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易错题解题方法2基本理论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87732281 上传时间:2023-11-04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1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化学易错题解题方法2基本理论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高考化学易错题解题方法2基本理论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高考化学易错题解题方法2基本理论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高考化学易错题解题方法2基本理论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高考化学易错题解题方法2基本理论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化学易错题解题方法2基本理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化学易错题解题方法2基本理论(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化学易错题解题方法大全(2)基本理论【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范例16】有Wn+、Xm+、Ym、Zn四种离子(mn),且W、X、Y、Z四种原子的M电子层上的电子数均为奇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Wn+、Xm+、Ym、Zn的离子半径依次增大BY、Z的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YHmHnZCW、X、Y、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都是强电解质DW、X、Y、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依次减弱,酸性依次增强【错误分析】错解1:因由题意易知四种原子位于同一周期,Y、Z为非金属,离子所带负电荷越多,非金属性越强,故B正确。错解2:M层电子数均为奇数,可知四种原子应为IA 、IIA 、IIIA 、

2、VA 、VIIA族元素,所以形成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都是强电解质,故C正确。【形成错因】一是贪图思维捷径,不能从元素周期表认真推导,二对离子半径大小比较规律,元素金属性强弱规律没有熟记。【解题指导】 M电子层上的电子数均为奇数有的原子:Na 、Al、 P、 Cl,对应离子为Na+、Al3+、 P3-、 Cl-,又mn,W为Na+ X为 Al3+ Y 为P3- Z为 Cl-故答案:D。【范例17】下列各项内容中,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固体的热稳定性:Na2CO3CaCO3NaHCO3 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下列溶液中NH4+ 的浓度:(NH4)2SO4(NH4)2CO3NH4Cl 微粒半径:K+S2

3、F 给出质子的能力:CH3COOHC2H5OHH2O 氢化物的沸点:H2SeH2SH2OA B C D 【错误分析】错解A或D,中K在第四周期,而S在第三周期,故正确,中原子量SeSO,形成结构相似的物质,其分子量越大沸点越高。故正确【形成错因】一忽略了原子半径大小比较规律中有一条: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相同,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二是忽略了水分子中存在氢键,其沸点反常。【解题指导】中碳酸氢纳加热易分解,碳酸钙高温分解,而碳酸钠性质稳定故正确;碳酸铵在溶液中碳酸根离子会促进铵根离子水解,故正确;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相同,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故 微粒半径:K+S2酸性越弱给出质子能力越弱,水和乙醇给出质

4、子能力相比可从它们与纳反应的剧烈程度去理解正确顺序应为: CH3COOHH2OC2H5OH正确顺序为H2O H2SeH2S。答案:C。【变式训练16】根据下列短周期元素性质的数据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元素编号元素性质 原子半径/1010 m0.661.361.231.100.991.540.701.18最高或最低化合价21571532313A. 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具有两性 B. 元素位于第二周期族C. 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 D. 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最强【变式训练17】原子的核电荷数小于18的某元素X,其原子的电子层数为n,最外层电子数为2n+1,原子核内质子数为2n21下列

5、有高考资源网关x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X能形成化学式为X(OH)3的碱 BX可能形成化学式为KXO3的含氧酸钾盐C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和核电荷数肯定为奇数DX能与某些金属元素形成化合物【原子结构,化学键】【范例18】短周期主族元素A、B、C、D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已知:A、C的原子序数的差为8,A、B、C三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5,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等于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一半。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ABCA,又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等于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一半也是C原子半径一半,C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多于A,所以BCD, 同主族元素,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大,知:CA综上A错;B中工业上大

6、量生产铁的重要方法是氧化铁与一氧化碳反应,B错;C中D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高氯酸的酸性大于C的最高价的水化物硫酸;D中B是Al2O3,为两性氧化物,故D错。答案:C【范例19】.某物质有以下性质:是电解质 溶解时有化学键的破坏 熔化时没有化学键的破 坏,则该物质固态时属于 ( ) A原子晶体 B离子晶体 C分子晶体 D金属晶体【错误分析】错选B,一看要求1为电解质排除C,D,再看要求2排除A。【形成错因】电解质的判断依据不明确,并不是分子晶体都是非电解质,如冰醋酸。【解题指导】首先排除D项,离子晶体溶解和融化时都有化学键破坏,原子晶体融化时有化学键破坏。答案:选C。【变式训练18】(08广

7、东卷)2007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GerhardErtl对金属Pt表面催化CO氧化反应的模型进行了深入研究。下列关于Pt的说法正确的是( )A Pt和Pt的质子数相同,互称为同位素B Pt和Pt的中子数相同,互称为同位素C Pt和Pt的核外电子数相同,是同一种核素D Pt和Pt的质量数不同,不能互称为同位素【变式训练19】(08全国卷)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NH3、CO、CO2都是极性分子BCH4、CCl4都是含有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CHF、HCl、HBr、Hl的稳定性依次增强DCS2、H2O、C2H2都是直线型分子【溶液中的离子反应】【范例20】某酸性溶液中只有Na、CH3COO、H、OH四

8、种离子。则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该溶液由pH3的CH3COOH与pH1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而成B该溶液由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的NaOH溶液和CH3COOH溶液混合而成C加入适量的NaOH,溶液中离子浓度为c(CH3COO)c(Na)c(OH)c(H)D加入适量氨水,c(CH3COO)一定大于c(Na)、c(NH4)之和【错误分析】错选B或C或D,原因一等体积的NaOH溶液和CH3COOH溶液混合后溶液中恰好含有Na、CH3COO、H、OH故选B,原因二,溶液中由电荷守衡知:c(CH3COO)+ c(OH) =c(Na)+c(H) ,加入适量的NaOH,可使溶液显碱性所以B正确;原因

9、三加入适量的氨水溶液中有c(CH3COO)c(OH)=c(Na)c(NH4)c(H), 当溶液仍呈酸性即c(OH)c(H),则c(CH3COO)c(NH4)c(Na)所以D正确。【形成错因】审题不清,此题的关键应注意题中的“酸性”两个字,选B就因为忽略了“酸性”两个字,分析不透,只注意c(OH)c(H)而忽略了c(CH3COO)c(Na)不论在什么情况下都是错误的。【解题指导】选项B溶液NaOH与CH3COOH恰好完全反应,所以溶液呈碱性;选项C中当加入NaOH后溶液仍然呈酸性,则c(H)c(OH),不成立,当恰好完全反应,溶液呈碱性,则c(Na)C(CH3COO),当碱过量时,必定c(Na)

10、C(CH3COO),所以在任何情况下溶液的离子关系都不能成立;选项D中加入氨水,由电荷守恒得:c(CH3COO)c(OH)=c(Na)c(NH4)c(H),当溶液仍呈酸性即c(OH)c(H),则c(CH3COO)c(NH4)c(Na);当溶液呈中性时,c(H)c(OH),则c(CH3COO)c(NH4)c(Na);当溶液呈碱性时,c(H)c(OH),则c(CH3COO)c(NH4)c(Na),所以c(CH3COO)不一定大于c(Na)、c(NH4)之和。答案:A 【范例21】下列溶液中有关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pH=2的HA溶液与pH=12的MOH溶液任意比混合: c(H+) + c

11、(M+) = c(OH-) + c(A-)BpH相等的CH3COONa、NaOH和Na2CO3三种溶液: c(NaOH)c(CH3COONa)c(Na2CO3)C物质的量浓度相等CH3COOH和CH3COONa溶液等体积混合:c(CH3COO-) +2c(OH-) = 2c(H+) + c(CH3COOH)D0.1molL-1的NaHA溶液,其pH=4:c(HA-)c(H+)c(H2A)c(A2-)【错误分析】漏选C;错选D【形成错因】不能熟练应用物料守衡,电荷守衡推导和变换,错选D是忽视了pH=4的条件,pH=4说明电离程度水解程度,所以对c(H2A)和c(A2-)大小判断不准.【解题指导】

12、选项A中根据电荷守恒,此关系式正确;选项B中pH相等,溶液中的c(OH)相等,根据酸性越弱,水解越强,所以溶液中c(Na2CO3)c(CH3COONa);选项C中根据电荷守恒得:c(H)c(Na)=c(OH)c(CH3COO),由于c(CH3COOH)c(CH3COONa),且它们等体积混合,由原子守恒得:2c(Na)=c(CH3COO)c(CH3COOH),将2得:c(CH3COO-) +2c(OH-) = 2c(H+) + c(CH3COOH);选项D中NaHA溶液的pH4,溶液呈酸性,即c(H)c(OH),同时也可以判断HA以电离为主,所以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是:c(HA)c(A2)c(H)c(H2A)。答案:A、C。【变式训练20】下列各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A 1.0mol/L Na2CO3溶液:c(OH)c(HCO3)c(H)c(H2CO3)B 1.0mol/LNH4Cl溶液:c(NH4)c(Cl)C 向醋酸钠溶液中加入适量醋酸,得到的酸性混合溶液:c(Na)c(CH3COO)c(H)c(OH) D 向硝酸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得到的pH5的混合溶液:c(Na)c(NO3)【变式训练21】今有两种正盐的稀溶液,分别是a mol/LNaX溶液和b mol/LNaY溶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若ab,pH(N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