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用解剖学重点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87742859 上传时间:2023-11-2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41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艺用解剖学重点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艺用解剖学重点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艺用解剖学重点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艺用解剖学重点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艺用解剖学重点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艺用解剖学重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艺用解剖学重点(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解剖学重点概括蒆 1. 学习艺用解剖的目的和意义 :“艺用人体解剖”是美术专业的一门基础课,主要研究人体各个部位的结构、比例、 体块、节奏、运动透视, 以使学生能准确、 生动地进行人体造型。羄 2. 学习艺用解剖的方法: ( 1)向大师学习;芃(填空题)(2)向自然学习;袀(3)向艺术境界学习;膇(4)向社会需要学习。羆 3. 基本术语:莁人体是对称的,分左侧和右侧、前面和后面(1)(2) 艿正中线:位于身体正中的垂线。(3)(4) 羇前面和后面:身体面部的一面为前面,身体背面的一面为后面。(5)(6) 肇内侧和外侧:接近正中线的为内侧,远离正中线的为外侧。螄人体动作可以分为伸、屈、外展、内收

2、。1)2)蚈伸:肢体两部分渐相远。3)4)蚇屈:肢体两部分渐相近。5)6)袅外展:肢体远离正中线的动作。7)8)袂内收:肢体靠近正中线的动作。莂 4. 人体比例:以人的头部为度量单位,中国人约为七个半头长,西欧人约为七个半至八个头长。“立七,坐五,盘三半”是中国古代画家总结出来的口诀。蒈人体的具体比例:(1)(2) 羆人的上身自头骨至耻骨约为四个头长: 头顶至下颏骨为一个头长, 下颏骨至乳头为 一个头长,乳头至肚脐眼为 1个头长,肚脐眼至耻骨线为 1个头长。(4) 芄人的下身为 4个头长:从髂嵴至膝关节为 2个头长,从膝关节至脚跟 2个头长,髂嵴 比耻骨线高约半个头长,所以全身长约为7个半头长

3、。(5)(6) 螁手臂为 3个头长:上臂(肩峰至肘关节上部)为 1个头长,前臂(肘关节上部至腕关 节上一点)为 1个头长、手(腕关节上一点至中指尖)为1个头长,肩宽为 2个头长、(以胸锁骨窝为中线一边 1个头长)。膈男女人体的差异:螃 男肩宽,女肩窄;男躯干短,女躯干长;男臀部窄,女臀部宽;男胸部厚实,女胸部 双乳突出;男腿长,女腿短。莃人体的四大部分芀(1)头部。袈(2)躯干:颈、胸、腹、背。螅( 3)上肢。蒁( 4)下肢。蚀人体的形体结构虿 为了便于理解,我们一般将人体各局部以立方体、球体、柱体、多面体、曲面体来表 现。这样有助于我们概括、记忆、把握住复杂的人体结构,使其绘画性更强。袆三大

4、体块袄头部、 胸部、臀部,这是人体不变的三大体块。 脊柱把它们连接起来, 随着脊柱而上下、 左右、前后运动。聿四肢荿 四肢可以支撑身体和产生行走、伸屈、推拿等运动,在保持身体平衡方面也发挥着巨 大的作用,特别是在行走、跑步、担负器物,以及协调身体重心转移时起着支撑作用。蚃5. 头部的比例和结构:羂 比例 (图一)葿 三庭五眼(面部的比例标准):(1)(2) 膀三庭: 脸的长度比例。眼睛位于头部的二分之一处,发际线至眉骨线为一庭,眉骨线至鼻底线为一庭,鼻底线至颏底线为一庭。(3)(4) 蚅五眼:右眼,左眼,两眼中间距约一个眼睛宽,右外耳孔至右眼外角占面部右边进深距离平面化1个眼睛宽度,左外耳孔至

5、左眼外角占面部左边进深距离平面化1个眼睛宽度。莄结构膂头部的解剖结构分为两部分:头骨、下颌骨。头部的形体分为三部分:头盖骨、面部 骨骼、颌骨。J/31/3鼻底线-1/3I: 1/51/51/5 : /51/2 顶滥Rf起皿慰障施卜领站J-咬肌斜方肌喂轮匝肌iw愉乳銮肌降庶间肌厝三角皿上唇方肌轮匝呱下样方肌薁7.躯干:躯干的骨骼由胸部和脊柱组成;胸廓由部分脊柱、胸骨和十二对肋骨组成。肁8.主要肌肉的起止和作用: 肇(1)胸锁乳突肌:起于胸骨上端的颈窝,止于头部耳后的颞骨乳突点。其主要作用是伸 屈头部,使颈部左右回旋。薅(2)胸大肌:起于锁骨内侧1/2处和胸部,止于肱骨前侧上端。其主要作用是将肱骨

6、拉回 躯干。羃(3)前锯肌:起于18肋骨间,止于肩胛骨脊椎前侧。其主要作用是拉肩胛骨向前。蒀(4)腹外斜肌:内质部起于胸部侧面510肋骨,止于髂嵴;大部分肉质移引成腱膜,止于腹中线。其主要作用是回旋躯干。袇(5)腹直肌:起于胸骨下端、正中线外侧,止于耻骨联合。其主要作用是屈曲躯干。蚆(6)斜方肌:起于头部以下至脊椎的第十二胸椎,向外侧集中止于锁骨外侧1/3处、肩峰、肩胛冈。其主要作用是使肩头上升。肂(7)背阔肌:起于脊柱的第七胸椎,向下至骶骨,止于肱骨内侧上端。其主要作用是将 上举的上臂拉向下、向后等。衿(8)骶棘肌(深层肌):起于骶骨,髂嵴后缘及腰椎,止于各椎骨的面侧,上达头骨。其主要作用是

7、侧屈或后伸脊柱。m ran齬前hH剛t休胸锁乳究肌斜方肌卿大肌背阔肌前锯肌腹外斜肌(肌腱部)腹直肌服外斜肌(肉质部)莈9上肢的解剖结构薅上肢的骨骼(图六)薂上肢的肌肉(图七)肂(1 )三角肌:起于锁骨外侧 1/3处即肩峰、肩胛冈,止于肱骨 1/2处。其主要作用是外展 上臂。肇(2)肱三头肌:起于肩关节后侧,止于尺骨鹰突。其主要作用是展前臂。薆(3)肱二头肌:起于肩关节前侧,止于肘关节下端。其主要作用是屈前臂。蚁(4 )前臂外侧肌群:起于肱骨外髁1/3处,止于桡骨大头等。其主要作用是使起前臂向前旋、向后旋。蒂(5)前臂屈肌群:起于肱骨内髁附近,止于手部掌侧。其主要作用是屈腕、屈指。衿(6)前臂伸

8、肌群:起于肱骨外髁附近,止于手部背侧。其主要作用是伸腕、伸指。图六(必记)肃图七袁10.手的比例:(图八)蕿手由腕、掌、指二大部分组成。五根 蒅手指扇形的骨架从腕关节散开,伸展和 膂握拳时,大拇指基部是它们的共同中心; 芀手指内收时,食指至小手指的延线交于 艿这一中心。蒇一般来说,手的比例是:薄正面手掌长=正面手的中指长=4 : 3;螀正面手的中指长:手掌阔 =1 : 1;肀正面手掌长:背面手的中指长 =1 : 1;芄大拇指头约在食指基节一半;蚂食指头约在中指甲节一半;腿无名指头约在中指甲节三分之二;薆无名指头约在中指甲节三分之二;莅小指头约在无名指甲的横折线。芆11.下肢的骨骼(图九)薈图八

9、(必记)莇 下肢的肌肉(图十)膃 (1 )臀部肌群。起于髂嵴前后、骶骨侧缘,止于大转子附近。其主要作用是外展、后伸 大腿。节(2)股四头肌。起于髋骨前侧,股骨后缘,经公共腱止于胫骨隆起。其主要作用是前伸 小腿。羇(3)股背侧肌群。(包括肱二头肌、半腱肌、半膜肌)起于髋骨的坐骨结节等,上端被 臀部肌覆盖,外侧止于腓骨小头,内侧止于腓骨上端内侧。其主要作用是后屈小腿,前 屈大腿。膄(4)缝匠肌。起于髂嵴前端,止于胫骨粗隆内侧。其主要作用是后屈小腿。芁(5)胫骨前肌。起于胫骨外髁上 2/3 处,止于足内侧跖面。其主要作用是伸足。蚁(6)腓骨肌。(包括腓骨长肌、腓骨短肌)起于腓骨小头,经外髁、跟骨侧缘

10、止于足底。其主要作用是屈足。螇(7)腓肠肌比目鱼肌。起于股骨内外髁、腓骨小头后面,以公共腱止于足底。其主要作用是屈足。芅 图九 (必记)薄(此图中有一错别字:“内裸”改为“内踝”)膁 图十 (必记)蒈12. 人体运动的韵律与节奏:莇 ( 1) 平衡芇 人体在运动中为了保持重心稳定,各部位均会产生各种伸、屈、仰、俯动作,以达到 身体的平衡。膄 人体运动有如钟摆,当它静止时,“钟摆”垂直不动;当它向左右摆动时,重心固定 不变。摆动中的“钟摆”达到最大限度时,又会回到重心垂线上,这样就可以达到平衡,在 这种平衡的过程中会产生连贯性和韵律。袂 ( 2) 韵律虿凡有生命的事物都会产生律动,如大海潮汐,树

11、木花草,春夏秋冬,音乐中的节拍, 诗歌中的节律,绘画中的线条、色彩。人体运动时也一样存在韵律,轮廓线的长短、强弱、 快慢、疏密、厚薄、轻重、方圆等都会产生节奏,形态的高低、起伏、转折、伸屈的轨迹也 会产生韵律,我们在研究中要细心体会它、捕捉它。虿13. 着装衣纹的处理( 理解性记忆就好 )薄人体着装必须合适,一般要求能行动自如。服装的皱褶是通过人体的运动和服饰上的线 条形成的。画着衣形体时,先要考虑好形体的比例关系和大体形体结构。人(模特)总是会动的,每动一次,衣纹就会变化;如果每动一次就改一次,那么就永远也画不好衣薃纹。所以,要理解透形体结构的转折变化。螀(1)能反映内在形体结构的衣纹是真实

12、的。螇(2)能抓住大的衣纹变化是理智的,不能让微小的细节破坏大形体。羃(3)衣纹处理必须要使形体整体得到体现。莃(4)近形体者实,远形体者虚;形体折处密,形体平直处疏。(5)注意衣纹的韵律,有凹必有凸,有宽必有窄,有进必有出,相反相成,绝不会出现同 一性。但画面应该富有含蓄的、微妙的对称性。以下无正文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to员bkogA.nrogeHKO TOpMenob3ygoiflCH6yHeHuac egoB u HHuefigoHMucno 员 B3OBaTbCEb KOMMepqeckuxqe 员 ex.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Nur f u r den pers?nlichen f u r Studien, Forschung, zu kommerziellZwecken verwendet werde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