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盥洗 (2)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87749101 上传时间:2023-10-2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盥洗 (2)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幼儿园盥洗 (2)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幼儿园盥洗 (2)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幼儿园盥洗 (2)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幼儿园盥洗 (2)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幼儿园盥洗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盥洗 (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幼儿园盥洗、如厕、饮食、午睡环节要点指导一、盥洗(一)洗手指导要点: 1.幼儿要用六步洗手法(湿、搓、冲、捧、甩、擦)洗干净双手。2.根据盥洗室的空间大小,将幼儿合理分组,保持盥洗室安静有序。3.帮助或指导每个幼儿将袖子挽至胳膊处,防止溅湿衣袖。4.指导幼儿节约用水,控制水流大小,洗完手后要在水池内轻轻甩三下,用毛巾擦干手上的水迹。5.密切关注每个幼儿的洗手过程,对搓洗不仔细,冲洗不干净等行为,教师要耐心地给予动作示范和语言提示。6.帮助幼儿洗完手后用正确的方法擦干双手,将衣袖放下,整理平整。7.秋冬季节还要帮助幼儿涂抹护手霜。8.幼儿盥洗结束后,及时用干拖把擦干地面上的水,等最后一个幼儿洗完

2、手后再离开盥洗室。9.采用竖大拇指、亲抱幼儿、语言鼓励、同伴示范、环境暗示等方法,及时鼓励幼儿洗手过程中的良好表现,促进幼儿良好洗手习惯的养成。10.教育幼儿懂得洗手对身体的好处,饭前便后、活动后,手脏时主动洗手。(二)漱口指导要点:1.组织幼儿餐后拿着自己的饭碗或者取出自己的水杯,在茶水桶内接半碗或者半杯漱口水,安静有序的漱口。2.引导幼儿用鼓漱法进行漱口,提醒幼儿将漱口水含在嘴里鼓漱3-5次,再轻轻吐进水池中,不把水咽进肚中。3.关注幼儿漱口过程,发现漱口不正确的幼儿,及时耐心地给予语言和动作提示。4.幼儿漱完口后把自己的碗或水杯放回原处并摆放整齐。(三)洗脸指导要点1.引导幼儿知道午睡后

3、,脸脏时、夏季运动后、要把脸洗干净,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洗脸习惯。2.用轻柔的语调、温柔的动作指导幼儿从下到上,从里到外轻轻用力,依次把嘴巴、鼻子、额头、脸颊、耳朵、脖子擦干净。3.秋冬季洗脸后,帮助或指导幼儿用手蘸取适量护肤霜,均匀涂抹在脸上。(四)梳头指导要点1.为每个幼儿提供专用的梳子。2.午睡洗脸后,帮助或指导幼儿使用自己的梳子梳头。3.指导幼儿学习梳头的正确方法:从上向下,梳整前面、侧面、后面。4.鼓励短发幼儿照着镜子自己尝试梳理头发,及时关注幼儿是否需要帮助整理,并给予积极的鼓励和表扬。5.轻柔用力,松紧适度地帮助长发幼儿扎好辫子,戴好发夹,并请幼儿自己照照镜子,欣赏梳理后的整齐发型

4、,感受仪表整洁的美。6.梳头结束后,指导幼儿将掉落在肩部、地上及残留在梳子上的头发收进垃圾桶,将梳子放回原处。7.提醒幼儿头发松散,凌乱时及时梳理,保持仪表整洁。8.定期对幼儿的梳子进行清洗和消毒。学习梳头发的基本方法。梳头结束后,学习清洁梳子和地面。知道梳理头发前后要洗净双手。知道起床后,头发凌乱时要及时梳头。指导保育员配合:1.保障盥洗室的环境安全卫生。2.及时增补材料。二、 如厕指导要点:1.消除幼儿对在幼儿园如厕的恐惧感。2.在便池边安装小扶手,让幼儿可以把握,帮助幼儿顺利排便。3.采用张贴图片或标记等方法引导幼儿正确、有序如厕。4.在和幼儿如厕时高度相同处,放置便纸盒。5.家园合作,

5、共同培养幼儿按时,及时排便的习惯。6、引导幼儿主动做好集体活动、户外活动、进餐、午睡等活动前的如厕准备。指导保育员配合:1.及时清理厕所卫生,保持厕所清洁与安全。2.协助教师指导能力弱的幼儿。三、饮食(一)点心环节指导要点1提出吃点心的要求,请幼儿分组进行盥洗。2指导幼儿排队按需选取饼干、轻轻拿杯子且手拿杯柄。3幼儿坐稳后,提醒幼儿左手拿杯柄,右手拿水壶,慢慢倒牛奶,倒好牛奶后轻轻把水壶放回。4指导幼儿吃点心时注意保持桌面干净。指导幼儿如打翻牛奶学会避让,并用抹布擦干净。5幼儿吃完点心后,指导幼儿将杯子轻轻放入桶里,用毛巾将小嘴巴擦干净。站位:教室吃点心处(二) 配班1.协助主班观察幼儿进行盥

6、洗活动。2.指导另一半幼儿有序进行活动。站位:盥洗室教室指导保育员配合:1在点心前30分钟进行桌面消毒工作,并做好一切准备。2将每人吃饼干的数量告知带班老师。3关注特殊幼儿的点心情况,如肥胖儿和营养不良儿的饼干量。4及时应对幼儿的突发状况,如牛奶、饼干打翻、幼儿身体不适等。(二)午餐环节指导要点1午餐前的指导:(1)组织安静活动,可以是讲故事、安静游戏、播报新闻等。(2)进行餐前教育,建立必要的进餐规则。(3)组织进行盥洗,轻放椅子至进餐处。(4)指导值日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服务。站位:教室盥洗室门口教室用餐处。2午餐过程的指导(1)营造良好的就餐环境,如播放轻柔舒缓的轻音乐。(2)大班教师应提

7、醒幼儿根据自己的饭量盛饭,不浪费。(3)提醒幼儿自主、文明进餐。着重指导小年龄幼儿用好勺子,鼓励其自己吃饭。着重指导大年龄幼儿使用筷子。(4)注意饭菜不撒落。(5) 关注幼儿进餐情况,对特殊幼儿的用餐需求,协调保健教师、保育员指导到位。(6) 指导幼儿吃饭做到桌、地面、碗三干净。自已清理溢出物。3.午餐后的指导(1)进餐完毕,让幼儿自己检查桌上、地上是否干净,自己动手将掉下的碎屑、剥剔下的残渣放在指定处。(2)餐具摆放处应设有明显的标识,便于幼儿自理,保育员不要随意变动餐具的摆放位置。(3)提醒幼儿进餐后养成漱口的好习惯。(4)指导幼儿将碗筷摆放整齐,并把毛巾打开把脸部、手部擦干净。(5)请先

8、吃好的幼儿进行安静活动。指导保育员配合:1提前30分钟进行桌面消毒。2做好幼儿午餐前的一切准备:抹布、果壳盘置于桌子中央,进餐饭菜分发,关注特需幼儿(不吃海鲜、肥胖、营养不良幼儿)。3注意夏季散热,冬季保温,保证幼儿食物温度适中。4关注幼儿用餐情况,协助教师提醒幼儿掌握正确的用餐方法。5关注特需幼儿,指导肥胖儿先喝汤,适当加些蔬菜,鼓励体弱儿不挑食,适当增加其爱吃的食物。6餐后整理、清洁桌面、地面,但不能因抢时间而将幼儿饭菜倒掉或把餐具收好,使幼儿失去自理的机会。四、午睡 (一) 午睡前的准备1.环境准备:温度与光线适宜。2、情绪准备:午睡前教师要稳定幼儿的情绪;入睡后,教师引发幼儿的睡意。3

9、、脱衣准备:为保证幼儿午睡时的安全、舒适,教师可提供固定位置给予幼儿放置发卡等随身物品。4、睡姿准备:培养幼儿睡眠时良好睡姿。(二) 午睡中的巡视教师需每15分钟巡视一次,仔细观察幼儿的动态,关注幼儿的情绪、睡姿、盖被、尿频、不良习惯等情况,做好个别照顾,并及时和保育员沟通。 (三) 午睡后的自理1幼儿起床前教师提前拉开窗帘,可播放舒缓的起床音乐,帮助幼儿逐渐从睡眠中清醒。2当幼儿醒来时教师应带着笑容和幼儿互道“下午好”。3鼓励幼儿自己穿。教师要善于根据季节变化,利用午睡起床的机会教会幼儿学习和掌握穿不同衣裤的方法,培养幼儿自己穿。4鼓励幼儿自己整理。5关注个别幼儿,教师应给予适宜的帮助和指导。指导保育员配合:1.关注 “三开三关”。2.幼儿起床半小时后进行叠被,将被套拉链处放置到幼儿睡觉时的脚后跟方向。3.定时间对卧室空气进行紫外线消毒及消毒后开窗通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