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心脏起搏器病例讨论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87753571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0.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工心脏起搏器病例讨论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人工心脏起搏器病例讨论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人工心脏起搏器病例讨论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工心脏起搏器病例讨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工心脏起搏器病例讨论(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工心脏起搏器病例讨论日期:2013/10/2 时间:16:00 地点:护办室主持人:主题:疑难病例 危重病例 重大手术病例 主讲人:江燕护士长 记录人:储艳霞参加人员主管护师:严丽、张良荣、张雪琴、王腊荣护 师:王丽、叶婵娟、周俊、杨平平、储艳霞、陆慧护 士:彭燕、汪敏敏、程申申、檀影、程迪洁内容记录主持人江燕: 随着近些年医学的发展,心脏起搏器的临床治疗技术越来越成熟,我们心内二科近些年此类手术也渐渐增多,为了提高心脏起搏器植入后手术成功率,我们要熟悉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前后的护理、患者出院后的健康教育,今天我们来分析讨论一列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的病例。责任护士杨平平:现在我来介绍一下这位病人

2、。1、简要病史 21床患者,姓名杨善富,男,72岁,住院号:337097。入院诊断:心律失常(高度房室传导阻滞) 冠心病 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要病例汇报:患者杨善富,男性,72岁,职业农民,2013年9月24日入院。患者自10余年前开始在无明显诱因下经常感头昏不适,行走有漂浮感,双下肢无力多次测血压高。近一月来患者感头昏明显,双下肢无力,行走活动时多次因头昏、乏力跌倒,发作前有黑曚,门诊拟“晕厥待查”收住我科。2、查体:T:36.5 P:38次/分 R:18次/分 BP:150/70mmhHg,患者神情。3、既往史:高血压病史,甲状腺功能减退,冠心病史。无药物过敏史4、辅

3、助检查:入院前特殊检查结果示2013.8.5头颅CT:脑萎缩、腔隙性脑梗塞;2013.9.20动态心电图:窦性心律,窦性心动过缓,间歇性度型房室传导阻滞、间歇性左束支传导阻滞伴间歇性室性逸搏心律。2013.9.20心脏彩超示:1 左室壁增厚 2 左室舒张功能减低 3 主动脉瓣少量反流,二尖瓣及三尖瓣微量反流。5、入院后医嘱入院予以心内科护理常规,一级护理,心电监护,检测血压tid,低盐低脂饮食。治疗给予控制心律失常、降压、抗炎等处理。6、患者入院后病情演变及治疗与护理 9月24日下午患者于导管室行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术,术中顺利术后病情生命体征平稳。今天是住院后第4天,现起搏器工作正常,左锁骨

4、下切口处创口愈合良好,患者未出现头晕症状,可下床进行轻体力活动。7、护理诊断与护理措施(1)焦虑、紧张:与突然发病、缺乏疾病相关知识有关。 护理措施:向病人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多与患者交流,鼓励患者说出自己的想法,生活自理缺陷:与双下肢无力及术后被迫卧位做上肢制动有关。护理措施:协助做好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卫生。协助喂食(2)有受伤的危险:与心排出量减低头部供血不足有关 护理措施:起床行动易缓,防止跌倒。(3)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与术后被迫平卧位有关护理措施:保持床单位干净整齐,防止皮肤受摩,按摩受压部位皮肤。(4)潜在并发症: 尿路感染:与术后躯体制动有关 护理措施: 鼓励病人多饮水

5、,增加尿量,以防止泌尿系统感染。便秘: 与术后活动量减少有关 护理措施:多食粗纤维食物,按摩腹部增强胃肠蠕动,促进排便。必要时给予缓泻剂。猝死: 术后严密观察心电图、心电监护的变化,备好急救药品以应不时之需。(5)疼痛 与切口处为完全愈合有关 护理措施:保持切口卫生,咳嗽时用手轻压切口处避免牵扯切口三、主持人提出问题问题一:如何避免起搏器植入后电极移位及切口感染问题二:心脏起搏器自植入患者身体后就与患者的健康息息相关,患者关心起搏器在日后生活中的治疗作用是否有用,该如何去提高起搏器的使用质量,以及如何确保起搏器的使用安全。作为护士我们应该怎样去帮助患者解决这一系列问题?四:讨论记录问题一王腊荣

6、:1,迎接病人,向手术医师了解术中情况及起搏频率,给予心电监护。 2,检测脉搏、心率及心电图的变化,以尽早发现有无导管电极移位或出现竞争心率,报告医师并协助处理3,告诉病人术后卧床的休息的重要性,防止电极脱位。患者绝对卧床4872小时,娶平卧位或略向左卧位,右下肢绝对伸直制动。沙袋加压68小时。左上肢不宜过度活动,勿用力咳嗽,必要时用手按压切口处。卧床期间协助病人生活护理。4,注意观察伤口有无渗血、红肿,按无菌原则定期更换敷料。5,术后遵医嘱给予抗生素35天,预防感染,观察体温变化。问题二叶婵娟:1,告诉病人起搏器的设置频率及使用年限。 2,教会病人自测脉搏,出现脉搏明显改变或有头晕、乏力、晕

7、厥等不适应及时就医。 3,装有起搏器的一侧上肢应避免做过度用力或幅度过大动作。 4,避开强磁场和高压电,如核磁、激光、理疗、电灼设备、变压器等,但家庭生活用电一般不影响起搏器工作。告知病人一旦接触某种环境或电器后出现胸闷、头晕等不适,应立即离开现场或不再使用该电器。5,妥善保存起搏器卡(注明起搏器类型、品牌、有关参数、安置日期等),外出时随身携带,以便于出现意外时为诊治提供信息。6,定期随访,以测试起搏器功能,一般最初一年每3个月随访一次,以后每半年随访一次。五、主持人综合意见与总结江燕:现在是患者术后的第四天,从这几天的心电监护及心电图反应信息来看,患者的起搏器工作正常,也未出现头昏、不适四肢无力等症状,但我们不能掉以轻心,还是要密切观察心电图的变化,防止出现新的心律失常或是竞争心率。患者的切口目前未完全愈合,我们还是要做好切口的护理,促进愈合。今天的学习巩固了大家在此方面的知识,希望能进一步提升我们的护理质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