一定带负电,乙一定带正电 D.甲一定带正电,乙可能不带电2.如图所示,一刹那,整个队伍突然跳了起来的原因是 。这说明电荷在导电体中 成电流。物理学规定, 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3.如图所示,把铜丝、铁丝插到橘子中,就制成了一个“水果电池”。它和大多数电池一样是利用了伏打电池的基本原理,把 能转化成 能。它的正极是 ,负极是 ,电流从 极流出,从 极流回电池。4.如图所示,验电器甲带负电,箔片张开一定的角度,乙不带电,用一根带绝缘柄的铜棒连接两验电器,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电流方向为甲乙,甲箔片张角减小

4、,乙箔片张角增大B.电流方向为乙甲,甲箔片张角减小,乙箔片张角增大 C.电流方向为乙甲,甲、乙张角不变 D.因为只有甲箔片上带负电,所以铜棒中无电流,甲、乙箔片张角都不变5.电流具有 。电能通常在转化成其他形式时才能被我们利用, 是能量转化的装置。电能可以转化为多种形式的能量,也可以从各种形式的能量转化而来。电扇将电能转化成 能。电热器能把水烧开,电能转化成了 能,这种现象叫做电流的 效应。电流通过灯泡,电能转化为 能和 能。用电器能够把电能转化为 能、 能、 能、 能和 能等。正是因为电能可以很方便地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量,电的应用才如此广泛。6.电池是一种把 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电池提供的是

5、直流电。干电池是生活中常用到的电池,它是把 能转化为电能。太阳能汽车行驶时,先将 能转化为 能,再转化成车的 能。7.把水龙头稍微拧开点,让它流出很细的水流,然后,用毛皮摩擦后的塑料勺靠近细水流,可以看到水流被勺子吸引而变曲了,这是因为 ( ) A.摩擦后的塑料勺与流出的细水流带有异种电荷而互相吸引 B.流出的带电细水流对不带电的塑料勺的吸引 C.摩擦后带电的塑料勺对细水流的吸引 D.以上原因都不对8.绝缘丝吊着的两个轻质小球,静止后如图所示。关于它们的带电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带同种电荷 B.带异种电荷 C.一个带电,一个不带电 D.两个都不带电9.人类对原子结构的探究最早是从静电

6、现象开始的对静电现象的认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自然界只存在正、负两种电荷B.同种电荷相互吸引,异种电荷相互排斥C.从静电现象认识到原子核是可分的D.摩擦起电创造了电荷10摩擦起电的实质是( ) A摩擦可以产生电荷 B摩擦时原子核会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C摩擦时核外电子会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D摩擦时原子会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11两个悬吊在绝缘细线上的小球互相靠近时,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它们相互吸引,则两个小球必定带异种电荷 B若它们相互吸引,则两个小球必定带同种电荷 C若它们相互排斥,则两小球必定带同种电荷 D若它们相互排斥,则两小球必定带异种电荷12关于电

7、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要有电荷,就有电流B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C有电源就一定有电流D电荷的移动形成电流13用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后,再用另一个带电体接触这个验电器的金属球,结果验电器的金属箔张角变大,则带电体带电情况是( ) A带正电B带负电C不带电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14用塑料梳子在干燥的头发上梳几下,梳子上会带电,经检验梳子带的是负电荷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梳子得到了一些电子 B梳子失去了一些电子 C梳子失去了一些原子核 C摩擦创造了电荷15有两个验电器A和B,A带负电,B不带电,当用金属棒把A和B连接起来时,金属棒中( ) A产生由A到B的电流 B产生由B到

8、A的电流 C不产生电流 D无法判断16验电器的金属箔原来是张开的,用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去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时,可观察到验电器的金属箔闭合后又张开了,则能说明( ) A两片金属箔原来均带负电,后来带正电 B两片金属箔原来均带正电,后来带负电 C两片金属箔在玻璃棒靠近前后一直均带负电 D两片金属箔在玻璃棒靠近前后一直均带正电第二节 电路一、学习目标:1. 认识电路的基本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2. 知道电路的三种状态,初步掌握连接电路的方法二、知识点巩固与理解:1.组成:电源作用: 分类化学电池干电池发电机 能电能 能电能蓄电池 用电器: 分类: 类; 类; 类; 类.开关: .导线: . 2.电路的三

9、种状态:(1)通路: . (2)开路: .(3)短路:定义: .分类:如图,闭合会发生电源短路,闭合会发生局部短路. 3.电路图:用表示电路连接的图叫做电路图.4.电路中常用的图形符号.5.实物图和电路图的相互转化 画电路图时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三、课堂考点练习1.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灯泡能发光的是 ,电路所处的状态是 路;用电器不能工作,会烧坏电源的是 ,电路所处的状态是 路;电路所处的状态是开路的是 。2.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路处于短路状态的是 ( )3如图所示,当开关S闭合时,两只小灯泡能同时发光且正确电路是 ( ) 4.如图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S1和S2后,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小

10、灯泡亮、电铃响B.小灯泡亮、电铃不响C.小灯泡不亮、电铃响D.小灯泡不亮、电铃不响6.7.5.如图所示是某种手电筒的剖面图,请按照实物剖面图,在虚线框中画出这种手电筒的电路图。8.请根据左图的实物图,在右侧边框内画出相应的电路图第三节 电路的连接一、学习目标:1. 知道电路的连接方式2. 会电路图与实物图的相互转化二、知识点巩固与理解:1.串、并联电路比较.串联并联电路图定义结构特点控制特点实例2.识别电路串、并联的常用方法:(选择合适的方法熟练掌握)(1)电流流向法:此法是识别串、并联电路最常用的方法,依据串联电路电流 ,而并联电路电流 进行识别。即:分析电流从电源正极出发经过用电器回到电源负极电流有几条路径,如果电流只有一条路径就是串联电路,如果电流有两条或两条以上路径,各路径上都有用电器,就是并联电路。(2)用电器拆除法:此法是识别串、并联电路最简单的方法,尤其是分析较复杂电路,依据串联电路各用电器工作时 ,而并联电路各用电器工作时 进行识别。即:拆除电路中某个或某些用电器,看剩下的用电器能否有电流通过,如果无电流通过就是串联电路,如果仍有电流通过就是并联电路。(3)移动“节点”法:导线和导线的接点是节点,节点不经过用电器、电源和开关的移动,不会改变电路。利用此法可以把较复杂的电路简化为容易识别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