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心亭看雪、诗词五首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87734839 上传时间:2022-12-2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0.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心亭看雪、诗词五首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湖心亭看雪、诗词五首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湖心亭看雪、诗词五首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湖心亭看雪、诗词五首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湖心亭看雪、诗词五首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心亭看雪、诗词五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心亭看雪、诗词五首(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心亭看雪湖心亭看雪是明末清初文学家张岱的代表作,选自陶庵梦忆卷三。文 章以精炼的笔墨,记叙了作者自己湖心亭看雪的经过,描绘了所看到的幽静深远、 洁白广阔的雪景图,表现了作者孤独寂寞的心境和淡淡的愁绪。突出了作者遗世独 立、卓然不群的高雅情趣。表达了作者遇到知己的喜悦与分别时的惋惜,体现出作 者的故国之思,同时也反映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随波逐流的品质以及远离 世俗,孤芳自赏的情怀,同时也寄托人生渺茫的慨叹。创作背景湖心亭看雪是张岱收录在回忆录陶庵梦忆中的一篇叙事小品,写于明 王朝灭亡以后,是作者把自己对故国往事的怀念都以浅淡的笔触融入山水之中而创 作的小品文。作品赏析原文赏析开头二句点明

2、时间、地点。张岱文集中凡纪昔年游踪之作,大多标明朝纪年,以示不忘故国。这里标“祟侦五年”,也是如此。“十二月”,正当隆冬多雪之时;“余住西湖”,则点明所居邻西湖。这开头的闲闲二句,却从时、地两个方面不着 痕迹地引逗出下文的大雪和湖上看雪。下文“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紧承 开头。只此二句,大雪封湖之状就令人可想,读来如觉寒气逼人。作者妙在不从视 觉写大雪,而通过听觉来写。“湖中人鸟声俱绝”,写出大雪后湖山封冻,人、鸟 都瑟缩着不敢外出,寒嗦得不敢作声,连空气也仿佛冻结了。一个“绝”字,传出 冰天雪地、万籁无声的森然寒意。这是高度的写意手法,巧妙地从人的听觉和心理 感受上写出了大雪的威严。它

3、使我们联想起唐人柳宗元那首有名的江雪诗:“千 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这幅江天大雪图是从 视觉着眼的,江天茫茫,人鸟无踪,江雪中独有一位垂钓的渔翁。而张岱笔下则是“人鸟无声”,但这无声却正是人的听觉感受,因而无声中仍有人在。如果说,江 雪中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是为了渲染和衬托寒江独钓的渔翁,那么 这里“湖中人鸟声俱绝”,则为下文有人冒寒看雪作映照。“是日,更定矣,余挚一小舟,拥龚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是日”者,“大雪三日后,严寒之日也;“更定”者,夜深人静,寒气倍增之时也。“拥磊 衣炉火”一句,则以御寒之物反衬寒气贬骨。在“人鸟声俱绝”的冰天雪地

4、里,竟 有人夜深出门,“独往湖心亭看雪”,表现出作者迥绝流俗的孤怀雅兴。“独往湖 心亭看雪”的“独”字,正不妨与“独钓寒江雪”的“独”字互参。作者那种独抱 冰雪之操守和孤高自赏的情调,已经溢于言外了。其所以要夜深独往,大约是既不 欲人见,也不欲见人;那么,这种孤寂的情怀中,正蕴含着避世的幽愤。请看作者以的空灵之笔来写描绘湖中雪景:“雾淞沉场,天与云、与山、与水, 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这真是一幅水墨模糊的湖山夜雪图。“雾淞坑场”是形容湖上雪光水气,混檬不分。“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叠用三个“与少字,似觉天、云、山、水 一齐活动起

5、来,较之单纯写“天、云、山、水,上下一白”,多了一点意趣。天、 云,上也;山、水,下也。这两句生动地写出天空、云层、群山、湖水之间白茫茫 浑然难辨的景象。作者先总写一句,犹如摄取了一个“上下皆白”的全景,从看雪 来说,很符合第一眼的总感觉、总印象。接着变换视角,化为一个个诗意盎然的特 写镜头:“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等等, 这是朦胧的画,梦幻般的诗,给人一种似有若无、依稀恍惚之感。作者对数量词的 锤炼功夫,不得不使我们惊叹。你看,“上下一白”之“一”字,是形容混茫难辨, 使人唯觉其大;而“一痕”、“一点”、“一芥”之“一”字,则是状其依稀可辨, 使人唯觉其小。

6、此真可谓着一“一”字而境界全出矣。同时,由“长堤一痕”到“湖 心亭一点”,到“余舟一芥”,到“舟中人两三粒”,其镜头则是从小而更小,直 至微乎其微。这“痕”、“点”、“芥”、“粒”等量词,一个小似一个,写出视 线的移动,小船的荡漾,景物的变化,着笔空灵,使人浑然不觉。这一段是写景, 却又不止于写景;我们从这个混沌一片的冰雪世界中,不难感受到作者那种人生天 地间茫茫如“太仓梯米”的深沉感慨。下面移步换形,又开出一个境界。“独往湖心亭看雪”,却不意亭上已有人先 我而至;这意外之笔,写忠了作者意外的惊喜产也引起读者意外的惊异。但作者并 不说自己惊喜,反写二客“见余大喜”,背面敷粉,反客为主,足见其用

7、笔之夭矫 善变。“湖中焉得更有此人!这一惊叹虽发之于二客,实为作者心声,作者妙在 不发一语,而“尽得风流”。二客“拉余同饮”,鼎足而三,颇有幸逢知己之乐。 这似乎给冷寂的湖山增添了一分暖色,然而骨子里依然不改其凄清的基调。这有如 李白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不过是一种虚幻的慰藉罢了。“焉得更有” 者,正言其人之不可多得。“强饮三大白”,是为了酬谢知己,也为了不负此湖山 胜景。“强饮”者,本不能饮,但对此景,当此时,逢此人夕却不可不饮。饮罢相 别,始“问其姓氏”,却又妙在语焉不详,只说:“是金陵人,客此。”可见这二 位湖上知己,原是他乡游子,萍水相逢,后约难期。这一补叙之笔,透露出作者的

8、无限怅惘:茫茫六合,知己难逢,人生如雪泥鸿爪,转眼各复西东。言念及此,岂 不沧神。文章做到这里,也算得神完意足、毫发无憾了。但作者意犹未尽:“及下,舟 子喃喃日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前人论词,有点、染之说。这个 尾声,可谓融点、染于一体。借舟子之口,点出一个“痴”字;又以相公之“痴” 与“痴似相公者”相比较、相浸染,把一个“痴”字写透。所谓“痴似相公”,并 非减损相公之“痴”,而是以同调来映衬相公之“痴”。“喃喃”二字,形容舟子 自言自语、大惑不解之状,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这种地方,也正是作者的得意处 和感慨处。文情荡漾,余味无穷。名家点评当代文学研究者莫山洪:不拘骈散,融合骈散,这可

9、以说是此文在语言形式上 的一大特点。小品文语言极其精炼简洁,体现出个性化的特征,具有了更强的生命 力,也才能表现出个人心中最真实的情感。明末戏曲家祁彪佳在古今义列传序中评日:“其点染之妙,凡当要害,在 余子宜一二百言者,宗子能数十字辄尽情状,乃穷事际,反若有千百言在笔下。” 作者简介张岱(1597年1679年)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别号蝶庵居士,晚号六 休居士,汉族,明末清初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寓居杭州。出生仕宦世家,少为 富贵公子,爱繁华,好山水,晓音乐、戏曲。精于茶艺鉴赏,明亡后不仕,曾参加 过抗清斗争,后“披发入山”著书以终3。张岱为明末清初文学家、史学家, 其最擅长散文。他的小品

10、文,多为描写江南山水风光,风俗民习和自己过去的生活, 常追忆往昔之繁华,从中流露出对亡明的缅怀。文笔干练,丰神绰约,著有琅嬛 文集陶庵梦忆西湖梦寻三不朽图赞夜航船等绝代文学名著。被称为 “都市诗人”。史学名著石匮书亦为其代表作,李长祥以为“当今史学,无逾 陶庵”。归园田居归园田居是晋宋时期文学家陶渊明的组诗作品,共五首(一本作六首)第 三首诗细腻生动地描写了作者对农田劳动生活的体验,风格清淡而又不失典雅,洋 溢着诗人心情的愉快和对归隐的自豪。创作背景陶渊明从二十九岁起开始出仕,任官十三年,一直厌恶官场,向往田园。他在 义熙元年(405年)四十一岁时,最后一次出仕,做了八十多天的彭泽县令即辞官

11、回家。以后再也没有出来做官。据宋书陶潜传和萧统陶渊明传云,陶渊 明归隐是出于对腐朽现实的不满。当时郡里一位督邮来彭泽巡视,官员要他束带迎 接以示敬意。他气愤地说:“我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 ”陶渊明天性酷爱 自由,而当时官场风气又极为腐败,谄上骄下,胡作非为,廉耻扫地。一个正直的 士人,在当时的政洽社会中决无立足之地,更谈不上实现理想抱负。陶渊明经过十 三年的曲折,终于彻底认清了这一点。陶渊明品格与政治社会之间的根本对立,注 定了他最终的抉择一一归隐。从此他结束了时隐时仕、身不由己的生活,终老田园。 归来后,作归园田居诗一组。 作品鉴赏文学赏析陶渊明因无法忍受官场的污浊与世俗的束缚,坚决

12、地辞官归隐,躬耕田园。脱 离仕途的那种轻松之感,返回自然的那种欣悦之情,还有清静的田园、淳朴的交往、 躬耕的体验,使得这组诗成为杰出的田园诗章。这组诗生动地描写了诗人归隐后的生活和感受,抒发了作者辞官归隐后的愉快 心情和乡居乐趣,从而表现了他对田园生活的热爱,表现出劳动者的喜悦;同时又 隐含了对官场黑暗腐败的生活的厌恶之感,表现了作者不愿同流合污,为保持完整 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而甘受田间生活的艰辛。组诗集中体现了陶渊明追求自由、安 于清贫、隐逸山野、洁身自好、远离官场、超脱世俗的美好情操。陶渊明写“归园 田居”其实是写作者自己理想的故居。归园田居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其所以是如此,不仅在于

13、每首诗分 别从辞官场,聚亲朋,乐农事,访故旧,欢夜饮几个侧面描绘了诗人丰富充实的隐 居生活,更重要的是,就其所抒发的感情而言,是以质性自然,乐在其中的情趣来 贯穿这一组诗篇的。诗中虽有感情的动荡,转折,但那种欢愉,达观的明朗色彩是 辉映全篇的。其三这首“种豆南山下”八句短章,在普普通通、平平常常四十个字的小空间里, 表达出了深刻的思想内容,描写了诗人隐居之后躬耕劳动的情景。这首诗共分为两层,前四句为第一层,反映了作者躬耕劳动的生活,暗用杨恽 诗意。“种豆南山下,苗盛豆苗稀”。此二句引用了杨恽的“田彼南山,芜秽不治”, 是对其劳作情况做总体交待,先指明耕种的是“豆”,再说劳作的地点在“南山 下”

14、,五个寻常字,将事情叙说得非常清楚。诗人毕竟是“少学琴书”,士人出身, 躬耕田亩缺乏经验,“草盛豆苗稀”的劳动后果,也就不足为怪了。“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可怜的劳动成果并没使诗人灰心丧气,牢骚满 腹。这两句写出了他勤勤恳恳,乐此不疲地从清早到夜晚,躬身垄亩铲锄荒草的状 貌。它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精神。后四句是此诗的第二层,抒写的则是作者经过生活的磨励和对社会与人生深刻 思索之后,对真善美理想的执着追求和与现实社会污浊官场的决裂。“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通过道窄草深,夕露沾衣的具体细节描绘,显 示出了从事农业劳动的艰苦。诗人身体力行终日劳作在田野,所以他深深地体

15、验到 了农业劳动的艰辛,它绝不像那些脱离劳动的文人墨客所描写的那般轻松潇洒。但 是作者仍不辞劳苦,继续坚持下去,正像他在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诗中 所说:“田家岂不苦?弗获辞此难。”“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对于诗人来说,人生的道路只有两条任他选择: 一条是出仕做官,有俸禄保证其生活,可是必须违心地与世俗同流合污;另一条是 归隐田园,靠躬耕劳动维持生存,这样可以做到任性存真坚持操守。当他辞去彭泽 县令解绶印归田之际,就已经做出了抉择,宁可肉体受苦,也要保持心灵的纯洁。 他坚决走上了归隐之路。为了不违背躬耕隐居的理想愿望,农活再苦再累也不惧, 那么“夕露沾衣”就更不足为“惜”了。这种思想已经

16、成了他心中牢不可破的坚定 信念,这首诗结尾两句,可谓全篇的诗眼,一经它的点化,篇中醇厚的旨意便和盘 现出。在这首诗中陶渊明却勇敢地反对了传统观念,冲破了陈旧的精神枷锁,毅然地 告别官场,辞去了彭泽县令,不做劳心治人的“君子”;决然地返回家园,心甘情 愿地扛起了锄头,辛勤地躬耕垄亩,偏要做个劳力的“小人”。这等无畏的精神, 美好的人格,高尚的境界,赢得了后世多少人的称赞、钦佩乃至效仿。作者简介陶渊明(365427),东晋诗人、辞赋家、散文家。一名潜,字元亮,私谥靖 节。浔阳柴桑(治今江西九江)人。晋书宋书均谓其为系陶侃曾孙。曾任 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彭泽令等,后去职归隐,绝意仕途。长于诗文辞赋。诗多描 绘田园风光及其在农村生活的情景,其中往往隐寓着对污浊官场的厌恶和不愿同流 合污的精神,以及对太平社会的向往;也写及对人生短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电气技术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