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轻描重彩总相宜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87728262 上传时间:2023-03-01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4.7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2课轻描重彩总相宜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第2课轻描重彩总相宜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第2课轻描重彩总相宜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第2课轻描重彩总相宜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第2课轻描重彩总相宜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2课轻描重彩总相宜》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课轻描重彩总相宜(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苏少版)凤凰初中美术配套教学设计 八年级下册 第2课第2课 轻描重彩总相宜教材分析美术课程标准提出美术是人类文化最早和最重要的载体之一,凝聚着浓郁的人文精神,作为中国传统的花鸟画,洋溢着特有的审美,可以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及责任感。工笔花鸟画有其独特的艺术绘制程式,讲究用笔用墨,笔墨不仅是视觉形式,更是气韵、精神的载体。教材选材灵活,宋人花鸟,给教师提供了很好的教学视角。引导学生感受宋人花鸟画“以技进乎道”的高妙,感受画面空灵、至美的视觉遐想。1. 教学路径看:工笔花鸟画在中国画中属于工整细致的类型,它以动植物为主要描绘对象,常常先勾线后渲染,设色精微细腻,富有装饰美。工笔画的绘画工具

2、有:墨、砚、染色用的羊毫笔、勾线用的狼毫笔、水盂、颜料、调色盘等。学:工笔画从画法上可分为白描、淡彩、重彩、没骨四种。工笔花鸟画要求表现对象的生命与特质,并借助联想与想象构筑充满感情的诗意画面。宋人花鸟画中一草一木、一花一叶,常常被人们寄寓丰富而深邃的精神涵义,因此,工笔画是“笔工而意写”。一幅工笔花卉的绘画过程清晰易辨:勾线、渲染、罩色、刻画。白描碧桃图碧桃图扇面 陈之佛寒雀图 北宋 崔白实践:通过赏析、理解,观察花鸟画在造型、敷色、布局等方面体现的装饰美,尝试用兼工带写的方法完成一幅花卉草虫小品,体会花鸟画的诗情画意。创新:选用不同的材料,熟宣、绢等,创作或临摹一幅工笔花鸟画,美化居室。2

3、. 课时建议本课设计为2 课时,第一课时为工笔花P89鸟画的发展史及分类赏析,教师演示工笔花鸟画步骤。第二课时为临摹、创作及评价。临摹是学习、借鉴和继承优秀传统绘画的主要途径与手段。临摹练习中鼓励学生体验宋人在造型、设色、布局方面的装饰美,在愉快的学习气氛中提高审美品位。芙蓉锦鸡图 北宋 赵佶瑞鹤图 北宋 赵佶教学内容一、教学目标认知目标:了解宋人花鸟画的表现语言、构图形式、造型特征、色彩运用及画面情趣的表达。技能目标:临摹一幅宋代花鸟画小品,体验工笔花鸟画的表现技法,感受画面的书卷气息。情感目标:感受宋代花鸟画崇尚诗意的情趣,品味画面“笔工而意写”的意境、气韵。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工笔花

4、鸟画的绘画步骤及其艺术特征。教学难点:工笔花鸟画诗意画面的构建。三、教学准备教学课件、熟宣、勾线笔、染色笔、颜料。四、教学要点熟宣:中国书画用纸,起初产于安徽的泾县(古属宣州),所以称之为宣纸。熟宣,是染有胶矾的生宣,具有着水后不渗化的特点,适用于工笔画。主要品种有:素宣、玉版、蝉翼、冷金等。勾线笔:多为狼毫勾线笔,用于中国工笔画创作时对作品的勾勒,用于线条造型,表达形象准确、有力量感。染笔:中国工笔画渲染时的用笔多为羊毫。工笔花鸟画:工笔花鸟画是运用中国特制的毛笔、国画颜料,在熟宣纸或矾绢上进行严谨精致的花鸟画创作。工笔花鸟画不仅是“应物象形”,更是意象性的写实,追求气韵生动的意境和情趣。没

5、骨法:中国画术语,舍弃了墨笔勾勒,直接用彩色作画的技法称为“没骨法”。相传由南朝张僧繇创始,真正始于清朝恽寿平。这种画法打破了以往的“勾花点叶”法,以彩笔取代墨笔直接挥毫,从而产生了全新的画风。兼工带写:中国画技法名。即一幅画中有笔法工整细致的部分,亦有较放纵写意的部分,用工、写二种笔法,表观出物象的形神。宋人小品:小品画,通常指表现折枝、局部和寻常花鸟鱼虫的扇面、册页等小幅作品,画幅小中见大。其题材多样,内容丰富,在尺幅不大的画面上,画有山水楼阁、花鸟草虫、人物故事等内容。宋人小品花鸟画形制多为圆中见方的尺牍小幅,以内敛的结构和开合呼应的构图方式,营造格调优雅而隽永的意境。六法论:南齐著名画

6、家谢赫的“六法”即“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这是最完整、最系统的中国绘画、品画的标准。陈之佛:号雪翁。擅长图案设计和书籍装帧,后转入中国画,长于工笔花鸟画,作品无论在构图、线条、设色上都有独到之处,尤其对色彩的运用,艳而不俗、淡而有味,让人百看不厌。“观、写、摹、读”四字诀,则是陈之佛律己教人的金科玉律。齐白石:名璜,号濒生,别号白石山人、借山翁、借山吟馆主者、三百石印富翁等,白石先生以写意蔬果见长,常常以经典的笔墨意趣传达中国画的艺术精神,向大众传达生命的智慧和生活的哲理,稍加留意你会发现,他的写意画中有描绘得十分工细的昆虫穿行其间,加强了作品

7、的意趣。教学过程与方法一、观察探讨通过对比宋人花鸟作品与摄影花鸟作品,引导学生探究工笔花鸟画如何表现对生命的追寻与动植物的特质的,分析花鸟画如何借助想象、联想的手法表达充满诗意的画面的。二、赏析体验赏析层层渲染的宋人花鸟代表作品,探讨画家对生命的关注,分析作品的布局、用笔、用色及画面意境的构建,了解工笔画的四种表现方法。观察教师演示步骤,领悟渲染的技法要求,临摹一幅宋人花鸟,体验描绘技法,感受画面的情意表达。三、展示评价在班级展示临摹作品,要求同学之间相互交流临摹宋人小品的体会、用狼毫笔勾线时的提按变化、羊毫笔渲染色彩时的接染效果、画面构图的留白空间、细致精微的描摹技法、画面蕴含的生机与情意传

8、递同学互评及教师点评作品。这节课围绕临摹练习这一手段,培养学生在宋人画册中探究传统花鸟画在造型、设色、布局方面的装饰美,在借鉴、继承的学习气氛中提高审美品位。教学中采用学生自主探究、教师现场演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探究临摹步骤,紧贴宋画的精髓,体会古人的花鸟画立意与情感表达。技法的演示不宜太复杂,注意渲染时用水、用笔、过渡自然等技法的传授。学生根据能力分层完成或局部或完整小品的临摹任务。教学评价建议一、注重学生过程性评价,注意培养教师的即时性评价意识。在起稿、勾线、晕染、调整的不同步骤中及时点评学生作业,并邀请学生谈一谈不同步骤中的感受。二、珍惜学生的作品,以班级形式展示作

9、品,在学校网站开辟版面举办学生作品展示。展示作品评价可以是评语,可以是等第,让学生在学校讨论版中参与互评,交流对宋人小品临摹的感受。注重培养学生发现同伴优点的能力,培养同学之间的互评能力,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及交流能力。参考案例一、课前准备教具:教学课件,熟宣、勾线笔、染笔、颜料、水盂。学具:熟宣、勾线笔、染笔、颜料等。熟绢熟宣勾线笔水盂染色白云笔墨汁国画颜色二、新课导入摄影夏荷与宋人花鸟出水芙蓉图哪幅作品印象更深刻?导入课题“轻描重彩总相宜”。三、新授课程1. 探讨交流仔细品味出水芙蓉图,你看见了什么?发现了什么?在团形的画面中,画家截取一花一叶,并巧妙地组合,构图简洁而富有张力,自然生态下的

10、荷花形象被画家赋予了一种超自然的美。看见:荷花、莲蓬、花蕊、荷叶、花茎。发现:作品的布局稳定、空灵,用笔精妙,用色沉着,精湛细密。荷花精微的晕染勾勒,夸张的莲蓬、花蕊的造型,借助立粉表现技法,舞动的荷叶,使小小的画面传达出一种空灵清虚的境界,揭示出自然界生生不息之情境。一花一叶,凝聚了画家对生命的关注,融入了画家的生命整体。感受:画家在荷花中捕捉着一种感觉、一种情绪、一种境界,蕴含着宁静、平淡、和谐的诗意和超出具体细节刻画之上的一种“禅境”。2. 分析讨论分组分析鸡雏待饲图碧桃图,从画面细节处谈一谈各自的感受。鸡雏待饲图画面只画了两只小鸡,画家对鸡雏动态捕捉、神形的毕现,让我们想起儿时饲养的鸡

11、雏,如闻啾啾的鸡叫,儿时的幸福温湿眼眶,整个画面在工整细腻中充满了浓浓的诗意。碧桃图透露出画家观察的睿智,画面洋溢着春天的生活气息,花朵的用心刻画,与画家观察体验生活并反复笔墨修炼紧密相联。3. 欣赏感悟百花图卷(纵31.5 厘米、横1679.5厘米)。观察:画卷在用笔、用墨和表现技法上的特征。欣赏:故宫博物院馆藏,宋代佚名,是以白描为主,浓淡墨烘染为辅的巨幅长卷。图中绘有梅花、山茶、罂粟、牡丹、荷花等五十余种花卉,花间穿插、点缀禽鸟、草虫、蛱蝶、小鱼等,极富自然情趣。其间在枝杆、花叶正反翻转的形态及纹理、蜻蜓、鸟类、草虫的用笔都有微妙而精致的变化。配以墨色的烘染,生动传神。譬如荷叶的用线,是

12、重线勾花头,极精致的淡细勾花脉,鸡冠花用点、蜻蜓翅上勾脉线,都一丝不苟而各有变化,故气韵别致。出水芙蓉图 宋代 吴炳感悟:宋代画家力倡画面的“诗境”,使得画家由追求再现自然美升华到把花鸟与人、自然与人联系在一起。可以这样说,宋人的“写生”再现,起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花鸟鱼虫皆被赋予人格,展现人生的体验,生命的感悟。宋人册页花鸟画,尽管画幅不大,但表达得气势宏大、意境悠远,在意境上追求自然和生命的气韵,流露出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4. 探究分析思考:宋人花鸟作品,画家在苦心“经营位置”时,背景为什么要留白?宋人花鸟小品,无一例外地都没有背景,布白的经营在整个构图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看到宫

13、庭画院的画家们在构图上强化“独幅画感”,即画面的完整性。将画面留白处理极尽精妙,“计白当黑”,使画面遐想的空间更大。空白在画面中不但构建了空间问题,同时还把空白构建的空间关系纳入另一境界之中,也就是说,空白构建的空间不是虚无的空间,是虚与实的相互依存。5. 教师演示如何临摹宋人花鸟画?需要做哪些准备?工具介绍:熟宣、绢、墨、砚、染色用的羊毫笔、勾线用狼毫笔、水盂、颜料、调色盘等。临摹经典工笔花卉步骤:勾线、渲染、罩色、刻画。教师演示出水芙蓉图步骤,将步骤图一一展示。勾线先用铅笔在白纸上起稿,勾勒造型后,拷贝至熟宣或绢上,选择勾线笔勾线。根据画面需要,描绘花卉的线条淡些,叶、茎深些,使线稿有浓淡

14、变化。渲染工笔画绘制中最重要的染色技巧。可以用两支毛笔,分多次进行,一支笔蘸墨或色,另一支笔蘸水,将墨色拖染开去,形成墨色由浓到淡的渐变效果。宋人花鸟画都经过层层渲染,色彩透明、厚重,质感和立体感强。罩色根据画面平涂一层淡色,使画面统一丰富,可以多次进行,要求用色透明,露出底色。细分为统染、罩染、提染等。统染在绘制工笔的过程中,根据画面明暗处理的需要,往往需要几片叶子、几片花瓣统一渲染,强调整体的明暗与色彩关系,称为统染。罩染在已经着色的画面上重新罩上一层色彩并局部渲染。烘染在所描绘的物体周围淡淡地渲染底色,用来衬托或掩映物体。刻画勾勒花瓣的花丝,堆出花蕊的厚度,点染花茎的小刺。细致描绘,丰富

15、画面细节。6. 学生作业作业内容:临摹一幅宋人花鸟画册页,体会工笔花鸟画技法。基本要求:了解工笔花鸟画的工具、材质,完成一幅花鸟画小品。个性要求:完成一幅工笔花鸟画小品,并用其美化居室。7. 展示评价学生在班级展示自己的临摹作品,同学之间交流临摹宋人小品的学习体会,互评及教师点评作品。评价结果以简练的语言记录,并给予学生恰当反馈,以提高学生学习传统绘画的兴趣。相关链接中国花鸟画与西方静物画的区别。(摘录)在一个宽泛的基础上,就花鸟画与静物画相比较。无论花鸟画还是静物画,画家都不是为描绘对象而描绘对象的,而是借助对客观对象的描绘表达人的精神、情感,表现人的审美理想和审美趣味,是真、善、美的寓托。在这方面中西是没有区别的。但由于不同的民族文化精神和社会历史不同,审美需要、艺术观点等原因,就有了艺术认识、审美趣味、表现形式、表现技法等方面的区别。比较中西古代关于花鸟画和静物画的创作观念,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明显的不同之处,那就是中国花鸟画把所描绘的自然植物和动物,看作是自然界中与人一样的生命体,是与人相互关联、互为一体的生命对象。而西方静物画的创作中,描绘对象往往被认作是人自身之外的客观存在物,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