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检测技术》课程标准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87733106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43.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质检测技术》课程标准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水质检测技术》课程标准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水质检测技术》课程标准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水质检测技术》课程标准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水质检测技术》课程标准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质检测技术》课程标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质检测技术》课程标准(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水质检测技术课程标准一、课程说明课程名称水质检测技术标准简称适用专业给排水技术工程修读学期3制订时间2022.8课程代码3070005课程学时64课程学分4课程类型必修课程性质B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程先修课程工程测量、工程制图后续课程水分析化学对应职业资格证或内容会进行常规水质参数的测定合作开发企业执笔人合作者审核人制(修)定日期2022.8.18注:1.课程类型(单一选项):A类(纯理论课)/B类(理论+实践)/C类(纯实践课)2 .课程性质(单一选项):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公共选修课3 .课程类别(单一选项):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4 .合作者:须是行业企业人员,如果没有,则填无

2、二、课程定位水质检测技术是给水排水工程专业的一门必修的专业课,也是该专业的学生从初学者成长为有能力的水质监测岗位人才过程中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校企合作开发的基于给水排水设计、研究单位实际工作过程的“工学结合”课程。水质检测技术是高职给水排水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学生从事环境类相关工作岗位所需学会的必修课程。水质检测技术课程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使学生毕业后能够从事水质监测岗位工作。本课程要求在召开实践专家研讨会的基础上确定典型工作任务,由此开发成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领域课程。三、设计思路(1)校企合作开发课程课程是学校与环保行业企业实践专家合作开发的,由教师与企业

3、专家组成专业指导委员会,召开实践专家访谈会,共同确定典型工作任务,进行职业能力分析,确定工作领域,开发学习领域课程,从职业岗位需要出发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程序。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创设学习情境和课程实施条件,合作建设教学文件、教材等教学资源,共同制订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制度,共同制订学生工作和学习成果考核评价办法;在企业环境的课程实施过程中,共同管理和监控教学运行;校企互相兼职,共建共管课程教学、岗位培训和合作技术开发。(2)以学生为主体建构知识体系本课程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模式和“先讲再做、学完再做”的教学程序,学生在做中学,教师在做中教,学生在做的过程中和遇到问题时查找资料,引发有针对

4、性的自主性学习,增加理论知识。这样,理论知识是主动获得的,“做”中获得技能的同时,理论素质也得到提升。而教师教授的,更主要的是工作方法和实际工作经验,教师所扮演的角色,从课堂的主角转变为课堂的组织者。学生在自己“动手”的实践中,通过独立思考、与他人的互动和动手实践,主动建构自己的经验和知识,建构属于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体系,获取掌握理论知识的方法,提高终身学习的能力。(3)根据学生差异实现分层次教学根据高职学生特点,因材施教,根据同一班级生源层次不同,在以小组为单位完成设计项目时,在同一小组穿插不同层次的学生,充分发挥理科学生理论扎实实践能力强的优势,实现组内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同时根据学生基本素

5、质的不同和兴趣的不同,实施分层次教学。(4)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设计学习流程课程教学遵循“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这一“行动”过程序列;在基于职业情境的学习情境中,通过师生及生生之间的互动合作,学生在自己“做”的实践中,掌握职业技能和实践知识,主动建构真正属于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体系。课程强调“为了项目工作而学习”和“通过项目工作来学习”,工作过程与学习过程相统一。学生作为学习的行动主体,在解决职业实际问题时具有独立地计划、实施和评估的能力。真实的职业环境和校企共建的实训中心的半仿真环境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学生不仅具有技术适应能力,而且要有能力“本着对社会、经济和环境负责的态度,参与

6、设计和创造未来的技术和劳动世界”。本课程的设计思路为:以水质检测岗位职业标准为依据,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以校企合作为路径,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理论与实践为一体的工学结合课程建设模式。(1)以水质检测员岗位职业标准为依据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是反映劳动者具备某种职业所需要的专门知识和技能的证明,是劳动者求职、任职、就业的资格凭证。按照环境监测岗位能力的需求,参照环境监测工、化学检验工等工种的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在课程设计中融入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考核内容。将职业岗位所需的知识和能力培养融入专业教学体系,同时兼顾人文社会与技术教育的相互渗透,建立工学结合的专业课程体系。(2)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依照给水排

7、水专业对应的职业工种,参考环境监测工、化学检验工等工种的上岗要求,着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通过环境监测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学会各类环境调查、采样、分析、数据处理及评价的岗位能力,从环境监测站岗位人员所需要的素质、能力与知识着手,构建行动导向的课程,制定课程标准,开发特色教材,建设课程教学资源库。(3)以校企合作为路径课程是学校与环境保护行业企业实践专家合作开发的,由教师与企业专家组成专业指导委员会,召开专家访谈会,共同确定典型工作任务,进行职业能力分析,确定工作领域,开发学习领域课程,从职业岗位需要出发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程序。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创设学习情境和课程实施条件,合作建设教学文件、教材等教

8、学资源,共同制订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制度,共同制订学生工作和学习成果考核评价办法;在企业环境的课程实施过程中,共同管理和监控教学运行;校企互相兼职,共建共管课程教学、岗位培训和合作技术开发。(4)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在课程教学过程中,以实际的工作过程整合整本教材的内容,组织教学。以一个实际的案例让学生完成独立的监测工作,包括“收集资料、勘察一一布点一一采样及预处理一一实验室监测一一数据处理一一结果分析评价”整个流程。每个步骤都置于职业情境的学习情境中,通过师生及生生之间的互动合作,学生在自己“做”的实践中,掌握职业技能和实践知识,主动建构真正属于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体系。课程强调“为了项目工作而学习”和“

9、通过项目工作来学习”,工作过程与学习过程相统一。学生作为学习的行动主体,在解决职业实际问题时具有独立地计划、实施和评估的能力。(5)以理论与实践为一体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等多种途径,采取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充分开发学习资源,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打破传统书本章节的模式,以工作项目为案例整合理论与实践,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将一个独立的任务布置给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从信息采集、方案设计到监测评价,都由小组的学生负责,在自己“做”的实践中,掌握职业技能和实践知识,主动建构真正属于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体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到咨询指导、组织引导作用。该门课程建议总学时为64

10、学时。四、课程培养目标本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学生能够完成各类水质监测方案的设计,具备独立完成水质监测任务的能力。即通过学习,学生应能够完成各类水质监测方案设计;能够通过学习具备各类污染物测定的布点,测定,数据处理与综合评价等工作能力。培养学生利用相关原理、概念、规范、标准等知识,结合有关水质监测的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设计过程中常见的问题的能力,以进一步培养学生树立独立思考、吃苦耐劳、勤奋工作的意识以及诚实、守信的优秀品质,为今后从事环境监测行业的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4.1 知识与技能目标L了解给排水设计企业或部门的工作流程。2 .理解水质监测基本原理和方法,能根据具体的污染问题来灵活应用环境监测基

11、本原理。3 .能够独立完成水质监测任务前的现场调查和水质监测方案的制定工作。4 .能够独立完成采样点的布设和使用各种采样器进行采样。5 .能够独立完成水体中各种环境污染物的测定任务。6 .能够独立完成测定结果的综合分析任务。7 .2过程与方法目标1 .通过水质监测方案的制定,初步具有收集和利用课内外的图文资料及其他信息的能力;具备独立阅读文献、分析总结、提升完善的能力。2 .经历水质监测任务完成的全过程,学会水质监测的程序与方法,并能综合运用水质监测基本原理解决具体问题。3 .通过测定结果的分析与综合评价,发展表达和评价能力。4 .3情感、态度、价值观1 .形成和保持挑战自我、用于突破的习惯,

12、具有强烈的创作欲望和创新精神。2 .熟悉行业技术规范、职业标准,形成严谨的工作作风。3 .通过限时设计,培养时间观念、责任意识,具备关键时刻能打硬仗的工作作风。4 .通过分组完成设计任务,培养科学分工合作、优势互补的团队合作能力。上述三个层面的目标相互渗透、有机联系共同构成水质检测技术课程的培养目标,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有机融合。五、课程内容、要求及教学设计(一)课程整体设计序号学习情境知识目标专业能力学时1PPT/教室水质检测技术概述、水质检测技术的分类熟悉、掌握22PPT/教室常规水质指标与水质标准、水质检测项目熟悉、了解43PPT/教室常用

13、玻璃仪器及其器皿、器具、化学试剂及试液熟悉、掌握44PPT/教室实验室常用仪器设备以及滴定分析基本操作熟悉、掌握45PPT/教室分析天平的使用熟悉、掌握26PPT/教室滴定分析基本操作熟悉、掌握47PPT/教室色度的测定熟悉、掌握48PPT/教室酸碱指示剂原理、指示剂的选择以及滴定曲线的绘制了解49PPT/教室碱度的测定原理解410PPT/教室水中硬度的测定原理及方法掌握211PPT/教室重量分析法了解212PPT/教室沉滴定法析法了解413PPT/教室悬浮固体的测定掌握214PPT/教室水中氯化物的测定了解215PPT/教室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以及速度的影响因素了解416PPT/教室氧化还原滴

14、定以及在水质分析的应用掌握217PPT/教室水中高铳酸钾指数的测定原理及方法掌握418PPT/教室分光光度计的概述及测定原理掌握219PPT/教室分光光度计基本组成及在水质分析中的应用掌握420PPT/教室复习21PPT/教室复习22实训室废水浊度和色度的测定能测定水体色度、浊度423实训室总有机碳(ToC)的测定能测定总有机碳含量424实训室废水中氨氮的测定能测定氨氮含量425实训室化学需氧量测定能测定化学需氧量含量426实训室生化需氧量的测定能测定废水BOD含量427实训室整理实训数据6(二)课程学习单元内容与要求学习单元情境设计单元名称废水浊度和色度的测定学时4学习要求(1)掌握浊度和色度的测定方法。学会通过比浊法进行水样浊度的测定,并采用用粕钻比色法进行水样色度的测定及其结果表述。任务分解任务1掌握测色度的原理任务2掌握测浊度的原理任务3知道正确使用仪器操作规范能力目标知识目标技能目标掌握废水色度及浊度的测定方法进入工作岗位能测定废水色度及浊度实施过程步骤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学生活动时间告知(教学内容、目的)学习废水色度及浊度的测定原理,通过这次课掌握如何测定色度课堂讲授实训I室引入(任务项目)什么是色度及什么是废水的浊度课堂讲授实训I室演示(掌握基本能力)浊度及色度的测定步骤现场试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