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初一年级数学上册期中测试卷(含答案解析)(DOC 23页)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87735952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州市初一年级数学上册期中测试卷(含答案解析)(DOC 23页)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苏州市初一年级数学上册期中测试卷(含答案解析)(DOC 23页)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苏州市初一年级数学上册期中测试卷(含答案解析)(DOC 23页)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苏州市初一年级数学上册期中测试卷(含答案解析)(DOC 23页)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苏州市初一年级数学上册期中测试卷(含答案解析)(DOC 23页)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州市初一年级数学上册期中测试卷(含答案解析)(DOC 23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州市初一年级数学上册期中测试卷(含答案解析)(DOC 23页)(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苏州市2019初一年级数学上册期中测试卷(含答案解析)苏州市2019初一年级数学上册期中测试卷(含答案解析)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24分)13相反数是()A B 3 C D 322019年 1月13日,我市首座智能变电站“合南变电站”建成投运,总投资约有41620190元这个数据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约为()A 416105 B 41.6106 C 4.16107 D 0.4161083下列计算正确的是()A 5a+2b=7ab B 5x2y2xy2=3xyC 5y22y2=3 D 5a+2a=7a4下列方程中,解为x=2的方程是()A 3x2=3 B 42(x 1)=1 C x+6=2x D5下

2、列几何体的主视图、俯视图和左视图都是长方形的是()A B C D6若单项式 的系数为m,次数为n,则m+n()A B C D 47已知代数式x2y的值是3,则代数式2 x+y的值是()A B C D8如图,C、D是线段AB上的两个点,CD=3cm,M是AC的中点,N是DB的中点,MN=5.4cm,那么线段AB的长等于()A 7.6cm B 7.8cm C 8cm D 8.2cm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24分)9计算:(3)2=10若7x2yn与5xmy3是同类项,则m+n=11如果A=2618,那么A的余角为(结果化成度)12如图,点O是直线AD上一点,射线OC、OE分别是AOB,BOD的平分

3、线,若AOC=28,则COD=,BOE=13如图所示,要使图中平面展开图按虚线折叠成正方体后,相对面上两个数之积为24,则x2y= 14如果方程2xy=4的解也是方程组 的解,则a2+2a+1=15某物品的标价为132元,若以9折出售,仍可获利10%,则该物品的进价是16点C在直线AB上,AC=8cm,CB=6cm,点M,N分别是AC,BC的中点则线段MN的长为三、解答题(共52分)17计算:(1)(2x+y)+3(xy);(2)(2)3 3|3(3)2|18解方程(组):(1) 2= ;(2) 19如图,在平面内有A、B、C三点(1)画直线AC,线段BC,射线AB;(2)在线段BC上任取一点

4、D(不同于B、C),连接线段AD;(3)数数看,此时图中线段共有条20如图,已知AOB=80,BOC=30,OM平分AOC,ON平分BOC,求MON的度数21下列物体是由六个小正方体搭成的,分别画出从正面、上面、左面看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22已知:A=3a24ab,B=a2+2ab(1)求A2B;(2)若|2a+1|+(2b)2=0,求A2B的值;(3)试将a22ab用A与B的代数式表示出来23如图,点A从原点出发沿数轴向左运动,同时,点B也从原点出发沿数轴向右运动,2秒后,两点相距16个单位长度已知点B的速度是点A的速度的3倍(速度单位:单位长度/秒)(1)求出点A、B运动的速度,并在数轴上标

5、出A、B两点从原点出发运动2秒时的位置;(2)若A、B两点从(1)中标出的位置开始,仍以原来的速度同时沿数轴向左运动,经过几秒,点A、B之间相距4个单位长度?(3)若表示数0的点记为O,A、B两点分别从(1)中标出的位置同时沿数轴向左运动,经过多长时间,OB=2OA苏州市2019初一年级数学上册期中测试卷(含答案解析)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24分)13相反数是()A B 3 C D 3考点: 相反数分析: 根据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解答解答: 解:3相反数是3故选:D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互为相反数的定义,熟记定义是解题的关键22019年 1月13日,我市首座智能变

6、电站“合南变电站”建成投运,总投资约有41620190元这个数据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约为()A 416105 B 41.6106 C 4.16107 D 0.416108考点: 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分析: 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确定n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1时,n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1时,n是负数解答: 解:4162019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约为4.16107故选:C点评: 此题考查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表示时关键要正确确

7、定a的值以及n的值3下列计算正确的是()A 5a+2b=7ab B 5x2y2xy2=3xyC 5y22y2=3 D 5a+2a= 7a考点: 合并同类项菁 优网版权所有分析: 根据合并同类项:系数相加字母部分不变,可得答案解答: 解:A、不是同类项不能合并,故A错误;B、不是同类项不能合并,故B错误 ;C、系数相加字母部分不变,故C错误;D、系数相加字母部分不变,故D正确;故选:D点评: 本题考查了合并同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相加字母部分不变4下列方程中,解为x=2的方程是()A 3x2=3 B 42(x1)=1 C x+6=2x D考点: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分析: 根据一元一次方程的解的定义,

8、将x=2代入下列方程,进行一一验证即可解答: 解:A、当x=2时,左边=322=4,右边=3,所以左边右边;故本选项错误;B、当x=2时,左边=42(21)=2,右边=1,所以左边右边;故本选项错误;C、 当x=2时,左边=2+6=4,右边=4,所以左边=右边;故本选项正确;D、当x=2时,左边= 2+1=2,右边=0,所以左边右边;故本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 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解的定义一元一次方程y=ax+b的解一定满足该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析式5下列几何体的主视图、俯视图和左视图都是长方形的是()A B C D考点: 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分 析: 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是分别从物体正面、左面

9、和上面看,所得到的图形解答: 解:A、圆柱的主视图是长方形、俯视图是圆,左视图是长方形,故此选项错误;B、四棱锥主视图是三角形、俯视图是长方形,左视图是三角形,故此选项错误;C、长方体的主视图、俯视图和左视图都是长方形,故此选项正确;D、圆台主视图是等腰形、俯视图是两个同心圆,左视图是等腰梯形,故此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 本题考查了几何体的三种视图,掌握定义是关键注意所有的看到的棱都应表现在三视图中6若单项式 的系数为m,次数为n,则m+n()A B C D 4考点: 单项式分析: 根据单项式系数、次数的定义来求解单项式中数字因数叫做单项式的系数,所有字母的指数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解答:

10、解:根据单项式系数、次数的定义,单项式 的系数m= ,次数n=4,m+n= +4= 故选C点评: 本题考查了单项式系数、次数的定义,确定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时,把一个单项式分解成数字因数和字母因式的积,是找准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的关键7已知代数式x2y的值是3,则代数式2 x+y的值是()A B C D考点: 代数式求值专题: 计算题分析: 原式后两项提取 变形后,把已知代数式的值代入计算即可求出值解答: 解:x2y=3,原式=2 (x2y)=2 = ,故选D点评: 此题考查了代数式求值,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8如图,C、D是线段AB上的两个点,CD=3cm,M是AC的中点,N是DB的中点

11、,MN=5.4cm,那么线段AB的长等于()A 7.6cm B 7.8cm C 8cm D 8.2cm考点: 两点间的距离分析: 先根据M是AC的中点,N是DB的中点得出MC= AC,DN= DB,再由CD=3cm,MN=5.4cm得出MC+DN的长,进而可得出结论解答: 解:M是AC的中点,N是DB的中点,MC= AC,DN= DBCD=3cm,MN=5.4cm,MC+DN=MNCD=5.43=2.4(cm), (AC+DB)=2.4,解得AC+DB=4.8,AB=AC+DB+CD=4.8+3=7.8(cm)故选B点评: 本题考查的是两点间的距离,熟知各线段之间的和、差及倍数关系是解答此题的

12、关键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24分)9计算:(3)2=9考点: 有理数的乘方分析: 根据有理数的乘方的定义进行计算即可得解解答: 解:(3)2=9故答案为:9点评: 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乘方,是基础题,计算时要注意符号10若7x2yn与5xmy3是同类项,则m+n=5考点: 同类项分析: 根据同类项的定义(所含字母相同,相同字母的指数相同),求得m、n的值,即可求解解答: 解:根据题意得:m=2,n=3,则m+n=2+3=5故答案是:5点评: 本题考查同类项的定义,同类项定义中的两个“相同”:相同字母的指数相同,是易混点,因此成了中考的常 考点11如果A=2618,那么A的余角为63.7(结果化

13、成度)考点: 余角和补角分析: 根据互余两角之和为90求解,然后把结果化为度解答: 解:A的余角=90A=902618=6342=63.7故答案为:63.7点评: 本题考查了余角的知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互余两角之和为9012如图,点O是直线AD上一点,射线OC、OE分别是AOB,BOD的平分线,若AOC=28,则COD=152,BOE=62考点: 角平分线的定义专题: 计算题分析: 先根据AOC+COD=180求出COD的度数,再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求出AOB的度数,由平角的性质可求出DOB的度数,OE是BOD的平分线即可求出BOE的度数解答: 解:AOC+COD=180,AOC=28,CO

14、D=152;OC是AOB的平分线,AOC=28,AOB=2AOC=228=56,BOD=180AOB=18056=124,OE是BOD的平分线,BOE= BOD= 124=62故答案为:152、62点评: 本题考查的是角平分线的定义,即从一个角的顶点出发,把这个角分成相等的两个角的射线叫做这个角的平分线13如图所示,要使图中平面展开图按虚线折叠成正方体后,相对面上两个数之积为24,则x2y=0考点: 专题:正方体相对两个面上的文字分析: 利用正方体及其表面展开图的特点,根据相对面上的两个数之积为24,列出方程求出x、y的值,从而得到x+y的值解答: 解:将题图中平面展开图按虚线折叠成正方体后,可知标有数字“2”的面和标有x的面是相对面,标有数字“4”的面和标有y的面是相对面,相对面上两个数之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