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弟子规心得体会通用范文四篇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87767633 上传时间:2022-08-1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读弟子规心得体会通用范文四篇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读弟子规心得体会通用范文四篇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读弟子规心得体会通用范文四篇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读弟子规心得体会通用范文四篇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读弟子规心得体会通用范文四篇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读弟子规心得体会通用范文四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读弟子规心得体会通用范文四篇(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文档读弟子规心得体会通用范文四篇弟子规了我们什么呢?在读完弟子规之后,你有哪些收获呢?不妨拿起手中的笔,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自己的感受吧,以下是职场和大家分享的读弟子规心得体会通用范文四篇的参考资料,提供参考,欢送你的参阅。读弟子规心得体会通用范文1学习弟子规不仅是一个进步个人修养的过程,更是一个思想升华的过程。对一个人的成长来说,是非常必要的。爱周围的人,爱这个世界。只有这样,这个社会才变成和谐的社会,这个世界才变成和谐的世界。它告诉我们做人首先要尊敬、孝敬父母,是父母生育了我们,养大了我们,没有父母就没有我们。弟子规里有这样的一句话“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它的意思是:不管父

2、母、亲人爱不爱你,都要尽做人的孝道,尊敬父母、亲人,不能忘记父母的养育之恩。假如连自己的父母都不爱、不孝敬,又怎么能去爱别人呢?俗话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一个人假如对自己的父母不孝顺、和兄弟姐妹朋友不和睦,那么他的孩子都会看在眼里,有一天他的孩子还会去学习,自己的行为不光会影响自己也会影响孩子的一生。记得有一那么小笑话是说,有个老人年纪大了,双手经常哆嗦,他的儿子儿媳嫌弃他,有一次吃饭的时候,老人打破了一个碗,老人的儿子儿媳非常生气,对着老人发了一顿火,从此之后,让老人用木碗吃饭。有一天,这对夫妇发现自己的儿子在玩木头,就问儿子在干什么,儿子说在给他们做碗呢,等到他们老的时候给他们用。这个故

3、事告诉我们对孩子最好最有效的教育方法就是身教。假如每一个人可以做到,我们的和谐社会才是可以期待。读弟子规心得体会通用范文2为加强学校的德育工作建立,丰富校园文化,我校响应教育局的号召,全校师生进展诵读弟子规,学习圣人经典,传承民族圣人经典文化的读书学习活动。全校上下、师生之间、班级之间,处处呈现出学习、诵读、力行弟子规的情景。如今,学生诵读学习弟子规的情景给我们的校园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在学习弟子规的过程中,使我受益非浅,它增长了我的智慧,震撼了我的心灵。通过对弟子规的学习我有三点体会:第一做人要懂得感恩。对一个人而言,应该报答的最大恩情是父母的养育之恩,所以弟子规第一章就是入那么孝感恩之心

4、表达在一个“孝”字上,“父母照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这就充分表达了“孝”字的重要性,古人有云:“百事孝为先”,可见,孝是做人的根本。第二待人接物要怀着恭敬之心,为人要谦虚。“满招损,谦受益”、“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些都是古人总结出的经历。而弟子规那么给出了系统的准那么“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假如可以把这些都落实到行为上,那么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会更加融洽,整个社会都会更加和谐。第三要找准自己的人生目的。弟子规教人向善,长养人的德行,目的是让人活得有意义。“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那么改,无那么警。”只有懂得时刻反省自己,规

5、正自己的人,才可以使其自身有长足的进步。这才应该是人一生所追求的终极目的。弟子规讲述的是我们身边的学问,我们学习古圣贤经典文化,是教育学生从小学会为人处世的根基。弟子规,不光要会诵读,重要是能做到,并且长期坚持,最终把它作为我们生活中的的行为准那么。读弟子规心得体会通用范文3弟子规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童蒙养正的最正确教材,教育学生的一剂良方。这次有时机去南京学习传统文化,我受益匪浅。我的体会是:弟子规能治社会百病,能给千家万户带来幸福,真学真干真受益,谁学谁受益,早学早受益。20-年9月,我校正式推行学习弟子规,学习弟子规的活动虽然开展起来了,但是,如何学?真学真干,还是学不干;老师先学,

6、从我做起,还是只叫学生学,自己不沾边等等却是是我校学习传统文化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弟子规能治社会百病,能给千家万户来幸福,这是真的吗?是真的,千真万确。这关键是看你想不想治,想不想幸福;真想还是假想,想的厉害不厉害。假如真想而且又想得厉害,那就必须真学真干。所谓真学,就是放下自己原有的陋知陋习,恭恭敬敬地学习圣贤人地教导;所谓真干,就是真力行,真理论。只有这样学,这样干,才能真受益。在学习期间,来自北京的一位年轻小伙,由于父母不和,导致家庭关系非常紧张,使他和父亲之间产生了许多剧烈的矛盾,以致使他做了一些严重伤害父母的事。通过学习传统文化,他明白了做人子女应有孝顺父母之心,要养父母之心,养父母

7、之身,养父母之智,对他触动很大,在大会分享上,他痛哭流涕,三跪三扣头表达他对父母的忏悔,场面非常感人。这就是传统文化的魅力,他拯救了一个家庭,这也是学传统文化的好处。人们认为如今的孩子难管难教,真让人发愁。尤其是学校老师面对开学的压力,往往只注重对学生智育的培养,而无视对学生品行道德的教育。礼记、学记指出:“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是治国的根本。中国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他教育思想的核心正是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这完全表达在弟子规一书之中。我校自从推行学习弟子规老师和学生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但在真学真干上还力行不够。比方学校安排每周六全校教职工必须参加弟子规学习,我们摸着良心说说我们抱怨过没

8、有!我们是被“必须”限制而被动在学习,我想抱着这种心态学习,肯定收获不大,甚至没有收获。学习弟子规重在践行,要求学生做到的,我们老师必须先做到,用我们的实际行动为学生做典范,因为身教胜于言教。所以,我们在今后的学习中一定要以身作那么,真抓实干,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真学真干。愿我们共同努力把海天学校学习弟子规的活动推向高潮。读弟子规心得体会通用范文4弟子规是一本教人怎样做人、学习、孝敬父母、尊老爱幼的书。近学期,我校掀起了学习诵读弟子规的热潮,关于弟子规的各种活动也广泛开来。我在开场时觉得学习弟子规枯燥无味,我想:难道我们还学习古代人跪来跪去吗?但是,经过后来老师的讲解和同学的热情,我被感染了

9、,也参加了学习诵读弟子规的行列中。在弟子规中,我最为喜欢的是“信”这一内容,讲述了作为一个人应该怎样老实守信。“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意思是:但凡说出去的话,诚信为先;欺诈别人或胡言乱语,那怎么可以呢?诚信是一种美德,只有拥有想、诚信的人,才能拥有幸福的生活。还有一句是“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意思是假如一个人听到别人说自己的缺失就生气,听到别人称赞自己就欢喜,那么不好的朋友就会接近你,而真正的良朋益友逐渐疏远退却了。相反,那些正直老实的有德之士,就会逐渐成为好朋友与你亲近起来。北宋词人晏殊,素以老实着称。在他十四岁时,有人把他作为神童推荐

10、给皇帝。皇帝召见了他,并要他与一千多名进士同时参加考试。结果晏殊发现考试是自己十天前刚练习过的,就如实向真宗报告,并恳求改换其他题目。宋真宗非常赞赏晏殊的老实品质,便赐给他“同进士出身”。晏殊当职时,正值天下太平。于是,京城的大小官员便经常到郊外玩耍或在城内的酒楼茶馆举行各种宴会。晏殊家贫,无钱出去吃喝玩乐,只好在家里和兄弟们读写文章。有一天,真宗提升晏殊为辅佐太子读书的东宫官。大臣们惊讶异常,不明白真宗为何做出这样的决定。真宗说:“近来群臣经常玩耍饮宴,只有晏殊闭门读书,如此自重慎重,正是东宫官适宜的人选。”晏殊谢恩后说:“我其实也是个喜欢玩耍饮宴的人,只是家贫而已。假设我有钱,也早就参与宴游了。”这两件事,使晏殊在群臣面前树立起了信誉,而宋真宗也更加信任他了。同学们,晏殊的这那么故事不就是大家应当学习的典范吗?我们缺失的不也就是这种精神吗?同学们,诚信是金,它是一艘可以驶向希望与快乐的航船,它是一个能扇动我们伟大理想的风筝与翅膀,我们为什么不能好好的珍惜它呢?同学,不要犹豫,拿起弟子规,跟着我一起去享受老实守信带给我们的宝藏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