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江市委书记张晶川同志在市委十届十五次全委(扩大)会议上的报告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87762318 上传时间:2023-01-1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3.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牡丹江市委书记张晶川同志在市委十届十五次全委(扩大)会议上的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牡丹江市委书记张晶川同志在市委十届十五次全委(扩大)会议上的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牡丹江市委书记张晶川同志在市委十届十五次全委(扩大)会议上的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牡丹江市委书记张晶川同志在市委十届十五次全委(扩大)会议上的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牡丹江市委书记张晶川同志在市委十届十五次全委(扩大)会议上的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牡丹江市委书记张晶川同志在市委十届十五次全委(扩大)会议上的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牡丹江市委书记张晶川同志在市委十届十五次全委(扩大)会议上的报告(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 共1页求实创新 跨越争先为实现更好更快更大发展而努力奋斗在市委十届十五次全委(扩大)会议上的报告张 晶 川2011年2月12日同志们: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届十四次全会精神,回顾总结2010年以及“十一五”工作,部署2011年以及“十二五”任务,动员和激励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以更加开阔的视野,更加务实的态度,更加昂扬的斗志,进一步解放思想、求实创新、跨越争先,为实现更好更快更大发展而努力奋斗!现在,我代表市委常委会,向大会报告工作,请审议。一、经济社会持续保持追赶型跨越式发展,“十

2、一五”任务全面完成201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形势,市委带领全市人民,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双调双转”为动力,迎难而上,开拓奋进,全市经济社会继续保持追赶型跨越式发展态势,主要指标超计划完成,“十一五”目标圆满实现。主要体现在七个方面:1、经济发展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2010年,全市上下始终围绕“超千破百”和激情创业抓发展,各项主要指标继续快速增长。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781亿元,同比增长18.5%,是2005年的2.4倍,“十一五”期间年均递增16.4%,经济总量跃居全省的第四位,打破了十八年全省第五的局面。全口径财政收入实

3、现87.2亿元,同比增长31.5%,总量位居全省第三,是2005年的3.2倍,“十一五”期间年均递增26%。一般预算收入完成42.8亿元,同比增长40.1%,是2005年的3.4倍,“十一五”期间年均递增27.7%。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到529户,是2005年的1.8倍,工业增加值实现133.4亿元,同比增长36.1%,是2005年的3.5倍,“十一五”期间年均递增28.5%。粮食总产量突破50亿斤, 农村经济总收入实现276亿元,是2005年的2倍。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265.8亿元,同比增长19.3%,是2005年的2.2倍,“十一五”期间年均递增18.7%。全年接待境内外游客8

4、71万人次。五年来,全市先后突破“双四”、“双五”、“双六”目标,经济总量实现四年翻番,财政收入实现三年翻番,这些历史性跨越,标志着我们走出了低迷、低速、低沉和被边缘化的阶段,全市人民期盼多年的快发展、大发展局面已经展现在我们面前。2、大项目建设取得突破,发展后劲明显增强。2010年,全市始终坚持经济工作项目化,开工建设了6个10亿元以上项目、70个亿元以上项目、659个千万元以上项目,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实现517.6亿元,同比增长44.2%,是2005年的6倍,“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43.1%。特别是围绕财源抓产业、抓项目的思路深入人心,北方工具厂整体迁建到北方工业园、辽宁宝来集团收购扩建首控

5、石油、恒丰集团的扩建、河北东旭集团建设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金太阳10兆瓦太阳能发电站、龙虎山水电站、永和有机食品生态园、红星乳业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纷纷落地,荒沟抽水蓄能、林浆纸一体化等奋斗多年的新项目、好项目已经破题。县域经济发展势头强劲,宁安市、林口县在全省县域经济评价中位次前移,穆棱市成为我市第四个全省十强县,海林、穆棱两个县(市)财政收入均突破10亿元,全市县域经济继续保持全省整体领先水平。3、哈牡绥东对俄贸易加工区建设快速推进,对外开放层次日益提升。持之以恒地推进哈牡绥东对俄贸易加工区建设,2010年,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实现90亿美元,同比增长71.8%,是2005年的1.9倍。境内

6、加工园区新上项目82个,完成投资25.6亿元,海林开发区晋升为国家级园区,阳明工业示范基地成为全省首个隶属于城区的省级开发区,绥芬河综合保税区封关运营。截至目前,加工区累计落地项目564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32个,完成投资242.2亿元。境外园区发展到6个,入驻企业46户,完成投资23.6亿元,东宁乌苏里斯克经贸合作区得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的充分肯定,要求建成中俄特别是远东地区合作的典范。境外种植面积达到316万亩,占全省境外农业开发的49.4%,向境外输出劳务9600人。纳霍德卡集散港和陆海联运大通道建设继续推进,宁安源丰国际物流园试运行,哈牡绥东对俄物流园等七个物流园区初具规模,我市成为全

7、国46个首批流通领域现代物流示范城市之一。开展俄、韩、台湾活动周和大连、珠三角、长三角等招商活动,北山世茂、海林俪涞、东宁华宇等高等级宾馆相继投入使用,镜泊湖顺利晋级国家5A级景区。文化创意产业迅速兴起,成功举办了中国(镜泊湖)卡通产业论坛等各类展会,东宁机电产品展销会得到温家宝总理重视,并向俄罗斯总理及企业家推介,沿边开放先导区的地位和作用明显增强。4、大牡丹江新牡丹江建设步伐加快,城乡面貌明显改善。2010年,我们全力实施“双百”战略,加快大牡丹江、新牡丹江建设,全市城乡建设总投入230.3亿元,接近前三年总和。磨刀石、五林、海南三个乡镇及宁安三个行政村划入市区,中心城市建成区面积增加到7

8、3平方公里,城区土地规划面积达100平方公里,市区人口达到94.7万人。市区出城公路及西环路贯通工程正在积极推进,大牡丹江、新牡丹江的城市框架渐次拉开。通过多元投入,实施百街整修、百园建设、万树进城、万盏路灯改建等工程,城市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出台统筹城乡发展的若干意见,爱民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进入实质操作阶段。绥芬河谷盈社区、宁安朝鲜族明星小镇等新农村建设典型成为全省样板。镜泊小镇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成为全省旅游名镇建设的新亮点。全市投入87亿元,对88个项目、200多万平方米的棚户区进行综合改造,市区有1.47万户居民喜迁新居,改造泥草房6519户。全省小城镇建设和棚户区改造两个现

9、场会先后在我市召开。5、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事业积极推进。我们始终坚持不要人民群众不得实惠的增长。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806元,同比增长9.8%,是2005年的1.74倍;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9363元,同比增长20.7%,是2005年的2.3倍,连续八年领跑全省。投入55亿元,完成了30件利民实事;采取创业基金和公务员担保贷款等措施激励创业、带动就业,全市新增城镇就业人员6.7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6%以内;强力推进社保扩面提标,社会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养老、医保、失业、工伤和生育五项社保水平同步大幅提升;低保、价格救助标准不断提高;投入2200万元实施温暖

10、之冬工程,保证市民温暖过冬。全市33所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顺利推进。全面启动基层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积极落实基本药物制度,医疗条件得到改善。6、改革创新不断深化,发展活力进一步激发。2010年,我们继续坚持以改革促发展、促转变、促提升,深化行政审批体制改革,稳步推进政府机构改革,6县(市)4区38个市直部门的机构改革基本完成;开展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引进哈尔滨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发展到15家,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作用明显增强,金融生态环境进一步优化;推进了警力重心向一线下沉、向基层倾斜的公安警务改革;实施环卫、园林、城管一体化的“大城管”体制改革;建立“借用管还”一体化的开发区财政体制;组建了与产

11、业化招商相适应的工作体系;探索公共资源的调控机制,出台市区闲置土地处置办法,不断提高土地产出价值和使用效率,有效解决了一批重大公用项目建设资金问题;继续深化与农垦、森工的合作共建,新开工项目16个,总投资16亿元,“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进”的理念得到进一步强化。7、党的建设得到加强,发展氛围更加浓厚。深入开展“创先争优”和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活动,以执行力建设、综合素质提升为重点,加大对领导干部高端培训力度,强化对重点部门执行力考核,对全市39个班子进行调整,一批年富力强、业绩突出的干部得到提拔重用;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查处了一批违法违纪案件,处理了一批不作为的人和事,全市效能建

12、设得到加强,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大力弘扬刘香平等一批先进典型,组织开展“激情创业、激情发展、激情城市”主题活动和志愿爱心帮扶活动;开展“百日护游”、“平安雪城”专项行动,全市社会安全稳定;支持各级人大、政协强化法律监督和民主监督,促进“一府两院”依法行政和公正执法,发挥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政治协商、参政议政作用,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更加突出。 各位委员、同志们,过去的一年,我市经济快速发展,政治团结稳定,社会和谐进步,百姓安居乐业,为“十一五”发展画上了胜利、圆满的句号。过去的五年,是全市上下解放思想、激情澎湃的五年,是经济社会发展最快、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最多的五

13、年,是改革开放步伐加快、发展活力不断释放的五年,是我市地位不断上升、城乡面貌不断变化的五年。这些成绩的取得,是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和关心支持的结果,是全市党政军民团结一心、拼搏进取、开拓创新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委,向奋斗在全市各条战线上的广大党员干部,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主党派、工商联和社会各界人士,向驻牡中省直单位、部队、武警官兵,向所有参与、支持和关心牡丹江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二、坚持追赶型跨越式发展不动摇,确保“十二五”期间实现更好更快更大发展站在新起点,我们肩负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光荣使命,展望“十二五”,我们承担着加快发展、加速转型的历史重任。要

14、准确把握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时代特征,准确把握投资拉动占主导的阶段特征,准确把握人均GDP超过4000美元的消费特征,准确把握中俄地方经贸合作更加紧密的开放特征,不断抢抓新机遇、构筑新优势、开创新局面,实现牡丹江的新跨越。未来五年,我们面临很多发展机遇和有利条件。世界经济正在复苏,国内经济加快转型,为我们承接产业转移、加快结构调整提供了有利的外部环境;国家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对民生、水利、环保、现代服务业、新兴产业等领域的投资,为我们争取项目、资金创造了很大空间;中俄两国战略合作不断深化,我省推进绥满经济带上升为国家战略,为我们提升沿边开放提供了难得机遇;全省着力建设的“八大

15、经济区”,六个与我市有关,全省重点发展的“十大产业”,我们都有基础,为我市放大比较优势、提升产业层次提供了有利的政策环境。更为重要的是,经过追赶跨越的磨砺,我们对市情认识和发展思路更加明确,干部群众精气神极大提升,为“十二五”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和工作基础。未来五年,我们也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从外部环境看,生态约束、土地约束、载体约束等要素制约越来越突出,使我们推进发展的难度更大、困难更多、任务更重;全省各地市竞相发展,使我们面临不进则退、慢进亦退的巨大压力。从我们自身看,经济总量小、工业基础弱、缺少立市型企业仍然是牡丹江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市本级财政实力不强,可用财力保运转、偿还历史债务压力

16、较大,短时期内还不能拿出更多资金惠及民生;城市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历史欠账多,难以满足群众需求;有的地方、部门、干部缺乏敢为人先的改革精神和锐意进取的创新意识,效率低、标准低、办事难、中梗阻的问题时有发生,经济发展环境还需进一步改善。对此,我们必须头脑清醒、勇于面对,努力化解各种矛盾制约,在压力中前行,在挑战中突破,在竞争中赶超。未来五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建设“八大经济区”、“十大工程”的部署,以求实创新、跨越争先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建设现代产业城市、沿边开放先导城市、一体化发展先行城市、生态宜居城市、和谐幸福城市“五个城市”为目标,深入实施工业立市、金融强市、贸旅牵动战略,提升产业层次,扩大沿边开放,推进城乡统筹,切实改善民生,闯出一条符合牡丹江发展阶段和特征的科学发展之路。未来五年,全市的奋斗目标主要是实现“七个翻番”,确保五年再造一个牡丹江经济:即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5%左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