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顿第三定律说课稿(精品)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87743949 上传时间:2023-07-26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6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牛顿第三定律说课稿(精品)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牛顿第三定律说课稿(精品)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牛顿第三定律说课稿(精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牛顿第三定律说课稿(精品)(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牛顿第三定律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选自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第四章第五节 牛顿第三定律 。这是一节规律课,我计划1课时完成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过程这五个方面说说这次课。一 、教材分析牛顿第三定律是中学物理的重点章节之一,它以学生在初中和高中前三章学习过的“力和运动”以及牛顿第一、第二定律为基础,也是继续学习动力学其他知识的基础,在基础知识学习上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而且牛顿第三定律在日常生活、社会生产、科学技术等方面应用极其广泛,学习它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加之本定律可设计为学生动手实验、自主探索得出,更具有智力价值和思想教育价值二 、教学目标根

2、据本节的内容及其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我将教学目标拟定如下:知识与技能方面:1. 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知道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概念; 2. 理解牛顿第三定律的确切含义,能用它解决简单的物理问题;3. 能区分平衡力跟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过程与方法方面:1. 进一步探究总结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特点;2. 培养通过实验总结规律的能力和在具体受力分析中应用牛顿第三定律的能力;3. 应用讨论、练习的方法学会区别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和一对平衡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1. 激发学习兴趣及热情,进一步掌握学习物理的方法;2. 培养科学态度的心理品质,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3. 通过学习,了解到物理

3、世界中普遍存在的对称美;4. 提高团结互助的精神及爱国热情。三 、教学重点与难点根据以上的教学目标并联系学生的实际状况,我认为本节教学的重难点如下:1. 重点:理解和应用牛顿第三定律,并学会区别平衡力、作用力和反作用力。2. 难点:正确区别作用力与反作用力跟平衡力。四 、说教法和学法(一) 教学方法施教之功,贵在引导,重在转化,妙在开窍。根据教学的本质就是活动的原则,为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结合教学班级的实际,在教学方法上力求引导优生积极思考,激发差生学习兴趣和信心,营造教学互动的良好氛围。本节课采用的为实验法、分层探索法为主教学方法。传统和我通过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兴趣,把教

4、学引导到心理层面。再以问题为中心,让学生自主实验探索,使学生积极参与建立物理规律的全过程,从而对所得结论深信不疑,体验到创造的成功和快乐。再用定律来解释生产、生活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体现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知识传授遵循由简到繁,由浅入深,由定量到定性,从个别到一般的循序渐进的原则,最终实现教学目标,掌握重点,突破难点,辩清疑点。(二)学法指导学而得法是教学的最终目的,给学生恰当的学法指导可以突出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教与学双边活动的开展,使教学轻松而高效。本节课主要教会学生“三会”:会观察、会实验探索、会分析总结规律。五 、教学过程为使本堂课围绕重点、突破难点,同时让学生在课堂教学

5、中能力得到提高,我设计如下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心理学研究表明,当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器官并用时,能使学生入境、入情,让学生在愉快的心境中学习,因此我安排了这样的导入:播放三国时期关羽和张飞比力气的动画,学生的注意力立即被吸引,视、听神经迅速兴奋起来,此时,便把教学引导到了心理层面。紧接着,以“张飞力大无比,可是为什么在和关羽比力气时输了?”的设问形式,激起他们兴趣,随即展示课件:真实再现船只上的人互推、鸡蛋碰石头、拉弹簧、磁铁互相吸引等生活中常见现象,印证学生的体会。此时学生的视觉、听觉、思维、想像“多频道”运作,情绪又一次被调动起来。随后,虚拟大力士推墙的场景,让学生进入被多

6、媒体再造的情景中,真切体会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由此引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概念。在此基础上提出:本课任务就是通过学生自主实验探索相互作用之力之间存在什么关系?象这样通过创设问题情景,以问题为枢纽,会大大地激发学生求解问题的好奇心。探究欲。“未成曲调先有情”的良好课堂基调已形成。板书: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设计意图:我从生活情景中引入新课,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为学生学习重点和难点内容作铺垫。(二)实验探索,寻找规律接着我会和学生一起探讨牛顿第三定律的概念。我让两个学生为一组进行实验。把两个相同的弹簧测力计A和B连接在一起,将B端固定,稍微用力拉弹簧测力计A,观察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当再稍微增

7、大拉力,再观察它们的示数,这时,学生可观察到两个测力计的指针同时移动。然后我会再引导学生分析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方向是怎样的,若是现在松手,弹簧测力计与无作用力时,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在作用时间上的关系又如何。经过和学生一起实验,分析与探究,引导他们得出牛顿第三定律的概念。板书: 牛顿第三定律:物体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用一句话概括:同值、同性、同变化,异物、反向、共线。知道了牛顿第三定律的概念后,我会和学生做个有趣的游戏,我会找一个力气大的同学和一个力气小的同学进行拔河比赛,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进行猜想:如何让力气大的同学输呢?其实不管哪个同学,两个同学的拉

8、力大小,作用力与反作用力都遵从同值、同性、同变化,异物、反向、共线。设计意图:这里通过有趣的小游戏,纠正了平时的错误思维,认为赢就是拉力大,不但能稳住兴趣,还可掌握心态迁移注意,再次唤起学生对自然奥秘的求知欲,使课堂情境优化设计。接着让学生自己举例,如:人走路、跑步、跳高、游泳、船后退等,再次说明牛顿第三定律可联系实际,这样可以提高技巧,强化学生学习兴趣。最后,我会举些例子,和同学们简单的探讨一下相互作用力与平衡力间的关系。这里我会引导学生进行归纳、讨论并总结出5个不同点:板书: 相互作用力与平衡力间的关系()作用对象不同 ()力的性质是不相同的 ()作用效果不同 ()作用时间不同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会方法的迁移,同时感受到探索物理问题的成就,从而顺利突破重点和难点。在课堂的最后,我会带领学生一起回顾本堂课所学的内容,进行小结。六 、作业布置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及学生课堂的反应情况适当的布置两项作业:1. 课本第82页问题与练习、;2. 阅读书本第81页做一做。七 、板书设计一、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二、牛顿第三定律:物体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用一句话概括:同值、同性、同变化,异物、反向、又共线。三、相互作用力与平衡力间的关系()作用对象不同 ()力的性质是不相同的 ()作用效果不同 ()作用时间不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