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论文:浅谈略读课文教学策略之“五要”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87730549 上传时间:2023-07-2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6.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论文:浅谈略读课文教学策略之“五要”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小学语文论文:浅谈略读课文教学策略之“五要”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小学语文论文:浅谈略读课文教学策略之“五要”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小学语文论文:浅谈略读课文教学策略之“五要”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小学语文论文:浅谈略读课文教学策略之“五要”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论文:浅谈略读课文教学策略之“五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论文:浅谈略读课文教学策略之“五要”(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略读课文教学策略之“五要” 略读课文在小学教材中所占的比重几乎与精读课文同等,尤其是小学高年级语文教材,略读课文与精读课文在编排时平均分,这说明了略读课文的教学和精读课文一样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只是有所侧重,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叶老语)这意味着学生在学习略读课文时不再需要教师的详细指导。但由于这些略读课文大多文质兼美,又由于我们太熟悉精读教学模式,所以我们经常把略读课文上成了精读课文。长此以往,不仅削弱了略读课文教学的功能,还剥夺了学生独立阅读能力培养的机会。那么,怎么才能有效地开展略读课文的教学呢?笔者粗浅地认为在略读课

2、文的教学时应做到“五要”。一、要整体把握一组课文主次分明教材中一组课文的编排一般是精读和略读课文交叉排列。略读课文的位置都放在精读课文后面,这样编排的目的是要引导学生把精读课文中习得的阅读方法,通过一定手段、途径迁移到略读课文中去实践。因此要提高略读课文的教学效率,我们首先要考虑所要教学的这篇略读课文与前后精读课文之间的联系,不论是在表达方式、人文主题,还是在文章风格、学习方法都要努力寻找它们之间的衔接点,准确把握整组教材,做到教学时精读和略读主次分明。如五下刷子李一课,在前面精读课文人物描写一组学习的基础上,教师只要回忆前面精读课文的学习方法,然后放手让学生运用“品味细节描写,感悟人物形象”

3、,自主学习刷子李。学生用细读、略读、跳读、浏览等多种学习方法,通过批注潜入文本,体会作者通过“刷子李”的黑衣黑裤,刷墙时娴熟的动作,那个让人吃了一惊的白点等细节,生动形象地刻画了一个手艺高超的人物形象。又如四下第四组白鹅和白公鹅前后的衔接点是比较不同作家写同一种动物的不同之处。所以在教学白公鹅时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比较两位作家的写法有哪些相同与不同点,体会作者的语言特色。叶老曾指出:精读文章,只能把它认作例子与出发点,既熟习了例子,又定了出发点,就得推广开来。往哪儿推广,往课内的略读课文推广,努力把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形成一个整体,以精读为主,略读为辅,更好地发挥阅读训练、迁移能力的功能。二、要准

4、确拿捏教学目标得失有度略读课文放在单元精读课文之后,它既不能像精读课文那样,精细到引领学生反复咀嚼、品味文本中重点词句,也不能把教师对文本的所有解读一股脑儿地传授给学生。教师得有所筛选,取其符合这个年段目标、导读要求、学生起点的学习内容,注重学生的“学”,要求内容上不求全、求深,因此老师必须准确拿捏教学目标,在关注学生起点的基础上,去粗取精,把非必需的教学目标略掉,做到得失有度,一课一得。只有这样,略读课文所发挥的作用才能不比精读课文教学的作用小!如四下文成公主进藏一课,语言浅显易懂,故事性强,富有民间传说的传奇色彩,非常适宜学生进行复述。对于该年段学生而言读懂课文内容并不困难,但由于文章篇幅

5、较长,复述课文又是学生认知水平的新起点,所以练习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简要讲述故事,提高独立阅读的能力成为了本课略读教学的重难点所在。基于对教材的解读,以及该年段特点、学情的考虑,我们可以把本课教学目标确定为:1、自主学习课文,了解民间传说的特点,抓住文章主要内容,练习简单地讲述故事。2、了解文成公主的功绩,体会藏族人民对文成公主的感情, 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课堂上,我们只要围绕这一教学目标展开教学,就能引领学生不仅读懂了课文内容,了解民间传说的特点,还领会了作者的叙述顺序和表达方法。这一课的教学既可“得言”,又可“得意”了。再如六上跑进家来的松鼠一文教学目标可以是“松鼠来我家做了哪些事情?从中

6、体会到什么?”这一目标既概括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又提炼出了作者的情感。因此只要读透这一目标,教学任务就顺理成章地解决了。总之,略读课文的教学目标不能贪多,尽量先细读文本,感受文本之妙,然后把握文本特点,找准语言训练点、能力培养点,最后删繁就简,做到得失有度,聚焦并突破一个目标。三、要拓宽自主学习空间彰显特色孟令全老师曾指出:略读课文的教学有别于精读课,其中一点就是学生的阅读方式应有别于精读课,略读课更注重学生的独立阅读的过程。” 所以略读课文的教学不应该再像学习精读课文那样师生共同精心地分析、讨论、品味语言,而应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培养学生的各种阅读能力,包括浏览、细读、默读、批注

7、等能力;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景,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并在语文实践中学会自主学习。如六上大瀑布的葬礼一课,首先,教师引领学生读题,质疑。生:怎么会给大瀑布举行葬礼?这究竟是一次怎样的葬礼?生:这是一条怎样的瀑布?其次,师生共同梳理出核心问题:“这究竟是一条怎样的瀑布?一次怎样的葬礼?”学生带着这样的阅读期待自主学习课文,感受这次葬礼非同寻常。生:(读最后三个自然段)我从这儿感受到这次葬礼的非同寻常。世界上这么多知名人士聚集在一起,共同哀悼一条即将奄奄一息的瀑布,像给一位名人送行一样,甚至连巴西总统,堂堂“一国之主”也来参加了,并亲自为这条瀑布主持葬礼。生:(

8、读第5自然段)塞特凯达斯瀑布曾是巴西和巴拉圭人民的骄傲,因为这条瀑布的迷人风光吸引了世界各地的观光者纷至沓来,他们在这儿驻足观赏,以至于流连忘返。这的确是一条不一般的瀑布,所以在它奄奄一息时会有这么多人来悼念它。生:(读第8自然段)塞特凯达斯瀑布曾经是多么雄伟壮观,现在像生命垂危的老人一般,形容枯槁,奄奄一息。这样的悲剧是人类自己酿成的,所以这次葬礼的意义非同寻常,它在呼吁人类保护环境,保护我们的家园。这一堂课,教师为学生自主阅读开辟了大块的时间与空间,始终引导学生扣住“葬礼”沉潜在课文的语境中,去发现、探索和理解“葬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习得独立阅读的能力,习得与人交流的良好习惯。这样的课

9、堂真正实现了让学生自主学习的跨越,彰显略读课文教学的特色。四、要适时介入教师主导收放自如略读教学强调“略”,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但并不是说就不需要有“精”,任由学生漫无目的地 “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 最理想的是在教学中做到点面结合,粗中有细。因为学生往往受年龄、阅历、经验等因素的影响,对语言文字的感悟仅停留在感性层面上,这种感悟是浅层次的,不完整的。所以课堂里,作为学习主体的引领者教师在必要时还得需要精心地引导、点拨,有效地把学生的自主阅读引向深入,开展有层次地阅读。如:五上难忘的一课一课教学,学生先初读课文,了解故事梗概,概括难忘画面。之后教师引导学生走进画面,寻找感人细节,交流读

10、书体会。由于缺少对台湾光复前的一段屈辱史的体验,学生的体会显得苍白。为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体会台湾人民的爱国情感,此时,老师从“光复”切入 师:知道“光复”什么意思吗?生:收复,收回。文中指中国人收回了台湾的主权。师:那么,光复前的台湾究竟是怎么样的,哪是一段怎样的历史呢?请你再默默地读一读这段资料。(出示资料,生默读)师:现在请大家再回到课文,再去读一读哪些细节,你会有新的感受。生:我感觉在这整整50年时间里,台湾人民时刻记着自己是中国人,所以当台湾一光复,他们就迫不及待地学习中国话,尽管还不是很熟练,感觉很吃力,但他还是很认真,一丝不苟地书写着,我觉得他在书写自己那颗滚热的中国心啊! 生

11、:台湾的这些学生和老师一起一遍又一遍地读着“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整整一节课时间啊,就读一句话,还那么严肃,那么富有热情。我感觉他们被压迫了这么多年,积压在心中的一颗爱国心在这一刻爆发出来,所以他们会忘我似的反复读着。生:我觉得他们是在告诉被赶出中国领土的日本鬼子:我们是中国人,你们是打不垮我们的,你们不让我们说中国话,企图让我们忘记自己是中国人,你们简直是痴心妄想,中国人永远不变的是他那颗爱国心。课堂上,老师给学生留下适度的空间,尤其是自得自悟的空间和时间。让他们关注细节,经历发现的过程,并寻求解决的办法。同时在学生对这些细节的情感体验遇到困难,感悟肤浅时,老师适时地从“光复”切入,补充历

12、史资料,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第二层次的自主阅读,帮助学生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和体验,让他们也在课中身临其境地激动了一回,促进了学生的语言感受力。五、要恰当选择训练形式张驰有度现在我们的语文课堂很少见到让学生静下来练一练笔,出现最多的也只是让学生书写人物的内心活动,很少出现感知内容、品味语言、领会表达等方面的小练习。这样做的原因是很多教师唯恐落下应试教育的嫌疑,但在略读课文的教学中,学生有充足的自主学习空间,如果教师针对文本特点和达成教学目标需要,提供恰当的练习,做到讲练结合,张驰有度,就不仅可以有效地落实略读课文训练,还可以实现学生有个性的发展,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发挥。如三下的珍珠泉一课,老师用“

13、学习卡”认真读读第二自然段,思考:1、这一段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用“”划出。接着先写珍珠泉( ),再写泉水( )( ) ( )的特点。2、泉水的这些特点作者又是怎样写具体的?组织学生自主学习2自然段,然后展开交流,最后学生根据学习卡上的要求反馈自己的学习情况。应该说此练习体现了三年级的年段教学特点段的教学,它帮助学生不仅理解了课文第2自然段的内容,还领会了作者的表现手法总分段式,围绕特点把景物写具体。略读课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采取恰当的训练形式,能更好地尊重学生的主体差异,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让他们在静静的读书时能从容地思考、揣摩文本,从而提高了自主学习的效率。教学实践证明,我们只要根据整组课文训练重点、学生实际、教材特点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力求把课上得简、实而有效,力求使每一篇略读课文的教学都能最大限度地面向全体、师生互动,就能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所收获,有所提高,实现我们所期待的最优化的略读课教学效果。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