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案例分析题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87734164 上传时间:2023-02-12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4.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案例分析题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案例分析题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案例分析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案例分析题(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细心整理高校老师职业道德修养案例分析题一、宏大的人民教化家陶行知先生为了中国教化事业,毅然放弃高官不做,抛开舒适的城市生活,深化农村,接近群众,安于“粉笔生涯”三十载。他在靠捐献的困难条件下,创办了闻名遐迩的晓庄师范等各类学校。他那“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无私奉献精神和“爱满天下”的宽广胸怀,以及一贯身体力行,为人高尚的品质,光照后人。 请结合实例,谈谈你对人民老师志向人格的设想。 参考答案要点:1所谓志向人格,是指必需道德原那么标准的结晶和道德的完备典型,是必需道德所认定的各种善的集合,也是必需道德为人们树立的最高行为标准。2人民老师志向人格的设想,应从以下各方面加以概括:第一,国家

2、、集体和他人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其次,一心一意为人民效劳;第三,酷爱教化,甘于奉献;第四,教书育人,尽职尽责;第五,严谨治学,德才兼备;第六,以身立教,德识统一。二、苏联教化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老师的一百条建议的第一条中,曾提出如下忠告:假如你的“本性”孤僻、缄默寡言,更多地情愿独处或与少数挚友交往,假如和人多的集体交往你头痛,假如你感到工作时单独一人或两个挚友一起比和一大批人在一起好,那就不要选择老师工作作为自己的职业。 结合所给材料,论述老师职业劳动中人际关系的特殊性及其对老师特性品质的特殊要求。 参考答案要点:1老师职业劳动具有许多特殊性,其中在人际关系中,必需正确处理与学生、与同事、与领导

3、、与学生家长等多方面的关系,有着各种特殊性;2特性是指一个人区分于他人的心理特征,侧重于人的气质和性格方面;3老师职业劳动中人际关系的特点对于老师提出了多方面的要求。其中对特性的要求是特殊突出的。作为老师必需具备一些特殊的性格,其中较为突出的是“乐群性”。乐群性即乐于与他人、与群众共同相处的性格,作为老师,不仅要与学生交往,甘为学生献身,而且离开了学生甚至会感到不适。三、王某托挚友介绍去一所高校任教。问及缘由,答曰:“老师工作轻松,悠闲,每年还有寒、暑假,我图的就是这个”。也有人认为老师的劳动就是“三清”悠闲、清贫、清高。对这些看法,应做何评价? 参考答案要点:1王某对老师工作的相识是不对的。

4、事实上,老师的工作不仅不轻松,而且很辛苦,没有艰辛奋斗、开拓创新的精神是做不好的;2老师工作的专业性很强,对老师的个人实力要求很高,没有相应的教化教学技能是做不好老师工作的;3假如抱着图轻松、悠闲的看法从事教化工作势必造成不良后果。四、孙老师为某高校博士探究生,毕业后到某高校任教。先是因为住房问题与单位领导发生口角,后又在职称评定时,因未过三分之二多数票而被推翻。孙老师特殊生气,认为是院领导有意整她,故到院办大吵打闹。因倍感委屈,上课时限制不住自己而声泪俱下,无法接着上课,中途回办公室休息。后又因心情不好,在家休息,只好请别的老师带课。后又在老师的集体活动中,不顾场合,只要望见院领导就想发脾气

5、,宣泄心中的不快。 假如你是当事人,你会怎么做?你认为孙老师应如何相识和处理与领导的关系?参考答案要点:此题评价老师处理领导与被领导关系及对荣誉的看法。 遵照老师在人际关系中的道德要求:1老师应正确的对待领导,正确的对待荣誉,正确的对待自己,冷静地处理与领导的关系,多从自身找寻缘由;2老师不应当影响正常的课堂教学,不应将不快的心情告知学生。否那么,就会影响老师的形象,也影响教书育人的效果;3领导对老师也要进展深化细致的思想工作,并依据规定与可能维护老师的正值利益。五、李某为某名牌高校的硕士探究生,毕业后支配到某高校任教,他的大局部同学均出国或到国内大公司任职。他原想去公司谋职,但因其身体矮小,

6、谋职受挫,无奈进入高校。来校之初,心情低落,强求应付上那几节课,既不情愿当班主任,也不情愿做其他工作。后来,又与老同学联系,将大局部精力都投入到校外兼职上去了。 用你学过的关于老师要酷爱本职,忠于职守的道理评价李某的行为。 参考答案要点:此案例反映了一个年轻老师对老师工作的看法。1正确的看法应当是立足本职,踏实工作,对工作尽职尽责;2假如不从思想和实践上解决对教化工作重要性以及老师的责任问题,势必对个人前途和教化工作带来重大损失。六、苏步青教授为中国数学教化和教化事业作出了卓越奉献,从教50 多年,桃李满天下,许多学生也很有成就。早在30 年头,苏步青在日本荣获理学博士,与同学陈建功相约,自愿

7、来到新建的浙江高校数学系任教。当时系里只有4 个老师,10 多个学生,图书资料奇缺,试验设备全无,经费无着落。他名为副教授,连续几个月没有拿到一分钱。但他毫不动摇,他与陈建功每人开四门课,外加辅导、改作业、编教材、搞科研。他利用暑期到日本去找资料,一个假期找回20 万字。靠这种自觉的事业心和意志力,为社会造就人才。解放后,他更是孜孜不倦,献身社会主义教化事业。 就老师应当具有的道德品质来看,你从苏步青的事迹中得到什么启示? 参考答案要点: 1. 象苏步青这样的优秀老师在我国教化领域数不胜数;2. 要做一个合格的老师首先要酷爱教化事业,自觉地履行自己的道德责任;3. 老师应当具有艰辛奋斗的品质;

8、4. 老师应有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不要固步自封、墨守成规。七、据羊城晚报2005年9月13日报道:广州某高校学生小陈述,从开学至今,有一位专业课的老师,每逢上课必 先引荐自己编写的教材。我这本教材已经卖出了 3000多册了,很受欢送的。看你们是我自己的学生,原价45元。实惠40元卖给你们吧。看学生好像听得有点不耐烦,该老师立刻变换脸色,强调这是自愿购置的, 但期未考试与这本教材有很大关系。另一名学生小曾也讲解并描述了令他们哭笑不得的事情。系里开选修课,学生都 爱好盎然去听课,不忘带上师兄,用过的教材。上课时,任课老师询问是否都有教材,学生大多说有了。怎么可能,我还没向你们介绍我的书呢?老师很纳

9、闷,看了才发觉都是借来的旧书。书岂能乱借?是谁借给你们的,我要去追究他该老师大发雷霆。后来,许多学生怕连累了师兄,师姐,都乖乖买了新书,还要排队让老师签名。签名时,该任课老师很快乐,因为她认为学生舍得买书才会专心读书。请从老师职业道德的角度对该材料反映出来的问题进展分析和评价。参考答案要点: 1. 该材料反映出老师在处理学生关系上存在的职业道德 问题。违反了敬重和酷爱学生和廉洁从教的道德要求。2. 老师向学生推销自己的书,把学生当作自己牟利的对 象,说明白我们的一些老师已经受到市场经济惟利是 图思想的影响,使师生关系变味,对学生产生了消极的影响。3.老师以考试作诱饵,威逼学生买书,事实上已经超出了自由、自愿的范围,是以权谋私的行为。 4.不允许学生借书,并要追究出借人的责任,更是一个蛮横的、侵扰学生合法权利的行为,违反了依法执教的职业道德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