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道德和法治第3课追求民主价值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87764797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86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道德和法治第3课追求民主价值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九年级道德和法治第3课追求民主价值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九年级道德和法治第3课追求民主价值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九年级道德和法治第3课追求民主价值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九年级道德和法治第3课追求民主价值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道德和法治第3课追求民主价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道德和法治第3课追求民主价值(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文科组集体备课教案课 题追求某价值-生活在某国家主备人执教者课 型新授课 时1总课时数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我国某发展历程;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某是一种新型的某;了解社会主义某的两种重要形式和具体的某制度。2能力目标:自觉参与社会主义某,发扬社会主义某。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了解某,感知某,增强热爱社会主义某的情感。二次备课教学重点社会主义某。教学难点社会主义某的本质。教学方法活动法、讲授法、讨论法、自主探究法教 学 过 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某省锦屏县平秋镇圭叶村,最近因一枚由本村村民发明刻制的“公章”而闻名全国。他们将刻有“平秋镇圭叶村某理财小组审核”字样的印章分为五瓣,分别由四名

2、村民代表和一名党支部委员掌管。村里的开销须经他们中至少三人同意后,才可以将其合并起来盖章,盖了章的发票才可入财报销。这枚印章被网友称为“史上最牛公章”。想一想:“史上最牛公章”体现出了村民什么思想?(学生从不同的角度阐述)教师总结:某思想。这枚公章与其他财务审核公章不同的是,多了“某”二字。它的出现应该是当地村民某意识萌生和发展的产物。这节课我们来一起探讨某。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某的足音(一)对某的看法1活动:小记者采访选一名同学担任小记者,采访同学们对某的看法,对同学们的观点进行分类整理。2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3师生共同总结:一般来说,某在价值上要求大多数人当家作主,某价值的实现要靠某形

3、式和某制度的建立。一个国家选择走什么样的某道路,取决于它的具体国情。(二)仁人志士对某的追求1阅读教材第31页“探究与分享”。2思考:在这些追求某的先贤眼中,某是什么样的?3教师讲解:(1)1840年以来的近代中国饱受封建专制压迫和外敌入侵的屈辱。抗击侵略、反对专制、救亡图存、争取民族独立、伸X人利,成为当时中国人民的最强心声。(2)回溯中国人民追求某价值的历史进程,无数仁人志士前仆后继,不惜献出生命,但这些艰辛尝试并没有实现“还权于民”,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愿望在近代没能实现。(三)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某的不懈探索1指导学生研读教材第3133页内容,理清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

4、行社会主义某的不懈探索的脉络并进行总结。2教师总结:(1)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就以争取和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为己任。(2)1949年,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某专政的新中国成立,实现了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某的伟大飞跃。中国革命的胜利就是人民某的胜利。(3)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各级人民某政权的建立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社会主义某在中国大地上得以真正确立。社会主义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总结经验和教训,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某的不懈探索。(4)建设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已经成为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实践证明,通过法治体现、保障

5、的某,才是人民自由幸福、国家繁荣发展、生活稳定有序、制度充满活力、社会某久安的根基。三、课堂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某的足音,认识了新型的某。知道了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某的探索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建设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已经成为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四、课后作业完成配套练习册的相关练习。板书设计课后反思签阅文科组集体备课教案课 题追求某价值-生活在某国家主备人执教者课 型新授课 时1总课时数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我国某发展历程;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某是一种新型的某;了解社会主义某的两种重要形式和具体的某制度。2能力目标:自觉参与社会主义某,发扬社会主义

6、某。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了解某,感知某,增强热爱社会主义某的情感。二次备课教学重点社会主义某。教学难点社会主义某的本质。教学方法活动法、讲授法、讨论法、自主探究法教 学 过 程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某的不懈探索。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二:新型的某(一)我国社会主义某是新型的某1阅读教材第33页“探究与分享”。2思考:为什么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关注的都是群众关心的问题?提示:结合新型某的特点来回答。3教师讲解:(1)我国社会主义某是一种新型的某,它从中国的社会土壤中生长出来,在实践中不断得到验证,是有生命力的。(2)我国社会主义某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

7、真实、最管用的某。(二)我国社会主义某的重要形式1材料呈现:近年来,广场舞可谓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火遍大江南北。不过随着广场舞群体的壮大,问题也日渐凸显,噪音扰民、争占场地、非法敛财场所等等,一时间广场舞这项运动与群体也备受关注与热议。特别是广场舞扰民问题一直都是社会舆论热点,许多居民深受噪音困扰。2问题:你认为广场舞扰民问题应如何解决?3总结:通过协商解决。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某的真谛。我国实行人民某,既要发展选举某,保障人民通过选举、投票行使权利,又要发展协商某,推动人民内部各方面在决策之前和决策之中进行充分协商,尽可能取得一致意见。协商某是我国社会主义某政治的特有

8、形式和独特优势。(三)我国社会主义某制度1阅读教材第3536页“探究与分享”。2思考:村民说事制度是我国基层某治理的一种创新尝试。为什么说这种制度有利于村民实现基层某?我国还有哪些某制度?3师生共同总结:(1)在我国,人民享有越来越广泛的某权利,人民的利益得到越来越切实的保障,人民越来越多地参与某管理。(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三、课堂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知道了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某的探索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建设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已经成为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四、课后作业完成配套练习册

9、的相关练习。板书设计课后反思签阅文科组集体备课教案课 题追求某价值-参与某生活主备人执教者课 型新授课 时1总课时数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行使某权利的意义和做法;知道增强某意识的意义和做法。2能力目标:通过参与某生活,增强分析判断能力;能够以理性、公正、客观的态度全面、深刻、辩证地看问题,逐步提高参与某生活的水平。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自觉参与某生活,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增加热爱社会主义某的情感;逐步形成尊重、宽容、批判和妥协的某态度。二次备课教学重点行使某权利。教学难点行使某权利。教学方法活动法、讲授法、讨论法、自主探究法教 学 过 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某中学门前的马路两侧,

10、挤满了卖菜、卖小吃、卖水果、卖小玩具的摊位,经常出现不能进出的拥堵现象,不仅给学生进出校园带来极大的不便,也影响了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同学们对此议论纷纷,认为出现这种情况是政府有关部门的工作没做好。小明同学认为,对于政府有关部门的工作,我们无权过问,也没有办法过问。想一想:小明同学的观点正确吗?为什么?(学生从不同的角度阐述)教师总结:小明同学的观点是错误的。作为国家的小主人,我们应当积极参与某生活,学会依法行使某权利。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行使某权利(一)行使某权利的意义1浏览一组图片。有序投票 参加职工代表大会政协委员调研 依法信访2思考:图片反映了什么?有什么意义?3教师总结:(1)公

11、民参与是社会主义某的要求,也是公民的一项权利。(2)公民参与某生活,需要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某的制度化、规X化和程序化建设。(二)行使某权利1材料呈现:2018年2月23日上午,某省委副书记、省长陆昊主持召开省政府常务会议,会议决定,为保证中小学生身心健康、有充足睡眠时间,从3月1日新学期开学起,全省小学生、初中生早晨到校时间由目前早7:10后不同时间推迟到全省统一早8:00,高中生由目前早6:30后不同时间推迟到全省统一早7:30。调整学生早上的上学时间,属于公共决策,不应由教育部门单方面决策,而应当广泛听取家长的意见,进行某决策。2思考:参与某决策是行使某权利吗?你还知道哪些行使某权利的做法?

12、提示:某决策是保障人民利益得到充分实现的有效方式,参与某决策是在行使某权利。3师生共同总结:(1)某选举是人民实现某权利的一种重要形式。(2)某决策是保障人民利益得到充分实现的有效方式。(3)某监督是公民参与某生活、行使公民监督权的具体体现。三、课堂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行使某权利的意义和做法,知道了增强某意识的意义和做法,对某权利有了更多的认识,了解了如何行使某权利,特别是行使好自己的监督权。四、课后作业完成配套练习册的相关练习。板书设计课后反思签阅文科组集体备课教案课 题追求某价值-参与某生活主备人执教者课 型新授课 时1总课时数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行使某权利的意义和做法;知

13、道增强某意识的意义和做法。2能力目标:通过参与某生活,增强分析判断能力;能够以理性、公正、客观的态度全面、深刻、辩证地看问题,逐步提高参与某生活的水平。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自觉参与某生活,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增加热爱社会主义某的情感;逐步形成尊重、宽容、批判和妥协的某态度。二次备课教学重点增强某意识。教学难点增强某意识。教学方法活动法、讲授法、讨论法、自主探究法教 学 过 程第二课时一、 复习导入:公民如何行使某权利?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二:增强某意识(一)增强某意识的意义1材料呈现:近日,某市公安局榆阳分局依法查处并刑事拘留一名在网上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的网民。2018年

14、2月11日,西单大悦城持械伤人事件发生后,网民赵某某(男,汉族,33岁,某滕州人)为吸引网民注意力,利用互联网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故意制造恐慌气氛,严重扰乱社会秩序。赵某某对其涉嫌犯罪的事实供认不讳。目前,赵某某已被公安机关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网警提醒: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在互联网发布信息应遵守法律法规,对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或明知是虚假信息仍故意在网络上传播引起社会恐慌,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公安机关将依法严惩。2思考:增强某意识有什么意义?3教师讲解:(1)一个国家和社会某生活的质量和水平,与公民的某意识密切相关。(2)我国公民参与某生活,要求具有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不断增强分析判断能力,以理性、公正、客观的态度全面、深刻、辩证地看问题,立场正确、逻辑清晰地表达观点和意见,逐步提高依法有序参与某生活的能力。(3)增强我国公民的某意识,有利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某,也是社会主义制度生命力的重要保证。 (二)增强某意识的做法1问题提出:现在国家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主要内容之一的某,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怎么看待,怎样自觉培育某素养呢?2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