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三首读后感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87741280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诗词三首读后感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古诗词三首读后感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古诗词三首读后感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古诗词三首读后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诗词三首读后感(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诗词三首读后感古诗词三首是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第 5 课课文,大家读 了之后有什么感想呢?下面请欣赏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古诗 词三首读后感,希望大家喜欢 古诗词三首读后感篇 1 提起古诗,你一定能滔 滔不绝地背诵好多古诗。但是,要写一首诗,就需要进行反 复地修改。 只有这样才能写出一首好诗来。 你虽然会背古诗, 但你是否知道关于改诗的故事呢 ?我就知道一个关于改诗的 故事。这首诗是泊船瓜洲 。这是一首王安石思念江南金陵 的诗。整首诗是这样的: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其中,“春风又绿江南岸” 是被人们广为传诵的名句。然而,又有谁知道王安石在这句诗中付

2、出了多少心血呢。 据说,王安石最初写的是“春风又到江南岸” ,写好后他觉 得“到”不如“过”好,就改为“过” ; 后来,又觉得“过” 不如“送”表达得更好, 就又改成了 “送”;接着又改为“入” 和“满”,但是,他觉得都不满意,最后才改为“绿” 。经过 他的反复修改,这首诗也终于成为一首好诗,被人们千古传 诵。读了这首诗,了解了这首诗背后的故事后,我不由自主 地想到了我们生活中的一些事情。在我们的生活中,每一件 事情的成功不是也同样需要我们不懈地努力吗 ! 就拿写字来 说吧,要写出一手好字,不仅需要我们反复地练习,尤其需 要我们用心地去思考, 就象王安石改诗一样, 只有反复推敲, 仔细琢磨才能

3、写出好字来。同时,读了这首诗,了解了这首诗背后的故事后,我也 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要想做好任何一件事情都必须坚持不 懈地做下去,半途而废只能导致失败。古诗词三首读后感篇 2 第一首,“泊船瓜州”是 宋代诗人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 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泊船瓜洲描写了诗人 停船在瓜州是遥望家乡,不知何时能回到家乡的惆怅表现了 作者深切的思乡之情。第二首,“秋思”是唐代诗人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秋 思写了诗人在洛阳城见秋风而思念家乡,写信给家人无耐 信短情长, 无法尽诉,字里行间流露出浓浓的思乡怀亲之情。

4、第三首,“长相思”是清朝诗人纳兰性德。 “三一程,水一程,声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 一更,雪一更,聒睡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长相思 描写戊边的将士,在北方的风雪声中辗转反侧,不能入眠, 思乡之情油然而生。这三位诗人都见到或者听到某种事物而思念起家乡怀 念亲人的主题,但是表达的方法个异, 泊船瓜洲是写景 予情,秋思是叙事予情, 长相思则融写景,叙事于一 体,来表达作者的思乡感情。古诗词三首读后感篇 3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 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有人曾这样评论过:词的上阕将千里行程中目睹的万事 万物,凝缩为“山” “水” 二字,“一程”又

5、“一程”的 复叠吟哦中,词人与家园的空间阻隔不断地随着时间的推移 而加大,空间感和思乡情构成了词人心中尖锐的矛盾冲突。在这种行进方向和心绪逆反的背离中驻营夜宿,词人的 思绪早就超越了他自己。 “身”与心相对,身向榆关 (山海关 ), 而心却在关内,在故园。 “夜深千帐灯” , 这看起来开阔的意 境,壮伟的景观,实际上则是词人情心深苦之写照。白日统千军万马行走天涯,跋山涉水,为何夜深时仍然 灯火通明,难以入梦 ?思乡失眠 !古人没有现在的安定生活,也没有如今的便利交通,但 他们有着的是一颗炽热的心,他在不停息的跳动着,家乡和 亲人便是他们永不停歇的动力此人有着报国的大志,又有着想脱离黑暗的幻想,内心 的挣扎让他,开始逃避那些权贵,情愿回到家中与亲人享受 天伦之乐,而这种行为,到现今还会是一种选择吗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