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民主政治的发展教学设计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87741303 上传时间:2024-02-1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日本民主政治的发展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日本民主政治的发展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日本民主政治的发展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日本民主政治的发展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日本民主政治的发展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日本民主政治的发展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日本民主政治的发展教学设计(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日本民主政治的发展教学设计 陕西省咸阳市乾县杨汉中学 解彩英 713300一、 教材依据人民版选修二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专题四民主潮流的发展与壮大第三节日本民主政治的发展二、 设计思路1.指导思想 本节内容教学以高考大纲和新课程标准为指导,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从历史事实中得出正确的历史结论。高考大纲:(1)自由民权运动要求;(2)大日本帝国宪法课程标准要求:了解自由民权运动的主要主张,从而知道19世纪末日本的进步人士受到了西方民主启蒙思想的影响;知道大日本帝国宪法的内容,从而认识日本宪政的特点。并进一步理解日本与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异同。2.设计理念(1)这节课以新课程标准理念构建新型课程

2、教学模式,在设计上从本模块和本专题的名称引入,同时引导学生感知民主相对于专制的优越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历史教学活动,要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提供从事教学活动的机会。 (3)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深入感知探究的过程,所以在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之后,让学生探究,抓住学生的好奇心,以疑激学,巧设悬念,使学生在高昂的求知欲中探索新知,并且在不知不觉中将学到的知识转化为一种能力。3.教材分析 本模块讲的是近代以来民主思想的发展历程与实践问题。本专题阐述的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欧美各国及日本的民主进程,着力体现了民主作为一种时代潮流在当时所

3、呈现出的发展态势-进一步壮大,并向更广泛的空间发展。这一时期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通过一系列的民众运动和民主改革,进一步实现了政治统治的民主化和民主制度的规范化,亚洲的日本也在世界民主潮流的冲击下,在本国自由民权运动的推动下,率先确立起君主立宪政体,在上层建筑领域迈进了资产阶级代议制的门槛。4.学情分析 学生总体基础较差,本模块属于选修且内容比较难理解,学生不太重视,可是学好这一模块有利于学生理解必修内容,以适应高考以及素质教育的要求,所以教学中要首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注意引导学生进行广泛的阅读和资料搜集,突破章节和学科知识的限制,宏观把握日本的民主进程,实现知识结构的整体构建,最终认识到

4、随着社会的进步,民主潮流已势不可挡。三、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理解日本自由民权运动及大日本帝国宪法的确立,掌握日本民主政治发展过程及君主立宪政体的确立。掌握大日本帝国宪法的内容,了解近代日本政治权力的结构,从而认识日本代议制的特点。【过程与方法】 学习过程中,要注意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既要从世界的视角去看待日本民主政治的发展,认识到它是西方民主潮流东渐、发展壮大的表现;又要结合日本的历史和国情,看待日本民主政治的进步性和局限性。其次要重视比较分析法的使用,如可以将大日本帝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进行类比,加深对日本代议制的认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是学生认识到民主作为人类社会的

5、进步潮流和趋势,势必由民主政治健全的欧洲走向世界。通过大日本帝国宪法的学习,培养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去观察分析事物,既要看到大日本帝国宪法内容的局限性,又要认识到这部宪法颁布的进步意义。【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直观显示教学内容,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质量。四、 教学重点 自由民权运动的性质和作用;大日本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五、 教学难点如何全面认识大日本帝国宪法的进步性及保守性,需要教师结合欧美各国民主政治的特点以及日本和亚洲当时的状况来引导学生分析。六、 教学准备大日本帝国宪法内容节选 课件制作 学生课前预习七、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14、15世纪以来,随着资本

6、主义经济的产生和发展,欧美资产阶级经过坚持不懈的斗争,终于将资产阶级民主思想付诸实践,把民主由理想变成了现实。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通过一系列的民众运动和民主改革,进一步实现了政治统治的民主化和民主制度的规范化。亚洲的日本也在世界民主潮流的冲击下,在上层建筑领域迈进了资产阶级代议制的门槛。日本代议制的确立是“西学东渐”的一个成功的典型,使日本“脱亚入欧”成为“亚洲骄子”。【设计思路】如此导入,一则可以将日本代议制的确立置于世界历史的大背景之下,使学生明白日本立宪的国际背景,得出日本走宪政道路顺应了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二则可以提醒学生,此时亚洲其他国家还比较落后,日本立宪开

7、亚洲历史之先河。【进行新课】课件展示课题 日本国旗 明治天皇 以激发学生兴趣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分析本节内容两目之间的关系 天皇脚下的自由民权运动 推动 “御赐”宪法即因果关系【设计思路】教给学生分析教材的方法,利于学生课下自学。日本代议制确立的背景-天皇脚下的自由民权运动 “自由民权运动”的核心是“民权”,展现了近代西方民主潮流不断壮大,并涌向世界的历史趋势。请同学们思考,这一运动兴起的背景是什么?即明治维新后日本的社会状况如何?学生阅读-思考-讨论-回答,教师引导、小结,课件展示 从中可以归纳出自由民权运动的其中两个特点课件展示特点1. 以社会中下层为主体特点2. 深受西方民主思潮的影响教师活

8、动这场运动经历了一个什么样的过程?课件展示二、概况多媒体显示板垣退助,直观展示这场运动的序幕揭开者。学生活动阅读93页第一段文字,体会运动的汹涌澎湃。师生共同活动归纳出运动的特点课件展示特点3. 政治斗争为主 特点4. 和平方式为主教师提示这场运动迅速席卷全国,反映了民主已成潮流,势不可挡,可是运动最终以失败而告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从运动失败的原因中找一找这场运动还有什么特点?课件展示三、结果:失败师生共同活动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课件展示 特点5:缺乏统一的领导核心教师讲述19世纪80年代中期,自由民权运动以失败告终,但其浩大的声势使明治政府不得不作出让步和妥协,加快了明治政府改革国家体制的

9、步伐,从此走上了立宪的道路。课件展示四、意义:迫使政府立宪课件展示课堂探究 :为什么说自由民权运动是日本明治维新的继续?师生活动学生小组讨论 -选派代表发言,陈述本组观点。 教师参与学生的小组讨论-适时指正学生的发言。形成正确的认识。过渡播放大国崛起日本篇中关于日本立宪的一段视频。【设计思路】插播视频一则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二则可以是学生进一步理解自由民权运动和日本立宪之间的关系。教师讲述自由民权运动的浪潮让日本政府感到巨大的压力,而且西方列强也提出了修改不平等条约的条件必须是以日本实行欧美式的立法为前提,这样,日本政府为了控制国内要求民权的舆论,也为了赢得西方列强好感以便修改不平

10、等条约,于1887年以诏书的形式宣布将逐步向立宪政治过渡。问题设计立宪政治的标志就是要有一部宪法,那么日本的宪法从何而来呢?学生活动自由发言,提出宪法来源的猜想。教师讲述1880年前后,各地民权派也曾纷纷草拟过宪法,但都未被接纳。1883年,伊藤博文考察欧洲宪政归来,以最能体现君权的德意志帝国宪法为蓝本,于1886年开始起草宪法。1889年2月11日,天皇在宫中正殿举行宪法颁布仪式,公布了大日本帝国宪法课件展示日本代议制的确立-“御赐”宪法 1889年教师点拨“御赐”一词告诉我们一个很重要的信息-日本的民主政治与欧美相比有着很大的保守性。但是毕竟,日本从此将走上宪政之路。课件展示一、蓝本:德意

11、志帝国宪法二、内容师生活动学生阅读教材94页第一段文字,提炼宪法内容,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课件展示大日本帝国宪法天皇:地位 神圣不可侵犯 行政 任免大臣 、召集或解散议会 军事 统帅海陆军 司法 批准法律,任命法官外交 宣战 媾和 议会:组成: 贵族院:天皇任命 众议院:选举 但有限制 职权:立法权 但须天皇批准 内阁:行政权但只对天皇负责 枢密院:最高决策权 臣民:权利、义务【设计思路】运用多媒体技术,帮助学生将教材中繁琐的文字表述转化成简洁、易懂的结构图,一则利于学生理解宪法的内容;二则使学生产生将日本和英国的君主立宪制作比较的想法;三则可以教给学生学习历史的方法-化繁为简。问题设计从中可

12、以看出这部宪法有什么特点即日本的宪政有何特点?提示学生,英国是人类历史上资本主义君主立宪制的开创者,日本的宪政形式也是君主立宪制,那么,和英国相比,日本的宪政有何特点?学生阅读分析宪法内容-讨论-回答,教师点拨,师生形成共识,课件展示大日本帝国宪法第四条 天皇为国之元首,总揽统治权,并依此宪法之条规行使之。第五条 天皇在帝国议会协赞下,行使立法权第八条 天皇为保持公共之安全,或避免其灾厄,按紧急需要,在帝国议会闭会时,得发布代替法律之敕令。天皇权力受宪法限制师生活动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一边教给学生分析材料的方法,一边认识这部宪法的特点,得出共识。课件展示三、特点 君主立宪但皇权

13、至上三权分立但仅是形式臣民有权但十分有限问题设计那么,对于这样一部宪法,我们该做何评价?方法指导:评价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人物要从史实出发,做到史论结合;同时,要运用辩证法,一分为二地看待。为了学生能准确地作出对这部宪法的客观评价,教师多媒体再现大日本帝国宪法的内容,引导学生结合宪法出台的背景及宪法的内容去评价。另外,提醒学生答题一定要注意条理清晰、用词规范、语言精练和要点齐全。学生活动小组讨论-选派代表陈述本组观点-其他组补充教师活动对于学生的答案,适时给予肯定或指正。课件展示由此可见:明治宪法条文具有明显的二重性即进步性和保守性并存。但就日本及至亚洲的时局来看,我们更应看到的是进步性。

14、日本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迈进了资产阶级代议制的门槛,这也是西方代议制度“东渐”的成果,是民主潮流扩散、壮大的表现。【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一起探讨了日本民主政治的发展。19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本的自由民权运动是明治维新的继续和发展,成为推动日本民主政治发展的重要动力。日本政府为维护自己的统治,不得不出台大日本帝国宪法,它的颁布及其内容凸显了日本立宪政体的个性特点。在亚洲,日本率先步入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的门槛。【课堂练习】1.日本自由民权运动的性质是( )A.明治维新的继续和发展 B.反对资产阶级的政治运动C.自上而下的政治改革运动 D.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运动2.日本1889年宪法规定,天皇总揽统治大权,内阁辅佐天皇,包含相似规定的宪法是( )A.德意志帝国宪法 B.美国1787年宪法C.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D.英国权利法案3.日本在1889年颁布的大日本帝国宪法( )A.以枢密院为行政机关 B.没有任何的进步意义C.巩固了封建君主政体 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