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区工业商贸及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87753784 上传时间:2023-07-2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全区工业商贸及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上的讲话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在全区工业商贸及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上的讲话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在全区工业商贸及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上的讲话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在全区工业商贸及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上的讲话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在全区工业商贸及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上的讲话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在全区工业商贸及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全区工业商贸及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在全区工业商贸及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同志们:根据会议安排,我代表区商务局向大家传达全市商务工作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安排布置2011年商务工作。一、会议概况及主要精神3月3日,全市商务工作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在市商务局会议室召开,各县市区政府分管商务工作的领导,商务局(经济商务局)局长和分管商务、成品油工作的副局长参加了大会。会议回顾总结了“十一五”和2010年全市商务工作,安排部署了“十二五”和2011年商务工作,表彰奖励了2010年度对外开放工作先进单位,点军区被宜昌市政府表彰为2010年利用外资先进单位(全市受表彰的6个)。市政府副市长吴静出席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会议期间还就

2、市政府与中石化公司签订的战略合作协议进展情况进行了督办。会议主要精神:全市商务工作会议精神主要有以下几点:一、全面总结“十一五”和2010年商务工作。2010年全市主要商务经济指标创新高,商务经济实现了平稳较快发展,提前超额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目标。宜昌商务经济综合实力居全省前列。二、提出了“十二五”时期我市商务发展的总体思路和目标。总体目标是:全力实施商务发展“倍增计划”,主要商务经济指标在“十二五”期间实现翻番,全市经济外向度和对外开放水平要显著提升,大开放、大流通、大商贸的商务发展格局基本确立。全市商务经济综合实力在全省继续保持前列,在中部地区同等城市中的位次有所提升,基本达到鄂西渝东区

3、域性商贸物流中心、全国最大的精细磷化工出口基地、全省重要的农产品和机电出口基地、利用外资产业转移重点承接地和全省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全省对外经济技术合作核心城市、长江上游区域精品口岸城市。三是全力做好2011年商务工作。围绕外贸出口增长15%,直接利用外资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的发展目标,要重点抓好五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着力扩大城乡消费需求,完善商业基础设施和服务功能;二是要积极培养外贸经济主体,力争出口过100万美元的企业达到75家左右,着力实施好“出口基地建设年”工程;三是要全面提升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以世界、国内500强为重点,积极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大胆探索股权转

4、让、外资并购和收购、境外上市、投资基金等多形式利用外资;四是要不断拓展对外经济合作的领域;五是要进一步优化口岸大通关环境。二、“十一五”商务发展回顾 “十一五”期间,我区充分发挥商贸流通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先导作用,积极培育壮大市场主体,扩内需促消费,商贸流通业初步形成;积极主动参与经济全球化,加快对外开放步伐,不断改善投资环境,外商投资不断增加,外贸出口稳步增长,提前超额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目标。主要表现为:国内贸易增长明显,商业网点总量不断增加。2010年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7.2亿元,比2005年4.25亿元增长 69%,年均增长11%。全区现共有商业网点1762家,比2005年的12

5、23家增长44%,年均增长11%,我区限额以上商贸企业达到3家。新型经营业态初步形成,菜市场新建改造成效显著。我区家电专卖店、烟酒专卖店、药品连锁店、服装超市、百货超市等新型商业业态逐步形成,磨基山、牛扎坪、车溪一带农家乐特色餐馆已初具规模,农贸市场改造面貌一新,全区现有成建制菜市场6个。极大地改善了市场环境,方便了城乡居民的生活。家电下乡民生工程有序推进,万村千乡覆盖千家万户。自2009年开展家电下乡工作以来,全区共审批备案销售网点21家,销售家电下乡产品12508台,惠及农民38000多人。全面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农村市场商品流通网络建设得到加强,承建“万村千乡”村级农家店31个,村

6、级农家店覆盖面达到70%。外贸出口快速增长,利用外资规模不断扩大。我区积极培育出口主体,壮大出口骨干企业,出口企业由05年2家增加到11家,出口产品由05年3个增加到15个,十一五期间全区外贸出口总和为1.94亿美元,是十五期间出口总和7734万美元的2.5倍,已经形成了电子材料、生化医药、电气电缆、乐器配件等四大出口主导产产业。 “十一五”期间,我区抓住沿海产业转移有利时机,广泛招商引资,使一批外资企业和项目落户点军。五年来,新增外资项目8个,实际利用外资5650万美元,是十五期间实际利用外资1715万美元的3.2倍,韩国LS投资收购湖北永鼎红旗、湖开电气,我区首次取得了引进世界500强外资

7、企业的重大突破,提升了利用外资的整体质量。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取得新突破。2009年,我区正式挂牌成立点军区外派劳务工作站,当年成功输出出国劳务人员3名, 2010年,推荐外派劳务人员20人。三、“十二五”商务发展构想(一)发展目标内贸市场目标:到2015年,全区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到15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5%以上;全区各类市场交易额达到6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2%以上;全区商业增加值达到4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5%,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18%以上。到2015年,将我区基本建成立足三峡区域内重要的区级商贸中心和物流中心,初步形成区级商贸中心、片区商贸中心、社区商贸中心三个层次的商品市场流通网络体系

8、,培育限额以上企业8家。外资外贸目标:到2015年,全区进出口总额达到8692万美元,平均每年递增18%。其中出口达到6718万美元,年均增长20%。重点抓好电子材料、生化医药、电气电缆、乐器配件的产品出口。到2015年,全区实际利用外资达到2255万美元,年均增长10%。“十二五”期间,对外劳务输出累计达300人次以上。 (二)产业布局随着江南启动开发,未来510年,是点军区商务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我们要抢抓机遇,大力发展现代商贸流通服务业,加快形成与水电旅游名城相适应的区域性商业中心,初步形成两心两带和万村千乡全覆盖两心:五龙新区商业中心,把五龙建设成区域行政服务中心、中心商务区、江南高尚住

9、宅区、游客接待中心和宜昌国际会展中心;桥边片区商业中心,在桥边规划建设宜昌最大的农副产品批发基地,东方超市日用品店配送中心、商品检测中心、职工培训中心,初步形成辐射川东鄂西农副产品批发中心。两带:沿夷联线布局总部经济,吸引高品质总部经济集群,打造总部经济带,沿五龙路至火车南站布局机电、家具、农副产品等专业批发市场,建设火车南站仓储物流中心,打造现代物流经济带。万村千乡全覆盖:深化“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村级农家店覆盖面达到100%,加快推进东方超市配送中心建设,真正形成集约采购、配送分销一体化的农村商品流通体系。四、2011年商务工作根据全市商务工作会议精神,2011年我区商务工作主要目标是

10、:外贸出口3272万美元,增长15%;实际直接利用外资1220万美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5亿元,增长18%,新增限上企业1家。向上争取项目资金87万元。围绕上述目标,今年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策划、启动两条经济带,突破性发展限额以上商贸企业。要抢抓江南即将大开发机遇,精心策划夷陵长江大桥至联棚互通连接线总部经济带,吸引高品质企业总部集群。沿五龙路延伸至黄家棚物流园经济带,打造宜昌乃至鄂西重要现代物流基地。以年税收过500万项目为重点,大力开展招商引资,2011年力争有45家签约落户。跟踪服务好在谈项目,力争弘顺汽车销售中心、星宇农贸批发中心、大江南综合批发市场尽快签约,湖北圣九

11、隆商贸总部、宜美佳总部和瑞康医药总部年内签约落户。要全力服务项目建设,强力推进吉祥烟花销售中心主体工程建设年内形象进度达到5层以上,宏顺汽车销售中心第一期工程完工,星宇农贸中心启动,实现点军辖区内限额以上商贸企业零的突破,努力新增12家,并为来年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二)、完善区域配套功能,搞活流通扩大消费。一是扎实推进菜市场规范化建设。在江南、土城菜市场改造完工的基础上,今年要完成3家规范化菜市场新建与改造工作,新建谭家河菜市场,改造紫阳菜市场,整治五龙菜市场,力争八月底以前完工,为宜昌文明城市创建增光添彩。同时要尽力做好土城菜市场经营户入驻工作,确保新市场合理利用。二是继续开展家电下乡工程

12、,扩大热点消费。家电下乡政策只剩两年时间,要进一步宣传家电下乡惠民品种更新政策,力争家喻户晓;积极引导备案网点开展促销活动,突破销售总额;开展家电市场秩序整治,确保市场正常运行。三是深化“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加快推进东方超市配送中心建设,真正形成集约采购、配送分销一体化的农村商品流通体系。(三)、培育壮大出口产业,保持外贸出口平稳增长。一是大力实施好“出口商品基地建设年”工程,扶优壮强出口基地。积极做好出口基地的申报和配套服务,力争三峡药业、凯普松电子两家出口已过1500万美元的企业纳入国家级医药产品出口基地和省级电子材料出口基地,积极培育乐星红旗产业园至少成为省级出口基地;二是挖掘潜力,

13、积极培育外贸增长点。努力新增乐星湖开、芳纶蜂窝2家出口企业,引导飞瑞球体、茂明工具等企业由供货出口转变为自营出口;三是强化服务,建立和完善出口重点企业联系制度。对出口过100万美元的出口重点企业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鼓励企业加快技术改造和产品研发,提升出口产品的质量和档次,提高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和占有率。四是组织活动大力开拓国际市场。继续组织企业参加境内外展会活动,推进电子商务平台的应用,引导企业开展网上贸易,拓宽企业营销渠道,引导企业积极开拓非洲、中东、南美、东南亚等新兴出口市场。(四)、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全面提升利用外资质量。一要改善外商投资环境,加强对外商的招商引资工作,加强对现

14、有外商投资企业的后期管理与服务,积极解决外资项目落地和生产经营的难点问题,形成吸引外资和支持外资发展的良好环境,促使项目增资。二是引导外资投向,着力打造电线电缆、乐器制造为代表的外资产业集群。创新利用外资方式,鼓励现有外商投资企业增资扩股和利用境外贷款。积极引导乐星红旗电缆公司技改项目申报增资,扩大利用外资规模,做好乐星红旗、乐星湖开等外商投资项目的后续服务工作。(五)、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确保市场秩序稳定。加强酒类流通监管。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酒类流通备案登记制度,规范酒类流通经营秩序,严把流通、消费环节监管关,严格执行酒类批发许可、零售登记备案、流通随附单、禁止向未成年人售酒等四项制度,重点加强

15、对散装白酒的执法检查,保障酒类消费安全;强化放心肉源头治理。监督定点屠宰场严格执行生猪进出场检疫制度、购销台帐管理制度、不合格肉品召回制度、肉品运销管理制度等一系列制度。全面实施 “厂场挂钩协议准入”制度和市场挂牌销售制度,确保市场经营生猪产品100%来源于定点屠宰场;加强市场秩序整治。牵头开展屠宰环节和私屠滥宰窝点整治,积极配合工商、卫生等部门开展流通环节食品安全检查,确保人民群众消费安全。 (六)、加强队伍能力建设,提升综合服务水平。要进一步强化开放意识、创新意识、发展意识,积极开展“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活动,加强局干部队伍思想建设、作风建设和廉政建设,提高行政效能,争创群众满意机关。加强理论学习和业务知识更新学习,提高政策理论水平和业务工作能力;坚持文明执法,亮证执法,抓好酒类流通、生猪定点屠宰等行业监督管理工作,坚决杜绝因商务执法引起的社会矛盾和纠纷;创新工作机制,通过计划目标、岗位责任、监督检查和责任制考核奖惩四个体系,营造一个全局重视、上下参与、有为有位、团结奋进的商务工作氛围,推进商务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