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莱芜高三年级复习诊断性检测一高中化学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87748140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莱芜高三年级复习诊断性检测一高中化学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山东省莱芜高三年级复习诊断性检测一高中化学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山东省莱芜高三年级复习诊断性检测一高中化学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山东省莱芜高三年级复习诊断性检测一高中化学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山东省莱芜高三年级复习诊断性检测一高中化学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莱芜高三年级复习诊断性检测一高中化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莱芜高三年级复习诊断性检测一高中化学(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X届山东省莱芜二中高三年级复习诊断性检测(一)化学试卷可能需要的相对原子质量: C:12 H:1 :16 Na:23 K:3 Mg:4 Ca:4 l:35.5 I:27 S:32第卷(选择题 共48分)一、选择题(每小题仅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8分)1温家宝总理在全国人大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抓好资源节约,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这是我国社会及经注是长期发展的重要保证。你认为下列行为有悖这一理念的是( )A.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可燃冰等新能源,减少使用煤、石油等化石燃料B将煤进行气化处理,提高煤的综合利用效率C.研究采煤,采油新技术,尽量提高产量以满足工业生产

2、的快速发展D.实现资源的“”利用观,即:减少资源消耗(Redc)、增加资源的重复使用(Rse)、资源的循环再生(Recycle)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在碱金属元素中,所有碱金属的氧化物均属于碱性氧化物B由于碱金属形成的碱均为强碱,所以碱金属形成的盐均不会水解C金属锂不能保存于煤油中,金属钾可以保存于煤油中D做焰色反应时应用硫酸洗铂丝3下列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使酚酞试液呈红色的溶液中:M2、u、O42、K+B.使pH试纸呈红色的溶液中: Fe、-、NO3-、C-.C(+)=10-4mol/L的溶液中:+、AlO2-、S、SO32D.水电离出的c(H+)与(OH)乘积为1

3、-28的溶液中:+、N+、HCO3-、a+4.将NaClO3和NaSO3按物质的量比2:1加入烧瓶中,再滴入少量HSO4溶液并用水溶解、加热,产生棕黄色气体,反应后测得Nal3和Na2SO恰好完全反应。则为( )AClOBClCl2DCl2O35.关于胶体和溶液的区别,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溶液呈电中性,胶体带有电荷B溶液中溶质微粒一定不带电,胶体中分散质微粒带有电荷C.溶液中分散质微粒能透过滤纸,胶体中分散质微粒不能透过滤纸D.溶液中通过一束光线没有特殊现象,胶体中通过一束光线出现明亮的光带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摩尔既是物质的数量单位又是物质的质量单位B阿伏加德罗常数是122C中

4、含有的碳原子数Col水中含有mol氢原子和mol氧原子一个O分子的质量是ag,一个NO2分子的质量是bg,则氧原子的摩尔质量是(b-a)ml-1.某溶液中大量存在五种离子:O3-,SO42-,Fe+,H,M,其物质的量之比为n(NO-):(S42-):n(Fe+):():n(M)=2:3:1:3:,则M可能是( )A.eB.Mg2+C-DB2+8.下列离子方程式中书写正确的是( )A在碳酸氢按稀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稀溶液 N4+H+2OH-=H3H22B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的氢氧化钡溶液与硫酸溶液混合a2+SO-=BaSOC.氯化铁溶液中通入碘化氢气体 2Fe32I-=2F2+2D稀硝酸

5、除银镜 Ag+2H+N3-=Ag+NO2HO.在含有aI、Na2SO3和F各1mol的溶液中通入足量的l,将溶液在空气中加热蒸干并充分灼烧,最终得到剩余的固体物质是( )A.Na、Cl3、Na2SO4、I2BNaC、FeBr3、Na2SO4C.N、F2O3、2SO4D.NaBr、FeC0有一无色溶液,可能含有+、Al3+、H4+、Mg+、Cl、O4-、HCO3、MnO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成分,做如下实验:(1)取部分溶液,加入适量Na2O2固体、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并生成白色沉淀,再加入足量的NOH溶液后白色沉淀部分溶解;()另取部分原溶液,加入HO酸化的(NO3)2有白色沉淀产生。下列推断

6、正确的是( )A.肯定有+、CO3-、4肯定有l3+、g2+、HCC.肯定有Al+、g2+、42-、Cl-D肯定有Al3、Mg2、S4-1用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0.1mol/L稀硫酸00m中含有硫酸根个数为0AB1CH3+(碳正离子)中含有电子数0NAC2.4金属镁与足量的盐酸反应,转移电子数为2NAD.12.4g白磷中含有磷原子数为04NA12在一定温度下,向饱和的烧碱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a2O2,充分反应后,恢复到原来的温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溶液的不变,有放出B溶液的pH值增大,有O放出C.溶液中c(a)增大,有2放出.溶液中a+数目减少,有放出13.中学化

7、学教材中有大量数据,下列为某同学对数据的利用情况,其中不正确的是( )用反应物、产物中键能数据可判断对应反应的热效应.用沸点数据推测将一些液体混合物用分镏的方法分离开来的可能性C有反应热数据的大小判断不同反应的反应速率的快慢.用原子(或离子)半径数据推断某些原子(或离子)氧化性或还原性的强弱在反应3BrF+5H2O=BrOBr2HF+O2中,若有5moH2参加反应,则被水还原的BrF3的物质的量为( )3mol. mol C.lD2 mo15.下列叙述中指定粒子的数目大于6.2023的是( )A.2重水(D2O)中含有的中子数B0.1 mol -中含有的电子数C.标准状况下,11.252和NO

8、混合气体中的原子数L1 mol/Lna2SO溶液中的a数16LN2和H4的混合气体与4LO2点燃充分反应后,用干燥剂除去水分,剩余气体的体积5L。原来混合气体中N2和CH的物质的量之比(各气体体积都在相同的温度、压强下测定)为( )A.1:B.:1C.2:1D3:1第卷(非选择题 共5分)二、填空题(共5分)1(10分)、B、C、D是按原子序数由小到大排列的第二、三周期元素的单质。B、E均为组成空气的成分。F的焰色反应呈黄色。在G中,非金属元素与金属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在一定条件下,各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图中部分产物未列出): 请填写下列空白 ()是 ,的电子式 。 (2)H

9、与盐酸反应生成E的离子方程式是 。 ()E与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4)F与G的水溶液反应生成I和的离子方程式是 。18(6分)已知固体混合物A由aHO,HC3,gCO3,CaO3四种物质中的两种混合而成。取A与足量的盐酸反应,请通过计算和推理回答下列问题: (1)若(A)为定值,生成气体的量即为定值,则的组成可能有 种。(2)若m()为定值,生成气体的量即为定值,则A的可能组成是 (填写化学式)。19.(1分)()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CO42- MnO- H+= CO2+ n+ H2(2)称取60g含H2O2O、H2O和K2O的试样,加水溶解,配成250mL溶。量取两份此溶液各25

10、L,分别置于两个锥形瓶中。第一份溶液中加入酚酞试液,滴加0.25o/LNOH溶液至2mL时,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该溶液被中和的H+的物质的量为 mo。第二份溶液中滴加0.10 mol/L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至16mL时反应完全,此时溶液颜色 。该溶液中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为 mo。原试样中HC22H2O的质量分数为 。20(1分)某校学生课外活动小组为测定a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设计的装置如下图,从实验室取出bg(不足量)的钠放入水中,塞紧瓶塞,使钠完全反应,试回答: (1)实验室取用一小块钠,需要的用品有 。()此干燥管的作用是 ,若不用些干燥管,则测出相对原子质量会比实际相对原子质量 (填“偏大

11、”、“偏小”或“不变”,下同),若此钠块有极少量被氧化,则结果会 。(3)有甲同学建议在图中干燥管上再第二个干燥管(设此干燥质量为m,包括干燥刘的质量),其目的是 ,称得反应前装置(包括水和干燥剂)的总质量为ag。完全反应后再称量此装置的总质量为cg,且第二个干燥管质量变为1g,则依甲同学建议,计算钠的相对原子质量的表达式为 。(4)有乙同学为避免由于行动不够迅速产生偏差,又建议在广口瓶中再加入一定量煤油,其目的是 。1(8分)某溶液由a、u2+、Ba2+、Fe3+、l2-、CO32-、O2-、Cl中的若干种离子组成,取适量该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气体A的化学式

12、是 ,白色沉淀B的摩尔质量是 。 (2)生成沉淀C的离子方程式是 。 (3)原溶液中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 。22.(4分)工业上常用漂白粉跟酸反应制得的氯气对漂白粉的质量分数(x%)来表示漂白粉的优劣。现为测定一瓶漂白粉的x,进行如下实验:称取漂白粉样品200g,加水研磨后转入20mL容量瓶内,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后,取出20mL,加入过量的I溶液和过量的稀硫酸,静置待漂白粉放出的氯气与KI完全反应后,加入0100L-的Na2O溶液0.0mL,恰好与生成的碘完全反应: 2Na2S2OI2a2S4O6+2NaI (1)试写出漂白粉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试由上述数据计算该漂白粉的x%为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