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运行中异常问题的处理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87734543 上传时间:2023-09-1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污水处理运行中异常问题的处理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污水处理运行中异常问题的处理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污水处理运行中异常问题的处理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污水处理运行中异常问题的处理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污水处理运行中异常问题的处理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污水处理运行中异常问题的处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污水处理运行中异常问题的处理(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运行中异常问题的处理一、物理性质异常的分析控制方法1、在运行过程中如果发现污泥发白产生原因: 1.缺少营养,丝状菌或固着型纤毛虫大量繁殖,菌胶团生长不良;2.PH 值高或过低,引起丝状菌大量生长,污泥松散,体积偏大;解决办法: 1.按营养配比调整进水负荷,氨氮滴加量,保持数日污泥颜色可以恢复。2.调整进水 pH 值,保持曝气池 pH 值在 68 之间,长期保持 PH值范围才能有效防止污泥膨胀。2、在运行过程中如果发现污泥发黑产生原因:曝气池溶解氧过低,有机物厌氧分解释放出H2S,其与 Fe 作用生成 FeS解决办法:增加供氧量或加大回流污泥,只要提高曝气池溶解氧, 10 多小时左右污泥将逐渐恢

2、复正常。3、化验过程中污泥过滤困难或出水色度升高产生原因:缺乏营养或水温过低,污泥生长不良,大量污泥解絮解决办法:增加负荷均衡营养,提高水温,改善污泥生长环境。4、曝气池内产生大量气泡产生原因:进水负荷过高,冲击负荷较大,造成部分污泥分解并附着于气泡上使气泡发粘不易碎,因此水面积存大量气泡。解决办法:减少进水,稍微加大回流污泥量,稳定一段时间后气泡减少系统逐渐正常。5、曝气池产生茶色或灰色泡沫产生原因:污泥老化,泥龄过高,解絮后的污泥附于泡沫上解决办法:增加排泥,逐渐更新系统中的新生污泥,污泥的更新过程需要持续几天时间, 期间要控制好运行环境, 保证新生污泥有较强的活性(保证溶解氧在 1.03

3、.0 内的稳定水平,营养物质比例要均衡,适当投加营养盐)。6、沉淀池有大块黑色污泥上浮产生原因: 1.沉淀池有死角,局部积泥厌氧,产生CH4、CO2,气泡附于污泥粒使之上浮,出水氨氮往往较高;2.回流比过小,污泥回流不及时使之厌氧解决办法: 1.若沉淀池有死角,可以保持系统处于较高的溶解氧状态问题可以得到缓解,根本解决需要对死角进行构造上的改造才能实现。2.加大回流比,防止污泥在沉淀池停留时间太长。7、沉淀池泥面过高,并且出水悬浮物升高产生原因:1、COD 过高,有机物分解不完全影响污泥沉淀性能,沉降效果变差。2、COD 过低,污泥缺乏营养,耐低营养细菌增多絮凝性能变差。3、污泥泥龄较长,系统

4、中污泥浓度过高并且污泥结构松散不易沉降。4、水温过高使小分子有机物增多,菌胶团吸附过多有机物造成污泥解絮。解决办法:1、降低负荷减少进水COD 总量,提高溶解氧使污泥性能逐渐恢复。2、增加进水量控制在合适的范围,保持较高溶解氧状态一段时间抑制低营养细菌继续增加。3、加大剩余污泥排放量,将系统污泥浓度控制到合理范围内。4、降低曝气池中的水温,控制好溶解氧水平,一段时间后污泥可恢复正常8、污泥膨胀在活性污泥系统中,有时污泥的沉降性能转差、比重减轻、体积增大,污泥在沉淀池沉降困难,严重时污泥外溢、流失,处理效果急剧下降,这种现象就是污泥膨胀。污泥膨胀是活性污泥系统最难解决的问题,至今仍未有较好的解决

5、办法。( 1)下表是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总结出来的运行对策一览表:序膨胀原因解决对策号现象种类通过镜检发现大量丝状菌,其他种类偏少;丝状曝气池泥水1菌膨 不分离,出胀 水悬浮物多;曝气池颜色发黑,产生大量泡沫;污泥絮凝沉降性能差,非丝 泥水不分离2 状菌膨胀污泥不絮凝,不沉降1,进水有机质少, F/M 太加大进水量,提高进水有机负低荷2 进水 N、P 等营养物质不适当调节营养比例足COD:N:P=200:5:13、pH 值太低调整 PH 值 69减少进水量,加大排泥量以减4、曝气池溶解氧太低 35 oC,增加水温调节设施 (如喷淋冷并影响到溶解氧的提高却塔),或通过加强预曝气促进水气蒸发来降低温度

6、进水含有大量溶解性有机1、控制进水稳定,通过投加物,使污泥负荷 F/M 太高,、 等营养物质氏营养均而进水有缺乏足够的 N、PN P衡,提高曝气池溶解氧浓或 DO,污泥结水率高达度。400%以上,远大于 100%2、投加絮凝剂助凝(聚铝、的正常水平聚铁、或聚丙烯酰胺)进水中含有大量有毒物通过实验分析,找出有毒源,质,导致污泥中毒,使细增加预处理设施, 把有毒物质菌不能分泌出足够的粘性去除掉。物质( 2)通过调整工艺运行措施控制污泥膨胀的方法调整运行工艺控制措施,对工艺条件控制不当产生的污泥膨胀非常有效。具体方法有:(1)在曝气池的进水口处投加粘土、消石灰、生污泥或消化污泥等,以提高活性污泥的沉

7、降性和密实性;(2)使进入曝气池的废水处于新鲜状态,如采取预曝气措施,使废水处于好氧状态;(3)加强曝气强度,提高混合液 DO 浓度,防止混合液局部缺氧或厌氧;(4)补充氮磷等营养盐,保持混合液中C、N、P 等营养物质平衡;(5)提高污泥回流比,降低污泥在二沉池的停留时间;(6)对废水进行预曝气吹脱酸气或加碱调节,以提高曝气池进水的pH值;(7)发挥调节池的作用,保证曝气池的污泥负荷相对稳定;(8)控制曝气池的进水温度;在曝气池前增设生物选择器(永久性措施)。好氧生物选择器就是在回流污泥进入曝气池前进行再生性曝气,减少回流污泥中粘性物质的含量,使其中微生物进入内源呼吸阶段, 提高菌胶团细菌摄取

8、有机物的能力和与丝状微生物的竞争能力。为加强生物选择器的效果,可以在在曝气过程中投加足量的氮、磷等营养物质,提高污泥的活性。2.调试步骤调试工作前的先决条件调试前的先决条件包括全部机械设备和仪表在调试工作进行之前已经进行初步调试, 并确认可投入使用; 所有的构筑物和工艺管道均已经清理完毕;各构筑物均已经进行闭水试验, 经过监理方和各方同意验收; 各构筑物经过初期的清水试验,确认构筑物能满足设计要求。确定调试过程中需要培育的菌种通过对以往污水处理的经验, 活性污泥法主要菌种为细菌和有关的微生物,培育菌种的菌源采用活性污泥或者采用化粪池污泥, 或者直接使用人类粪便污水作为菌源; 此处采用人类粪便污

9、水, 通过车辆运输加入到接触池中作为菌源。加入的菌源要求不存在对微生物有害作用的重金属物质。初步向池内投加污水首先向池中加入一定量的污水,加入的污水要求有适当的有机物浓度,它们是微生物的食源, 如果营养不够, 就要加入无机盐 (氨盐,氮盐)补充营养。 投加菌种污泥在污水进入池内后加入含有菌种的人类粪便污水, 边加入边曝气, 观察污水的水质情况, 直到污水中出现絮状物质, 证明污泥有了活性, 可以停止曝气,等待微生物的静态生长,然后加大污水的加入量。进一步加大污水的加入量在上次加入污水量的基础上, 加大污水的投加量, 加入污水后进行曝气,重复上面的步骤。 在进行调试的过程中, 要求随时观察水质的变化情况,对出现的问题随时处理,否则将对微生物产生很大的影响。加大污水量达到设计要求由于通过前期的培育, 池中有了大量的微生物, 可以将污水加至设计水位,重复上面的曝气步骤, 直到达到想要的结果, 查看池中水质分布情况和填料上膜的生长情况,针对性进行下部工作。驯化在达到设计要求后,池中的微生物还不能达到立即进行连续处理的能力,要求进水维持一段时间的间歇运行, 直到水中有了大量的微生物和挂膜已经达到一定厚度,完成菌种的驯化,才可以连续进水,连续曝气,不间断的运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