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合金钢中合金元素作的作用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87741829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8.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低合金钢中合金元素作的作用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低合金钢中合金元素作的作用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低合金钢中合金元素作的作用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低合金钢中合金元素作的作用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低合金钢中合金元素作的作用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低合金钢中合金元素作的作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低合金钢中合金元素作的作用(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合金元素在钢中的作用随着现代工业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机械制造中,对工件的 强度、硬度、韧性、塑性、耐磨性以及其他各种物理化学性能的要求 愈来愈高,碳钢已不能完全满足这些要求了。原因: 由碳钢制成的零件尺寸不能太大。否则,因淬透性不够而不 能满足对强度与塑性、韧性的要求。加入合金元素可增大淬 透性。 用碳钢制成的切削刀具不能满足切削红硬性的要求。用合金 工具钢、高速钢和硬质合金。 碳钢不能满足特殊性能的要求,如要求耐热、耐低温、抗腐 蚀、有强烈磁性或无磁性等等,只有特种的合金钢才能具有 这些性能。合金钢是以碳钢为基础,金相组织和相应的碳钢大体上是相似 的。在钢中加入合金元素,钢的机械性能显著

2、提高。弄清楚各种合金 元素对钢材的影响对控制产品质量有非常大的作用。1合金元素在钢中的存在方式1.1合金元素与钢中的碳相互作用,形成碳化物存在于钢中按合金元素在钢中与碳相互作用的情况,它们可以分为两大类:(1) 不形成碳化物的元素(称为非碳化物形成元素),包括镍、硅、 铝、钻、铜等。由于这些元素与碳的结合力比铁小,因此在钢中它们 不能与碳化合,它们对钢中碳化物的结构也无明显的影响。(2)形成碳化物的元素(称为碳化物形成元素),根据其与碳结合 力的强弱,可把碳化物形成元素分成三类。1)弱碳化物形成元素:锰锰对碳的结合力仅略强于铁。锰加入钢中,一般不形成特殊碳化 物(结构与Fe3C不同的碳化物称为

3、特殊碳化物),而是溶入渗碳体中。2)中强碳化物形成元素;铬、钼、钨3)强碳化物形成元素:钒、铌、钛有极高的稳定性,例如TiC在淬火加热时要到1000C以上才开始 缓慢的溶解,这些碳化物有极高的硬度,例如在高速钢中加人钒,形 成V4C,使之有更高的耐磨性。1.2合金元素溶解于铁素体(或奥氏体)中,以固溶体形式存在于钢中。1.3合金元素与钢中的氮、氧、硫等化合,以氮化物、氧化物、硫化 物和硅酸盐等非金属夹杂物的形式存在于钢中。1.4游离态,即不溶于铁,也不溶于化合物:铅,铜2合金元素对钢的平衡组织的影响表现在改变铁碳合金状态图。2.1合金元素对钢临界温度的影响锰、镍、铜使码线降低,钼、钨、硅、钒使

4、A 3线升高。同样影响 舛,影响程度更大。2.2合金元素对钢共析点(S点)位置的影响大多数合金使共析点左移,钼钨在质量分数大时使共析点右移。2.3合金元素对奥氏体相区大小的影响2.3.1扩大y区合金元素与丫-Fe、a-Fe形成固溶体,常温下为奥氏体组织。Ni,Mn2.3.2减小丫区抑制F向A转变,Cr3合金元素对热处理的影响3.1合金元素对奥氏体化的影响奥氏体晶粒在铁素体与碳化物边界处生核并长大;剩余碳化物的 溶解;奥氏体成分的均匀化,在高温停留时奥氏体晶粒的长大粗化等 过程。在钢中加入合金元素对后三个过程有较大的影响。(1)含有碳化物形成元素的合金钢,其组织中的碳化物,是比渗碳 体更稳定的合

5、金渗碳体或特殊碳化物,因此,在奥氏体化加热时碳化 物较难溶解,即需要较高的温度和较长的时间。一般来说,合金元素 形成碳化物的倾向愈强,其碳化物也愈难溶解。(2)合金元素在奥氏体中的均匀化,也需要较长时间,因为合金元 素的扩散速度,均远低于碳的扩散速度。(3)某些合金元素强烈地阻碍着奥氏体晶粒的粗化过程,这主要与 合金碳化物很难溶解有关,未溶解的碳化物阻碍了奥氏体晶界的迁 移,因此,含有较强的碳化物形成元素(如钼、钨,钒,铌、钛等)的 钢,在奥氏体化加热时,易于获得细晶粒的组织。各合金元素对奥氏体晶粒粗化过程的影响,一般可归纳如下:1)强烈阻止晶粒粗化的元素:钛、铌、钒、铝等,其中以钛的作用 最

6、强。2)钨、钼、铬等中强碳化物形成元素,也显著地阻碍奥氏体晶粒粗 化过程。3)般认为硅和镍也能阻碍奥氏体晶粒的粗化,但作用不明显。4)锰和磷是促使奥氏体晶粒粗化的兀素。3.2合金元素对奥氏体分解转变的影响多数合金元素使奥氏体分解转变的速度减慢,即C曲线向右移, 也就是提高了钢的淬透性。3.3合金元素对马氏体转变的影响增加冷却时间,降低冷却速度。另外,合金元素对马氏体开始转 变温度(Ms点)也有明显的影响。多数合金元素均使马氏体开始转变温 度(Ms点)降低,其中锰、铬、镍的作用最为强烈,只有铝、钻是提高 Ms点。3.3合金元素对回火转变的影响合金元素对淬火钢回火转变的影响主要有下列三个方面:(1

7、)提高钢的回火稳定性这主要表现为合金元素在回火过程中推迟了马氏体的分解和残 余奥氏体的转变,提高了铁素体的再结晶温度,使碳化物难以聚集长 大而保持较大的弥散度,从而提高了钢对回火软化的抗力,即提高了 钢的回火稳定性。(2) 产生二次硬化一些合金元素加入钢中,在回火时,钢的硬度并不是随回火温度 的升高一直降低的,而是在达到某一温度后,硬度开始增加,并随着 回火温度的进一步提高,硬度也进一步增大,直至达到峰值。这种现 象称为回火过程的二次硬化。回火二次硬化现象与合金钢回火时析出 物的性质有关。当回火温度低于约450C时,钢中析出渗碳体,在450C 以上渗碳体溶解,钢中开始沉淀析出弥散稳定的难熔碳化

8、物Mo2C、 VC等,使钢的硬度开始升高,而在550600C左右沉淀析出过程完 成,钢的硬度达到峰值。(3) 增大回火脆性钢在回火过程中出现的第一类回火脆性(250400C回火),即回 火马氏体脆性和第二类回火脆性(450600C回火),即高温回火脆性 均与钢中存在的合金元素有关。4合金元素对氧化与腐蚀的影响一些合金元素加入钢中能在钢的表面形成一层完整的、致密而稳 定的氧化保护膜,从而提高了钢的抗氧化能力。最有效的合金兀素是 铬、硅和铝。但钢中硅、铝的质量分数较多时钢材变脆,因而它们只 能作为辅加元素,一般都以铬为主加元素,以提高钢的抗氧化性。钢 中加入少量的铜、磷等元素,可提高低合金高强度钢

9、的耐大气腐蚀。5合金元素对机械性能的影响5.1金属材料的强化方法金属材料的强化途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结晶强化。结晶强化就是通过控制结晶条件,在凝固结晶以后获 得良好的宏观组织和显微组织,从而提高金属材料的性能。它包括:1) 细化晶粒。细化晶粒可以使金属组织中包含较多的晶界,由 于晶界具有阻碍滑移变形作用,因而可使金属材料得到强化。同时也 改善了韧性,这是其它强化机制不可能做到的。2) 提纯强化。在浇注过程中,把液态金属充分地提纯,尽量减 少夹杂物,能显著提高固态金属的性能。夹杂物对金属材料的性能有 很大的影响。在损坏的构件中,常可发现有大量的夹杂物。采用真空 冶炼等方法,可以获得高

10、纯度的金属材料。(2) 形变强化。金属材料经冷加工塑性变形可以提高其强度。这是由 于材料在塑性变形后位错运动的阻力增加所致。(3) 固溶强化。通过合金化(加入合金元素)组成固溶体,使金属材料得 到强化称为固溶强化。(4) 相变强化。合金化的金属材料,通过热处理等手段发生固态相变, 获得需要的组织结构,使金属材料得到强化,称为相变强化.相变强化可以分为两类:1)沉淀强化(或称弥散强化)。在金属材料中能形成稳定化合物的 合金元素,在一定条件下,使之生成的第二相化合物从固溶体中沉淀 析出,弥散地分布在组织中,从而有效地提高材料的强度,通常析出 的合金化合物是碳化物相。在低合金钢(低合金结构钢和低合金

11、热强钢)中,沉淀相主要是各 种碳化物,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立方晶系,如TiC、V4C3, NbC等, 二是六方晶系,如MO2、W2C、WC等,三是正菱形,如Fe3C。对低 合金热强钢高温强化最有效的是体心立方晶系的碳化物。2)马氏体强化。金属材料经过淬火和随后回火的热处理工艺后, 可获得马氏体组织,使材料强化。但是,马氏体强化只能适用于在不 太高的温度下工作的元件,工作于高温条件下的元件不能采用这种强 化方法。(5)晶界强化。晶界部位的自由能较咼,而且存在着大量的缺陷和空 穴,在低温时,晶界阻碍了位错的运动,因而晶界强度高于晶粒本身; 但在高温时,沿晶界的扩散速度比晶内扩散速度大得多,晶界强度

12、显 著降低。因此强化晶界对提高钢的热强性是很有效的。硼对晶界的强化作用,是由于硼偏集于晶界上,使晶界区域的 晶格缺位和空穴减少,晶界自由能降低;硼还减缓了合金元素沿晶界 的扩散过程;硼能使沿晶界的析出物降低,改善了晶界状态,加入微 量硼、锆或硼+锆能延迟晶界上的裂纹形成过程;此外,它们还有利于碳化物相的稳定。(6) 综合强化。在实际生产上,强化金属材料大都是同时采用几种强 化方法的综合强化,以充分发挥强化能力。例如:1) 固溶强化十形变强化,常用于固溶体系合金的强化。2) 结晶强化+沉淀强化,用于铸件强化。3) 马氏体强化+表面形变强化。对一些承受疲劳载荷的构件,常在调 质处理后再进行喷丸或滚

13、压处理。4) 固溶强化+沉淀强化。对于高温承压元件常采用这种方法,以提高 材料的高温性能。有时还采用硼的强化晶界作用,进一步提高材料的高温强度。5.2合金元素对正火(或退火)状态钢机械性能的影响正火状态下钢有铁素体和珠光体组织。固溶强化,结晶强化,沉淀强化。合金元素不仅影响钢材的强度,同时也影响其韧性。5.3合金元素对调质钢机械性能的影响合金元素对调质钢机械性能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它们对淬透性和回火性的影响而起作用的。主要表现于下列几方面:(1) 由于合金元素增加了钢的淬透性,使截面较大的零件也可淬透, 在调质状态下可获得综合机械性能优良的回火索氏体。(2) 许多合金元素可使回火转变过程缓慢,因

14、而在高温回火后,碳化 物保持较细小的颗粒,使调质处理的合金钢能够得到较好的强度与韧 性的配合。(3) 高温回火后,钢的组织是由铁素体和碳化物组成,合金元素对铁 素体的固溶强化作用可提高调质钢的强度。6合金元素对钢的工艺性能的影响6.1合金元素对焊接性能的影响 :钢的焊接性能,主要取决于它的淬透性、回火性和碳的质量分数。 合金元素对钢材焊接性能的影响,可用焊接碳当量来估算。我国目前 所广泛应用的普通低合金钢,其焊接碳当量可按下述经验公式计算。 公式 Cd=C+l/6Mn+l/5Cr+l/15Ni+l/4Mo+l/5V+l/24Si+l/2P+l/13Cu近年来,对厚度为1550mm的200个钢种

15、(从碳钢到强度等级为 1000MPa级的高强度合金钢),以低氢焊条进行常温下的Y型坡口拘束 焊接裂纹试验。在试验基础上,提出了一个用以估计钢材出现焊接裂 纹可能性的指标,称为钢材焊接裂纹敏感性指数户,其计算公式为 Pc=C+1/30Si+1/20Mn+1/20Cu+1/60Ni+1/20Cr+1/15Mo+1/10V+5B+1/ 600t+1/60H%,与碳当量公式相比增加了板厚和含氢量。6.2合金元素对切削加工的影响金属的切削性能是指金属被切削的难易程度和加工表面的质量。 为了提高钢的切削性能,可在钢中加入一些能改善切削性能的合金元 素,最常用的元素是硫,其次是铅和磷。由于硫在钢中与锰形成球状或点状硫化锰夹杂,破坏了金属基体 的连续性,使切削抗力降低,切屑易于碎断,在易切削钢中硫的质量 分数可达0.08 %0.30 %。铅在钢中完全不溶,以23pm的极细质点均匀分布于钢中,使 切屑易断,同时起润滑作用,改善了钢的切削性能,在易切削钢中铅 的质量分数控制在0.10 %0.30 %。少量的磷溶入铁素体中,可提高其硬度和脆性,有利于获得良好 的加工表面质量。6.3合金元素对塑性加工性能的影响钢的塑性加工分为热加工和冷加工两种。热加工工艺性能通常由热加工时钢的塑性和变形抗力,可加工温 度范围、抗氧化能力、对锻造加热和锻后冷却的要求等来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