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工作制度(精)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87766221 上传时间:2023-09-2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手术室工作制度(精)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手术室工作制度(精)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手术室工作制度(精)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手术室工作制度(精)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手术室工作制度(精)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手术室工作制度(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手术室工作制度(精)(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范文模板 可修改删除撰写人:_日 期:_手术室工作制度1、手术室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消毒灭菌原则,执行手术各项规章制度和职责,保持室内肃静和整洁。进入手术室必须穿戴手术室的清洁鞋、衣、帽及口罩。2、手术室的药品、器材、敷料,均应有专人负责保管,放在固定位置,并经常检查,以保证手术正常进行。手术室器械、药品未经站长同意一律不得外借。麻醉药与剧毒药应有明显标志,加锁保管,根据医嘱并经过仔细查对方可使用。3、手术室内应有无菌物品存放柜,放置有序,每周进行灭菌处理,标明物品种类及消毒日期,消毒过期、未消毒和无标志的物品严禁使用。4、手术前后必须详细清点手术器械、敷料等数目。使用手术包前应查对灭菌有

2、效日期及灭菌标准,灭菌物品有效期7天。手术完毕后及时清除污物,洗刷地面,清洗手术器械、手套、敷料,消毒手术室。5、冲洗器具、注射器、手术器械、手术包等必须做到一人一包一器,用过后进行消毒灭菌,一次性物品消毒后毁形处理。6、每日手术前打开门窗通风30分钟,用消毒液擦洗床面、台面、灯具及地面。7、手术室应每周彻底清扫一次,定期作细菌培养(包括空气、洗过的手、消毒后的物品。8、手术室对施行手术的人员应作详细登记,做好统计工作。9、手术室内禁放各类私人物品,如茶杯,书报等。10、受术者进入手术室应更换清洁鞋,并核对姓名、年龄、手术名称、部位等,防止差错。11、凡与手术无关人员不能随意进入手术室,如确需

3、进入及参观、学习人员,应经手术室负责人同意后方可进入,听从手术室人员安排,不得影响手术人员的工作。施行手术的规则1.凡需施行手术的病员,术前要完成必要的检查,尽可能明确诊断,并做出术前小结。2.凡较大手术或复杂手术,均需进行术前讨论,进一步明确诊断、手术适应症、手术方法、步骤、麻醉及术中、术后发生的问题及对策,确定术者和助手。3.一般手术如阑尾摘除术、疝修补、简单的乳房切除、神经压榨、急性脓胸、膀胱结石摘除、尿道扩张、鞘膜积液、一般四肢手术(不包括截肢、刮宫术、一般体表肿瘤摘除、内窥镜检查、穿刺、石膏固定等由主治医师或科主任批准;由有一定经验的医师(士担任手术者(实习医师担任手术者必须在主治医

4、师或高年住院医师带领和指导下进行。4.重大手术的讨论由科主任、主任医师或主治医师主持,如内脏手术、食道手术、甲状腺、血管瘤、内耳、各种复杂的矫形术及移植术、脊髓神经手术和手术后可能导致病员残废者,应经科主任或院长、业务副院长批准,由主治医师或主任医师担任术者或负责指导手术。5.凡危险性较大手术、新开展的手术、诊断未确定的探查手术,或病情危重又必须手术时,除术前仔细讨论外应由有经验的主治医师或主任医师担任术者,同时应报院长、业务副院长批准,必要时报请上级批准。6.实行手术前必须由病员家属、或单位签字同意(体表手术可以不签字,紧急手术来不及征求家属或机关同意时,可由主治医师签字,经科主任或院长、业

5、务副院长批准执行。7.手术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必须及时完成,如有脱水、休克、贫血等不利于手术的现象应先行治疗。同时做好病员的思想工作,减少或消除不必要的顾虑。8.手术医师或第一助手,应在术前一日开好医嘱,并检查手术前护理工作的实施情况,必要时协助手术室护士准备特殊器械。9.病员去手术室前应摘下假牙,贵重物品交护士长代管。手术室工作人员应热情接待病员,核对病员姓名、床号、诊断、手术部位、麻醉等,然后再施行手术。10.一般情况下术者在手术过程中,对病员负完全责任。助手应按照术者要求协助手术,发现不利于病人情况时,助手有责任提醒术者注意,但必须互相配合,紧密合作。如在手术当中发生疑难问题,可以互相商讨

6、,必要时应请示上级医师。当手术是在上级医师指导下,由低年医师或实习医师任术者时,仍由上级医师对病员负完全责任,术者必须服从指导。消毒隔离制度1、医务人员上班时衣帽整洁,离开工作场所应脱去工作服;禁止穿工作服进食堂、会议室和托儿所等非工作场所。2、诊疗、换药处置工作前后均应洗手、消毒。3、无菌容器、器械、敷料罐、持物钳等要定期消毒、灭菌,消毒液定期更换,体温表一人一用一消毒。4、病房应定时通风换气,必要时空气消毒。地面应湿式清扫,遇污染时即刻消毒。床头桌、床头、椅子、门把等,每日用1:100“84”消毒液湿擦、抹布要专用、用后彻底消毒。定期进行空气微生物监测,如使用紫外线消毒,要登记消毒时间、定

7、期监测紫外线强度。5、换下污衣、被服,放于指定污衣筐内,不得随地乱丢,禁止在病房、走廊清点。各种医疗用具,使用后均须严格消毒后备用。药杯、餐具、便器必须消毒后再用。病人被褥要随脏随换并送洗衣房清洗、消毒。6、有严重感染及脏器移植的手术病人、应单独安置。7、病人出院、转科或死亡后必须做好床单位终末消毒处理,床、椅、桌及墙壁,应用消毒液擦洗。8、凡厌氧菌、绿脓杆菌等特殊感染病人,应严格隔离,使用后的器械、被服及房间都要严格消毒处理,用过敷料要及时焚烧。9、传染病人及其用物按传染病的消毒隔离制度处理。10、无菌物品每天检查一次,无菌储槽中的灭菌物品(棉球、纱布等一经打开,使用时间最长不得超过24小时

8、;尽量使用小包装。用过的物品与末用过的物品严格分开,并有明显标签,严禁用过期物品。11、各门诊病区等工作场所医务人员下班前,均应进行清洁和消毒。12、一次性医疗用品、废弃物品按规定处理后,置专用容器内封闭运送,进行无害化处理。手术室护士长职责1.在护理部主任的领导下,负责本科室的行政管理,护理工作和手术安排,保持整洁、肃静。2.根据手术室任务和护理人员的情况,进行科学分工,密切配合医生完成手术,必要时亲自参加。3.督促各级人员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并严格要求遵守无菌操作规程,做好伤口愈合统计分析工作。4.组织护士、卫生员的业务学习,指导进修、实习护士工作。5.督促所属人员做好消毒

9、工作,按规定进行空气和手的细菌培养,鉴定消毒效果。6.认真执行查对和交接班制度,严防差错事故。7.负责手术室的药品、器材、敷料、卫生设备等物品申领、报销工作,并随时检查急诊手术用品的准备情况,检查毒、麻限剧药及贵重器械的管理情况。8.督促手术标本的保留和及时送检。9.负责接待参观事宜。麻醉科工作制度 1.麻醉应由麻醉专业的执业医师担任,实施授权范围内的临床麻醉及心肺 复苏。 2. 担任麻醉的医师在术前均应访视患者,对全身情况进行麻醉前评估,确 定麻醉方式,开好麻醉前医嘱;复杂特殊的患者应进行科内或多科参与的术前 讨论,共同制订麻醉方案,对手术和麻醉中可能发生的困难和意外做出估计, 便于做好麻醉

10、前的准备工作;并在术前访视和讨论的基础上完成麻醉前小结。 3.麻醉医师应按规范向患者及家属进行充分的告知与说明,签署麻醉知情 同意书,并认真检查麻醉药品、器械是否完备。 4.麻醉医师按计划实施麻醉,严格执行技术操作常规和查对制度,在麻醉 期间要坚守岗位,术中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作出判断和处理,严格 三级医师(或二线)负责制,遇有不能处理的困难情况应及时请示上级医师。 术中认真填写麻醉记录 5.术毕待患者完清醒后,护送患者回病房,麻醉者要把麻醉记录单各项填 写清楚。并向值班医师交待手术麻醉的经过及注意事项。术后应及时清理麻醉 器械,妥善保管,定期检修,麻醉药品应及时补充。 6.术后 24

11、 小时内要随访患者,检查有无麻醉后并发症或后遗症,并作相 应处理。 7.急诊手术前的准备时间较短,但也应尽可能完善手术前的准备工作,术 中、术后的管理同择期手术。 8.麻醉工作质量及效率指标的统计分析制度。如麻醉工作量、麻醉效果评 定,麻醉缺陷发生情况、麻醉死亡率及严重并发症发生率等,应有记录 9.有突发紧急事件的应急预案,为随时参加抢救呼吸、心跳突然停止等危 重病人的复苏,应从人员值班、操作技术、急救器械、通讯等方面做好准备。 手术室器械护士的职责 1.术前到病室探视病人,了解病情。必要时参加手术前讨论会,熟悉手术步 骤,以便与术者密切配合。 2.应提前半小时洗手、穿手术衣等。铺好无菌器械桌

12、,并将手术器械分类 按使用次序排列于升降台及器械桌上,与巡回护士详细核对器械、纱布、盐水 垫、缝针等。 3.协助铺好无菌手术布单。 4.当皮肤切开后,应立即将切过皮肤的刀与擦拭过皮下血迹的纱布垫收回 不再使用,换以清洁的刀片及湿纱布垫。按手术步骤准确地传递器械,尽可能 以手语表示。器械用毕,迅速取回擦净,归还原处。吸引器头每次使用后,需 要用盐水吸洗,以免血液凝固而造成管腔堵塞。 5.手术所需各种缝针,应事先穿好12口针,缝线用无菌巾保护好,传递 针线时,应先将线头拉出68cm,随时清理束线残端,防止带人伤口。 6.保护器械台及手术野清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切开空肠脏器前,切口 下方用无菌巾保

13、护,已污染的器械用物应放人弯盘内隔离。 7.术中留取的标本,以盐水纱布包妥,巾钳固定。不可遗落,需送检查, 由医师填写申请单送检,术中取样培养,应及时交巡回护士送检。 8.缝合体腔及皮下深部组织前,应与巡回护士详细核对器械、敷料、缝针 等,严防异物遗留。 9.术毕,按消一洗一消的原则料理器械擦干(烘烤拭油,按手术器械卡打 包,灭菌备用。锐利、精密和贵重医疗器械应分别清洗、处理,放入专柜) 。 10.协助整理手术房间。 护士长职责 1、在总护士长领导和科主任 (或病区负责医师的业务指导下,根据护理部 及科内工作计划、制订本病区具体护理工作计划,并付诸实施,按期总结汇报。 2、负责检查本病区的护理

14、工作,参加并指导危重、大手术及抢救病人的护 理。督促护理人员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检查医嘱执行情况, 加强医护配合,严防差错及事故发生。 3、随同科主任和主治医师查房,参加科内会诊、大手术或新开展手术的术 后讨论以及疑难病例、死亡病例的讨论。 4、组织本病区护理查房和护理会诊,积极开展新业务、新技术及护理科研 工作。 5、组织领导护理人员的业务学习、技术培训及考核。 6、负责病区护理人员的分工和派班工作,合理安排人力,做好病房管理。 7、计划请领本病区的药品、器材、被服和办公用品等,分别指定专人负责 领取,保管和定期检查。 8、负责指导和管理护理实习、进修人员、并指定护师或有经验

15、、有教学能 力的护士担任带教工作。 9、督促检查卫生员做好清洁卫生、消毒隔离。 10、定期召开工休人员座谈会,听取对医疗、护理及饮食等方面 意见,研 究改进病房管理工作。 危重患者抢救制度 1、对危重患者,应做到详细询问病史,准确掌握体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及时进行抢救。 2、抢救工作应由值班医生、科主任、护士长负责组织和指挥,并将病情及 时报告医务科、护理部。对重大抢救或特殊情况(如查无姓名、地址者、无经济 来源者)须立即报告医务科、护理部及分管院长。 3、在抢救过程中,应按规定做好各项抢救记录,须在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补 记。 4、各科应有抢救室、抢救车及抢救器械专人保管,做好急救、抢救药

16、品、 器械的准备工作,随时检查,随时补充。确保药品齐全、仪器性能完好,保证抢 救工作的顺利进行。 5、抢救时,护理人员要及时到位,按照各种疾病的抢救程序进行工作。护 士在医生未到以前, 应根据病情, 及时做好各种抢救措施的准备, 如吸氧、 吸痰、 人工呼吸、建立静脉通道等。在抢救过程中,护士在执行医生的口头医嘱时,应 复述一遍,认真、仔细核对抢救药品的药名、剂量,抢救时所用药品的空瓶,经 两人核对后方可弃去。 抢救完毕立即督促医生据实补写医嘱。 危重病人就地抢救, 病情稳定后,方可移动。 6、抢救时,非抢救人员和家属一律不得进入抢救室或抢救现场,以保持环 境安静,忙而不乱。抢救完毕,整理抢救现场,清洗抢救器械,按常规分别消毒 以便备用,清点抢救药品,及时补充,急救物品完好率要达到100%。 7、认真书写危重患者护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