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士论文植物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87748619 上传时间:2023-09-11 格式:DOC 页数:36 大小:2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士论文植物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学士论文植物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学士论文植物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学士论文植物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学士论文植物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士论文植物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士论文植物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 国 * * 大 学本科生毕业设计姓 名: * * * 学 号: * 学 院: 艺术与设计学院 专 业: 艺术与设计 设计题目: 玉潭湖滨水景观设计 专 题: 植物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指导教师: * * * 职 称: 高 工 2007 年 6 月 徐州中国*大学毕业设计任务书学院 艺术与设计 专业年级 艺术设计03 学生姓名 * 任务下达日期: 2007年 2 月 28 日毕业设计日期: 2007 年 2 月 28 日至 2007 年 6月 10日毕业设计题目:玉潭湖滨水景观设计毕业设计专题题目:园林植物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毕业设计主要内容和要求:一、课题内容:1、本课题是在九里区城市总体规划

2、的基础上,对玉潭湖公园环境景观进行规划布局和空间设计。通过精心的规划设计能使该地区周遍景观面貌和滨水空间品质得到提升,直接或潜在地影响徐州市九里区城市总体面貌和西北部居民生活环境,创造出一既有文化底蕴又有自然风貌的人居环境。2、设计内容 玉潭湖公园、环境总体规划、主要景区及景点设计、景园小品、道路、铺装设计、玉潭湖公园绿化设计二、设汁要求:1、本课题要在对玉潭湖公园环境凋查研究的基础上,合理安排空间,提供明显和合理的入口,有效组织交通引导和控制人流,综合考虑各功能和景观的需要。2、设计应符合美学原则,并力求创新,创造出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的互动空间。营造出和谐的生态环境,突出地方风格。3、设计应

3、符合相关的公园、建筑、绿化等标准和规范。4、设计应综合处理好空间造型、人体尺度、色彩、光线、小品、绿化、建筑风格、小区外围环境等之间的关系,并能充分满足人们生理、心理及习惯上的要求。三、图纸要求:l、所有图纸均应绘制在白色图纸上,图纸尺寸一律为A1幅面(841*593,数量为8张请编号。2、图纸内容应至少包括以下图面玉潭湖公园总平面图功能分区图景观空间及交通组织分析图主要景区及景点局部平面图、立面图、剖立面图景园小品、道路、铺装设计平面、立面图、剖立面图与结构图竖向设计地形图透视图不少于3张,净幅面不少于A2幅面3、尺寸标注要求如下所有图样均应标注图名、比例,必要的尺寸和文字说明。平面图应标注

4、轴线尺寸。地形图应标注等高线或主要标高。平、立面图应标注轴线位置及室内外主要标高。详图应标注必要的尺寸。4、表现方法要求如下:总平面、单体平、顶、立及详图均为墨线工具图并着色渲染。效果图表现方法不限(其中至少张为手绘)。图面文字一律用中文工程字体标注。图面要求清晰、准确、严谨。图面版式应力求美观,同时应注意整体效果。5、设计说明书:字数不超过3000字。(内容为:1项目概况 2设计指导思想及设计原则 3设计依据4设计理念 5功能分区 6规划设计内容四、毕业专题论文要求1、毕业(论文)内容应体现本专业的基本理沦,内容应论证严密,分析透彻,体现动态深刻地揭示环境艺术设计中工作各方面的矛盾和要求。2

5、、正文要求围绕中心问题具体分析论证,力求章节分明,图文并茂,层次鲜明清楚,字体端庄,文句畅通,数字准确,图表清楚,字数5000-8000左右字。3、论文要求运用计算机进行文字输入、修改、排版和输出,格式要求统一,参照公开出版物的排版格式与要求。4、封面应注明毕业专题论文题目、专业班级、学生签名。5、在论文后应列出主要参考文献。同时要求翻译一篇与毕业设计(沦文)有关的外文文献,中文字数不少于30005000字,并附原文。6、除论文以外,另书写不少于400字的中文摘要并译成外文。7、毕业论文应在规定时间内认真独立完成,不得拖延,不准抄袭,不得他人代写,否则按考试违纪处理。院长签字: 指导教师签字:

6、中国*大学毕业设计指导教师评阅书指导教师评语(基础理论及基本技能的掌握;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研究内容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方法;取得的主要成果及创新点;工作态度及工作量;总体评价及建议成绩;存在问题;是否同意答辩等):成 绩: 指导教师签字: 年 月 日中国*大学毕业设计评阅教师评阅书评阅教师评语(选题的意义;基础理论及基本技能的掌握;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工作量的大小;取得的主要成果及创新点;写作的规范程度;总体评价及建议成绩;存在问题;是否同意答辩等):成 绩: 评阅教师签字: 年 月 日中国*大学毕业设计答辩及综合成绩答 辩 情 况提 出 问 题回 答 问 题正 确基本正确有

7、一般性错误有原则性错误没有回答答辩委员会评语及建议成绩:答辩委员会主任签字: 年 月 日学院领导小组综合评定成绩:学院领导小组负责人: 年 月 日摘 要植物,是园林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但能满足园林的空间构成、艺术构图需要,为人们提供遮荫、降暑、防灾等功能需求,更是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者,是大多数生物种类的栖息地,是园林景观的生命象征。 植物造景,是在70年代后期有关专家和决策部门针对当时园林建设中建筑物、假山、喷泉等非生态体类的硬质景观较多的现象再次提出的生态园林建设方向,即要以植物材料为主体进行园林景观建设。植物造景的提出,对生态园林建设、经济可持续发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等诸方面具有重要的现

8、实意义。因此,从概念的提出到现在,植物造景研究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乡土植物的驯化及大量引种使得造园植物不断丰富,植物配置理论的发展使得植物不再只是建筑的附属物、硬质景观的软化剂,而是开始独立成为空间及景观画面的主要构成要素。植物保护及树木养护技术的发展使植物景观效果更加稳定持久,园林绿化也从二维绿量(绿化覆盖)转向三维绿量(绿色量)的研究。但植物造景中也暴露出不少问题,有的甚至已成为植物造景发展的阻碍,本文就这些问题提出一些看法,以期能促进植物造景事业的发展。关键词: 植物 ; 园林 ; 景观ABSTRACTPlants, elements of the garden is an importa

9、nt part of it not only meets the garden space composition, artistic composition, provide shade for the people, reduce the heat, prevention services, and the ecosystem is the primary producers, most species habitat and the landscape is the symbol of life.Plant Landscaping, in the late 1970s experts a

10、nd decision-making departments aimed at building garden structures, rockeries, Fountain and other non-ecological-type hard landscape more again in the direction of building ecological garden, that is to plant material to the main building for landscape. Plant Landscape, for the ecological garden-bui

11、lding, sustainable economic development, biodiversity protection aspects have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herefore, the concept of the proposal until now, Plant Landscaping research has also been a rapid development, Native of domesticated plants and large Introduced makes gardeners plant has

12、 been continuously enriched. Plant configuration make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heory of building plants is no longer just the accessory, hard landscape Softener. but began to become an independent landscape screen space and the main constituent elements. Plant protection and conservation of trees technology to the development of 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